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流志向.jpg  碰巧在網路書店的優惠活動中發現這本書,對於對教育、生活概念算頗有思考的我被本書的封面所欲探討的題目給吸引了。差不多的立場之上,我對於「為什麼孩子不上學、不工作」也有些想法,所以我想看看本書的作者的概念如何?他是要如何解讀發生在日本的現象?而他所研究的現象不僅離我們非是一片海洋後的日本,亦存在於台灣的社會之中。
  本書的作者是內田樹教授,就封側所提及的是他出身研究社會人文的學院,而今於文學院執教,這部分的背景形成了他落點問題的角度。
  開始閱讀之前我懷抱著的心態有些複雜,帶著些許攻擊性的想法就在書的第一個章節出現。這種反動著內容的想法一直到書本的結束才融會貫通,抓到了他的中心思想之後我才明白他把思維的範圍從中心漸次擴大,大到足以涵蓋我所思考的範圍。是的,我想過的問題的方向與他很是雷同,但差異出現比起他的全面性假設與解釋之下,我所認為的僅是其中一個要點而已。
  為什麼孩子不上學?
  內田教授對於這一點提出的是「即時消費」的說法,基於這說法之下就是說若買賣者──學生──認為自己付出的資源所換來的東西──教育──不夠城平等交易的話,就是拉倒、否定、不學。學生認定的付出之物就是「上課的苦悶難耐」,當把這樣的苦悶視為貨幣就是希望度過苦悶後能「買到」理想中的東西,然而卻是不可能的。就如教授所說,買賣是「無時間性的」,買了就有,且是馬上;學習卻是你得花時間去認識、理解、練習才會有所得,因此,無法即時取得的東西於活在這個速度與資訊效率極快社會下的學生就會予以否定。造成如此原因出現在「以消費為成長起點」的心態。確實,如同教授所言,現代的孩子不大會被要求去勞動某些事(如家事;即使他們有興趣也會被按住),可以說是勞動的就是「讀書」──在這部分我認為,被強迫的一直唸書造成了孩子對於「學習」感到痛苦(因為都一個樣,身體沒有活動是會難受的),而這痛苦得來的可能是父母的幾張鈔票讓他們去自己買「所得」之物。這種狀況與沒被強迫唸書就花錢的孩子是差不多的,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對於「唸書」(變種的學習)反感而對花錢很上手。
  以「交易要等價」的心態發展出來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認為沒有即時的回報就不會是好的交易。把需要時間性的學習當作無時間性的買賣,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幾乎每個家長都認為可以用買的買到「學習的成果」,所以你看,補習班的那些號召文宣不就很有效了?就跟菜市場的喊價一個樣,但他們可有想過用錢能買到老師來上課但卻可能買不到自己孩子去學習的心態?買到好學校出來後……是什麼?我不知道。現在許多的學生一畢業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幹嘛,包括我之前也是。
  寫到這部分跟內田教授提到的有些小差別,我想在他基於「交易等價」的概念中說說我的觀察與看法,而這一點也是我在讀本書一開始時感到的矛盾所在(當然在後面算是治癒了)。
  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所經歷過的社會與環境是頗嚴苛的,不過在那樣艱苦的日子下來後發現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他們認為學習起來對自己有幫助,且往後的社會也會利用這些東西──或者說資源──來創造。因此,必須讓後代知道、讓後代學習。這些「東西」他們視為成果,更可以說是「自我發現的寶物」。將這些東西安排成一堂堂的課程,這稱之為教育(就如同過去人類發展的一樣,差別在量與速度)。
  相對於一些未開發與開發中的國家而言,我們所謂「進步」的國家開發、尋找出的知識與概念融合後形成的教育體系是很珍貴的,能夠學習前人的成果是非常幸福的事,事實上,被我們認為「落後」的國家中的孩子與年輕人是很渴求有如此教育沒錯,只是礙於他們阻礙重重的社會環境。
  所以孩子們要惜福,這是前一兩代的成果。要惜福……惜福……
  ……
  於是「後代的生產線」就這麼出現了,前一兩代人利用工廠製造產品的模式就套用到孩子們身上(這一點,內田教授也在後面的章節中提到)。就在我讀教授前段的文章時內心就一直有個聲音喊著:「你們這些創造過去的能未免太過『理所當然』了吧!」
  我所謂的「理所當然」是指過去的創造者把自己的成果當成「必然要被理解的知識」,將這些知識分析後成了教育學程,希望藉由學程的進展讓後代內化成為「生活在這時代所必然知道」的東西。這概念雖然沒有大錯特錯,但本身就是有錯,好聽點是不那麼正確。
  為什麼?
