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隔了好久才寫心得啊──
  岡嶋二人的作品中譯的似乎就三本,這部<巧克力遊戲>巧克力遊戲  是我最後讀的。
  先前讀過的<99%的誘拐> 與<克萊因壺>都相當精采,可以說這兩部作品各在綁架、意識與存在的題材上占有一席之地,個人也都很喜歡,讀<巧克力遊戲>前相當期待,但也因知道可能沒 再續譯而有些小失落。那,<巧克力遊戲>讀完後我感覺雖不及前兩本精采,但在解謎與家庭社會的反映中頗發人深省。
  故事的起點是一個家庭,一個作家的家庭。場景從苦惱的寫作沒多就轉換到「家」裡去,回家的兒子與「他們」的互動呈現了這部作品探討的一個點:親子關係。
   冷漠、難以溝通……到發育時期的兒女我想很難有完善的對話模式,我是沒個人經驗,不過父母本是成長後的人,自己的生存認知與系統都在過去的經驗中建立 了,孩子們則才剛開始,在這個接收訊息最劇烈的時期,真要說溝通我想是相當不容易的──那,往往問題還比這嚴重,在<巧克力遊戲>中,省吾不僅遭遇到大麻 煩還封閉了自己,最後自己的毀滅成了謎團的起點,「巧克力遊戲」開始隨著近內的調查浮出檯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理小說與推理作家沒深入大略上就那幾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真的去認識後,挖寶般第一個個呈現出來,這回又新讀了一位作者:雷金納.希爾;然後是他的作品:<兒戲>。兒戲  
  嗯……閱讀本作前抱持著古典的感覺接觸,故事的開展與事件的發生也頗古典,不過字裡行間還頗有些現代感,至少我覺得「同性戀」這個議題在更早之前應該不太單純;或說是種「新古典」?
   <兒戲>的故事圍繞在遺產的繼承上。如同封面上的題語:「老嫗的橫死帶來的是一閃即逝的甜蜜。」讀完這部作品後就頗有感受;遺留龐大遺產的老婦人只能乖 乖地躺在即將入土的棺材裡,周遭圍繞的是她的子孫……或說是相關的子孫,這些人表面哀戚,心裡卻是各懷鬼胎,在這樣一個場景裡,希爾用的描述手法相當有意 思,透過葬禮一步步的進行,同時描寫圍繞的主要人物們的「內心糾葛」,藉此也了解這老婦人遺產的分配是如何讓「相關」的眾人咬牙切齒,也才引發之後種種事 端。儀禮的發展還算順遂,除了作者諷刺詼諧的語調令人不免莞爾,其它的正常狀況依直到某個大喊著「媽媽」的男人闖入,此刻不僅故事內的人物,就連讀者也知 道:問題來囉。
  為了「爭奪」遺產,除了自認雖小的繼承人之外,另外三個小不啦嘰的團體也加入行列,故事的前段算是組織、法律及遊說的主軸加上 準備出場的警談狄埃爾、巴仕可的警局小風雲,兩邊原本各走各的,直到命案出現,兩條線索才被交織在一塊兒,連同警局內的同性戀疑雲也一併列入事件的真相之中。
   第一次接觸希爾的作品,這樣一個讀完有種克莉絲蒂加上史陶特的感覺,整體故事發生在小城市中,有很多小地方的特色與家族──克莉絲蒂我想也不少這般場 景,另外就是狄埃爾與巴仕可除了前者並沒有沃夫「機能上的障礙」得以四處趴趴走外,兩者還真有點雷同,當然,狄埃爾講話是更靠杯到另一個層次去,個人認 為,作者塑造出這警探的「諷刺笑功」幫這部作品加了不少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無冷場。
  高野和明這本種族滅絕  <種族滅絕>在我當初的書單中是最後才列入的,考量還是基於滿額打折──嗯呃……不能說我對這部作品沒有「興 致」,而是卡在類似推理、世界末日之類有些打結的思維中沒促成下手,不過獨步文化在這本的廣告上打頗大,個人對「木村拓哉推薦」這件事沒抱啥期望,但是得 知本作完成沒多久就有外國出版社接洽翻譯,這一點就完全激起閱讀的士氣了。
  結果完全有被爭取翻譯與出版的理由,<種族滅絕>甚至是我近來閱讀感到最精采的一部作品。
  再補個會買的小理由:我想它封面「種族滅絕」四個字實在忒大,書本面子的氣勢也頗不弱。
   故事主軸上是雙線,在中途添了第三條事件細節的小主線。日本的古賀研人是一名藥學系研究生,他並不特別尊敬的父親因大動脈瘤而去世,情感還說不上多悲 傷,性情上還有些渾渾噩噩,哪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把他拉入他不曾想像過的父親的漩渦之中;另一方面,傭兵葉格受到特殊通知,美國中情局希望他加入一個名為 「保衛者」的計畫之中,高額的獎金令他頗心動,穿插其中的動機就是他得設法撈錢(用賺得太慢)去穩住得了肺皮上細胞硬化症這絕症的兒子,決定後,一場驚天 動地的剛果叢林大戰就此展開;第三條算是在故事前中段做個內幕解碼,這場國際事件的背後的推動者與執行者,在這一個計畫形成之際就已經開始策略角力。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聽聞橫溝正史的作品來說,這本<惡魔前來吹笛>惡魔前來吹笛  我想是頗有名氣的,而在<犬神家一族>後,我又見識到橫溝的「家族推理」之一斑。
  惡魔前來吹笛的故事先落在那年的多災多難上,由其中一起「天堂銀」事件引出,牽涉到的樁英輔前子爵引動了一切,但並非是他著手設計,而是在他失蹤之後,三個前貴族合組的家族出現黑霧籠罩。
  這部作品提到了日本在政策、制度翻改後的貴族樣貌,又因有戰爭的關係,有能的還可靠過去的江山撐出新的一片天,然若在過去只溺於貴族頭銜而嬌生慣養,慢慢就是坐吃山空,在這其中還會跑出令人髮指的敗家子。
   金田一耕助受樁家女兒美禰子的請託望其前去參與一場占卜會,主因是女主人秋(文中的秋還是「火禾」的樣子哩)子始終認為樁英輔仍活著,甚至提出曾聽到其 腳步聲或看見人影之類云云,因此希望藉由玄妙的方式來確定。耕助一來到這個由樁、玉蟲、新宮三家組合的大戶慢慢感受到氣氛的詭異以及落魄貴族的餘威,一直 到占卜會開始,隨著樁英輔生前創作的笛樂「惡魔前來吹笛」響起,一連串的死亡事件浮現。家族相互間的糾葛與謎一般的密室堂堂登場於讀者眼前。
