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一些推理小說閱讀者來說,知道這本書的由來可能很類似,且,提到了,隱約會覺得:有見過或聽過這本書。然而,這本江戶川亂步賞的得獎作中譯本在十來年前出版,現在真要找可得費一番功夫。
江戶川亂步賞是日本推理界的大獎之一,雖是如此,作品因此出名再譯介而廣為人知仍很難得,小峰圓這本<阿基米德借刀殺人> 之名是我透過東野圭吾作品中的作者介紹文知道的,它曾擊敗東野的作品得獎哩。
書名頗特別,自然「阿基米德」這名字不算不熟悉,不過套入書名加上是日本的作品感覺上別有番風味,倒是故事大綱發生在學生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推理作品?
世代有著不同的層次與經歷,我涉略不多,但我想眾多文學作品中肯定層出而論之,這本<阿基米德借刀殺人>所描述的是世代間的衝突──要說是年輕人槓上「父母輩」也不為過。
常談的話題,但屢屢有衝擊,是吧?
故事開頭直接導入觀念的不同,就從「墮胎失敗」出人命論起,這裡,在所謂的傳統與過往的觀念中對女性有著嚴苛的髮指,然而相對於所謂「現代」或是「新一代」卻只把它看成是一起事件,是重大,但不至於成為眾矢之的,甚至許多辯駁與開脫往往再與「前一代」互衝,這也是當然的,因為人不會忘了自己是誰,但常先忽略掉經歷過的環境。
愛女死去的建商決定要找出讓他女兒懷孕的「真兇」,因此主動、動用人力、資源,也搬出自己一套的「手段」來追緝,與他相同的就是警察、校長、導師,但碰上的「調查對象」是一票年輕一代的學生,彼此的頑強與不苟分說加強了謎團的錯綜性,或者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樣的「自我堅持」式的溝通讓真相難以辨出,進而使得溝通更加困難,對映出兩輩間的「落差」。
墮胎而死事件、中毒事件、阿基米德之謎……我想,作者透過這些表現出年輕思維的剛毅與不同於父母輩的頑固。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思維與做法都有其根本上的原因與環境上的塑造,因此,若沒真的理解──特別是人與人間──的行為舉止來由就會成為命名與設定的狀態,可能在那當下的該狀態得以維持住社會的穩定性而成為一種共識,但在往後的遷變下忘了最初形成的原因而與之後新的共識對立,我想,這就成了所謂的「代溝」。另,很多事的彈性容易在人求著穩定的狀態中失去,故事中「大人們」有許多過度「肯定」的認為,這也是許多成人後的毛病,那些「認為」就使他們失去判斷真實的障礙;搞不清楚狀況後又堅持著自己過往的認定,僵著自己的立場,得等到「錯誤的穩定」讓自己孤立無援時才想到源頭、才察覺自己限制了自己。當然不管什麼年紀的人都是如此,只是差在成人之所以成人的累積,這些會讓彈性被經驗綁得更緊,更會自圓其說,更看不清周遭的面貌。
個人覺得<阿基米德借刀殺人>表達的青春情感相當劇烈,詭計是出於青少年與成人的對立,故事因此而爆發出來的張力我還頗欣賞。
- Apr 21 Sun 2013 11:08
阿基米德借刀殺人 -小峰 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