如同導讀提及的,東野圭吾早期的作品分類上算是本格派,故事中詭計機關是相當明顯的特徵,然而人物情感的描寫與隱喻琢磨出的謎更讓人留有印象,說東野是之後轉形,不如說他在推理文學起步之時就已然有此基底。
  白馬山莊殺人事件.jpg  <白馬山莊殺人事件>僅聽書名感覺就是某某暴風雨山莊出現了殺人事件,而封面提到「鵝媽媽童謠」更讓人感覺更加本格,那實際上呢……事件與手法到了最後反而頗次要,暗號的解碼與人性糾葛才是主軸。
  故事大綱是一名喪兄的妹妹同他朋友一起到白馬的鵝媽媽山莊,目的是想解開哥哥死亡之謎。啟程前得知每年的這段時間前往山莊渡假的人總是相同的,這裡就下了個謎:是為了什麼才齊聚呢?結果這部分成了營造氣氛的討論而已,之後並沒有說明,我想這是因為對於美好事物與場所的習慣吧!如果是我或許也會很喜歡那座山莊的感覺。
  鵝媽媽山莊名副其實,莊裡的房間掛飾上都有一首鵝媽媽童謠,且在客人間流傳的謠言在山莊的某處藏著寶藏,而關鍵可能跟童謠有關。
  關於鵝媽媽童謠我是在讀過范達因<主教謀殺案>中才知道的(此作也因此手法而成為經典),藉著小說讀過去幾首,感覺雖說是童謠,內容卻不免有些驚悚,比方說某某某掉下去之類的,可能小朋友與大朋友閱讀時解答的感覺不同吧。小時候在玩遊戲時會唱的<倫敦鐵橋>原來也是鵝媽媽童謠!在本書中得知後感到既懷念又新鮮哩。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是菲爾博士的背景使然,以他為作品的內容文字就轉為玄奇且較有文學氣味。<歪曲的樞紐>是我所讀的第三本約翰‧狄克森‧卡爾的作品。歪曲的樞紐.jpg  
  關於標題我想了想決定這樣下,算是本作中謎團的重大提示,呃……就如同文中的主要視角人物走在那綠色迷宮中說的:「這些矮叢也只有腰部般高,迷宮一目了然。」這一個大重點再重複一百次我想也猜不出其中的玄機。
  在水池前的人到底是自殺還是謀殺?卡爾居然能營造出「在無法藏第二者的情況下發生的單人謀殺狀況」!就其「密室之王」的名號來看,這回的現場算是心理上的密室吧!
  一切的觸動來自於一名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爵士的男人,他決定與現名爵士之人對質,目的自然是取回自己原應所有物,而證物之類的準可說是無間不摧。
  通常這類情節的出現都會猜想到可能兩人過去有過什麼恩怨,而其中能造成交換的條件應該是相貌相近或者類似,然而,此兩人完全是不同模子出生,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怪問題,歲月帶走的樣子與記憶很多麼?這一個問題的生成出現在角色間辨認時的對話,我一直納悶著,為什麼遲遲無法直接判斷還得逼到使用指紋這新穎(就當時來說)的技術?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相.jpg  一筆入魂、犯罪心理懸疑、結局的張力,以上不可否認,都是橫山秀夫讓人無法招架的特色。這篇文章前我想特別感謝大力介紹此作家的鮮網朋友──十甫。在她介紹之前我是讀過兩部橫山秀夫的作品,不過並沒有特別在意,主因自然是因為在許多介紹上都稱他為「警察作家」(不過他原職是記者)。她特別提起之後,我在書單上先買了<影子的季節>而後到<動機>,這時我才感受到橫山創造出來的短篇讓他特有的心理懸疑筆法凝練不少,故事之勾是猝然又深刻地吊住我的心跳!
  <真相>這本書也是橫山的短篇作品,收錄除同名的<真相>外另外四作總計五則故事。每一篇故事切入、探討的角度都不同,結局帶來的震撼自然都不同但都很有力。
  <真相>所描述的是一名會計事務所所長在兒子遭刺殺十來年後接到兇手就逮的消息,而由該名兇手的自白中竟然揭露了當年不為人知的祕密背景,更由這秘密背景拆解出家庭人倫的盲溺。
  兇手本身就素行不良,他的錯自然是錯,但被害者是基於什麼原因被盯上呢?當過往的恨終於要了結之時卻意外挖出另一個「真相」,喜、恨、悲三者交纏到最後竟成了悔。令人不勝唏噓。
  ──我的孩子(兒子)這麼乖,怎麼會去做壞事?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索不達米亞驚魂.jpg  首次閱讀來到中東地區的推理作品,<美索不達米亞驚魂>是融合了考古、情愫、驚悚與……當然,謀殺的「有趣作品」。想來,阿嘉莎‧克莉絲蒂應該蠻喜歡四處趴趴走的。
  故事的入筆是由一名護士的角度來回憶式書寫,這倒是把克莉絲蒂過去的經驗好好拿來描繪一般的手法,那年代的護士使命感與精力相當充沛。順道接到特別工作的她來到了考察美索不達米亞古物的考古現場,擔任一名考古博士妻子的看護(或者說「朋友」好像比較合適)。這份工作算是簡單閒適,然而圍繞在考古團間的氣氛卻顯得古怪,而古怪之沼中所開的是一朵鮮亮的水仙──也就是她所要看護的妻子。
  是什麼原因或是病症使得這雖已入中年卻還如仙子精靈(眼睛是紫羅蘭色耶!真的是有夢幻)的女人有著歇斯底里的舉動?加之考古現場總會有的陰悚(我認為啦,畢竟那地方很多都是古代的墓仔埔)讓詭譎瀰漫……好吧!我承認其實這份懸疑表現得還好,克莉絲蒂筆下的感覺還不至於會讓人發毛,哈哈。
  對於一個「美好卻又容易引起糾紛」的人他所提出的「恐懼」似乎不怎麼容易讓人接受?當然主因跟過去她的驚叫卻不曾發現蛛絲馬跡有關,但在男女心中不同層次的「判斷」我想有很大的關係,可能會覺得「這公主又在牢騷任性」、「她又想引起人的住意」、「我可憐的小乖乖,心理壓力太大」……諸如此類的感受,這樣的念頭讓那些令她害怕的狀況所請來的竟是一名護士。
  被認為只是妄想與不安的狀況被打破了,當然,正是謀殺。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湊佳苗。這位作家的出道宛如一顆震撼彈,首部作品<告白>就占領排行榜頂端不知多久。此作翻拍成電影成績更往上推進一步,讓我驚嘆不已──雖然我並沒看過電影(當時快兩袖清風了)。有辦法讓電影之靈撼動人心,足見其原作對於「人心」之描寫有多深刻,記得當時閱讀<告白>一開始我還有點不習慣他的編排,但隨著不同角度詮釋出不同的事件風貌,愈讀著愈能感受到心裡的波濤竟隨著他的文字起舞。太令人屏息了,誰會知道或是誰又想真的去了解,一個人──即使年紀尚幼──心裡所棲息的意念是什麼?還是更諷刺地說好了,正因為老是有「成熟、不成熟」的心態分野,導致出扭曲一般視野所見的「變態」。
  告白.jpg  <告白>結局的部分連讀者也會臉色喪然。你讀著會多少以身為旁觀者的角度(或者認為只是小說)來評斷,但可能未來某天你就是裡頭的主角,只是角色不同。