  因為動機啊。人的行為都因動機而起,你沒有動機你會想學什麼?心懷著「等價交易」學習的孩子就是拿這點當作動機,他們其實是想以這動機來購買學習的動機,然而,大人們、老師們有讓他們看到麼?好,拿掉「等價交易」這樣的心態好了,對於學習,難道「國民義務教育」就是一種完全不思考的灌溉麼?
  「為什麼?」這三個字是最棒的問題!真的!這三字所能生成的動機單純而有效力,但這「為什麼」卻總是被「總之你們記起來就好」給打槍,想知道概念的學生因此被澆了一大桶冷水,這樣誰會想去學呢?
  教授提到嬰兒的牙牙學語是完全不知道意義的,錯!意義是三小?呃……我的意思是,嬰兒哪裡知道「大人的意義」啊?他只知道「自己的意義」,也就是說!嬰兒牙牙學語是有他們的動機的!並非不知道原理就學,誰管你的「原理」?小寶寶有自己的「生存原理」。他們學父母說話是因為他知道存在於自己身旁的是自己的夥伴,現在自己好像沒什麼力量,所以需要旁邊的夥伴幫忙,這同時也希望跟夥伴交換訊息(周圍不是父母亦同,不過他們會知道誰親誰不親)。他慢慢知道眼前有兩個人(現在這社會只有一個人的狀況是愈來愈多了),一個要喊她「媽媽」有反應,另一個則是「爸爸」。這概念要一直到長大後能與父母的思維同步時才能了解媽媽與爸爸是概括的稱呼,他們有著自己的名字,而自己也有自己的名字。

  學習得要有一個動機才會想去多了解內容,在過去不管大人小孩都要為生活努力奮鬥的時代人就是在「為什麼」中開創,因此有了成果。想把這些「成果」醍醐灌頂到後代身上總也要讓他們看看社會與生存的痕跡吧?教授一開始說「先不管學習目的是什麼,反正之後就知道有其用處」的想法我無法認同,不過在他之後提及的「模組化」後我認為他還是有看出箇中原因。
  原因出現在開展代與新一代中間那一層,也就是先被成果給塑造出來的「父母」們。通常這一代在早年都辛苦過,而開展代對其要求都不小,因此大多聽話照做,把社會該有的生存──生活──模式原封不動、想也不想地灌輸至自己的認知裡,而以這認知同樣地輸入到新一代的孩子腦中,且,基於「人類會讓自己過得更好」的原則套入,就是讓新一代不僅能夠知道「社會生存原理」之外更能「舒服地度過學習這一套原理的日子」。
  許多父母、老師懷著穩定又有些雀躍的心情樂觀觀望著新一代的成長,卻哪裡知道出現了令他們措手不及的「學習境況」──不該問的怪問題們。
  新一代的人在舒服的日子裡過的理所當然,這跟他們父母被灌輸生存原理時一樣,但卻在面對「生存原理」之時感到困惑與不解,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我得學那些?」活著不是好好的麼?有錢就能買東西啊!我有錢就好,學那些做啥?
  好,問題出現,但要命的是,他們的父母根本拿不出回應與答案,因為這些問題對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該知道的生存原則」,既然是理所當然,那就想都甭想,既然甭想,那面對有人提出這質疑時又怎麼回答?加上工商業發展的背景,於是就要孩子們「不要想,通通記──連『學』也不說──起來」(就跟他們過去一樣)就對了。有我們幫你出錢,一切沒問題。對孩子而言,出錢當然一切沒問題,但該解答卻沒解答的問題就這樣被錢給暗度陳倉,到頭來出社會後過去所學的一概不知或一知半解(也只取「解」的部分),因為他們知道「有錢就是過日子」而不知道「那些錢是要你去學習如何過日子」。
  之前曾聽有人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段話:「大人要小孩子十八歲之前什麼都不要想,讀書就對了;十八歲、出社會後竟沒學成一技之長,反問,你怎麼都沒想過?」怎麼可能想過咧?被強迫不要想、不要了解答案的構成,這樣的學生就算知道一堆「寶貴的成果」又有什麼用?照本宣科根本沒有創造力也不會有動力!
