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野圭吾來說,推理小說創作十來年歲月終於能夠有所抒發,且這抒發的點正是推理小說本身。
  名偵探的守則.jpg  <名偵探的守則>本作還真的是「破格」之作,類似先前在電視上看的「魔術大破解」。東野圭吾藉由「名偵探」天下一與「兩光警部」大河原的搭配大戳推理小說之洞。其以幽默諷刺的筆法與鋪陳描述著各式各樣推理小說的元素,內容讓對推理小說頗有認識的讀者苦笑又有些頭痛、同意卻又想要反駁(例如別破壞推裡的夢想或理想),但其結尾卻又不失東野推理小說的特色!他想要表達的就是別落入被認定的推理小說的常規與窠臼。
  本作可說是羅列了常見的推理元素,首先出現的當然就是總引人入勝的「密室詭計」。在第一篇以「密室」為基底的案件裡天下一與大河原對於這詭計顯得很無奈,但既然「作者」如此設計也就只好硬著頭皮破解。讓我感到有趣又很妙的地方在於天下一正要對大家公布密室的狀況時兇手自己就先自殺了!結果呢?誰還管他密室怎出現的,大家一窩蜂的就是趕緊處理兇手的屍體,全把「名偵探」給晾在一旁,說真的,就一般人的心理來說,兇手都確定了也掛了密室怎樣的就不重要啦!最後天下一「盡責」地把狀況解釋連我都感到汗顏啊!
  每一篇故事裡「名偵探」與「華生」都會在準備進入事件之前跳出來跟讀者與作者對話,內容不外乎是探討「這回又是推理小說的什麼梗」,語氣充滿揶揄,且有些狀況還暗示著讀者八成已經知道了!呃……結果我並沒有全都知道。不過雖然總諷刺著詭計的手法,東野圭吾對於詭計的安排並沒有胡亂拼湊,沒有出現兇手說:「我就愛用這招所以才用啊!」的狀況(要說有也算是有啦……像是那把整棟房子當成覽車的詭計,這招有點在影射島田莊司……),且仔細看來能察覺東野圭吾之所以能成為推理作家的理由:驚人且有趣的鬼點子。
  是的,本作雖然不屑一堆古成的推理點子但東野創造出來的伎倆是有辦法更延伸出去成為新的故事的!撇開不在場證明那一篇,因為我就如同裡頭人物說的一樣,作者附再多時刻表我也不會去看,為什麼?因為我是台灣人……但房屋平面圖我可是會看的!其他的手法像是氫氣球、移動覽車以及尋線破解狀況都很有意思!你明知道東野在這一篇會搞什麼玩意兒但你終究會驚喜,這算是本作最巧妙的地方之一。故事最後也戲弄了古典推理的結局,像是克莉絲蒂在<羅傑‧艾克洛命案>中的那招,想不到這僅能出現一回的技巧有其他人使用!(東野之外)而東野借用再加上敘述型詭計變成了只有本書才有可能造就的狀況,只是到最後把「華生」跟「名偵探」通通推下海是顯得比較做作就是了(即使如此還是用了「先入為主」的掩飾手段)。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滔滔滾海浪,哪得過松山?
  這是本作中出現的一首和歌,是種感嘆,不過撇開此點即是說那浪看雖高雖大卻不可能越過如此遠的松山,僅是錯覺……結果,我想今年三月十一號真的被他給過了過去。
  歌枕殺人事件.jpg  沒錯,內田康夫這本<歌枕殺人事件>設定於宮城縣,呃……我對日本地裡非常不熟,不過前震子的大地震把那邊毀了大半,所以讀到那首傳古來的和歌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嘲諷。
  「歌枕」這名詞我是讀本書才知道的,原來是日本詩歌創作的一種特色,且這特色還頗有趣,是一種「借詞想像」的方式,也就是歌枕的詞句是基本,後來的人可能沒見過實地但透過歌枕傳來的感觸利用它的句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和歌。將已存在的詞句當城管道抒發我想在世界各地的文學中應該都有,不過日本人將其當作種學問發展不難想見他們特有的民族性呢。關於日本文學的部分我幾無涉略,以上只是我的看法(呃,我對各地的詩歌文學也都沒啥涉略)。
  浪帥的淺見光彥登場啦!他還真是永遠的三十三歲,就像柯南都已經十來年了還在小學。如果這年紀固定在一年中,那淺見的豔遇平均沒幾天就一個,嘖!這回也不例外,來者是個和歌紙牌高手,女的,甭說,不是美女不然是啥?好啦好啦,反正是美女這種慣例不重要,鐵定都是,總之,重點的案件是藉由「白浪越松山」這句和歌的詞出發的,到底為什麼在三年前的謀殺案中的斷點落在難以理解的這句上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之後感覺標題這樣下比較和氣氛,哈。
  先前在其他電影的預告中看到此部,本以為是神話電影(也算是啦),特效、音效、畫面之類必定很棒但劇情可想而知,基於此本沒打算要看,不過後來得知原來他是美國英雄之一就有了點興趣,看到一些說法提到鋼鐵人二最後出現的鐵鎚就是他老兄的東西這讓我有那麼點「想法」(因為我有種想完成系列的感覺……),接著就是對此類影片有興趣的朋友一推了。
  台南國賓今天剛好有活動,現場門可羅雀──可以羅很大一坨。不至於人山人海,但也難得讓我感受到假日的人潮。買票出了點問題花了點時間,進了二館,老天!想不到索爾魅力十足啊(可能是首映周還啥的),我好久沒有看電影排的跟龍一樣長了。
  時間上不巧只能看3D,不是我對3D效果不喜歡而是多加個六十是很貴的啊!反正多花會讓我有點無奈,不過既然都如此了就好好感受一下3D的磅礡吧!整堆人食人魚群般地往裡頭湧,工作人員邊發眼鏡邊吼著秩序還頗辛苦的。提這些外話真的是難得讓我見到如此浩大的看電影聲勢。
  電影開始。故事情節我想不多著墨,讓我意外的就是洛基的詭計的真相而已。電影不管影像、特效、音效還真是棒啊!奧丁那法杖扣個地發出的震撼讓人屏息,索爾那大鐵鎚打出去真是威力十足,表現出來的效果真是太棒了!不過說真的,我還蠻想多看其他同伴的招式的,都只出現一些些,雖然這樣是把索爾的威力更展現出來沒錯。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風歲月.jpg  認識這本<奇風歲月>是出於它可說是將為不滅的成就,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能夠預約經典?又是怎樣的一本書成了美國文學教材之一?再又是一本怎樣的書難以被歸類卻擄獲了讀者大眾?讀完後──或者在讀的過程中──我確實體會到了。雖然地理文化與歷史背景相異甚去,但那年代的「神秘力量」質量都是相同的。我陷入了主人翁柯力的準成長年的歲月而感動,到了最後也同他踏入灰彩色的過去時光。近鄉情怯,孰能忍淚?