  好,簡單說完告白,這會兒我讀完了湊佳苗的第二本中文譯作<贖罪>。贖罪.jpg  
  本書的風格在文體與描述上與<告白>不異多少,不過相對於<告白>以中心擴散出去的結構,<贖罪>則是由四方將真相凝聚出來,敘述的角度上全使用第一人稱,不過這第一人稱所包含的是五(也能說是六)名女性的心理對照。若非清楚了解人心與行為對照,要能以不同想法入筆是無法驅動人的感觸的。
  空氣清新、樸實的小鎮所發生的一起姦殺女童命案塑造了四名目擊兒童的未來,這一個未來以各自不同的形式存在,存在於心裡,而心裡連動著一串行為,行為是包覆在日常正常之下,含苞待放。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陳查禮的故事改拍成電視影集不下五十部,但原版的小說只有六本,回頭來說就是他名氣盛到作者之外的作者借名新寫,這使得這位來自夏威夷的中國佬幾乎踏遍全球。呃……我想說的是<中國鸚鵡>這本書應該是這胖胖警探首次踏上夏威夷島之外的土地的故事。
  中國人是心靈感應很強的民族。嗯嗯……或許真能這麼說,相對於西方,東方人較會用心與感受去與自然調和,所以才會有神道一類的儀式。有這樣覺受的人當個警探或許真的不錯,陳查禮在這一件怪案上確實展現了此點,只是……作者畢格斯似乎不希望他筆下的警探成為神探,因此這回事件的真相也同第一部有些雷同:陳查禮只是較令一個主人翁早一步拆穿犯人的西洋鏡。
  中國鸚鵡.jpg  沙漠是這回的主要場所,在那殘留著掏金熱的區域,人們不是太缺就是太富,如同那氣候一般地高低分明。滾滾沙塵足以讓人卻步,但它如同大海一般,若沙平風靜,廣袤無垠將會讓人以為自己陷入世界的中心。
  一條項鍊的交易莫名地轉到了這情懷變化多端的沙漠區,許多難以言狀的現像促使陳查禮不得不繼續他保管項鍊的任務。沙漠豪宅的捷足先登之下,幾個難以忽視的怪現象漸漸捲起懸疑的沙暴,終於在謀殺之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搜密行動!
  首位被幹掉的被害者是──一隻鸚鵡。牠來自澳洲,但因為會中國話所以被稱做中國鸚鵡。推理小說關鍵的被害者終於出現動物了,但千萬別說動物僅只於被害者,因為被譽為最早的推理小說的凶手是……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色皮箱.jpg  對日本推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師鲇川哲也的我這回來到他關鍵性的起點之作<黑色皮箱>。
  <黑色皮箱>的完成到發表隔了數年,實可說是有好作品但無通路之苦的例子(可能也跟他的信心與觸角廣度有關)。之後得以發表還是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足見本作內容之精!
  不過我還是要提的就是……由於台灣鐵路不若日本那樣精密交綜,所以在運用鐵路的不在場證明手段上共鳴就弱了些,但這一點卻不足以降低<黑色皮箱>裡所運用的巧妙詭計。
  我還沒讀過克勞夫茲的<桶子>所以不曉得<黑色皮箱>相似度是有多少,但我想題材與構想難免會有相似之處,更何況就書中所附的當年評審狀況來看,<黑色皮箱>應是完全的原創無誤。
  案情的發生很突然,不過內容卻不算太離奇。循著詭異皮箱出現到屍體自箱中滾出,真相彷彿了然於前。線索引領著追查者步步逼近,最後合理地解釋了整個事件,在一般的觀察之下成了一種結局。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爾夫謀殺案.jpg  以原文書名<Fer-de-Lance>來看翻譯成<高爾夫謀殺案>還真是天差地遠,只是以內容與案情看來,後者好像比原文還貼切,哈哈。或許,作者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有苦惱怎麼命名吧?
  本作我看介紹是雷克斯‧史陶特的偵探小說處女作,但在運筆與設計上應該早就設定了「處女」之後的「寶寶」作了吧?也讓沃爾夫這個應該是剛登場的「鯨體」偵探有種存在已久的錯覺。
  案件由一名失蹤的義大利人說起,這老兄的死在當時恐怕真的對社會上一點重要性也沒有,如果不是他妹妹登上鯨嘴之門拜訪恐怕沒什麼下文可寫──我這裡的意思是,在那時代人命的價值可能比現代的差距還大哩。且不是讓那顆大腦袋有興趣的內情的話也就沒戲唱了。義大利人的失蹤連上了一起被斷定為病死的名人報導上,在病死者被推出是為謀殺或過失殺人之後,失蹤之人以屍體之姿滾了出來,這讓整起案件有了「作法」上的轉變,是的,這部作品如果沒在這幾個點上轉變的話那可看性就很低了。
  以經典的作品來說,<高爾夫謀殺案>顯得普通許多,且案件的謎團性讓那大腦袋推演的精采程度還不如他一開始推測進門委託者時那樣,要說沃爾夫的設計,那麼就如同<主教殺人事件>的菲洛‧凡斯一樣,兩者對於「真正的案件解決」不可靠司法正義的想法雷同。我想,這部份算是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在內容上特出於其他偵探作品的重點吧!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不少作家對於「公理」的評斷都有其嗤之以鼻之處,這是無可厚非,這與「清官難斷家務事」頗有相似──就讓相關人士「親手」解決吧,以免落入司法的「等待之牢」中。
  <高爾夫謀殺案>最吸引我的部分在於作者行文用的美式諷刺妙喻,這使得小說的句子都有其可品味之處,甚至可以說不稍停一下思考可能就沒法全然了解角色說話的意義。我在艾勒里‧昆恩的作品中讀過一些,但雷克斯‧史陶特所說的可就沒那麼紳士了。光是從沃爾夫與他的助手阿奇兩人的對話就是好幾句令人發噱的針鋒相對,阿奇調查案子對於人事物的批評用的詞句簡直就是藝術,讓我不得不傻笑好一陣還拍手叫好。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藍之女」殺人事件.jpg  這本書的書名頗能勾起人的好奇心。什麼是「紅藍之女」呢?難道身上是由紅色與藍色構成的?讀過後才知道原來是跟過去用於染料的紅花有關,紅花別名稱作「吳藍」,作者將其顏色帶入名稱,就成了紅藍。紅藍之女意思就是高雅美麗的女人,因為在過去化妝品不若現代普及的情形下,能有紅花染料就能增添自己的美貌,是女孩子們趨之若鶩的珍貴物品。
  以詭計來說,由書名導入的本身就是敘述性詭計,這也見識到內田康夫運用巧妙的地方。他的作品周遊著日本各地,有辦法寫出百來部推裡作品又要保持著邏輯性與創新性實為難事,不落窠臼的思維想來是輕鬆文字之後的辛苦吧!