  父母應該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學習,讓他們看看社會、世界,看看許許多多的人們是如何創造他們的人生,就算是掃地工、雜工之類的也有他們工作的哲學,而不是只跟他們說「以後不要變成跟他們一樣」,這啥意思?為什麼不跟他們一樣呢?接下來的回答更令人噴飯:「所以你要好好用功讀書」,然後咧?一直啃書、拿到高分是為什麼?無解,真是無解!這種狗屁不通的話是現在家庭教育的聖經啊!真是淒慘無比。
  不是用功讀書,該說多觀察與學習才對,況且你逼著「用功」就代表相對把「不用功」給壓下來,那「不用功」還是存在啊。真心想去認識、學習就會自發地用功了,用不著成天計較著孩子國文考幾分、數學對幾題……諸如此類莫名其妙只對自己「面子」有幫助的智障問題。與其對外宣示自己孩子考了幾分、上哪所學校,不如向內與孩子探討、思考學了什麼、了解了什麼,如此花的時間一樣更能增進親子關係,甚至自己也能吸收到一些知識或常識呢!之後在外頭跟鄰里說話不更有內容?虛榮與實榮,選擇前者會比較有好處?只會比較「簡單」吧。
  遺憾的是家庭是被社會給帶動的,速度愈來愈快的社會讓財富的轉換也愈來愈快,為了經濟與家庭根本就無暇照料孩子、跟孩子聊聊生活的哲學。金錢成了必要的通行證與護身符。
  現代的社會與世界是「進步」的嗎?不妨靜下來思考思考。
  其實人類根本不曾變過,每一個世代只有「不一樣的生存模式」而已,沒有根本的「進步」。
  別急著打我槍。拼命高舉著「進步」旗幟的人正是打亂人類時間節奏的族群呢。
  內田教授在書中探討著日本尼特族的問題,這是一群不動勞力、終日無事、只會消費的族群,他們認為勞動的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也就是說他們正是秉持著「等價交易」概念的人們。在「等價交易」概念之外就是基於「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冷漠想法,他們切斷與其他人的互助關係,認定「反正我就是這樣,我的選擇,你們別管」的想法。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社會的基本構成與資原來源所致,如果當前的社會陷入生存困境,他們的人類本能鐵定會使其有所動作,沒人會真的傻楞楞地等死。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或社會因他們的問題而瓦解,接下來可能是新創道的開始,只是關切社會變化的人們怎能坐以待斃地看著這些不穩根基的擴大?教授提出的看法與這本書的生成就是要提出一個看法給那些只會說「怎麼會這樣?」的人一些參考,讓盲目著「進步」的他們好好思考「問題的可能原因」。
  教授在書末提出他的退休打算,字裡行間不難看出他對過去溫情暖暖社會的懷念,說起來,不少人也是如此的感覺,遺憾的是這些人腦子裡懷念著,腳步還是踏著快到雜亂無章足跡,自以為往前邁進。
  家庭教育是最根本的問題,從家庭互助合作一直到與周遭的和諧互動,就如同教授所說的「親密圈關係」。在互助的團體中努力、相處才會激發出人的學習動機。書是要讀,但不僅要透過文字學習世界、社會,更要看這世界和社會與文字間有什麼差異、有什麼問題?人需要的是有時間延展性的有氧活動,而不是一路猛衝到最後幾乎暴斃的無氧狂奔──根本看不清終點的猛衝,甚至會搞不懂自己怎麼掛的。
  打發孩子去「唸書」不如讓他陪著種花、掃地、洗碗,甚至帶他們看看工作是怎麼樣?研究是怎麼樣?電視是很好用,網路則更好用,然而兩者通通都只是訊號,不是實體。沒有用上五感甚至六感的學習只會淪為空想與形式。
  聆聽更是重要的一環,人事物雖然有絕對的解答但被接受的永遠是相對的解答。溝通是要互相討論的,沒有任何東西是「必然如此的」,每個人所感可能一樣,但所想的鐵定都有所差異。
  最後的小結我覺得內田教授所說的時間性很有意思,將時間展開來感受人際與周遭會讓關係更密切,且在溝通連絡的過程中會激發人的發現與學習的念頭。在教科書上鑽研並且成為工作者的人中有許多應該會感受到「與人的連繫關係」才是工作的重點所在,技術與知識只是這層關係的加強價值罷了。
  用錢來消費可以即時取得想要的東西,然後許多能夠創造價值的東西不是錢能夠滿足的,始終縮短、忽略時間的人能得到的都是「心」之外的東西,購得的外殼終究有它無法滿足的空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