   我想,生於那時代的橫溝正史所能掌握的就是此類的情節。雖然他是以浪漫解謎著稱,但描述的家族樣貌也是多少反映著當下社會的樣貌──那慢慢隱沒的一角。在 <惡魔前來吹笛>的故事愈往後發展,與「血」有關的關鍵就愈呈現在眼前,到最後,關於密室的謎團似乎只是點綴這一個混合家族悲情發展的一個微亮點,真正讓 人唏噓的是放蕩的人性以及強要面子的民族性上,可說是一人作孽,雞犬同累。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止境的殺人  單看書名還頗聳動的,到底是要殺到哪去?讀完後則是略略察覺這是對於作品中的兇手的一種諷刺。
  進入目次也頗新鮮,標題居然都是OO的錢包。這本<無止境的殺人>相當有意思的著眼點就在於透過「錢包」這東西呈現出不同的人物視角,這使得原本的故事內涵多了一層探討空間。
  從刑警 的錢包開始,一場死亡呈現,負責的警官內有家庭經濟因素外則有謎案等著,透過錢包的描述,經濟能力不甚寬裕的他正交戰在賣不賣房的問題上。看似車禍的現場 有具慘不忍睹的屍體,經過調查,謀殺的可能性浮了上來,加上發現現場的人證有些問題,如蛛網般牽扯出的死者與人間的關係開始在往後各種不同人的錢包中一一 呈現。
  兇手會是為了保險金而痛下殺手的死者之妻麼?由於日後又發生一起謀殺而讓保險金疑雲搭上線,兩名男女交換聯手殺人的可能性甚囂塵上,此刻的觀察點落在傳媒上,其後,如舞台表演般因新證據出現而逆轉,媒體這現代力量凝聚的管道把真相拉攏了過來,同時也接在結局之後,讓看倌去思考最後的善惡終結。
   宮部美幸的作品中對人的描述都很周到,在這本<無止境的殺人>中我想更合於她的表達──透過錢包就計算著持有者的「價值」,同時也查看著主人的經歷,這 有意思的同時是第一也是第三人稱視角的狀況深化了這部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中年警官的堅毅與工作、家庭上的苦惱;出身低、從樸實到狡詐的女子;個性內斂、不 擅表達卻相當敏銳的孩子;當然,「兇手」的錢包也表達了兇手本身的個性特質,強調他並不是壞孩子出生,但諸多因素下,他的內在張狂了起來──或許許多殘暴 的基因是因為許多後天的環境與人、物而扭曲誕生的吧。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前先對作者──一代文學大師連城三紀彥至上哀悼之意,閱讀這部<花葬>花葬  算是趁此再炙其風采。
  就我一般的理解來說,推理小說閱讀者對連城 三紀彥要有所認識也得排在許多作家之後,他的作品直到近期才有許多譯作,我也是這樣才認識的,而這一個認識讓我深刻了解到:想深入閱讀日本推理小說必讀連 城;此外,偶聞文學與推理被拉開來說,甚至古早還有推理作品無文學性的論調,我想,連城三紀彥能直接讓這些沒有文學素養的傢伙閉嘴了。
  推理、文藝與愛情的結合就作者簡介來看,這本<花葬>是必讀中的必讀。
  八篇故事,八種款式不同但都與情愛直間接相關的短篇。
  <藤之香>所描述的是日本的煙花地帶,不過非印象中燈紅酒綠的俗豔感,反而頗落魄,透過此與之前讀過的山崎洋子<花園謎宮>,過去日本百廢待舉的時代,性產業還真是發達。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動鳴是我首次接觸的小說類型……奇幻、長篇續作另外還有BL的成分,有點意外有點驚奇,也算是種機緣。
  初入沒有從本傳開始閱讀,而是朋 友郢漩最喜歡的前傳<風飄>開始,也好,先瞭解最早先發生甚麼情況也是很有意思的角度。前傳的閱讀效果在有讀過本傳時應才有回響感,不過一片空白也無滯 礙,從源頭開始,進入這個受神鏡指示而運作的國度;進入一個俊美不若人間物的王子以及如同明星降世就必有動亂的世界之中。
  緹依是故事的主角,基本上我覺得這部前傳可以說是他自己的傳記,作者描寫的角度非全然的第三人稱描述,相當多的部分仿若與緹依對話般地流現,一直到後頭真會覺得這個幾近完美的角色連作者本身都陷了進去那樣。
   提依本是王子,但卻在神突如其來說要立八個神座祭司時有了變化,誰能料到他居然是其一,但這個神旨卻下得有些蹊蹺,並非由其父王直接在臨神之鏡上受示, 反而是由其叔父代行,那一天本是國王身體微恙而取消的,誰知道這樣一個不正統卻又有王室影響力的人居然代替著去了,並捎來這個對緹依來說完全打亂生涯計畫 的消息。爭鬥的種子在此著根,隨著父王有些異樣的逝去、叔父立因斯登基,更多令他喘不過氣的設計在他心中轉成了另一種藍圖,成就了本作最後的悲劇。(似乎 也與後世發生的種種有直接的牽連)
  故事首先在神座的起源上簡介,不過也沒說神為啥要搞個這種東西,我想「神」的理由大概都沒什麼理由;我沒讀 過本傳,其中有什麼妙點可能不大清楚,不過這八位的起始神座的設定還頗有意思。通常像這樣特殊地位的人物、團體感覺是因為能力與其他什麼的特別出眾才會被 選上,結果<風飄>裡的起始八位神座只有緹依與第二男主角菲伊斯比較有樣子……呃,硬要說的話,緹依一人包辦八個應該也沒問題……不,或者說其他七個因為 他的關係感覺像是多出來的閒缺……好吧,反正,這八個男男女女透過作者的描述大概只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好看」。雖然緹依美到不可方物(還男的)完全壓倒性地勝過其他七位,但水準看來個個都是容貌上選,甚至像艾修諾這個農夫出身的是個木訥的帥哥。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莉絲蒂這部作品呢就書名來看頗有吸引力,那甫進入閱讀狀況也還不錯,試想,你在異鄉的機場中,因為天候狀況導致起降延誤,在候機室的你突然碰到一名女子搭訕,她帶點謹慎、神祕地跟你說她可能因這次飛機延誤遭逢殺身之禍的危險,因此需要你的協助,問是否能借用護照,那自然她觀察了你一陣子,覺得在相貌、整體外觀與氣質上頗有些雷同之處,才出此策相問;這同時還提出帶點冒險氣味的小點子來拿走你的護照,這些建議都給你了,你會怎麼回答與行動?