  故事由一首簡短的童謠引起,過往歲月的記憶與痕跡不堪地流散開來,「紅藍之女」所觸動的「動機」成了令良心有損之人的預告,預告著復仇與殺意。
  欲蓋彌彰總不會是什麼好事,私底下的追查行動就此展開,其中,單身帥哥淺見光彥又來攪和,只是這回還不僅僅是對謀殺有興趣,他那顆不羈的心羈上了「紅藍之女」。
  說到淺見光彥我又想打一下內田康夫的頭,若說這偵探角色就是他本身的寫照,那還真是……好吧好吧,帥哥的影響力總是如此,但看他這樣寫的話現在全日本應該各鄉鎮都有個愛慕淺見的女性了,哈哈。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又沒跟別人說?難道你調查過我?
  這三句話老是出現在福爾摩斯的面前。我說眾位先生、小姐,會是日子過得太理所當然而不去注意自己曾做過或經歷過的麼?有許多的線索我倒覺得應該在福爾摩斯點起之後就有所想法才是。例如可能馬上被提到名字時就該想到自己手帕上的刺繡,怎會反問對方怎知道咧?或許前來委託的心情頗有動盪吧!
  冒險史.jpg  再度回味福爾摩斯的故事來到短篇集<冒險史>中,好幾則文字串起來的回憶真是有趣,像是<波西米亞醜聞>、<橘核案>(小時後直接寫著KKK)、<紅髮會>裡所出現的幼年時的想像就回來了,那時候讀著故事的心情現在來看只覺得可愛。
  眾多案件中我對<斑紋的繩子>頗有興趣,因為這案子算是常見到被提起的福爾摩斯代表作之一,不過在我的回憶中卻非常模糊,甚至懷疑我是否有讀過?或許以前的版本中這則故事並不是這樣命名。讀前大概知道是什麼狀況(因為其他提及的小說中都會點到),而讀過後竟然有種新鮮感,搞不好我還真沒讀過也說不定。<斑紋的繩子>讓我想到的就是<巴斯克維爾之犬>的案件,不明究以的詭譎氣氛頗有相似之處,我想,柯南道爾文筆描繪的此種氛圍亦是他福爾摩斯之所以成功、成經典的關鍵之一。
  <冒險史>的故事再再表現出福爾摩斯重整案情細節的能力,一般人僅順著「應該邏輯」上的推演往往會自行補起漏洞,也就是自圓其說,從而在這「其說」中鑽牛角尖。如果方向確實對準著真相,那麼結局自然會水落石出,但一旦碰了壁,再回頭就成了不著邊際的大迷宮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電影算是讓我弟與<詐欺遊戲>有所接觸的前導,而在我弟的「引介」下我懷著些許期待觀賞。<賭博默示錄>也是由漫畫改編而成,據我弟說是取系列作品中的代表遊戲改編。漫畫的主旨我不知道,不過電影想要表達的是如何從負債的負數人生把握機會掙脫吧?
  標題及第一段我都打上問號是因為整部片充滿著許多不協調,當然,很可能是我在看完<詐欺遊戲>之後產生的比價因素,兩者若相互對照,<賭博默示錄>顯弱許多。可能是想要在電影的短時間內表現出訊息,因此在劇情與演員的交互運作下不是很自然,這讓我還沒看到一半時心情完全脫出了劇情之外,裡頭人物原本應該能撼動人心的對白全成了不明究以的吼叫,有些煩心哩。
  故事由一名不知道人生該如何走的打工一族,這在日本可能是現今普遍的現象,其中許多的人只知道賺多少、花多少,努力或是機會通通扔給「明天」去解決,卻不知道「明天」是無限多的,永遠達不到。怨天尤人的心態一直拉扯著他們的內心,聽起來這樣子的人真是有夠糟糕,不過,這也不爭是他所面對的環境與狀況如此,他有資格去怪周遭的人事物,只是總忘了檢討自己。好,總之他最後陷入金融借貸的圈套之中,這告訴我們不要自以為「義氣」多甚,自己當保證人所保證的可能不僅是那紙張契約上的短短金額,有可能某一天它的長度會等同於自己的一生。
  機會終於從「明天」中出來了,他被半強迫地要求參加一艘船上的遊戲,所有的一切雖然有點胡裡胡塗地展開,但還算有意思,至少紙牌的「剪刀石頭布」對戰的概念我喜歡。
  這一場遊戲如同<詐欺遊戲>一樣,是根本就不需要犧牲任何人就能城利得勝局,然而,就是會有人找到更大的「機會」,因此,主角自然成了俗稱笨蛋的那位。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得很快,但我總覺得不那麼合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驗人性之欲與懼的遊戲再次展開,朦朧的真相將會有個交代。
  詐欺遊戲的地似回合是三對三的團體賽,主角這邊的是神崎、秋山以及最該死性格獎得主的福永。
  這一回的遊戲顯得趣味性十足,過程中與猜疑、緊張交織的詼諧我還蠻喜歡──尤其是福永對上西田,實在非常爆笑。
  第一場遊戲是「二十四連發俄羅斯輪盤」,道具是一把樣子有夠誇張的左輪手槍,玩家雙方各有三枚子彈,也就是說,二十四格中會有六格將中彈付錢。這遊戲乍看之下是全憑運氣,然而,大把槍在構造上存在著盲點,這也成了此遊戲的關鍵。
  雖然不會被槍給打死,但人對槍口準著自己腦袋都會有所恐懼,而把性命變為千萬、億元的損失也頗要命,因此如何運用這一點先下手為強就很重要,於是福永這個大騙蘑菇頭就發揮了他的特長!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弟弟的強力介紹下我又栽入戲劇之中。他一直強調著喜愛推理小說的我一定會喜歡<詐欺遊戲>,其實光是聽名字我就頗有興趣,要說欠缺的動力就是不想悶著頭直盯著螢幕看,又或者說我不那麼喜歡陷入螢幕續集的領域之中……以上都是廢話,因為我還是看了,哈。
  <詐欺遊戲>在日本似乎頗有名氣,而它是編自同名漫畫的作品,漫畫的部分我則是未曾注意到,但又讓我感覺出日本文化事業結構的機會性。只要有有意思的作品都有機會從紙頁裡搬到螢幕上,且在螢幕上還會有不同角度的詮釋,這樣真的很好,許多作家的能見度也會由此拓展,如我甚欣賞的東野圭吾即為代表性的例子。
  引領進入<詐欺遊戲>的男女主角算是設定上的該有架構:什麼事、話都相信的「死正直」女孩神崎直;心理學系畢業、曾運用能力搞垮惡質傳銷企業的天才詐欺師秋山深一。兩人特色強烈的對比下營造出到底這死正直的女孩要如何在充滿欺瞞的遊戲中逃出生天及帥氣的灰色詐欺王子又該如何協助女孩打通活路,另外就是對於主辦單位的背景產生莫大興趣的氛圍。
  插個個人想法……戶田惠梨香與松田翔太演得很合角色的氣質,在我的感覺上戶田真是可愛!或許這也是此作相當吸引我的要素,哈哈。
  遊戲的起點由神崎收到莫名的一億元始,被要求的遊戲是一億元的搶奪,對象竟然是她過去國中的恩師。沒想到對手竟然是曾對自己有恩的老師,神崎這大直姑娘就興沖沖地跑去跟老師說自己碰上的怪事,最後竟然還同意對方幫自己保管一億,說真的,如果故事走到這裡心裡跟神崎一樣有安心感的人不是還沒長大就是完全的稀有動物──在這社會上。那結果可想而知,甫出獄的詐欺師秋山只好俠士般地出手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千年的密室.jpg  柄刀一這本<三千年的密室>之名相當具有吸引力!到底三千年前的密室是什麼?又同他簡介裡提到的遠古謀殺案會是什麼真相?實質上的謎題還沒呈現,時間釀造的謎已然在閱讀前發酵。
  柄刀一這作家的作品在評論上說是猶如魔術般的存在,將幻想式的特殊浪漫因子融入是其關鍵,簡單說來就是魔術師在台上演出的身段與內容的文字化。到底在感覺上魔不魔術?這個我下不了什麼評論,不過在先前讀過的<OZ的迷宮>中確實有著奇妙的現場:疑似溺斃在畫中河灘的人、半人馬的骨骸……等等。令我驚豔的就真如導讀所說的邏輯性,啊!確實,這就有些像魔術了,從難以理解的狀況中析出狀況的構成,有意思!