  作者羅伯‧麥肯曼是一名成功的作家,不過他怎樣成功我不知道,不曾讀過他的小說,<奇風歲月>是第一本,另外就作品的類別來說我會讀到還真是特殊的緣分,有意思的是這本小說竟然「適合」我的性情!它誘出了我諸多感概。雖然我不認識麥肯曼,不過就作者介紹上的資訊來看我很欣賞他身為作家的堅持:面對一種題材只寫一部故事。意賅來說就是將那題材發揮到最接近完美的境界,此後不二作。不過<奇風歲月>的源頭還頗特別的,本書英文名稱為<Boy’s Life>也就是<男孩的生命>,起頭的概念卻是發自於推理謀殺小說(原名應該就不是這個),後來麥肯曼把故事整個刪掉,大異其趣地將謀殺小說便成宛若傳記的作品,這就無怪乎當年接稿的出版社會對這本書潑下大桶冷水,也或許因此讓麥肯曼在故事中藉由莫倫的角色述說自己若部秉尊原則就失作品最善最美之處。從有些坎坷的起點(若不是因為他早已成名,本作或許就胎死腹中了)到現在驚人的成功對照,當時他若同故事中的莫倫一樣屈就「市場」,本作恐怕僅能是一本可以說上道的推理小說,「經典」之檻是連看都看不到的。
  開始閱讀的感覺確實有點像是傳記,我是沒讀過哪些人的傳記,但本作絕對會讓讀者驚喜,因為它的內容是一名男孩的世界。嗯……或者糾正一下,不管男孩女孩,在那一段活力、想像力最旺盛的年紀所見到的一切是會讓人感到懷念、苦笑、開懷、神奇的,<奇風歲月>藉著柯力童年最後的歲月領著讀者一同回到曾經的那彩色的純真年代。
  故事以一起謀殺案為主軸貫穿在每個部分中。春夏秋冬四季是不同的分野,除了宣告一年內的季節變化之外也呼應著情節的開展。春是一切的起頭,奇風鎮的樣子點滴呈現在腦海之中;夏是男孩最奔放的時刻,生命力與活力讓他們翱翔;秋是收穫季節卻也是枯萎的時節,悲傷與失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冬是一切的終結,同時也要為下一個春天想好打算。
  以孩童的思維描述奇風鎮與那些事件讓我開懷又溫馨,對萬物總有精彩想像與解釋促使我憶起過去的自己。現在看來什麼女王有巫術、腳踏車有眼睛、身上長翅膀會飛……等等不是嗤之以鼻就是提出「有根據」的解釋,但回想小時候對事物的定義,沒錯,那些神秘力量真的存在,世界的樣子原本是充滿著如此瑰麗的色彩,只是長大後教育使得那些色彩都濛了、沉重了。對照柯力所想像的美好與他夢中跟著一群怪人到城市角落看到的景況,你如何不嘆息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度接觸大澤在昌的作品就是他的「特別作」,為何這樣說呢?因為就介紹來看他其他系列的內容似乎比較嚴肅?出道作還叫做<感傷的街角>呢。提這個是因為<打工偵探>是我第一次讀推理小說讀到笑個不停的帥氣作品。
  打工偵探.jpg  <打工偵探>是冷硬派推理,不過主人翁犽木隆讓你完全沒有「冷」的感覺,硬倒是不少。他是個毛剛長齊的高中生,高中還沒畢業就已經修得不少社會大學的學分,做事就憑個勁,許多事他不看在眼裡,把妹是他的興趣,有些時候甚至都成了使命了;隆有個老爸,我想在故事中這「高手」還頗徹底地被隆給襯托出來,因為高中帥痞對中年帥痞頗不以為然,卻哪裡知道後者開偵探社並不是開假的,雖然生意不好,但「生意」一來就是天翻地覆……噢噢,對對,<打工偵探>某些部分頗像城市獵人的。
  讀著大澤在昌的幽默冷硬文筆讓我想到雷克斯‧史陶特。隆說話的方式與模式與沃爾夫手下的古德溫還頗像,諷刺「老闆」實在讓人噴飯,尤其隆對於美女家教的守護更使得那些「用的真有創意」的文字活靈活現,不過呢……他老爸也不是省油的燈就是了。
  <打工偵探>是一本短篇連作,具跋文說的是本來只是大澤想到就試著寫的故事,沒想到後來就一直發展下去。雖然他提到隆並不是一個發展成熟的角色,不過在我看來他已經有相當獨特的風格了!辦案的能力雖然總會顧此失彼,但以高中生的能耐來說夠讓人吃驚了。穿梭在各短篇的主軸應該是隆的身世之謎,同時也描繪著他這「老爸」不為人知的過去,以經驗來說這種鋪陳算是老套,不過在本作中仍引出相當的吸引力,你會很想知道隆他之後的成長與他那莫測難料的老爸又有什麼驚人的安排。
  故事裡案件的性質就完全是偵探社的感覺……呃,就是重點得出馬搜查那種,特點在於每每以為簡單小事的調查到最後都會牽扯出重大事件。簡潔的文筆讓故事中的動作感更加流暢呢!當然也歸功於隆的「觀點」所致。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我又去見了牙醫。
  個性中對牙醫的軟弱如我爸的我從小就對牙醫治療椅上的驚悚聲響心怕不已,只是牙齒的脆弱如我爸的我從小就在嘴裡長得很有「個性」,回想起來當時可能把牙齒的生長看成一顆顆的乳白墓碑吧──老是被拖著去給牙醫祭拜。
  牙齒質不好又不趁現代醫學發達多檢查,這結果造就了惡性循環:齲齒嚴重>牙痛>不得不看牙醫>電鑽>痠痛到炸掉>害怕牙醫>齲齒嚴重……。這一個糟透的循環在我高中那年有了相對的報應,那時我上排後的臼齒成了菜渣的置物櫃,可想見沒多久就成了隧道,那隧道再沒多久就產生鬼叫──來自我的喉嚨。於是我就被逮去給某醫生看,那回的牙醫距離上一次已經不曉得有多久了。
  慘,還能有多慘?沒想到我那顆牙還撐不過我二十歲就從乳白色變成銀色的神主牌;假牙,這我以往總以為是老人專利的東西出現在我既脆弱又軟弱的牙齦之上,這顆造價不斐的鬼東西在大一還大二那一年於一頓蓋飯中成佛了。這倒不是我第一顆「假牙」,說起小時後矯正用的那顆是另一段故事,大綱就是它看起來像口香糖,某天不小心被我吞下肚,隔天我就從我不同顏色的屎中挖出來,最後的下場是在小偷光顧我家後跟著我媽的包包一起離家出走了──在這之前我再也不把它塞到我嘴中,我愛巧克力味,但我想每天都想著嘴裡有巧克力色。
  高中的經驗沒給我任何警惕,呃……或許該說警惕總是出現在牙醫後的二十四小時,之後會有很多理由幫助我忘掉。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jpg  重讀福爾摩斯終於來到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件: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以前讀的版本叫<魔犬>)。
  回顧過去閱讀的心態與感覺,我總算發現那時候的我對神秘現像、恐怖故事、鬼故事一類頗有興趣,我想這八成是托我媽的福;另外那種讓膽小的我感到詭異、怪奇的氛圍也讓我頗興奮吧。因此,那一套福爾摩斯讀了我想兩三遍有,但其中我有印象的卻只有幾則而已,最有感覺的就是懸疑成分頗重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小時候讀完的印象一直環繞在荒僻的鄉間、陰森的沼地、稍有年代的宅院……最重要的是怪談以及會把人咬死的巨大獵犬。這些個刺激就成了我的福爾摩斯印象,讓我發噱的是以前讀過版本中的插圖中有福爾摩斯把一張祖先畫像的頭髮給遮住進而確定犯人是誰,不曉得為什麼那動作讓我印象深刻,哈哈。
  好,回到我再度完讀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長大後閱讀的感覺就與過去天差地遠,當然故事從頭到尾詭譎的氣氛是一再出現,然而我一直到華生在沼地裡開始有所行動時才感受到小時候的那股緊張感。如果就整部故事的推理元素來說,本作較之於其他的探案真的只有氣氛勝出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柯南‧道爾對於寫作題材的多方面運用,像是如何表現出怪談裡魔犬樣子的手法非常有趣,而該巨大獵犬所造成的細節與案件順水推舟地把情節的不安定感表現的讓人與角色們同一個心跳。
  過去的<魔犬>在我心中升起的迷霧到了<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有種透徹的感覺,推理小說與我的繫結有了個懷念的交代。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時間軸、腦部開發、生物訊號……等等類似的科幻片近來還不少,許多影片所探討的都是腦部的運用,或許以「科學」為名的人類們正要找出最趨近於所謂「神」的部分呢。曾聽說電影<阿凡達>裡的技術確實有應用出來哩,也就是有辦法將腦部連結到另一個可以解析大腦訊號的人造腦之中,如此一來「自我」與「世界」的解釋就很有意思了!這讓我不得不佩服曾讀過的<腦髓地獄>竟在七、八十年前有所概念(或許更早前就有人提出),也對京極夏彥於<姑獲鳥之夏>所說的「人其實是活在腦子裡」的觀點感到興奮不已呢!