  故事中的史鐸夫爵士還真是被她看穿大半,加上他特殊的身分關係,於是答應了這莫名其妙的要求,於是,該名女子成功地利用他的護照回國,而他也在一番「倒楣論」的風波下返鄉,緊接而來的就是謎團了。
  史鐸夫爵士末名遭到不明車子襲擊,然後……然後場景就切換到許多「重要人士」身上去,接下來的發展就是透露出可能的國際情勢與陰謀,呃,說真的,我對接下來的發展還真有點難以招架,因為本來想說可能是圍繞在史鐸夫與神秘女子的諜報冒險推理故事,結果這兩人到後面差不多是配角,沒啥出場機會不說,後來「謎底」揭曉我連誰是誰都搞不太清楚……反正,就是間諜被逮,然後原本堅持不讓出的科學產品好像被託付給某個所謂重要的人身上,最後的結局有點勉強地插入自由不羈、升遷不力的史鐸夫要結婚的橋段──這算是克莉絲蒂代入愛情故事結尾的模式。
  嗯……個人感覺<法蘭克福機場怪客>法蘭克福機場怪客  是克莉絲蒂在看那年代的世界與社會狀況有所感而寫的作品,其中談到希特勒、毛澤東……等等人物,提到他們對人群、制度的渲染力,進而說到科學、化學之流以致於有「希特勒的儲備人員」的議題,不過,這些部分過渡到故事面上反而讓小說重點不太穩固,到最後真是頗混亂的,結構有些鬆散──我想可能是男女主角到後面變得相對不重要吧。
  若對古典推理或克莉絲蒂有興趣還真別挑這本或其有類似間諜的作品,克莉絲蒂還是古典解謎推理有意思的多,所以……嗯嗯,蛋頭白羅屌是屌但還是比較精彩的。瑪波也會比較好。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這一回入圍決選的三部作品,本來還聽說什麼這一屆後就不再辦了,幸好又聽說仍會持續,主辦單位換了而已,不過說起來也是有些唏噓,雖然近幾年台灣推理小說的出版與閱讀愈來愈豐富,國內的作品與獎項似乎還是不屬眾人垂青的領域。
  量自然不如,但質可不隨便。我是蠻常抓讀完的台灣、華文推理中的毛病(特別是行文與故事的部分),但與國外的拿來互較,要分什麼狗屁勝敗還真的頗蠢的,因為好作品就是好作品,有意思的就是有意思,在這一點上分門別類而有偏見的,我建議先去把辭海與牛津大辭典的異同比玩高下再來。
  這回三部作品都有其水準。
  文善<逆向誘拐>、胡杰<我是漫畫大王>、雷鈞<見鬼的愛情>。
  其中前兩本是首次共擁首獎,這多少有小噱頭的感覺。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鬼的愛情  本作是這回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我所讀的最後一本,就某方面來說,這次的三部作品這本的「地位」還頗微妙。雖然本作非首獎作,不過就「詭異引起好奇」來說算是其中最有意思的,因為他「見鬼的」不是什麼口語用法,而是真的對「見鬼」這件事有著相當有意思的探討。
  作者雷鈞是中國人,因而這部作品中的一些名稱用法跟我們不大一樣,雖然主角楊恪平後面都被稱做法醫,但前面都叫「大夫」還蠻有意思。
  故事就從他的惡夢而起,開始描述楊恪平這一位怕鬼的法醫──是啊,乍知之下好像有點違和,畢竟成天跟屍體混在一起的人居然怕鬼?不過整理一下想法,我想,在這一點上,作者下了個強調,就是鬼與屍體是類有同源但根本上是兩碼子事的狀況。
  楊恪平不只怕鬼,呃,或許作者有所想望或塑造個風流倜儻形象的頗帥又或者想傳授把妹訣竅之類云云,反正,他老兄還頗能「吸上」女人,作品中他下體衝鋒陷陣的次數似乎還比解剖刀陷入屍體的次數還多,最後似乎連鬼都被他搞了,嘖嘖。
  法醫還是回到屍體上吧。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門窗……
  犯罪的肆虐會憑空而起,我想讀完本作的女性朋友對自身的安全會更有所思吧。折原一這部<冤罪者>冤罪者  是以過去發生在日本的「首都圈連續女性殺人事件」為藍本撰寫的作品,且不單單是殺人與犯罪的議題,更點出冤罪、日本代用監獄、警察、人性警覺……等等的問題,其中更加入哲原一最擅長的推理招式,我想認識他的應該知道是怎樣的把戲。
  二樓。特別是沒有安裝冷氣的二樓,嗯……我想這部分的設定在過了一輪的現在或許會少一些,不過幾十年前的社會這樣的情況恐怕不少。沒有安裝冷氣的位子是個大空格,二樓又不難入侵,加上女性獨自在內,這成了連續強暴殺人犯的指標,再加上鑑識技術在那時候的不足,造就了懸案的跋扈,一直到最後一起命案留下些許跡證才在鎖定與觀察的幾名嫌疑犯中找出最可能的河原輝男──故事要探討的與相關人物、主要疑點就從此處悄然萌發。
  到底,河原輝男是不是警方與社會想方設法找出的那名連續強暴女性殺人事件的凶手?原本對此深信不疑還痛恨河原的雜誌記者五十嵐在他上訴期日前收到了來自獄中的河原的信,內容主要是闡明自己是被冤枉的,是因為警方代用監獄而搞出來的自白,關於被起訴論罪的水澤舞命案(五十嵐的未婚妻)是一場偵查中的黑幕,字句到肉令其產生動搖與欲再探案情的心理,於是,整起事件在故事的前段支撐起「可能的冤罪」,同時刺破了日本警察制度下的黑膿。
  隨著再次審判的期日屆近,人權組織與被害者組織名按下抗衡之餘,關鍵的證物就在此時從歲月的縫隙中滲出,這一舉改變了受判者的命運;河原的氣質在獄中有所改變,甚至還與其中一名支持者結了婚,司法上的結果似乎慢慢走向扭轉的局面,直到自由降臨,翹翹板的另一端才開始承重並慢慢的沉下去。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至今本格推理的發展,在本作<伊甸的命題>伊甸的命題  如書腰所說的「21世紀新本格示範作」後,不曉得島田莊司在這十年間有沒有嗅到更多新穎的推理。新的點子發展成新科技,新科技也會成為新的點子,往未知裡挖就有可能發現更多不曾見世的事物,我想,或許基於此,島田莊司的主要論述重點就在於人的腦部。不過,個人認為這段時間所知的腦部發現是持續找出「腦運作」、「腦與人」的連繫定義與系統,相對於百年前就有的概念,在推理小說中已然有不少對於「人的世界」的看法,這部分就在百年後有了更細部、具體的解釋,這部作品的兩則中篇故事所傳達的我想就是如此。
  <伊甸的命題>是本書同名首篇,故事提到「亞斯伯格症」這種自閉症傾向,這在過往可能會被誤解並加以迫害的症狀到現代已有好的解釋與嘗試治療的環境,事實上,故事中正有個如此的機構遺世獨立於內華達的沙漠中,過著豐足的生活,這一個癒療中心兼學院就像個伊甸。