  那麼<三千年的密室>這本處女出道作如何?有著傳說與歷史的浪漫,也有著人不得不面對的「魔術」,但在實質上這本作品卻是學術味相當濃厚的推理故事!
  我想讀的過程中可能多少會讓人感覺有些許落差,因為「千年密室」的神秘性完全暴露在讓神秘感弱化的科學驗證之上。人會如此面對一件「古事」不難理解,畢竟學術上的研究與發現能帶來實質上的利益與「意義」;千年從內封閉的密室裡的他殺古屍到底怎麼回事就不那麼重要了。歲月所掩蓋總是最大的謎團呀……雖然我跟故事主人翁一樣對當初是怎麼造就這密室感到有趣,這話題卻只能隱藏著到最後才從歲月之內探出頭來。
  作者是個考古門外漢……讀本書時這一點簡直不可思議,因為其中充斥著非常龐大的歷史與考古知識,順帶當然也有人類相關的學問,連生物科學的部分也真是讓我一飽眼福。這本處女作嘔心瀝血的程度令人佩服,看後頭附錄的參考資料都讓我頭暈了,他還不同於三津田信三本身就是民俗學者,完全空白的背景挑戰出這部佳作怎能讓人不鼓掌?因此,要隨著作者的腳步解開千年密室迷案就得按部就班地先看穿歲月所包覆著的內容,它是本書最大的謎團同時也是最妙的幫兇。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查禮,這個不洋不中的名字以極快的速度跳到我的書架上造成大塞車……呃,我想說的是44折讓我有種一見鍾情的感覺,於是陳查禮探案全集就在我嘴裡還唸著「要考慮」的時候不小心下單了。
  警探的的名字特殊連作者的姓氏也很有趣:厄爾‧畢格斯──Earl Deer Biggers。沒錯!就是「較大隻」,想來他生活中應該有不少名字應用的新鮮事。
  畢格斯是美國人,但他所創造出來的警探角色卻是個中國人!在二十世紀初期有如此創舉還真是不簡單,這也加深了陳查禮的特殊性,此點頗重要,因為就第一部作品來說,如果警探僅是單純的美國佬,那我想他應該也甭寫接下來的續集了。
  系列作第一本的導讀也是我所見過算頗怪的。文中說「專業」──這也是驅動我買下的原因之一──的推理小說讀者書架上就得要有一套陳查禮,但接下來說的卻不是陳查禮有多麼令人驚艷,而是他所位於的推理文學中之地位為次等,也就是說他作品的特殊性、故事性、詭計性質並沒有特出之處,或者該說是沒有決定性的推理文學代表性,可以說代表的我想正是他身為中國人這一點。不過,也就如導讀作者所說,並不是本本書都得看多有名、多驚人、多棒的作品,重點是撰寫的脈絡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概念是否能有所感。一本書真正的好壞是在讀過之後的感覺,狹義的心得是比廣義的來得重要。
  不上鎖的房子.jpg  <不上鎖的屋子>書名算頗吸引人,因為通常推理小說都強調「上鎖」居多。屋子不上鎖有什麼搞頭?結果這是因為案件發生在二十世紀初(附近)的夏威夷,純樸的民風可以讓人安心地不把門上鎖。唉唉,現在有誰敢不上鎖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機.jpg  橫山秀夫本作<動機>裡的四則故事都相當精采!甚至讓我停止喘息呀!在先前所讀過的作品都以警察為角色之後讓我對他的文章概念有了些設定,而首篇故事也是警察,但之後的三則就是以他記者的經驗所撰出的懸疑妙作。一筆入魂!確實是寫進魂裡去呀!
  <動機>裡首篇是同名的短篇作,探討的自然是「動機」,而之後的故事也是異曲同工,也就是說,以「動機」為名的本書並非僅是拿首作為代表,而是整體上都是在思考一連串事件到底是誰基於什麼動機而作為的「動機」連繫作(意思就是「動機」乃為橫山此作品的「動機」)。
  第一則故事裡出現了匪夷所思的竊案,誰才是兇手幾乎可說是一目了然,但沒人能對這「一目了然」做出什麼質疑,誰也辦不到如福爾摩斯所說的「把所有可能性去掉之後,剩下的再不可能也還是真相」。那麼,問題就出在該人是怎樣的動機驅使行動的呢?
  人做任何事一定有他的理由,即使神經病指著馬桶說他老媽住在裡面也不是什麼怪事,因為他有他的理由。要找出這理由並且想通為什麼並不容易,因為要窺探出他人之心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然而,在「不可能」之外殘留著指著「百分之百」的痕跡與線索,只有澄澈心境重新拼湊才能辨其真貌。
  組織與規定再怎麼嚴密,執行者都是人,人非機器也非電腦(就連此二者都會有異常),情感與執著的不定數往往就是事件的觸發處。理解、了解是很重要的,人情智慧巧妙的就有辦法避開「無益的正直衝突」,如同故事中的警視的作法,讓我相當佩服!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弟弟的大力推薦下──他的上線自然有先推──跟他前往觀賞<舞孃俱樂部>這部不在我預料中的電影。
  買票後得到的位子讓我頗驚訝,畢竟這部片上映了好些時間,算算也接近下檔的日子,結果座位居然是在第三排!我們坐畢、電影準備開演前,此間小廳僅剩下第一排空無一人而已。上映至今有如此盛況的電影……這可是我從未見過的。
  先前曾看過預告片,大致上的情節並不難猜──一個鄉下小姑娘到大城鎮圓夢。也就是激勵人心的勵志片加上歌舞片,這兩元素的組合我想也不是首次……雖然我不曾觀賞過其他相類的電影。劇情確實不出所料的八成,而這八成只是配料。
  雄渾的嗓聲震撼開場,你可以想像銀幕前的布帘拉了開,接著華麗的舞台秀真實地在你面前上演!