  本片<啟動原始碼>就是敘述一套利用腦波連接技術的懸疑科幻片,千萬別把己身所認定的「時間」完全套入故事之中,因為電影中畫面兩側的「時間」所「感受到的」是全然不同的。
  一名空軍上尉突然在一輛行駛中的列車上醒來,眼前的一切除了陌生還是陌生。呼喚他的是一名美女,她就在對座正說著另上尉摸不著頭緒的話。自己是誰呢?又怎麼會在這裡?疑惑迫使他察找身上的資訊,結果「自己」竟然是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
  解答轟然而來。突如其來的爆炸讓他再度「甦醒」,這回他身處在鐵皮空間之中,破碎的記憶告訴他他應該正在出軍事任務,直到一名軍服女子出現在螢幕上,告訴他他正執行著一起特殊任務……
  一開始我不懂為什麼不跟上尉說明白一切因果,後來才知道這是必要的,因為上尉本身就只是「腦部訊號」而已,他早在更早前的任務中殉職。如果將所有來由告知的話會產生空間的破壞,也就是外頭技術人原在他腦部建構出來的「空間」會因為他本身思維認定「錯誤」而消失。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守者之眼.jpg    足以掀起內心波濤的故事就存在於橫山秀夫的文筆之中。這本<看守者之眼>收了六篇短篇故事,每一則故事寫著主人翁的內心所感、所察,描述到的狀況可能你我都曾體會過呢!心裡的隱晦之處是每個人都想透徹的,但不經過觸動與疑惑又有誰能看穿呢?
  <看守者之眼>描述著一名即將退休的監獄看守主任的故事。他在警察生涯裡的泰半時間都在看守所度過,渴望成為刑警卻始終是空影,留在看守所的日子是滯悶卻也有希望,透過希望成為刑警的心情讓他練究出不凡的眼力,他能看穿受囚居的犯人內心最隱晦之處,該地方是審判所不及的。
  到底什麼原因會讓一個被判過失致死罪的男人在看守所期間一日比一日有精神呢?失蹤主婦的「無屍殺人案」的緣由又是如何?案情真如報章雜誌與人云所言那樣麼?所有的環節在乍看之下已然有一套完整的說法,然而在難不被忽視的細節處卻處處都是異樣。
  讀完第一則故事<看守者之眼>讓我倒抽口氣,當環節重新拼湊時才看出整體的樣子,最後得逞者是誰呢?結局讓我想起東野圭吾總會描述的一種人呢,呵呵……
  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方向不管有沒有達到目標,只要持續,那動力永遠存在,即使不在其位也能有相類的能力呢。有時候標的只是一個可笑的名詞,實質上的成分是需要自己去定義的!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色駱駝.jpg  這標題的出現是迎合「黑色駱駝」這特別的敘述的。厄爾‧畢格斯的陳查禮探案第五部<黑色駱駝>是個讓我思維許久的名字,本想說是某罪犯的代號結果卻是一句俚語描述,是說當某人即將面臨死亡前會有黑色駱駝來到該人門口處並且跪坐下來,等著開門者送他上路。噢!頗詭異的,但故事裡的案件並沒有駱駝常給人的沙漠印象(頂多是沙灘)也沒有詭譎莫測的驚悚氛圍,完全相反的是在風光明媚的夏威夷海灘,甚至陳查禮也很當地化地慵懶起來。
  以我讀到目前五本陳查禮探案的作品綜觀,<黑色駱駝>是目前我認為最佳的一部,當然其中或許有著我已經習慣陳查禮的步調,不過總地來說他的著眼點與判斷感覺準多了;另一方面就是真相揭穿的「原來如此」感,本作所應用的是<保管鑰匙的人>裡的概念,呈現出來的比該作更加複雜,就這一點來說算是蠻經典的案例呢!
  來自好萊塢的電影拍攝團隊來到了檀香山,故事就從船上的富豪與女星為婚的糾纏開始牽扯入一名占星大師的巧算。為了想知道未來命運的女星對占星師傾吐自己所懷抱著的秘密,得到了秘密不解則幸福永不存在的諭示,這使得接下來交錯的眾多人際關係織結成了死亡謎團的網絡。
  死在棚屋裡的女星是誰下的手?指向凶手的線索到底哪一個是真的?不在場證明是有還是沒有?如鐵的不在證明身懷最大嫌疑?另外讓人猜不透的就是線索頻頻出現卻又沒兩下被打回,混亂的局勢要到最後才有最適當的解釋;事實上,故事裡的陳查禮是到了最後布陣後才領略到凶手可能為誰,過去的案子他是比副主角快上一步,這一回則是勉強快上讀者一步。
  讀著陳查禮的故事多少會讓一些推理小說讀者感到不耐,不過退一步想,他這中國胖所思考的涵蓋範圍與一般人感覺上很接近,只是多大了一些些,真要當辦案警官的人物大概就要類似這款的。能夠在短時間內將一切事情做出好幾種排列組合並且從中取出最有可能的人很少,所以像陳查禮這種得要把該取得的資料都取得的偵探應該是更平易近人的,而他除了頭腦讓讀者感覺偵探畢竟是人之外,那張嘴吐出的幽默語言與中國成俚語蠻值得學習的,呵呵。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村美紗,這位日本女性推理作家名氣可也不小,過去偶有聽聞其名,而這回是我首度接觸她的作品:短篇集<這裡是命案現場>。
  這裡是命案現場.jpg  被拿來比喻為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家似乎有好幾個,山村是其中之一,在讀完此書後就其文筆描述的感覺來說還真有點像喔,只是俐落許多,故事的重點都架構在她所設計的事件上,算是頗單純解謎的作品,話雖如此,讀到最後的結局時總會讓人眼睛一亮,倒不全是因為詭計要讓你想法轉彎,而是故事中人物的所為與情感她甭特別描寫也能感覺出來,很有意思。或許為鄰國有些關係吧。
  本書中的七則短篇都很有意思,讀著很容易就陷入案件營造出來的氣氛之中,最讓人愛不釋手的就是「問號」;到底是什麼狀況而如此呢?凶手是誰?會是那樣還是這樣或是有可能是那樣這樣那樣……猜測與揣測四方而起,最後的解答總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都剛好在所有猜測的邊角接觸之處甚至還有猜半天結果現場的物證都把過程給錄下來的狀況,這還與警察推理半天的結果不同咧,哈。
  <抱著猴子的少女>本篇出現了難解的矛盾,目擊者是隻猴子該怎麼問出現場?人的習慣與動物的習性兩者要如何搭配才能形成線索?