  主角撒迦利亞是這個亞斯兒伊甸中的一份子,述說自己背景的同時也帶出亞斯兒的議題,其中讓我想了想或許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類似的症狀,呃,例如上課想保持專注力卻可能有其他奇怪的動作這類,站在教授者的角度會覺得不尊重,但對受教者來說,有些小動作的習慣反而有助於精神集中;撒迦利亞在院中只有一個朋友,算是個小女朋友的諦雅,兩人無話不說、兩小無猜,直到某天諦雅外出後沒再回來,只透過人傳達了一封信,這封信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可能性,顛覆了撒加利亞的認知,於是他決定脫逃,並且展開相對的行動。
  故事的中段直接讓我想到的是一部電影<逃出科隆島>,若真有這樣的科技產生,不是什麼怪事,但人類這樣的創造、管理手段就得好好思考,完全可以說是種壓榨與資本不公的囂張。
  <伊甸的命題>中述說了幾個舊約聖經的故事,雖然闡述的環節是在後面被推翻的轉折的真相之中,但這裡我想是島田對於宗教與聖經故事的看法,同時也讓我進一步認識伊甸這故事的原貌。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探討「伊甸」的故事時,寇特妮(小說中的人物)就點出我過去挑出的問題,例如:不能吃就不要擺顆菓樹在那邊啊,何必為了解釋所謂「人類的痛苦」而編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而她提出了很有趣的解釋,因為吃了就會思維清晰、雙目明澈,「控制者」怎會希望自己所豢養的「寵物」如此呢?就這樣的看法下,自然就是逐出伊甸,而後出現了人類的世界,接著繁衍……結果見鬼的是這號稱地球最早兩人的男女有兩個孩子,都男生,其中一個找到「另一個」女人繼續人類的文明,那該人是哪來的……嗯咳,總之,宗教的故事會有其「人性」的根源,我認為不管如何都值得多去思考取代「多聽」,這才是人之所已為人的價值,否則,人不就是宗教或是信仰、國家這類整體下豢養的產物麼?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並列,這本,胡杰的<我是漫畫大王>。我是漫畫大王  
  說真的,如果不是標榜著「推理小說獎」的話,這部作品有點難想像與推理小說有關,呃……當然推理小說中是有不少書名乍見頗怪的,但「漫畫」產生的反差好像比較大一點,他後面還加個「大王」哩。
  故事的展開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謀殺,在這故事的開頭,胡杰就展現了他靈動的寫作技巧,整個場景活跳跳地沒有閱讀上的隔閡,然後,屍體、報警、相關人物,緊接著相關人物的生涯就開始了。
  這個開頭標題居然是「第十二章」,本作的某種設計,是否能嗅到呢?
  接下來支成雙線,一是方志宏的際遇,一是阿健的小學樣貌,兩邊的敘述都帶著點「原由」感,兩者是存在著怎樣關連的人生?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堂堂邁入第三屆,本作,文善的<逆向誘拐>與胡杰的<我是漫畫大王>並列首獎。
  插了個隊的閱讀就是想看看這一屆島田莊司獎如何,就過去的閱讀經驗來看,別說首獎,入圍決選的就有其可讀性,甚至些許沒曝光的初選者也都有實力呢。逆向誘拐  
  首獎得獎作者文善,我只讀過她的短篇小說,收錄在明日工作室的<瑪門>,內容牽涉到許多宗教上的事物,基本上……宗教的許多概念存著太多邏輯打結的問題,所以對它的內容有點感冒,不過這回<逆向誘拐>就不是神來神往的了。一場綁架,而它所綁的對象不是人,亦非事,說是物又沒有形體──是資訊。
  科技研發者與金融分析業者的合作……公司、早晨、一派平靜,接著驀地發生了某指標性科技公司的金融資料失蹤,綁走這份資料的匪徒也傳了欲取贖金的訊息,這是種頗特殊的狀況,因為事件上不是人不見了……然而,資料的公開預見的是相關公司的風險暴露,恐怕會引起一發不可收拾的金融風暴,警方只得介入,但涉入其中卻不知其所。
  必定有人。在暫隔離的所有人中必定有個內鬼,會是誰呢?相當於偵探角色的植嶝仁觀察、也與警察唐輔分別旁敲側擊,淪落的就是只能照著指示行動,但實在有太多難以理解的「現象」,讓人搞不清楚綁匪的目的為何?一直到最後,所有行動落幕,真相才乍然呈現。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這本<某王者>A KING 某王者  後我對伊坂幸太郎這作家又深了些認識,涉略是還不多,但以目前讀過的作品來看,他的作品套上「推理小說」的話就狹隘了,我覺得就刻版的「推理小說樣子」的印象來看,頗不推理,但相當有類型小說的感覺,甚至呢……說是「精神小說」可能貼切些。
  <某王者>就如作者所述,是一本「傳記」,有趣的是裡面就「傳記」這東東提出些小看法,說起來過去對傳記所寫的還真沒特別著想:為什麼所謂偉人、名人且又有歷史的那些人之紀傳連小時候幹過啥事都能記載?不過伊坂就藉此正式發揮,本書的紀傳是在主人翁還沒「登場」前就開始了,且這一著讓作品的效果立體了起來。
  故事的起源來自棒球,說的是一支萬年弱隊,不過像日本的土地規模,在自己的土地上有自己的一支球隊還有企業加持下還能存在得不錯,即使如同湊數的;然而,哪有人會喜歡一直輸下去,就算球隊管理者挑明就是不強化球隊、爛就爛得自然,支持者總會希望有一線曙光,因此,狂熱的仙醍國王隊球迷的這對夫婦連要生寶寶時都專注意留意勝負,剛好是男孩子的狀況下,嬰兒被寄託了希望,還被取名為「王求」。
  我也喜歡棒球,<某王者>故事一開始說真的我也是熱血沸騰,不過故事發展並沒有朝著多少會覺得是否「英雄救爛隊」的狀況,而是充滿了意念、現實衝突下的文字。
  到底,「王」的存在是必要的?還是一種不該屬於這世界的附加?從山田王求小到大的人生經歷再再探討著這一點,雖然他從小就有簡直不可思議的驚人球技,但對棒球的專注使得他與其他人如陌路,只有比較皮、想鬧的人碰巧認識了他,也才知道他除了棒球之外還是很有一般人性的──也就是,人在許多根本上,是雷同的。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程碑。
  我想,就我所知的東野圭吾以得獎來看的話,在<嫌疑犯X的獻身>之前最突出的就是本作<秘密>秘密  了吧。這本也是我早早注意卻直到今日才完讀的作品。