  這部電影將美國式的舞孃秀場文化呈現在我眼前,個個是極盡華麗之能事,而更重者在於舞者是流暢、優雅又意有所指地性感撩人,將足以完全搜集目光的肢體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舞孃們在舞步與隊伍上搭配得整齊得巧妙,在觀賞的角度來看真是有夠複雜,對於跳舞這一塊沒什麼概念的我頗是佩服;她們所演出的不僅有單純的性感熱舞,其他也會加入特殊的制服元素,果然人是會對某些正經八百的職業有種偏想,再之外還有類似馬戲團的逗趣橋段,舞台上可能呈獻出來的沒有任何限制──就是不能跟脫衣舞孃一樣「真相大白」。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鄰人的犯罪.jpg  <鄰人的犯罪>是宮部美幸的推理文學起點,不僅如此,也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了!若由後往前推看的話。
  本作拿下第26屆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這份殊榮顯示出宮部美幸的文章的好讀性及吸引力,而在我閱讀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感覺,五則故事的描寫簡潔有力之外的譬喻與敘述創造出來的聯想力很生活化,也就讀著就同等地感受到故事人物中所見所聞的狀況。人物對話的活性還會讓人不禁笑出口哩!很有意思。
  第一則故事就是<鄰人的犯罪>。故事中以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模式帶出當時日本社會經濟的概況,尤其在房地產這方面。本以為好不容易總算是買到的房子卻出現了意外的麻煩──隔壁鄰居的小狗。這隻小狗的吵鬧聲引發了人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但平和的方式處理不了……只好想想別的方法了!
  法律規定著人們如果行為達成某些條件就是犯罪,這使得人們得以遵循著這一線的規則生活、相處著,原則上也不會有人會特別想找麻煩來破壞,只是人與人的互動中無法讓步或妥協的話,可能就會有某方採取違反規定的行為……可以說要更順手地達成目標,觸法的犯罪成了會被考慮的方法。
  犯法對不對呢?不知道。這樣的回答頗怪,但要回答又有點籠統,畢竟所為犯法是自己的行為相對於大眾公認的設定,但對自己所「想要」而言,人是不會去做決定之外的事的,除非精神喪失自主能力。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怪盜紳士 亞森.羅蘋.jpg  啊哈!來到了令人懷念的推理起點之一──怪盜紳士亞森‧羅蘋。想起過去小學在圖書館的閱讀體驗一直到國中向有東方出版版本的同學借閱……怪盜紳士瀟灑的冒險讓當時的我雀躍不已呢!
  不過雀躍的還真的只是心情,過去的腦部記憶真的把讀過的作品都給忘了,因此亞森羅蘋只徒留形像在我腦中,直到我再訪怪盜的這兩天才又憶起些許碎片。
  我想對推理小說有相當基本認識的人至少會聽過夏洛克‧福爾摩斯,就算不知道夏洛克是啥,總會聽過福爾摩斯,而再下來的名字可能就是亞森‧羅蘋了!除了在這兩個截然不同角色出現的時代相同之外,盧布朗還刻意把道爾的英國大偵探給搬到法國跟羅蘋較量不對等的對決,這使得兩人成了「番外的宿敵」,也讓日後青山剛昌創造名偵探柯南後將其之前以羅蘋為範本創造的怪盜小子活躍其中。
  福爾摩斯與羅蘋誰比較厲害呢?在我小時後讀福爾摩斯全集後覺得他很神,什麼都能洞察,然而卻在之後讀過羅蘋的故事後完全倒戈過去,哈哈。總是瀟灑浪漫又帥氣的怪盜紳士比較得成長中的心吶!
  這回重讀羅蘋的首部故事,用不同的感受與眼光體會當時的感動,發現在過去較吸引我的冒險情節之外,盧布朗對於怪盜與案件的設計真是巧妙!我本來還想說就過去的感覺來看應該就是羅蘋出來耍耍帥這樣,然而他設計的每一個行動都是預設在尋常人的心理破綻之上,這如同布朗神父的顛倒版本,非常了不起。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盜嬰.jpg  海月瑠意的這本<盜嬰>可以說將女性母愛的執著表現深刻的作品!
  在過去閱讀的作品中多少都有提及親子尤其母親與孩子間斬不斷的羈絆,但並沒有直接就這話題而成的小說。本作在整體的主軸上完全放在母親與孩子間由於種種因素而被激發出的強烈情懷,同時也對社會、人際間扭曲與錯綜的關係作出批判。
  三個女人、三個背景、三個不同的際遇。
  因嫁入豪門而必須肩負起「家族」任務的女人卻無法與丈夫創造新生,歲月每逝去些許就等於是把支撐重壓的樑柱削去一層,為了要有孩子,她終於逼不得已……
  家族與門第的觀念自古以來不論何處何國總存在著,這顯示著人在壯大領域之後自己的個體關係就完全擴散到「相關」之上,為了維持住這「巨大的自我」就必須要不斷將血緣傳承下去,這成了鐵則,但也由於是鐵則就形成了限制,一但限制中出現規則之外的情形,人倫的根基恐怕就有所動搖。把自我擴大成了自由的封鎖,活著的意義在旁人眼裡雖龐大得無以復加,但對自己來說若某一天想到些什麼,那恐怕就會是渺小到無法接受吧?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屋隆夫在推理界的名號我算是約略有所聽聞,不過或許是個老派作家又不像江戶川亂步及橫溝正史之大名,所以相對感覺上是個隱學型的人物(在台灣來說),就某方面而言……他跟內田康夫之前還被我給搞混,不過這回就真正地讀到了他的作品,當然也渾然不同於內田康夫的風格(這裡是我心中所覺呀!)。
  天狗面具.jpg  天狗面具是土屋隆夫首部長篇作品,他在序文的訪問中提到要了解一個作家就要讀其處女作方能得知其創作的原點精神所在,這一點我倒跟他的想法類似,不過我多了個是從起點開始閱讀才能覆合著該作家的足跡與其一同往前的想法。作家的文筆會因為環境與心境而有所變化,我想這一點在土屋隆夫的作品中應該也是如此。這樣說的緣故就是基於我從<天狗面具>這本書中所感受到的文波。
  首段提及的土屋隆夫是隱學型的作家倒也不錯,在日本推理小說大家裡頭就介紹來說他還真是頗低調的人物。他在長野縣的鄉村裡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另外也鮮少外去踏尋,我想這也是導致他雖然作品盡皆成功卻寡作的原因之一。在他所描述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一種響往,他提到他一天讀書七、八個小時(因為他的年紀已經沒法再高舉鋤頭耕作),其餘就是幫幫農忙這樣,閒適自在溢於言表,唉……如此自己自足又輕快的日子讓我這個城市人頗欣羨,不過設身處地想想,若是我的現在也是如此恐怕又會嚮往起城市的進步與便利吧!哈,人真是總覺得當前不好呢。不過如果以後我也能過那樣的日子也真的不錯,讀書、寫文、種種田……嗯嗯……。
  好,回到對於<天狗面具>的感想吧!