  <鮮紅的指甲油>出現了與史丹利‧艾林<抉擇時刻>一樣的狀況,凶手自己為完備的設計結果卻是做了有破綻不做一樣有破綻。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盲視.jpg  標題引用了凱琳‧史勞特本作<盲視>書封的句子,對於故事中所發生的事件性質來看頗有雙關的味道。先就作者介紹的部分做個了解,發現凱琳‧史勞特以這本處女作引發了不少迴響,除了對於新作家首作竟有相當水準的讚賞之外就是對其內容所描述的犯罪情節的聳動性驚呼;其以一個女性的身分所寫出的女性遭侵害的狀況可說毫不保留,寫實風格的展現以同性的邏輯來看可能蠻有破壞力的吧?另外,女性生、心理的情慾也在她的文字中赤裸呈現,不同於男性作家的角度寫出女人真性情讓我有種開了眼界的感覺──呃……算是有些意外啦,哈哈……。
  西洋犯罪推理文學如<盲視>的相類作品我算是讀過一些,警探硬漢的風格認真說起來我並不是很喜歡(大二的卜洛克作品害我晚起推理小說的興致),不過<盲視>卻是一個扭轉,真是不怪乎那些對本作的讚許了!故事的開場相當懸疑,十二年來不間斷的明信片到底有什麼涵義?還沒反應過來,主要角色間的聯繫風火雷電地出現──自然談不上平和。這樣說好了,表面上風平浪靜的互動下潛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湧,到底每個人間有什麼實際的關係又是個謎了;要將角色間的關係活靈活現地埋入讀者心中靠的自然是作者的遣詞用字,凱琳完全做到這一點,描述與運用對話的能力很順地讓故事開展。這一點竟是讓我有些驚喜的感覺,同時事件就接著來了。
  即使在導讀的部分有預防針先打下,但一讀到受害者的狀況讓我實在胃縮一陣。被害者雙手雙腳大開地仰坐在殘障廁間,她的胸腹部被割開一個大十字的傷口,這種情況下居然還活著!那鮮血如泉湧,女主角的急救最後依然束手無策。相驗結果顯示了毒品以及讓我眉頭都皺的「陰道裡有腸道排泄物」,也就是說,凶手居然在十字傷口被擴大的地方進行性交……
  兇手是誰?為何要以有宗教暗示的手法殘害女性?想解開這些謎團並沒有名偵探的存在,讀者要隨著角色的明查暗訪與各自情感糾葛間揪出線索,人性的疑慮、猜測與種族歧視的情節盡皆出現,在這個不存在於地圖上的小鎮因為一起姦殺事件湧出存在於社會上的現實犯罪恐怖!
  在本書中的女性可說相當堅強,氣勢凌人的程度都能把周圍的男性給壓下去,然而無力與柔弱依然在字裡行間展現著。靠不靠老是被稱為「堅實」的肩膀?議題是愛情的交會明明雙方的表現明確意瞭卻各自在內心相互爭扎與衝突,我想凱琳在這裡想要表現的是男女對愛情觀的不同,像故事後女主角忍痛表白了曾遭強暴的事實本希望男主角能陪伴與關懷,哪知道他老兄一肚子火就跑去查該案件,結果兩者心心相印都蓋錯地方。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險的童話.jpg  長篇謎團踏出的第三步,土屋隆夫在<危險的童話>中所設計出來的詭計實是精緻,可說是將那年代的可用管道都施展了。這一招「未來的不在場證明」是我首見吶!本作亦是土屋被提及時都會提到的代表作。
  不怎受歡迎的同人作家寫出的怪奇故事是開端,這開端引來的是每一篇前形同附錄的<月公主>童話,讀著並不覺與該章內容有何相關,最後才知道完全是貫通全作的大詭計!
  假釋出獄的男子自由不到幾天便被害於一名鋼琴老師的屋子裡,其手裡緊握著一只娃娃,這會是死前留言?通觀整個現場,細微的不自然之處被刑警給察覺出來,所有嫌疑通通落在一人身上,孰料幾天後的神秘投書將此人完全免除嫌疑,無法解釋的是……這下子誰又會是凶手呢?
  以本作的詭計來說凶手的設計非常精密,在僅是盤算未來可能的狀況下就把犯案後的後路通通擬好了!等待的過程凶手做的就是反覆的心理準備與「訓練」,訓練什麼?訓練「說故事」的能力……
  這一個大詭計建立的基礎實是讓我感受到作者所安排的凶手心裡之強固,到底是出於真愛還是縛於傳統呢?無法動搖的貞烈是即使把最親的人視為工具的推力,難道結痂的過去就是如此重要?或者是一種認為血已被汙染的彆扭使然?還是更讓人髮指也無法軟化的傳統心念?目的確定了連親情都能捨去阿……雖能理解,但真的是本末倒置了。血親的執念呀……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末倒置.jpg  謀殺是因為許多要素在發生當下集成一點造成的──這是本書<本末倒置>中克莉絲蒂提到的,在經歷十數年的謀殺故事寫作生涯後這就應是從先前的故事中積累起來的思想之一。
  起點的布置上讓我想起<一個都不留>,每一個將在之後集結發生事件的人物都有各自的背景,這些背景將導致之後的行為與思考的變換。故事的中心概念就在巴鬥主任──對他有些印象,卻不清楚是哪部作品見到,總之,他再是一個克莉絲蒂自白羅神探外挑出的解案角色,呃……當然他本身的職業就該如此──針對他女兒被控訴為小偷時出現:明明沒有犯罪卻因為自己內心軟弱易現於顏色而被指認,在所有人的指認成了環境之後,對這樣的人出口就剩下招認根本不是自己所犯之事。這是一種心理的刑求,也因此在現代的刑事取證上對此也有所禁制。
  角色一一來到海鷗角,在這裡原本是一段愉快的度假、相處時光,卻因為返鄉子提出讓前後兩任妻子相會結友而有了詭異、尷尬的氛圍。時間延伸著,所有人都感受到可能會有某事發生,累積的壓迫終於在謀殺與推定為謀殺的兩起事件中爆發,線索更是混亂的開始。如同錯亂時鐘指針的線索點出的人到底是誰呢?
  在案件的概念上雷同於泛達因<聖甲蟲殺人事件>,不同點在於凡斯之所以不舉認兇手純因證據不足且需要布陣,而本作中的狀況則是讓凶手鬧得警方團團轉,一直到最後才出現了關鍵性的逆轉。不過這逆轉也不是莫名其妙出現,在小說開始時就提到了若隱若現的線索,例如那張我有點不明究以的相關地圖。若巴鬥主任就跟他口中提到的白羅有同樣的想像力,或許這怪事件很快就了結了吧──就同他嘴裡說的一些「不對稱的環境樣子」。
  謀殺並非終點──這一個點子也就是本作命名的概念(直譯是把數字反過來數的意思),謀殺案的本身並非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利用謀殺將真正想除掉的人謀殺能不說是瘋狂麼?而凶手本身的背景佐證了這一點:一個從未拿過冠軍的運動好手。男人能承受多少次敗北還能有君子之笑呢?若此人自始至終都是如此,那麼他那在賽場上遭挫的取勝心要如何宣洩?壓力無法釋放的情況下就是累積,久了後為了突破心理的障礙可能就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犯罪者看起來根本就是好人的緣故之一……呃,我的意思是說,許多表面上與心裡都善良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堅持而受迫,不過仍以先天的個性與後天的教育將其加壓在心,卻不知道未來的某天就此爆發,一爆發就不是簡單的傷害而已,所以啊!不管是怎樣的人都需要管道傾吐與分享──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寫下一篇篇文章的緣故……。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我不小心看了類似本部片的預告是肯定會有想一睹正片的驅動力,碰巧這一點跟我弟的感覺重疊,於是又在他的「宣告」下前往電影院,<命運規劃局>這部片就在眼前與腦中轉動了。
  <命運規劃局>用的題材非常有意思,可以說將一些平常人會思考且作為「認定準則」的抽象狀況以組織實體的方式表現出來──呃,我的意思是,將命運、成命於天、因果關係這類的「自認狀況」(我的看法)以人加以干涉、加工的方式呈現。
  故事的開始由一名年輕的議員候選人的演講挑起,在他成功的事業路子中曾存在著些許「錯誤」。公眾人物的錯誤不管大小造成的影響都很大,因為認定錯誤的人可不只有你、我這樣的個數單位。原本該一帆風順的選舉再次出現雖無傷大雅卻頗讓人傷「信心」的舉動,這使得他絆了一跤,這一跤讓他的命運出現了分歧:一名在廁所偶然相遇的女性及幾個帥氣特務裝扮的的人物;前者牽動了他落敗感想的傑作,後者則是要對他接下來的命運做出「調整」。嚴格說起來,<命運調整局>這名字可能比較符合哩!