  <秘密>是一本特殊設定的故事,嗯……就狀況來說,頗奇幻,不過讀著故事內杉田的生活感卻沒有「奇幻」與現實的違和感,因此,是啥原因交換的僅認小討論即可,重點在於之後的相處。
  杉田平介本是平凡的上班族,卻因其妻女的一場車禍開啟了「奇遇」。車禍後,妻子已亡,大幸是女兒比預期的還早甦醒,但醒來的女兒第一句話卻是:「老公……」。面對這奇怪的狀況,平介再三確認,結果只是更證實自己的女兒就是自己的老婆,沒能想透怎麼一回事,帶點麻煩的奇特生涯就開始了,他們「夫妻倆」有這樣一個「秘密」,生活中的許多細節正逐步地推敲著兩人的人生。
  <秘密>我想是透過特殊的身分交換狀況探討男女心性上的一種……呃,衝突,想要平平淡淡就好像新生一樣地再成長說說是很容易,但相處上相對就有許多的慾望與交流,明明就是自己女兒的身體偏偏卻住著妻子的靈魂?這樣是要怎辦?還有往後的成長,強烈的矛盾讓這部作品在日常中突顯出意志的糾葛;此外,算是點綴的謎團:車禍起因。這部分也探討了社會上為省成本而超工時的問題,更進一步則是困惑著為何司機要不顧生死地疲累加班?他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以及,受害人與加害人的家屬,許多錯綜的人際關係都在本作中刺探著讀者的思緒與理念。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選為世界前十三經典古典推理小說在艾勒里.昆恩這本<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後就全數閱讀終了啦。這個「經典」當作指標參考就好,系列中的每一本不出是使出了可以說幾乎空前──因為也有提到某些作品的手法更早前有模糊地出現過──的「推理特效」,<埃及十字架的秘密>亦然,且,這部作品算是把推理小說中某種屍體要素發酵。
  屍體就在故事開始時出現,至少,我們見到昆恩興致勃勃地千里迢迢來到阿洛約(雖然我對美國地理不熟,但感覺鐵定遠),跟著的他老爸滿嘴碎碎念,除了遠,還擔心兒子亂扯入怪案子,畢竟,屍體是成T字形被釘在路牌上的,下手者恐怕是窮凶惡極。
  小地方*大事件還是=小事,問題真正的連結在於之後又出現了T字死屍,開始讓昆恩思考,大費周章讓屍體呈現如此形象的目的,進而推導出死者的關連,但,事情就在「認定」可能被害者、進行大規模保護後平息,直到缺口露出,T字再現,而昆恩也才從此處查覺關鍵問題。
  <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先討論了一下關於「十字架」的概念,說真的,很多事物一開頭樣子都跟現下不同,有點順便解釋宗教上「符號」的小概念;謎團的部分就是無頭屍體。無頭的詭計到現在已經出現許多變奏版,畢竟這跟密室的淪落雷同,沒有新意就鐵定三流,但這部作品的時間點可早咧,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即使是早,昆恩還是創造出不同於一般可想像的「無頭」狀況,在這部作品中,「無頭」的意義約中段就有了概念,卻在最後有了驚喜的翻盤,妙的是,更完全解答了一切T的由來,個人認為這是本作壓軸的演出;中段部分大概是針對姓名的推測以及下西洋棋的不自然處做推理,另外還有作者大方供出的明顯線索(雖然我沒發現,但聽完後還真夠明顯……),所以對讀者的挑戰是可見一斑,上面這些部分當真是此部的精華。
  然而。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算拜讀到這部作品。若要說一部作品「夢幻」,我想,除了絕少見到或是不容易入手之外,內容也必然重要,而既晴這本<魔法妄想症>魔法妄想症  全然符合,唯一可惜的是這份「夢幻」目前可能僅隱沒在對台灣推理有興趣的人心裡,未來是否能再現江湖,我只能多灌注在讀完後激昂下的期待了。
  對於既晴的作品我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目前就我所有出版的剩下<獻給愛情的犯罪>還沒讀,其他皆已讀畢,且,遙記那段時間僅是在舊書店發現一本<網路凶鄰>,讀完後連同其他窩在店裡的作品通包了,可見得他的故事吸引讀者的力道如何,更別說之後的蒐羅,要說失落,大概是近來沒有聽聞他有新作出版吧。
  用了兩段多扯對既晴的佩服不外是<魔法妄想症>給我的驚喜度。
  詭譎、奇妙現象……等等算是既晴推理小說的主要成分,最早得到皇冠大眾小說獎的<請把門鎖好>也是以魔法為恐怖的基底,而之後尚有人體自燃現象的<網路凶鄰>、死而復生與殭屍的<別進地下道>、超能力殺人的<超能殺人基因>、病症與怪奇的<感應>都是,這本書名就標榜「魔法」的更是如此,故事在疑似精神病患對話後開始的就是另一般人暈眩,令推理小說讀者聯想到小栗虫太郎<黑死館殺人事件>的怪奇黑魔法事典,到底,「換頭魔法」是真有這回事?還是一切另有解答?
  本作的事件是一場綁架,然而架倒底是綁怎樣突然不那麼重要,因為再贖金的現場化成血海,準備贖款的一人被矇頭關住,令一個則是沒頭可矇──無頭殺人事件。無頭死亡的手法在推理小說中絕不少見,然而古典至今已出現太多(雖然我想不到古典代表(呃,也是最近讀完的昆恩<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就是),但每部作品──由其有用上無頭──的介紹都會點到一些),若僅單純完身分搞不清楚的遊戲在現代的科學鑑識之下鐵定是搞笑一場,因此採用無頭手法的作品在這遠離古典的近代就有更多背後的意義,如三津田信三<如無頭作祟之物>、有栖川有栖<魔鏡>、森博嗣<全部成為F>……等等,本作的「無頭」也有其道理,更令「推理」這一個成分升高的則是<魔法妄想症>中還反覆在這「無頭」的謎宮之中散下好幾條路的麵包屑,真相,沒那麼容易查覺。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從書名開始就頗奇妙的作品。啤酒之家的冒險  
  在原本的閱讀順序中是輪不到,不過在好奇心的作祟下就先看了,如上述,是場奇妙的體驗。
  西澤保彥的作品過去僅讀過<死了七次的男人>,若以該作為一個基準來看<啤酒之家的冒險>不難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思維碰撞力,在本作中,線索與條件的組合產生的後勁可強的!