  本作可以看見土屋對於當時的偵探小說的諷刺想法,他似乎對於自己提筆創作感到些許自嘲(畢竟他說是為了生活才開始撰寫),所以字裡行間就形成一種我首次見到的怪文體。會說怪是因為……我是第一次碰到作者想和讀者一鼻孔出氣的作品,感覺作者一邊列出謎題一邊又對自己的作為有種欲想透露的嗤之以鼻,如果將那些括弧內的解說給省去或是明白寫下,我想整部文章我會比較適應一些(幸好<天狗面具>是他唯一用這種手法寫的作品)。另外造成這種獨特文章的因素可能也是由於他是寫劇本起家的緣故……嗯……總之會有些猜想,畢竟在我所感覺中他的這手法有點擾亂整體故事的流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語片就我目前所觀賞到的,<新少林寺>可說是數一數二的強片!震撼人心啊!
  
  昨天原本跟老弟約七點多去,結果他日夜不分地睡在我床上,加上我工作回家頗累,再加上票價較便宜的影院沒上映,本來想說就不去等之後下檔,所幸他起床後的堅持,得以讓我身歷電影院中觀賞這一部磅礡鉅作!
  <新少林寺>的故事發生在中國軍閥割據的時代(別問我大概哪時間,我歷史都記不住),戰亂連連只為一個理由:利益。為了這自私的妄念,軍閥司令們荼毒著眾生百姓,生靈塗炭一路延燒到河南登封城,與庇護蒼生的少林寺產生對峙。
  說起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劇情的推動應該也不出所料,不過人性在過程中的琢磨卻是令人不勝唏噓!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曉得頭一次見到我這暱稱(或者甚至以為是我本名)的朋友覺不覺得怪,一個飛加上一個樑字乍拼之下似乎沒什麼意義,噢!對,甚至光用聽的還會覺得是「非良」哩。知道是「飛樑」之後得到的意義差不多就是「屋樑飛走了」、「小偷!」之類的……嗯……就創造這名字的本人我也不曉得到底有什麼意義,意義是三小,哈哈。
  本文倒不是為了這名字嘩眾取寵……呃……好吧,就算誇張一點我想也不會有什麼波浪才是。總之,當我把這名字從網路上移下來後似乎改變了些許自己的要素呢!
  沒記錯的話……「飛樑」存在應該快十年了,當時我還是個傻蛋高中生,唸書沒興趣,學校更讓我度濫,唯一讓我感覺到青春的地方是……網路遊戲(倒)。唉啊!當時我的歲月可說都在「金庸群俠傳」這款網路遊戲上了。網路遊戲呢就會有個ID,武俠的遊戲就會有武俠風味的名稱,所以在我砍掉前一個人物(因為被騙帳號……)後思索些許時間,沒多久「飛樑」兩字就蹦了出來,其後還跟著「破蒼」,「飛樑破蒼」就成了我金庸上的名稱。
  「飛樑」兩字在頭加上比起「破蒼」是更難得一聽點,於是久了就被叫成飛樑,直到結束了金庸的日子,「破蒼」是沒了,但「飛樑」仍存活了下來。
  或許是為了改變跟凸顯自己吧,在大一新生茶會的自我介紹中,我竟然對著未來的學長姐與同學們說我叫「飛樑」,那瞬間造成的效果就是一大片的疑惑,我想那應該是我有生以來自我介紹最被重視的一次。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解剖檯.jpg  如果你對於凶殺案的破解與相驗程序有興趣的話,本書可說是相當好的選擇啊!
  由斐德列克‧薩吉伯(Frederick Zugibe., Ph.D)醫學博士的案例加上大衛‧卡羅爾(David L. Carroll)編撰的這本<死亡解剖檯>收錄了十則近代於美國所發生的離奇兇案的解析方法,另外還附件兩則司法與檢驗大失敗的案例,不僅讓讀者能一睹法醫學之精湛技巧更能讀到錯誤的偵查與司法操作有多麼令人沮喪!
  本書的案件都是真實存在於世界上的,若以故事性來說,這自然比不上作家精心設計過的推裡詭計,但這些離奇的兇殺現場卻是若錯一步或不追根究柢則可能就會成為懸案的事件!這不需要兇手費盡心思作什麼特殊處理,光是在犯案後的所有舉動就足以懸疑整起事件。人心本身就是最大的詭計。
  關鍵就在枝微末節裡!
  衝擊性的凶殺現場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這不像推理小說往往能因為一些因子而得知概況。一具屍體很有可能過許久才會被發現,加之有遭到破壞的話光是要找出死者是誰都是個大麻煩,不過,人走過必留痕跡,只要是曾經過某人之行為的狀況,那麼絕對會殘留些蛛絲馬跡,單看調查、解析人員有沒有辦法嗅出端倪且掌握。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拿破崙狂.jpg  會用「妙黯」這怪異的自創詞來當停格的容器應該還蠻符合本書的各個短篇。
  <拿破崙狂>這書名光看就頗詭異,為了狂者而狂會是如何之狂呢?作者阿刀田高是日本著名的短篇驚奇小說作家,他以<拿破崙狂>之短篇拿下直木賞,可見其作品不因短篇而有流水之嫌,反而能把握短篇故事特有的凝鍊,在本書收錄的故事中在在可見其特有的布局。所已是如何之狂呢?作者僅留下狂人的精神表相加上其他附屬的線索,真相如何就留在巧妙的幽暗之中,這也是我以「妙黯」之詞來裝飾的緣故。
  據導讀所提,阿刀田高是量產型作家,不過作品絕大部分是以短篇為主,那麼這一點在閱讀的社會上多少會有些劣勢,尤其他的故事之索牽繫著的都是難以言喻的題材,不若探討社會問題能造成的「實質衝擊」,且過眼而不過腦總會讓該讀者漫口唸罵,因此就這些點來看,目前這塊小島上是難以深入讀者群的──以上是我帶刺的小意見。
  讀著<拿破崙狂>讓我想到曾讀過的史丹利‧艾林的<本店招牌菜>,兩者都是短篇驚奇小說,後者的同書名的作品跟我早先讀過的……呃……好像是臭豆腐店還是鵝掌店的故事雷同,讀到時還讓我猜想哪一則是最先出現的,答案是無解……題外話。這兩部作品就時間上看起來的感覺像是東西方的分庭抗禮,探討上<本店招牌菜>裡的故事重在最後狀況的落點上,像是<抉擇時刻>這一篇會讓讀者心情被揪緊起來;<拿破崙狂>則重在故事角色的心境變化之上,他會將讀者的感覺套入角色之中,如<訪客>中最後那貴婦所面臨的心境,實是難以言喻的無形恐懼!
