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門窗……
  犯罪的肆虐會憑空而起,我想讀完本作的女性朋友對自身的安全會更有所思吧。折原一這部<冤罪者>冤罪者  是以過去發生在日本的「首都圈連續女性殺人事件」為藍本撰寫的作品,且不單單是殺人與犯罪的議題,更點出冤罪、日本代用監獄、警察、人性警覺……等等的問題,其中更加入哲原一最擅長的推理招式,我想認識他的應該知道是怎樣的把戲。
  二樓。特別是沒有安裝冷氣的二樓,嗯……我想這部分的設定在過了一輪的現在或許會少一些,不過幾十年前的社會這樣的情況恐怕不少。沒有安裝冷氣的位子是個大空格,二樓又不難入侵,加上女性獨自在內,這成了連續強暴殺人犯的指標,再加上鑑識技術在那時候的不足,造就了懸案的跋扈,一直到最後一起命案留下些許跡證才在鎖定與觀察的幾名嫌疑犯中找出最可能的河原輝男──故事要探討的與相關人物、主要疑點就從此處悄然萌發。
  到底,河原輝男是不是警方與社會想方設法找出的那名連續強暴女性殺人事件的凶手?原本對此深信不疑還痛恨河原的雜誌記者五十嵐在他上訴期日前收到了來自獄中的河原的信,內容主要是闡明自己是被冤枉的,是因為警方代用監獄而搞出來的自白,關於被起訴論罪的水澤舞命案(五十嵐的未婚妻)是一場偵查中的黑幕,字句到肉令其產生動搖與欲再探案情的心理,於是,整起事件在故事的前段支撐起「可能的冤罪」,同時刺破了日本警察制度下的黑膿。
  隨著再次審判的期日屆近,人權組織與被害者組織名按下抗衡之餘,關鍵的證物就在此時從歲月的縫隙中滲出,這一舉改變了受判者的命運;河原的氣質在獄中有所改變,甚至還與其中一名支持者結了婚,司法上的結果似乎慢慢走向扭轉的局面,直到自由降臨,翹翹板的另一端才開始承重並慢慢的沉下去。
  錯綜的事件與諸多人際上的考驗開始在河原獲判無罪後浮現,折原巧妙地運用他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這完全的冤罪與否的巨大迷宮之中,隨著穿插在其中的片段故事,在故事中角色才正被真相的榔頭狠狠敲下之際,恐怕自己還是身陷在五里迷霧之中。
  <冤罪者>這部作品能感覺得出折原一精彩的運用真實事件轉換為故事並加入自己推理創作的特色,大概迷惑讀者的伎倆在本作中都用上了,妙的是還很難讓人察覺,以致於最後真相的逆轉再逆轉根本就捲起思維排列的漩渦,然後苦笑:該說的還不都明明白白地呈現了,是你自己要誤導自己的。
  而這部折原唯一入圍直木賞的作品探討的是頗具大層面的議題,整體來說,完全是社會派的氛圍,也因此,他擅寫的變態心理與偏執帶來更好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樑-弦凝幽漣 的頭像
    飛樑-弦凝幽漣

    閣樓之窗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