  主人翁是匠千曉,<啤酒之家>是系列作,在這系列中是比較被推向為「日常推理」的部分,不過並非只是探討一些小巧或怪異的謎團,在匠千曉的故事中還是會有死傷、犯罪,只是偵探「們」有點根據狀況開會一樣地針對疑點逐一探討,那,在車子拋錨的路上走著,結果來到一棟別墅前,又飢又渴,屋裡似乎沒有人跡,「侵入」一瞧,咦?為什麼一樓空蕩蕩,僅有張床,看起來是廚房的地方好像有些痕跡,只是東西都不在,更驚奇的是,上了二樓竟在一房間裡發現衣櫃,衣櫃打開……躲了台冰箱,冰箱被打開一看,乖乖不得了,居然冰得滿滿的啤酒,甚至冷凍櫃中還有十三個透冰的啤酒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謎題先沖到讀者的思維中,還得等到故事中的人物們先搞定飢渴後才開始思考這奇妙別墅的問題。於是,四個人就在屋中邊喝啤酒邊針對:屋子的功用、為何有啤酒、樓下空蕩卻有張床、後來在樓下廁所發現少量衛生紙……等等問題推理,一直到其中一個推論雖有些滑稽卻頗真實,如此一夜過去,隔日,簡直冰透爽朗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居然又發現另一棟「啤酒之家」!胡裡胡塗的推理論戰只好再開,到底真相是怎麼回事?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莉絲蒂筆下名探白羅不僅有名且受人愛戴這一點從他的出場與睿智的表現可能還看不出來,得在本作<謝幕>謝幕  之後,白羅入土為安引發的騷動得出。我自然是不清楚當時是啥個情況,然而,一名書中偵探的去世竟讓群眾起聲說不忍,仿若更早前福爾摩斯不得不復活的前面那段時光一樣,更是之後還在報上刊了訃聞,如此血肉的存在,創作至此幾說無憾吧。
  這本<謝幕>正是白羅的最後一案,與系列的首作<史岱爾莊謀殺案>遙遙相望,不能說後者是白羅的首案,但他傳奇的故事生於該地,也安息於該地,我想,這一點對創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來說是種喜悅的感嘆吧。
  每一則故事是取了個「成熟」的點也同時是孕育著一個「未熟」的概念,我想,克莉絲蒂的作品中的推理謎團可以說是如此,這位謀殺天后的謀殺之腦從她的第一本<史岱爾莊>到白羅最後的<謝幕>沒有發鈍過,<謝幕>中又是個全新的怪奇狀況連帶著一場宛若白羅半試探半挑戰的「謀殺」。
  我──梅斯汀,老了,回想過去的登場是為了修養因戰而傷疲的身心,而今白髮徒滋,妻子先走一步,只剩個女兒掛在心頭;我回到史岱爾莊,這是個感慨萬千的所在,那個名探已先一步在此,我的到來正是他的告知……
  故事中流露出的感嘆不言而喻,而隨著梅斯汀的目光看見了白羅老態龍鍾近病入膏肓的樣子實在有種違和感,只有話語透過文字有力地傳達了出來。白羅會回到此處並非偶然,而是正追捕著一名連環謀殺犯──呃,是啊,雖然已是病榻之驅,他老兄還是追捕者的姿態、略有些張狂的自信透視著每個人與現象。不過,在<謝幕>中被白羅賦予手足任務的梅斯汀要查覺的卻不是兇手,反而是潛在的被害人?怎麼搞的?原來「謀殺」者是白羅早有資訊的目標,只是他手段特別,他並不是直接造成死傷,而是透過如惡魔的呢喃來輸入殺傷的可能性,就白羅所述,他才是真正罪不可赦的謀殺者,然而,法律上卻沒有將其送上絞刑台的理由;既然還無法繩之以法,只好設法防範未然。梅斯汀縱使滿頭霧水更是不解白羅的方式(直接說兇手不就得了?)也只能相信,雖然中途是有點半信半疑(白羅的樣子不被想成是他垂老的緝凶幻想麼?),仍是持續著觀察,直到自己也陷入謀殺的境地之中……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到「推理謎」的系列就會想起那時對推理文學燃起熱情跑到金石堂去看見架上這一本本書名顏色眼花撩亂的系列,那時對許多推理作家的名字還很陌生,而今,目前所出的「推理謎」系列都在書架上了,已經好一陣子沒出新書的情況下,感覺將會殘念。這回讀完岸田琉璃子的<密室的安魂曲>密室的安魂曲  是我最後的推理謎系列,是個相當不錯的句點(希望是短暫性的)。
  書名開宗明義就是「密室」,這是個會讓推理讀者直接反應的名詞,也不消說內容與密室的相關性。
  麻美與由加前往觀賞麻美大學同學新城麗子的畫展,這個藝術家靠著令人驚艷的作品登上一流名家的行列,使得同為美術學系出身的麻美又讚賞又嫉妒;畫展中一幅骷髏舉旗坐在胭脂色椅上上的油畫:汝輩 且聞安魂曲 先造成視覺上的震撼,再來則是同行的由加大驚失色地指著畫,接著怒斥作者麗子綁走了她的丈夫且藏了起來。莫名的發展陷入了怪奇的謎題裡,隨後才知道由加的丈夫鷹夫早在五年前失蹤,現場是個密室,而被指控的麗子理當不認識鷹夫才對,但那畫中骷髏所舉的旗子上的圖騰卻與鷹夫身上的刺青幾無二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故事人物一一登場,緊接而來的事件也讓密室襯著而出,密室、密室、密室,真相是被關在何處?