  純走怪異邏輯的故事讓我頗驚喜,像是<另一面>實在是很有意思的整體故事雙關,我倒沒想過除了人的「另一面」外還寫著蹦著出某東西的「另一面」,這完全跳脫實際概念的想法虧他能有如此布局。另外<扭曲的夜>所用的像是時空迴圈又像是夢境真實的混亂,線性邏輯產生的特異迴圈頗令人多加玩味。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宿命.jpg  標題長這樣是出自我第一時間的決定所寫,接下來的心得部分可能會有點落差吧!再讀完<宿命>書跋後(凌澈所寫)補足了不少故事中無法全然提及的深入想法,也就是呢──凌澈在故事後的解說實是切中要點,因此讓我有種「我想寫的東西都被他給涵蓋所以變不出來的感覺」,哈。
  如跋文所提,東野圭吾這本<宿命>可以視為他寫作生涯的轉折點,雖然我並沒有讀許多他初出道的作品,但從<放學後>到<宿命>之間的故事就內容與書名來看應該是被歸在本格的作品之中(如果要去分的話,人就是喜歡分類),而<宿命>則是表現出東野現代作品雛形的轉折作!(為什麼的話就讀凌澈的跋文吧!寫得很棒)
  <宿命>的故事在表面上其實很平淡,能引起衝擊的大概是受害者為該地區的企業家,不過在實質上牽扯到兩名自小就將對方視為競爭者的男子之間無可悖逆似的命運,另外在兩人之間又插入了一名受到「命運之繩」牽係的女子,這名女子更是介入了兩人情感的拉扯之間。
  兩名競爭者的立場在長大後因為案件的關係成了嫌疑犯與欲破案者的狀況,各自隱瞞的背景秘密成了真相推手,然而也因如此使得在真相之前讓案件更顯錯綜。本作在故事的最後就如同東野在書封上提到的「他喜歡的結局」不出他總安排的詫異範圍,這讓整部故事的完整性有了交代,同時也給故事的破案主人翁更悶的答案,讀者如我就只能莞爾一笑,還真是「宿命」啊!
  人嘛,總會給任何事物一個名稱或代號,而最大的設定會出現在自己的過往與連繫過往的未來之上,也就是常會聽到的:這是命啊、宿命不可違、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之類云云。因此人就喜歡占卜與算命,若藉此可以得知走向那真是再舒適不過,沒錯,就是「舒適」,不論出現的「未來的命運」好壞,只要知道了其實心裡都會舒坦,因為「先知」破除了「未知」的疑惑,所以可以知道,「宿命」這名詞還能給人安定感,同時可見人總在尋求的就是心裡的安定感,即便自稱熱愛冒險與變數之人也是,因為這一點就是在填補心中不安定的坑洞,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他們不冒險、不接受變化心裡就會有一大塊疙瘩或是缺塊。人的所作所為就是希望能填平往前走的任何一足腳步。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推理小說的源頭我想不少人跟我一樣,起點的案件可能也都相同,破案者就更不用說了,他就住在貝克街221號B座。
  已經是好久以前了!在小學的時候我央求媽媽買了一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哪間出版的我記不大起來,只知道小說的內容夾著畫工差強人意的漫畫,而作品名稱的翻譯也與我在後來得知的「確實名稱」有些出入,但不管怎麼說,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讓我首度接觸了推理小說的世界!
  回想起來,我小毛頭的時候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推理小說」還有待商榷,不過印象中在福爾摩斯之後我在閱讀課時都會特別去找推理性質的小說──或者該說是冒險性質。那時候也接觸了日本的推理起點江戶川亂步的作品,明智小五郎與小林及少年偵探團讓我頗熱血,之後一直到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後斷在她的<畸形屋>上(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沒冒險就悶)。那麼我了解推理麼?感覺上……似乎有看沒有懂,我好像只覺得福爾摩斯很厲害,最後都會逮到兇手而已,而對於其內容我也幾乎沒記起來,比較有印象的只有<魔犬>(也就是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及<希臘翻譯員>,且這印象還相當粗淺。因此,在我初接觸推理小說的那段時間唯一得到的只有……<東方快車謀殺案>完全超乎我想像之外的結局……哈哈……
  就以上來看,我在過去總說我讀過福爾摩斯、亞森羅蘋、明智小五郎、白羅的故事還真是騙很大,有點像是炫耀自己有讀過「聰明讀物」的樣子──似乎事實就是如此,呵。
  不過對推理小說是真的有喜歡過,在那段「福爾摩斯的時光」中我還自己設定了好幾則故事要素,其中第一篇還真的寫了(手寫)下來,現在那筆記本就在樓上的舊物箱中。嚐信手翻一番,內容讓我莞爾不已,那主角偵探的個性就是模仿福爾摩斯那般自信豪傲,而角色的人名則是學當時來台不久的漫畫<名偵探柯南>裡的人取,至於最重要的案件……我現在也完全搞不懂我那時候是設定什麼東西,總之重點就是那群阿呆警探被那假的腳印騙得團團轉,哈哈。不過要說到點子其實我那時有不錯的概念呢!那筆記翻一翻才發現我有想過<ABC謀殺案>的概念哩!嘿嘿!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目前我所認識的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中,「法月綸太郎」算是名字感覺上特別又帶著神秘感的。首次讀他的作品是<一的悲劇>與<二的悲劇>,過程中慢慢逆轉了我原先對這偵探的……呃……玄妙感──可以這麼說吧?因為以我目前讀到的偵探感覺來說,他是相當「正常」的,怎麼說「正常」呢?因為他對線索的推理都不放過所有可能性,又會藉著行動去印證某些想法,有時後鬧到最後被翻了個大桌,加上說話與用詞又比較溫和……總覺得有點虛,雖然最後都能理出案件的發生狀況,但真是少了些魄力。一的悲劇.jpg 二的悲劇.jpg  
  在法月綸太郎的介紹裡,提到他被稱之為日本的「艾勒里˙昆恩」,這也其來有自,畢竟在故事中法月與父親的關係是推理小說作家與警官,而故事外則是撰寫該故事出版的人,這模式就如同艾勒里˙昆恩一般。邏輯的推演上也有相類似之處,不過昆恩是比他瀟灑多了……老實說,法月警視出現的時候我還比較有安全感,哈哈。
  法月這作家似乎頗多愁善感?就介紹上來看他是個會與故事人物一同煩惱的寫手,也因此有了「煩惱作家」的名號,但就如同<去問人頭吧>序跋作者藍霄先生所說,本格推理的眾多題材都被用罄,要想創造出全新、強邏輯性又出人意表的詭計架構真的不得不讓一心往本格推理鑽研的作者煩惱了,尤其在長篇的部分。另外在故事中的法月看起來也是頗煩惱的……<去問人頭吧>中就出現好幾次他能逆轉頹勢的狀況卻失之交臂,這焉能不煩惱啊?