  就故事的概念便是這世界的發展被設定於某人物或單位的計畫之中,所有人不管大小都必須要照著計劃行進,如此才能讓「人類社會持續往好的方向進步」;主要的人類行為都照著軌道走,然而人心卻是不能被完全預測的,因此往往會出現一些偏離軌道的狀況。<命運規劃局>特務的任務就是在這些脫軌人的日常中製造一些「意外」來導正該人的腳步,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生活中突然碰到的齊怪狀況都是「命運安排中的必要間奏」。
  因此,我看完後的直接心得只有:很有意思的題材。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是太扣人心弦了!──我不得不一破題就來這麼一句。
  獵捕史奈克.jpg  就我目前閱讀的作品中,宮部美幸這本<獵捕史奈克>帶動我心的感覺可說是最強烈的!從一開始角色的懸疑舉動一直到自深夜衝至黎明的追尋到最後的連鎖效應讓人讀著忘了呼吸;這一場驚心動魄的連鎖後的背景是人心與社會複雜的效應,人物的一舉一動全是不得不的牽扯,其中會讓人思索那許多檯面下不為人知的人際社會問題。
  想像力如何在一開卷就鮮明地出現呢?<獵捕史奈克>裡就從一名身穿嫩綠色禮服的美女登場有了個輪廓,這輪廓有啥稀奇的?就憑她手裡提的類似音樂箱的東西裡頭裝的竟然是一把散彈槍!
  持有散彈槍此兇器的綠衣美女步步逼近某一婚宴現場,事實上到這裡大概能猜想出她有什麼打算,這是一種隱約知道卻又還沒發生所以很想瞧瞧的狀況,然而宮部在此處插入另一個懸疑的開端:一名釣具店員工對另一名員工的「關照」安排。這個即將在隔天前往某法院聽審的角色走得理所當然,但卻在另一名員工心中留下些許困惑。一切的謎底還在遙遠的底頁之際,婚宴現場亦步亦趨的狀況在字句中交織到釣具店員工的關係上──那美女舉起了槍。
  每個人的每種計畫都在這一個夜晚啟動,不同的選擇與猜想造就了不同的行為卻都指著相近的方向,這使得謎的主軸不再落在網的中心,而在每個人在這張網中另外帶進來的網裡。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然造成了轟動又怎能被容許埋沒呢?原本打算讓福爾摩斯就此墜入萊辛巴赫瀑布並不再撰寫此類故事的柯南‧道爾最後還是讓他奇蹟歸來;或許他那時留下的不確定結局是有此用意吧?若是如此,想必在當時所造就的戲劇性效果是很棒的!
  歸來記.jpg  回到倫敦的福爾摩斯繼續深入著社會各個角落解決不同的疑難問題,他的觀察力與推理演繹法運用不失其色,熱愛腳印的他也加入了當時是仍未探索的指紋技術,這一點有些像是個分流──推理小說讀到現在也只有福爾摩斯是如此地熱中於腳印啊!後來都是指紋的天下了,現代則是DNA鑑定。他使用興奮劑的惡習也改了,柯南‧道爾給了他這榜樣連我都感到寬心,除此之外,針對案件的解決感覺上也有了不同的角度。
  過去讀到的故事總是與犯罪集團有些關係,又或非犯罪集團也定是個陰險狡詐之徒,但<歸來記>裡的幾則故事探討的則是「攤開犯罪真相與真兇好?還是衡量情理之下反開活路?」。
  為了防止社會動盪與人心惶惶,人類所集合的政府制定了公眾所認同的律法限制許多具有或可能具有的侵害性行為,因此只要有誰犯了法就該依照法律上的規定懲罰,這項懲罰不僅是絕對權力效果的展現同時也是對大眾表彰公正力的方法,執行此行為的就是司警單位;信乃至上,因此法理情的順位是不可動搖的。
  然而許多狀況偏偏就是不得不的行為,一連串不見光的違法最後反彈來一件見光死的犯法,終是要以鐵律制裁麼?揭穿犯罪的本身對於「正義」有幫助或者只是讓真正的被害者再度遭害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星!快許個願!
  對於東野圭吾來說,他的願望不僅踏實地成就且還比流星來得閃耀,更甚於流星的地方在於:他的創作力始終不怠。
  流星之絆.jpg  <流星之絆>是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眾多作品中的此本能見度可說數一數二。我想除了因為過去的鋪陳與成果的迸發(<嫌疑犯X的獻身>的大成功)外,流淌在簡樸文字中的情感更是引發讀者共鳴的關鍵,這就無怪乎本作一出版就被改編成電視劇,也成為人提到東野圭吾時不得不點到的一本佳作。
  故事一開始描述著一對兄弟計畫半夜去看流星雨到幼小的妹妹哭著要跟的地方讓我感到溫暖。看著哥哥的膽識與智慧協助視哥哥為標的的弟弟後又保護著妹妹溜出去,如此幼小卻堅實的情感(雖然算是做壞事啦,哈哈……)挑起我的回憶,因為內容裡的三兄妹跟我與弟弟、妹妹還頗像的,當然性格之類的全然不同,只是兄弟妹間的情繫卻是那麼相似,三個小個頭大步走的景像真是歷歷在心頭。
  這一場偷偷摸摸的流星雨行動在天候不佳的情況下遺憾收場,卻哪裡知道難過萬倍的狀況就在家裡等著他們:被殺了……他們的父母竟然在他們偷溜出去看流星時雙雙遇害。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管鑰匙的人.jpg  進入陳查禮探案系列第四部的這本<保管鑰匙的人>時有些納悶:陳查禮不是第三集後就回夏威夷了?怎這會兒被約一下又來到舊金山?這可以套入「人怕出名,豬怕肥」的俗諺麼?呵。
  媒體能帶動的反差我想是畢格斯總想提到的,在陳查禮一系列的辦案過程中他老兄始終都是低調以觀察為主軸,但旁人所知的卻是神算般的偵查──這樣說好了,陳查禮應該是我讀到現在「外緣」最好的偵探(警探)。
  <保管鑰匙的人>之名算是個小謎語,而故事的影子也正在此人身上。陳查禮受請到太浩(山上地方)來進行觀察的任務,協助主人看看是否有誰說謊,而其他在場的成員相當有意思,居然是一女子與四個前夫!錯綜複雜的關係似乎很難不看見其中的暗流,之後命案的發生也就其來有自了。
  女子被槍殺在房內,經過基本的推敲與證詞的反覆後完全指向同一個人,那麼,這個讓辦案人員們一直不願置信的人真的犯下殺人案麼?