  閱讀這本<密室的安魂曲>的前、中段感覺有點錯雜,人際關係的連結似疏似密,主要想不通的是不認識的人卻有同樣的畫,這還不是隨便記著就能畫出一樣的圖,且事件中發生的密室也相當難解,個人覺得,岸田在本作中算是把「密室」的形成手法做了個精采的表現──呃,雖然在主要的失蹤密室中存在著隱藏性的動機因素。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閱讀完的作品題材還蠻特別的,在許多小說中算常被帶過去的地方:妓院。
  花園迷宮  <花園迷宮>是山崎洋子於第三十二屆江戶川亂步賞的得獎作品,故事的年代在193X年間,在二戰之前,那時候的日本就文中所示的感覺頗頹廢,其中發著光的行業竟是性相關的妓院文化……不過細想下來,日本似乎是個性文化多采多姿的國家。故事的背景就發生在妓院。
  兩名從偏遠漁村被賣到大城市橫濱的女孩被命運委了身,其中一個潛藏著紅牌資質的美津,而另一個則是將本故事謎團輸入的冬實。
  這部作品的呈現上主要是當時妓院的營業與風貌,事件像是插入植株,藉此延展出風花雪月的背景與時代背後潛伏的暗流。
  冬實的年紀照規定無法接客(那時的娼妓是能領照做正職的),所以先去打雜同時見習未來的職場,同樣入行的同伴美津則開始了接客的生涯。妓院的生態就從白描式的敘述下活靈靈的運作起來,在明的是感覺上比較像霓虹燈的紅燈區,暗的則是在「福壽」中隱約有什麼秘密,後者的疑點在命案發生後開始往後蔓延。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頗臨時地先閱讀了這本狄公案。封面有隻大眼小猴子的<斷指奇案>。斷指奇案  
  兩篇中篇故事在其中,第一則的<斷指奇案>描寫狄公本悠哉地在庭院內看著蹦跳來的猴子,這情景在都市叢林裡的現在有些難以想像,基本上,我覺得像狄公那兒的可愛活潑小猴難得,台灣聽聞的都是惹人怨的潑猴……扯遠了。來玩的猴子中有一隻抓著個發亮物跑來跑去,之後就遺留在院內,是只戒指,其中的暗褐色痕跡引導了事件的方向。
  這一篇故事狄公是讓手下陶干去偵查的,透過物品可能出現的地方慢慢地把相關的線給拉了出來,之後逐一推敲,人與人間的關係與事件背後的可能性慢慢浮出檯面,牽扯出最遠端的腐敗之處……不過倒沒針對此去追案,而是把結局落在身世頗有可憐處的相關人。教化我想是讓人與其他人、社會有個好的磨合吧,真性情與氣度大範圍內都是與生俱來或是自己後天所得的,人的本質,我想部分就在此處,往往一個野蠻的女子還比一個看起來光潔的書生官人來得磊落呢。
  
  第二篇故事我還頗喜歡。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呵。搞不好我真能列一表「苦笑書單」出來。
  雖然我在閱讀上沒有特別明確的計畫,不過心中對些許作品多少都有想法與觀察,曾幾何時也想過說要順著序讀起,但往往有許多突發狀況,接著路線就分岔了,許久後才重新完成邂逅。這回讀完的這本島田莊司的<御手洗潔的問候>是其一呢。御手洗潔的問候  
  記得09年台南文學館展出島田莊司展,那時的我才涉獵過<占星術殺人魔法>、<異邦騎士>,後來因為看了展館的斜屋模型(當下沒仔細看,特別等到讀完後才去第二次)就買了<斜屋犯罪>,在觀賞的過程中也看到<奇想、天慟>的小短片,這本也是我今年年初才剛讀完的作品;展館的起點處有扇門,上面寫著「吹田電飾」旁邊的介紹有著「數字鎖」之類的文字,大概簡單的瞭解下,這是收錄在<御手洗潔的問候>裡的故事,心裡就有這個檔案,但這份「問候」卻一直遲延到今日才完讀,且還是有特別資源的情況下「先」閱讀的。
  看了目錄,心裡升起問號一個,其中一篇<紫電改研究保存會>的作品好生眼熟,回想一下才想起之前讀過的一本數作家短篇選<天衣無縫>中就有這篇故事,不過篇名是<天衣無縫>,想不到也收錄在<問候>之中。
  說是「問候」,閱讀的過程中頗有感覺,嗯……當然多少有受到前面序的介紹的影響,所以呢,日本的福爾摩斯+華生的組合格外鮮明,至少,石岡在自己有出現的故事中對御手洗的描述與華生描述福爾摩斯的感覺宛如覆轍。反正御手洗是個有怪智慧的天才,同時聞到怪案子才會興奮──英國的福佬也是這款。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沒閱讀就聽說本書的背景有著特殊的設定──屆世界末日之前。
  北山猛邦。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作家,介紹看起來是日本推理的新銳,而這部<鐘城殺人事件>鐘城殺人事件  則是他獲得末屆梅菲斯特獎的處女作,就書名來看,想來屬於「館」類的推理文學。
  奇特的背景、蕭條的周遭,加上靈魂與鬼,這實在是頗特殊的環境設定,主角還是個獵殺幽靈的偵探咧,嗯……不過在本書中不稱為鬼或幽靈,而是頗有「想法」的「完形的碎片」。
  閱讀日本推理小說能見到不少關於意識、靈魂……等等的概念呢。
  主角南深騎,旁邊跟了個菜美,頗典型的組合,然後在這鳥不生蛋的「世界」,事件往往是很突然發生,且在還沒執行被委託的任務之前又有麻煩的「社會團體」出現,在這裡的發展像是冒險小說要拯救世界的橋段那樣,之後,一行人來到了奇特的鐘城。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自收入到讀完間隔的時間還真是久吶!