  台灣對於法月的作品譯介不多(其實他的創作也非量產型),僅有三部長篇(據說還有短篇,但我沒看到)──就如前所提到的三本。說起來我不知道他<三的悲劇>有沒有完成,我挺有興趣,因為<一的悲劇>是第一人稱,<二的悲劇>是少見的第二人稱!據說<三的悲劇>將是第三人稱(當然這是最常見的)。在<二的悲劇>的部分讓我學了不少,目前寫的小說中也用上了他第二人稱的技巧!且這部作品讓人心裡的感慨萬千,錯認與誤認真的是唏噓不已,且在藝文界的人慾面再再顯示出這世界的弱肉強食不會因為高舉著人生而平等的大纛而被譴退。
  去問人頭吧.jpg  <去問人頭吧>這部長篇作品蘊含的知識層面很高,主要圍繞在「雕刻」之上。這一個「雕刻」因為某種尋常人難以理解的原因造成了事件的連鎖,引發了過去與現在的悲劇(搞不好這就是三的悲劇……)。關鍵的線索落在「人頭」之上,人頭為什麼被帶走?再是個難解的謎題。以人頭作為詭計的作品到現在大概需要相當的理由才好運用,而本作中先失去頭的並非屍體,而是一座雕刻,這就有些意思了,到底把雕刻作品的頭給帶走有什麼意義呢?且又是誰帶走的?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次接觸日本社會派推理大師森村誠一的作品就被他犀利文筆下揭露的社會景況震懾,有別於先前讀過的松本清張的作品(僅就讀過的幾部的感覺),森村瞭然甚至可以說是赤裸地描寫出人性的私慾,語句的衝擊令人屏息。
  人性的證明.jpg  <人性的證明>的中心描述的是母愛的親情,交錯的角色各自有著不同的背景,而其中潛藏的影響力就在母親身上。一名年幼就被母親拋下自己與父親的警官、一名客死異鄉的年輕黑人、一名活在父母光鮮表面下的叛逆孩子,三者讓中心人物的面貌呈現不同角度;一起謀殺、一起意外,兩則案件使得平波下混亂的過去與現在各自張牙舞爪起來。這一切是故事中心角色──也或許是現代許多的表面角色──往上攀爬所踢落的阻礙,這個阻礙主要的構成是人性,或者更仔細點地來說是:親子間的真情關心。
  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受尊敬的社會地位、更多的錢……等等讓不少人爭破了頭。眼前所見的往往都是所謂「成功」後的好生活,為了讓「想見」成為實際,真的得將「情」視為枷鎖擺脫麼?受到社會集體「好壞勝敗」的催眠而「放手」一搏最後所得的在心裡能有多少滿足?遺憾的是這僅有表面滿足的東西是被大眾所歡迎的,總是有許多人盲目地捨棄原始的美好而追尋光彩的表相,沒了根本的感情就只能是浮萍,浮萍若哪一天流離失所又怎麼回得去?消逝前的倔強勝不了消逝瞬間的悔恨,然而選擇離得愈遠局就定得愈堅;人最悲慘之一的不就是臨死前全盤否定了自己活著所踏過的足跡麼?
  上一段搞得好像在寫詩,總之,我想說的是:人生的每個當下都要去體會、把握,不會存在沒有意義的事物;勇於面對自已,掩埋錯誤的裝飾可以很美麗,但一旦戳破就是無可挽救的一敗塗地。我相信比起表面上讓人嚮往的燦爛,實質上出自內心的感動是更有力道的!
  故事開頭點出偵查主角棟居刑事幼年的遭遇,將日本戰敗投降後的淒慘社會狀況藉由外國強者(被視為神……因為日本奉為神的天皇被打敗)對日本人民的欺凌描寫地體無完膚。讓人感到最氣憤的還不是那些大兵們的囂張跋扈,而是周遭人民無情的視而不見,原本精神連繫堅強的民族竟然在敗後也害怕強者的再侵略,實在讓人唏噓不已。明哲保身或許是不得已的吧,但就連公權力也被人壓著騎,尊嚴何處呢?保位要緊是吧?唉……這我也沒法反對哩。直到今日人權主義高漲也一樣有這方面的問題存在於社會死角,欺壓他人得來的短暫優越地位竟如此誘人?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馬酒館.jpg  這本我從舊書店挖到的<白馬酒館>(只要在舊書店買到克莉絲蒂遠流版的作品我都蠻開心的)後面還記著原持有者紀錄在某年某日某地買的字樣,看來原本是有打算收藏的,卻到了這裡……她買的地方還是台北呢!感覺有些意思。
  <白馬酒館>不是克莉絲蒂筆下偵探的系列作,不過發生在故事人物上的事件都曾出現過,至少我看到寫偵探小說的奧利薇夫人時就想到拿起<底牌>來瞧瞧,唷!還真的,或許她把她當作自己的寫照吧!看到她描寫奧利薇夫人寫作碰到瓶頸的樣子感覺就像是在吐苦水一般,呵。
  這篇故事的形成我想與時空背景有些關係,大約在二十世紀中,那時候科技與科學應該算是在成長期吧?總之,我想應該是個許多知識剛萌芽的時候,新的東西覺得好就拿來用,然而從其中又碰到不少問題再反覆解決的年代。科學的抬頭代表著巫醫咒術之流相對低頭,不過人心深處對於這種神秘力量的畏懼始終是存在的,別說那時候,光是現在就偶聞有誰誰誰又被哪裡的神棍給敲詐。本作就是透過兩者,一表一裏所行的巧妙詭計,這一招……如果沒有設定突發狀況的話搞不好會變成瘟疫性質的懸案呢!噢!因為克莉絲蒂是被分在本格派的代表上,但這部作品相當具有社會性哩(如果要分的話)。
  一張名單、一名受襲而亡的神父、一名記憶力驚人的目擊者構築出另人不解的案件。被認為是關鍵的名單上出現的人名有大半已然死去,只是死去的方式不是意外也非謀殺,而是自然死亡(病死──那時候足以致死且不特別意外的病),那麼到底特別把神父給打趴有什麼好處呢?由此而生的線索似乎只能指向「暗示性死亡」這詭異的狀況。
  老實說我是有點擔心故事到最後還真的給我出現什麼咒人病死的怪招,因為那些人病死的問題都不一樣,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然而其中卻有著「失落的環節」,想不到在本作上出現這種有意思的推理元素。這環節若不了解新知的話真的就無解了(我也未曾聽聞過)。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