  乍看之下明朗的案情存在著許多暗處的人心轉折,愈到最後就愈能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一個多嫁的女子真是生性水性楊花?一個表面熱情友善的人必然是好?隨著時代演進,男女間的情感花樣愈來愈多,真實的相處又是什麼?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無敗作、寡作聞名的日本本格推理大師土屋隆夫的第二部作品轉了個方向,本作<天國太遠了>比較起其首部長篇<天狗面具>大有不同,我雖未拜讀過土屋近期的作品,但就些許評論與朋友閱後的心得來看,這第二部作品應是確立了他的推理小說之步伐。
  <天狗面具>是發生在純樸小村裡的毒殺事件,內容繞著詭異宗教、村政暗流與男女私情,而後的發展還有個名偵探出現。由此起點可看出土屋這第一部長篇受到了不小當代推理小說的影響,其結構與發展還頗為標準。
  天國太遠了.jpg  <天國太遠了>則拉大了範圍,故事在開始就藉著「天國太遠了」這首歌述說著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而後接續上的則是縣府貪汙弊案的情節。辦理案件的不再是名偵探,而是名普通警察(雖然<天狗面具>中的偵探也是刑警,但行事風格差異頗大),這名警察用的不是精妙的思維推理,而是一步一腳印地踏出真相之痕。以上風格的大轉變確實如介紹文中說的有松本清張的味道,若就詭計與其主軸的概念來看,這本格大師算是社會派大師啦,呵。
  歌曲能引人湧出許多情感,尤其有著特殊背景的人們更會因為一首歌響起陷入共鳴。土屋在當時感受到不少社會的演變與掙扎吧!筆下這首<天國太遠了>可能正是他帶著傾訴性質的描寫。故事就由一名被認定為自殺的女孩開始,真是<天國太遠了>的悲哀曲調自葬了自己麼?幾顆鈕釦改變了偵查的方向,不忽視小地方的不協調再大膽假設正是辦案的重點呢!
  膠著不了多久傳來了他案的消息,沒想到幾個細微的連結讓謎案出現轉機,卻又在此刻落入不在場證明破解的難題。戲劇性的起伏讓讀者隨著警官一起苦惱,跟著他一點一點地將結解開才恍然發現許多線索存在於直線思考之外,若落入嫌犯所設計的針對偵查的遮掩往往就會忽視掉設計中不可免的痕跡。每一個環節都有其存在之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探觸實像──不管任何事都是如此。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警告。本文心得之作品為限制級之作。
  
  索多瑪120天.jpg  幾年前知道世界上曾有──當前應該都解了──十大禁片,是哪十片我的記憶稀稀落落,不過「禁片」的這噱頭不小,因此能榮登第一名寶座的是印象深刻──<索多瑪120天>。
  不過印象深卻只在一開始有興趣想一瞧,這一下也很快就沒了,那時候沒有特別去找資源,對於十大禁片也只有略窺一二。說真的,以現代的尺度來衡量那些都算小兒科,那時的我帶過看過幾部,或許片中涵著作者與導演的概念,然我沒了興趣去了解。前幾個名次因此看過幾眼,就<索多瑪120天>這部從未見過,其中可能跟他內容之噁有關,那時候我的心靈實在無法承受「吃屎」這個影像。
  資訊網路更加發達之下,我弟大略描述了他看過的內容,聽起來有點無聊又不知所云,大概就是一群人裸體然後莫名其妙吃屎,於是我認定了這八成只是把噁心的東西演一演然後交差的影片。後來沒特別的興趣涉略,但<索多瑪120天>這名字始終在我的記憶中直到在購書的優惠中發現。文學引起的好奇──與價格……──促使我買下這本不僅電影是禁片,原作小說與作者本身更是禁中之禁的作品,一睹薩德侯爵為之泣血的極盡淫虐巨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開始前祈禱日本的災情能快速掌控。天災難逆,團結才能走出傷痛!
  十三個墓碑.jpg  內田康夫這本<十三個墓碑>開頭就是在這次9.0巨震傷害嚴重之一的福島市。內田推理之長在於旅情,聽聞該地災變再讀著書本內的情節,只能苦嘆。
  如同導讀所提,本書的開場是既可愛又懸疑。一名五、六歲的小女孩撐著個小傘獨自來到警視廳說要找叔叔,個頭小小舉止卻像個大人樣的女孩是種堅強,因為再告知其父母昨夜出門就音訊全無後流露了害怕失親的難過。
  到底發生什麼事讓父母拋下尚小的女兒一去不返?女孩的叔叔──為警察──踏上了尋訪之途,藉著女孩印象中的一個字朝著真相邁進。
  這一回的故事架構上我想內田是發現日本全國佈著「和泉式部」這名女歌人的「碑」這有意思的現像延展的。古時候的人其事蹟與行蹤往往只能從史記或民間故事得知一二,而這些故事可能就出現在該人物曾做過某事或是待過的地方,久了後可能就演變成被認為是出生地或墓地,結果大家就爭著要那名人的名號來開發自己地域中的資源了。這現象在台灣好像比較少,大概跟輻地有關,不過日本似乎不少這樣的現象呢,這樣的特色也讓故事中的壞傢伙給利用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44個孩子.jpg  是什麼樣的作品的名氣具有種力量?(書封上的廣告與評價令人不得不想一讀究竟)湯姆.羅勃.史密斯的<第44個孩子>呈現出人類社會構成模式中其中一種的陰暗面,也就是作者算是與文中自撰的國家為敵,刺探其內部真實的一面,滲漏出來的共鳴是震撼的力量。
  以推理文學的角度來說屬於社會派,而本作中的「社會」是我首次讀到的「共產社會」。書腰的廣告中有銷售「擊敗龍紋身的女孩」云云,我覺得把這兩部作品拿來對照是很有意思的。<龍紋身的女孩>故事的背景是福利制度被認為是最好的北歐國家,且是個民主社會;<第44個孩子>則是福利制度「自認」為好的蘇聯,是個共產社會。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各自社會中的腐敗現象,不管哪一種社會他表象的口號如何高貴、公平、美好,其人性底下的操作都存在著強權者對弱勢者的壓榨與欺凌。不過對照兩書主人翁的行動可以發現,後者想要在共產主義體制下揭發一連串的真相不單單只是沒任何辯解機會就被折磨至失去自己的性命而已,國家都已經在表面上大肆鋪張虛偽的榮布,那麼那些可能讓布面有所損傷的小針頭都該被折斷,同時還要除掉連接在針頭之後的長線,永除後患,如此就只是為了看起來感覺良好。因此,同樣對手都是國家制度下的敗像,莎蘭德可以點亮所有能見者心中的燈,而李奧卻只能拼盡己命燃起一小點象徵人民心的火燭。
  這個國家沒有犯罪、這個國家正朝著人民的天堂的理想前進著。
  這是國安部秘密警察李奧所秉持的絕對念頭,對於一切「可能」違反國家的行為通通都要檢舉出來,不論對錯,因為對錯是國家說的算。從這一點開始就能看見共產主義的領導人們如何將人性掩蓋己錯與嫁禍他人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可憐的不僅是人民,那些盲從且想盡辦法往上爬升的人更是可悲。也可以說這國家自我的恐懼已不顯自明了,一個說要帶領人民前往美好境地的國家為什麼還心懷恐懼?