  骸之爪  <駭之爪>是道尾秀介較早的作品,系列是與<背之眼>相同的,不過之後不知是譯介還是未創作,探求靈異偵探真備庄介就沒後續了;這系列的作品感覺是道尾對其思想的一種體現,個人頗欣賞,也因此我對<背之眼>的評價很高,讀這本<駭之爪>則有相當的期待,讀完後倒是沒<背之眼>那麼多的解析,而推理的係數大大提升,這部作品的推理韻味香濃呢。
  我──道尾秀介參加表弟的婚宴,結果陰錯陽差地沒人幫忙訂好飯店,只好直接前往預定拜訪的佛像工房祥瑞房,同時在該處過夜。
  有名的製作工房有數名弟子、嚴厲的師父,此外還有個性爛漫的園丁伯伯與有些陰沉的廚娘婆婆,但更主要的「臉」則是在此的數不清的佛像。
  迷糊的深夜、神佛形象的壓迫,在黑暗中的聲音更顯詭譎,道尾渡的這一夜並不安穩,隔天,其中一位佛像師傅就此失蹤……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嘖嘖,以我對我自己的認識,會選這本書先讀算是「不意外」,畢竟這書明到底是搞什麼飛機?這本<棉花闖哈林>棉花闖哈林  被詹宏志先生選入百大經典犯罪推理小說,到底會是什麼內容?棉花又如何呢?所以早在我閱讀之前就先看了一下簡介,這才知道作者是名黑人,在美國黑人還渾沌的時代中曾苦過,甚至作品的出版也屢屢遭到刁難(這倒不難預見),嗯……插個話是覺得「美國大熔爐」這句話要放到近代才算數,否則在那個白人嚴重歧視其他有色人種的國度,不只是笑話,還要自嘲本書作者卻斯特.海姆斯跑到法國去得獎後再把作品英譯回美國,甚至成就了美國冷硬派中的一席地位(只是譯入中文的極少)。
  故事始於一場演說,內容充滿著希望:募款要幫助美國黑人回到故鄉非洲大陸。許多家庭支付了頗鉅的一千元且充滿希望,卻在這時殺出程咬金:突如其來的搶劫把剛募好的八萬七千元給席捲而去。
  在接下來的鉅款追逐戰中,海姆斯用了許多人物側寫出些許美國黑人的生態,像是信仰、詐騙,然後那輛搶了錢的車子與追搶錢車的裝甲車就從後面呼嘯而過,引動一連串的效應,其中,有捆棉花憑空掉落,這一捆棉花就成了故事之後的追逐軸心。
  海姆斯筆下的黑人雙煞出動,要顯示出棺材艾德與掘墓瓊斯的威嚴簡單描寫一下兩人的經歷與外貌真的就夠了,這兩人也都不是正規的警察人員,他們運用所有可行的方法要追查出事件真相,對他們來說,小犯小罪是小事,人總會有些慾望,但真的大的才是該重點處理,且讓我覺得這兩人有種可靠的正義氣度是他們辦案的重點在於:「把錢還給那87個可憐家庭」上這一點,這真是寫到檢警人員最該有的心理風範,而不是一堆死沉沉的規矩與愚蠢的刻板印象──故事中雖然有點像是與白人對比,但你絕不會覺得是作者因身為被迫害的有色人種而加油添醋的東西;事實就是如此。
  犯罪與社會階層與人性中的種種都描寫的相當活潑,個人覺得是部很有特色也很傑出的冷硬派犯罪作品;另外,事件的真相算是有些透露在故事中,像那名拾荒老人拿去秤的棉花重量……難道不會怪怪的麼?呵。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屋成名的千草檢察官系列有事件、謎團、推理,更特別的則是種血肉感,千草只是比一般人更善於留意細節也更注意自己直覺上的觀察,其他部分實在頗親切──這是我讀完這本<盲目的烏鴉>盲目的烏鴉  後首先想到的。
  這本是系列的倒數第二部作品,內容與「文學」有關,不過當然,日本的「文學」我是沒啥琢磨,有些印象大概會覺得日本的文人有種浪蕩、頹廢的習氣,這是種民族精神的反差麼?
  故事的開始是對田中英光的探討以及介紹對其有相當研究的某位評論家,為了寫出有別於其他的評論作品,他透過出版社的管道蒐集資料,就在與宣稱有資訊的人接觸後下落不明。
  千草檢察官則與上一作<針的誘惑>有些些相似,不過這回是真的出其不意碰上事件──有個青年從咖啡店出來後痛苦不堪地倒下,只留下「白色烏鴉」這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話語後送醫不治,與此遠的時間點上,有個少年攝影師在荒郊的草叢中發現一件外套與外套中的人指,其中還有張寫著「盲目的烏鴉」的紙片,到底,一連串的「烏鴉」與事件有著怎樣的關係?
  我覺得這部作品將「點」運用的很巧妙,許多環節都與人的心理狀態影響行為有些關係,特別在下毒手法、創造不在場證明的技巧上很有「日常反射」的感覺,雖然某些條件是因為特殊的社會與地理狀況造成的巧合,然而能夠利用這種小地方創造出巨大的脫罪「藝術」,相當有意思。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本書呢在閱讀之前頗能讓人聯想起進來的犯罪小說──記憶、身分、醫學、人格……等等之類的,讀了之後才發現,這部作品的犯罪推理比較像是一個「因素」,真正要表達的是「失智」這件事,且還不只是一般所認定的那種「走不回家」、「不知道東西放哪」、「認不得人」……之類的,是更深入、更「嚴重」的表達這樣一種腦部病症。肢解記憶  
  作者愛麗絲.拉普蘭,這部<肢解記憶>是她的處女作。嗯……個人認為,這部作品的「表現」相當獨到,但在閱讀上就得多下些耐心的功夫了。
  
  一起命案,死者被截斷了四根手指頭,手法乾淨俐落,非專業者不太可能辦到,因此,最大的兇嫌自然就是不僅是鄰居更曾是死者好友的「我」了,我是誰呢?我退休了,我曾經是知名的骨外科醫生,專業領域在於「手」,現在的我罹患失智症,所有的人事物……嗯?你是誰呢?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肢解記憶>以一起命案貫串全文,主要內容是第一人稱的失智角度進行,這地方我只能說作者表達的相當透徹,因為「我」的意識主觀上連續但客觀上是全然跳躍,一下說這、一下說那、一下知道你是誰,一下又以為自己還是執業醫生,正準備前往上班。說真的,讀著讀著有點混亂又有些不耐,還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特異角度的寫法,且,通篇幾乎都是「對話」的模式,這也是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像是去掉框框的血肉一樣。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說最近我讀起來感覺最有「推理味」的作品就是這本了。
  島田莊司<螺絲人>。螺絲人  這也是本看書名不解其意的作品,是跟機械有關麼?還是人被鎖上螺絲?不用想得太複雜,還真是人被鎖上螺絲的事件,而這一點正是本作最大的關鍵謎團。
  <螺絲人>的故事從談話展開,比較讓我不適應的是御手洗潔成了教授後的風格,我想我個人稍偏好過去有點頹廢、瀟灑的天才型的他吧,哈;談話帶出艾剛這個人,東聊西談下大概知道他腦部與記憶有些問題,這時候御手洗做了個測試,於是,稍事離開後又回來的御手洗與病患竟然又「再認識」了一次,艾剛這個人無法將記憶銘印在腦裡,只剩下過去些許事物,而他要找回過去,是個大麻煩,然而,關鍵就在他寫下的童話故事<重返橘子共和國>。
  故事發展進入<橘子共和國>裡,這部分加上之後御手洗的推敲,萌生的想法就是另一部作品<眩暈>。在讀起來不可思議的故事、敘述中竟然真有其存在?這是怎麼回事,且,這部不同於<眩暈>是他的故事建立在錯亂的記憶之中,並非「親眼所見」的手記,因此,真有人會飛、車輪熊、沒鼻子的老人以及身上鎖著螺絲的人麼?
  追溯記憶的探討中帶出了事件,真相也開始浮現,這時有趣的部分再度掀起謎團,在真實的過去中還真存在著「螺絲人」的事件,該事件的現場殘留著許多以一般角度來看難以解釋的現象,到底,過去的離奇事件緣由為何?又與艾剛的記憶有甚麼關係呢?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