  故事的開始在1933年的一座小鎮,看著該地村民得不到一粒穀子幾要飢盡人亡的慘況,讓我對於當地政府及其下官員的混仗行徑惱火,那些白癡不知道安內比敵外更重要麼?將一個小地方完全榨乾、任其自滅,還用國家的名義暗示說這是光榮的犧牲,如果這是通往美好道路的指標那可真是極致的諷刺!在這個彈丸小村已淪到人吃人的地步,作者的伏筆也在此鋪設。絕境中的信念成了日後在平和表象下顛覆社會的種子。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流志向.jpg  碰巧在網路書店的優惠活動中發現這本書,對於對教育、生活概念算頗有思考的我被本書的封面所欲探討的題目給吸引了。差不多的立場之上,我對於「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也有些想法,所以我想看看本書的作者的概念如何?他是要如何解讀發生在日本的現象?而他所研究的現象不僅離我們非是一片海洋後的日本,亦存在於台灣的社會之中。
  本書的作者是內田樹教授,就封側所提及的是他出身研究社會人文的學院,而今於文學院執教,這部分的背景形成了他落點問題的角度。
  開始閱讀之前我懷抱著的心態有些複雜,帶著些許攻擊性的想法就在書的第一個章節出現。這種反動著內容的想法一直到書本的結束才融會貫通,抓到了他的中心思想之後我才明白他把思維的範圍從中心漸次擴大,大到足以涵蓋我所思考的範圍。是的,我想過的問題的方向與他很是雷同,但差異出現比起他的全面性假設與解釋之下,我所認為的僅是其中一個要點而已。
  為什麼孩子不上學?
  內田教授對於這一點提出的是「即時消費」的說法,基於這說法之下就是說若買賣者──學生──認為自己付出的資源所換來的東西──教育──不夠城平等交易的話,就是拉倒、否定、不學。學生認定的付出之物就是「上課的苦悶難耐」,當把這樣的苦悶視為貨幣就是希望度過苦悶後能「買到」理想中的東西,然而卻是不可能的。就如教授所說,買賣是「無時間性的」,買了就有,且是馬上;學習卻是你得花時間去認識、理解、練習才會有所得,因此,無法即時取得的東西於活在這個速度與資訊效率極快社會下的學生就會予以否定。造成如此原因出現在「以消費為成長起點」的心態。確實,如同教授所言,現代的孩子不大會被要求去勞動某些事(如家事;即使他們有興趣也會被按住),可以說是勞動的就是「讀書」──在這部分我認為,被強迫的一直唸書造成了孩子對於「學習」感到痛苦(因為都一個樣,身體沒有活動是會難受的),而這痛苦得來的可能是父母的幾張鈔票讓他們去自己買「所得」之物。這種狀況與沒被強迫唸書就花錢的孩子是差不多的,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對於「唸書」(變種的學習)反感而對花錢很上手。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說永別.jpg  在一次順風車的購書中我買下了貫井德郎這本<不要說永別>。這本原先不在我書單裡的作品放在準備架上難免會感到有些突兀,而它封面上所提到的感動之類云云我有些疑惑,會是如何呢?若如同我先前閱讀過──也是首本他的著作──的<慟哭>一樣,那就得很融入才行。嗯……這要怎形容?<慟哭>中令人動容但卻有著旁觀的感覺,少了點讓我直探主人翁內心的靈犀。
  <不要說永別>的感動是如何?就如同我標題一樣:悵然。在結局如陣風般掃將來時,我推演出的「接下來的發展」就這樣被吹了出去,不復存在。試想,我若是那主角,我會有什麼感覺?明明存在卻已然註定完全不可能再見的狀態,那過去的一切又代表著什麼呢?天啊──(大概這天比較多愁善感,因此讀完後真是久久不能自己)。
  故事算是青春走向,主角的說話與心裡話總有著年輕的單純與熱血,他在一個劇團裡擔綱小角,劇團排練著將要演出的大戲之前的他在那個小雨天與女主角相遇。這一場相遇沒有多特別,就是女生說她隱形眼鏡掉了然後主角幫忙找,知後認識,要說特別的大概就是主角還不錯帥然後女生是可愛到能看把人給看呆那樣。但最特別的是在開始讀時說不出來的,只有一路到結局才會知道這一場相遇是多麼讓然感到落寞。
  主角接到女孩的怪異委託去注意某團員的行蹤,半信半疑不曉得對方葫蘆裡賣什麼藥的主角間接──因為他又委託別人──照做,結果竟然發生殺人事件!這結果對照委託的答案就是:女孩知道會有殺人案發生!
  還不知道發生卻已經知道發生是預言,不過預言決不可能百分之百準,要能完全準確明白結果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來自未來的消息。沒錯!女孩竟然是從「未來」來的!這是就算我聽到也會當對方放屁的一件事……呃,可能沒這麼嚴重,但對於時光旅行的矛盾與謬論我能提出一堆,所以在書封以及內容得知有這麼個時光旅行的角色出現我就很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觀賞這部電影之前我在奇摩電影的頁面上有過幾面之緣,不過並沒有特別去看它的內容。就我光看那海報圖的印象說來,<3D驚天洞地>或許是科幻冒險片吧?(我想去看的人若沒先知道內容或是大立牌上的簡介鐵定會感到不適)結果票買好後在現場等弟弟──這回又是他邀的,他已經變成「口碑型」的人物,也就是說,他有著「名人出品、名人推薦就是好物」的心態,就某些層面來說,這樣的心態未來可能會導致一些愚蠢的現象……呃,當然也可能是我的偏見,啊!夾注扯太多了──前來的時間稍微看了下影院門口的預告,這才知道原來是災難片。不過這災難片的宣傳圖實在很像是科幻冒險或是戰爭片,這不外乎是<阿凡達>的加持以及潛水裝的錯覺。所以電影要看之前還是先簡單了解一下內容得好,否則就會像奇摩電影上不少短評製造機一樣──就我的形容來說,就是一群智障。
  物價浮了起來在電影上也有影響,我印象中過去3D加價是60元,<3D驚天洞地>竟收了80元!對於經濟狀況如龜拔毛一樣的我實在是不小的衝擊。不過對於價格提升也有可能是其他要素,像是這部電影似乎只有3D的版本,基於技術以及預期的入場觀眾來看,拉高點價格會比較保險,另外跟導演的大名也有關係吧!
  在不知道幾年前我看過<巔峰極限>,是描述在高峰(忘了是哪座山)的救難行動,而這回的<3D驚天洞地>則是相反,事件發生的區域落入那深不可測的洞穴之中。
  故事就從在巴布紐新幾內亞發現的巨大坑洞起始,這地方被稱為世界上最後的純淨之地,該洞窟也被當地人稱為聖地。不過這個「聖地」還是被大批的現代人入侵,據電影介紹所說的這部片是真人真事改編,這樣看來當地的原住民也算開化了,不然應該會大舉阻擋外人入侵才是。
  一群冒險家──特別在於洞窟探索──組織了探索大隊深入洞窟,他們雖然已經模擬出大略的洞穴通道走向,但卻不是實際查探過,因此就決定親自讓自己踏入。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暗道.jpg  有什麼能力就可能養成什麼習慣,有什麼背景那麼相關的事務就有可能找上門──或者是不小心找到。
  隨手在舊書店買下的克莉絲蒂的本作<死亡暗道>不曉得是不是她筆下這偵探夫婦的最後一件案子,因為他倆已經是退休狀態。貝里福夫婦的系列之前我未曾接觸過,所以讀到是有些驚喜(舊書店的好處)但又有些無奈,畢竟個人還是比較傾向從頭讀到尾;故事中老是出現<密碼>(N or M)案件的提醒,結果我卻不知道那前情到底是什麼。
  不過無妨,在本書那有些唐突的一開始就吸引了我:「書!」這是貝里福太太──也就是陶品絲的棒喝,而「當頭」的就是貝里福先生,兩人從這裡開始的談話就讓我喜歡這兩老夫妻的生活應對──非常有趣!
  <死亡暗道>就連原文的書名都很「致命」,然而內容卻因為兩個老寶顯得趣味橫生,就看這兩個不知道相處幾年的老夫妻出口成刺地攻來打去,彼此間的幽默默契讓我讀著一直發笑,哈!他們兩個在本書得時代已經七十好幾了!現在真不知到是否有這樣有意思的老夫妻。
  兩老──故事中的行動還真難想像都七十了,不虧是幹諜報出身──中還有隻狗叫做漢尼拔。這名字聽起來很熟,似乎歷史上有這麼個有名的角色,呃,當然我是全不知道或是忘了該人是誰,在貝里福夫妻中他則是一隻狗,一隻忠心耿耿又活潑好動的可愛傢伙。克莉絲蒂描寫狗的動作搭上「心聲」實在很好玩,漢尼拔因為她的文字在裡頭活靈活現的,尤其是牠總會拿郵差來打牙祭這一點,哈!<死亡暗道>中的牠可說是冷硬派的偵探哩!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頭惡魔.jpg  以香味作為案件主軸的點子頗有意思,使得在閱讀有栖川有栖這本<雙頭惡魔>前就能感受到其預告中所說的雙村之神祕感。
  本作算是主軸的詭計穿鑿民俗與地理構成背景的「呼應模式」,呃……我的意思是即書名就暗示了作者的中心構想。不過雖然這是很有效果的一著卻沒有讓我有很深刻的感覺,因為「雙頭惡魔」的概念只出現在前頭與最後,若就中間的故事鋪陳來看,若名稱帶點香味的意思的話意境可能會更好哩。
  出現在<孤島之謎>的瑪里亞引導出楔子,她為了振作並擺脫孤島一案在心中的陰影於是決定四處旅行。踏上各處不曾有過自己腳印的地方後來到了高知縣深山裡的小村落,在這小村落旁還有個在雜誌上有過不少謠傳的「藝術家之村」──木更村。因緣際會下,她闖入了藝色之地,原本預定歸家日從此沒了消息。
  由於瑪里亞之父的委託而來到此地的江神與有栖川一行四人來尋找瑪里亞的蹤跡,任務就是確認其安危並帶回去。木更村遺世獨立更排除一切外來人進入,這使得江神一行人採取潛入的手段,最後因氣候之故形成了四人分成兩組各處一村的狀況。惡劣的環境阻斷了兩村對外的通信,此時,中斷的兩村各自發生了殺人事件……
  這部作品相當厚,就某些層面來說與過去的日本推理四大奇書有些神似,這部分就是有栖川寫到的藝術炫學的部分,但他算是帶過去,沒辣辣長地扯翻天;兩則案件相加且採雙頭進行造成如此容量……在此有點強調容量的原因在於故事到中後段的張力弱下了不少,描述上感覺有些平淡……當然也可能是我覺得字裡行間頗悠哉的,事件成了遊戲般的存在。不過故事中主人翁藉著想像而賦予其他人事物的一些代名詞還頗有意思。以上的說法也有可能是我推理小說讀了不少而有麻痺感吧……哈。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帷幕背後.jpg  就作品順序而言,這第三本的陳查禮探案該是讓這位華裔偵探顯身手的時刻。或許作者本著「中國人謙遜、穩健」的想法慢慢塑造著陳查禮,因此<帷幕背後>總算讓我感受到他獨到的觀察、感應以及布局。至少鋒頭不像前兩本都快擺到別人身上去了,呵。
  故事接續<中國鸚鵡>之後,陳查禮破案的名聲傳道出去的效率相當不錯,老實說我對於故事中的人對他的抬舉起初是有些不自在的,但後來想想,陳查禮本身是警官,因此案件破了則他的名字就會「顯」在其中,不像福爾摩斯完全不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破案的表層;再者受協助者又是名流大家,加上那年代的媒體之力,會有那麼多崇敬之語算是其來有自。
  準備要結束假期回檀香山的他沒想到在記者的引見下結識了前蘇格蘭場的刑事局長,兩相見歡的情況下碰巧東道主的房東再來個穿針,於是那一場奇妙的聚會來了。結束聚會的是該前局長的爵士之死,線索散落,此時,聚會中所有人的舉動都成了可疑的行為。到底是誰呢?又爵士所設計的局怎使自己穿心斃命?十五年前之案就要揭穿其帷幕背後的真相,這會兒負責拉繩索的人卻已然無力。
  在本作中陳查禮的辦案手段還是讓讀者讀著會急,不同於其他作家筆下的神探,他總是慢條斯理地了解狀況,那如果其他人有不錯的建議就會附和,結果往往會形成其他人比他還要凸顯的狀況──若主觀認為神探就是要什麼都神的話那真是會耐不住性子。陳查禮的這種作法其實還不錯,我個人有時候做事也是如此:協助,必要時才會統整並且挺身而出。故事中的另一名警探擺明了就是寫來跟陳查禮做對照,他是個急躁的……呃……可以說是古典推理裡典型的笨警察。他當然行動力十足,那就案件著眼點來說其實也不算錯,但這樣的人強著就是要出頭,想要「出頭」的念頭往往會導致細節與全盤狀況無法掌握的疏漏;他更好笑的地方是到最後全是隨著陳查禮的提議進行,結果一燈點亮十五年昏暗的一就是陳查禮──如我前述所言,必要時才挺身而出。
  連著三作都存在著美國式的浪漫情愫,我是不是該學學?但我怕我學了說出來的話沒人聽得懂咧,哈哈。文中的年輕富豪對美麗的地方助理檢察官說的那堆暗示很有意思,我也蠻喜歡那樣的說話模式……嗯……不過……就我的經驗來說往往只會讓對方一頭霧水,還是說我經驗不夠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著刀城言耶一起來吧。
  三津田信三以言耶為主角的作品描述著他走訪日本各地探查鄉野奇談的題材為中心。時代設定在二十世紀中期左右,那時的日本正處於戰後,是一個銜接著過去與「現代」的磨合期。就民俗怪談的角度來看,那年代存在著渾沌不清的局勢,科學挾著龐然的氣勢欲擊垮迷信,然而卻有著許多難以用科學去理解的現象,因此,當科學與民間信仰衝突之間的火焰燃起異光,那顆火種該怎麼解釋才能合理呢?
  經歷了<如無頭作祟之物>、<如山魔嗤笑之物>、<如厭魅附身之物>,我已然無法戒口三津田所創造的由民俗怪談為材料熬出來的濃郁推理湯頭;要知道,到底湯碗裡裝的是什麼料實在難以料到。這回<如凶鳥忌諱之物>亦同,不過,這樣說好了,這回的湯早已把湯的精華材料明晃晃擺在你眼前,但卻實在難以品嘗出其真髓──亦即,這次的謎團的解答是「消失」的。聯想力再豐富也太難去認同那結果,所以我又再次因為謎底而跳起身來,不得不在此鄭重介紹三津田信三這近代的推理大師!喜愛推理的讀者沒讀過他的作品就真的是大遺憾。
  如凶鳥忌諱之物.jpg  <如凶鳥忌諱之物>讓讀者隨著言耶的腳步踏入大可說是與世隔絕的漁村,再從漁村搭船到鳥坏島去,這此同時,傳說與怪談也跟著上了船,不祥的黑鳥籠罩著亟欲遮蔽來者的希望。
  「消失」正次這回的重點,書腰的廣告也提到了,要從一個密室(廣義的密室,包括無法逃出的條件,如故事中的山崖、山壁)消失的可能性有多少?就某層面來說算是「密室消失講義」了。它還強調要用盡自己的想像力……但這誰能想到……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