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20 Wed 2017 22:43
第五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閱讀 《歐幾里得空間的殺人魔》《誰是兇手?》《巴別塔之夢》
- Sep 10 Sun 2017 11:19
8月 《跛鶴的羽翼》 《蘭亭序密碼》 《璇璣圖密碼》 《長恨歌密碼》 《ST警視廳科學搜查班 紅》
- Aug 13 Sun 2017 10:56
7月 《死亡通知單 三部曲》 《華麗的拋物線》 《催魂者》 《陽台上的男子》
有種寫心得疲乏的感覺,最近比較傾向簡單表達.
這個月就屬周浩暉的《死亡通知單》三部曲最精彩,可惜這部作品台灣並沒有出版.
另外鄭開蘋的《夢行者》完全是糟糕作品的典範,或許是我剛好讀了不適合的風格,但問題是她故事中的前後邏輯跟情節鋪陳比童話還不如.
費策克《催魂者》相當緊湊刺激,難得這樣一本讀完有被火車輾過的傑作,雖然結尾稍軟.
《陽台上的男子》則是瑞典警察樣貌的經典,不東拉西扯就是警察.
- Jul 27 Thu 2017 22:02
華麗的拋物線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15屆徵文獎 - 張乃玓、柳豫、林詩七、宋杰
一年一度的推理作家協會短篇徵文獎出爐了!這次的書網路先訂,但慢到打心得這時還沒到……所以心得怎來的?
活動延續就有機會往其他城市跳躍,這回的入圍作家座談會來到台南,順便在文學館這邊有個「推理文學在台灣」的活動。我們參加了活動,乾脆就先買下,這也體驗一個奇妙的現象:大概聽過作者們本人的看法以及些許評議上的提問後才開始閱讀作品。
這回入圍四篇。
《見詭旅社》,作者是常客了──張乃玓。這是他第三次挑戰首獎。
故事發生在便宜旅社裡,第一人稱頗有灑脫味道的視角就看到一隻女鬼(?)莫名出現在房內,接著又更多奇妙的騷動出現在這間旅社,到底是啥回事?
- Jul 23 Sun 2017 20:58
死亡通知單(暗黑者) 三部曲 -周浩暉
相當精彩的三部曲,不獨立寫個心得有點彆扭。
去年在中國煙台機場,剩餘的那十幾來塊人民幣,留或不留被敲了頭,於是湊足了錢在登機處前的小書店買下了周浩暉的《鬼望坡》,事後慶幸自己得以認識這位中國推理作家,他當前有出版的作品我應該都收齊了(完全符合我一開始質疑書腰上的推薦一樣)──目前讀過的本本精彩!
這部《死亡通知單》有拍成陸劇《暗黑者》是周浩暉刑警羅飛系列。
堂堂三大本,除了第一本未到400頁外,第二跟三部都是550上的鉅著,且後兩本的字形跟間距都較小一點,雖是如此,讀起來卻一點也不厚,只有足夠精采的作品能夠帶給人這樣的感觸。
收到「死亡通知單」的人都會受到懲罰……
- Jul 03 Mon 2017 16:23
6月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有翼之闇》 《未亡旅團-機龍警察IV》 《控訴》
這個月讀的幾本都蠻讓我心緒翻騰. 不過心得感覺蠻草率,心中的琢磨有一些難寫出來的感覺.
吃了 David Cronenberg. 小異
中譯《吃了》,原文名稱《Consumed》,比起中文的直觀意義,這個字翻成「消費」會更好些,當然,《消費》……這名字的書誰會買。
如果被介紹與書封給誤導成是一本恐怖驚悚、殺人吃人……等等一類的作品那可就歪了,這部作品帶給人的是一種不安的瘋狂與一般來說有些超脫想像的視野,比起恐怖,更多的是「為什麼?」但這個「為什麼」可能讀完後再慢慢琢磨,我是這樣大概知道作者可能寫出了什麼故事來。
相當的部分探討的是「性」這件事,故事裡又與哲學拉上,我想兩者就是思考與感受「自己」的行為走向,並不複雜,當感受思考上減緩許多概念上的障礙時。
- Jun 03 Sat 2017 17:38
5月 《廢園殺人事件》 《虛幻羊群的宴會》 《登山者》 《凶畫》 《MM9》
這個月出國到中國東北~結果整個月讀的量算多了!
心得大概寫一些印記而已...其中有讓我相當無言(本來算頗期待)的作品,也有剛剛找圖時發現網路書店都不見蹤影的傑作(橫山秀夫的《登山者》)
廢園殺人事件 三津田信三. 吉林出版集團
開端足以聯想到近代的某系列血腥驚悚電影,接著一車而來的一行人,他們即將前往恐怖小說家所創造出來的「廢園」進行拍攝,隨之而來的漸次陰霾,故事的走向似乎就照著可想而知的方向而去。
- May 09 Tue 2017 17:38
4月 《第十二張牌》 《書樓弔堂:破曉》 《懲罰:暗黑者外傳》
第十二張牌 Jeffery Deaver. 皇冠
有種這系列主線可能是看萊姆如何復健成功。哈。
襲擊、巧妙地閃避、強暴?開端的事件感覺不那麼大,但因為不想面對療程而讓萊姆順利接下這宗疑似性侵未遂案……當然不單純,因為隨後的槍擊事件讓賽利托警探整個傻了,透過他寫出了警察生活可能會遭遇到的心理創傷。
要面對萊姆,技巧得高超,不然可能一百頁就結束故事;這回的殺手連名字都只能用日期來代稱,幾近乾淨俐落的手法成了謎團中的謎團,而又是誰想要取一名黑人小姑娘的性命?
《第十二張牌》的故事隨著萊姆與莎克斯的探案探索了美國過去南北戰爭的時代,對於美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來說,法律確實不那麼單純,要如何演變至現今至少表面平等?許多的努力與犧牲是難以想像的。
- Apr 14 Fri 2017 17:23
3月 《暗黑市場 機龍警察3》 《隱形圈》 《銀色聖誕》 《俄羅斯幽靈軍艦之謎》
往往不曉得時間要哪找,有時候也忘了,哈。
心得有些粗~還有好多書等著我去發掘吶!
單戀 東野圭吾. 獨步
說到議題的探討,我真的覺得東野圭吾總能把樣貌擴散的呈現,他不只是利用題材或素材,而是讓故事化材料為主體,讓讀者深刻地去思考篇章文字中他所想要探討的概念與關鍵。
《單戀》探討的是性別認知的問題,不單是分化同性戀、異性戀甚或雙性戀,而是就人與人性的特色思量這一個奇妙的問題──好像也就人類會因此而苦惱。
- Apr 05 Wed 2017 17:12
目擊者
相當好看的犯罪懸疑推理電影!而且這部還是台灣片哩!
一場車禍,一位目擊者,時間隨即往後推了九年,又因為一場車禍讓記者王逸齊捲入新聞風暴之中,這起事件也導致自己車禍,進而想知道自己這輛原來是兩光二手的車子到底是怎麼拼貼而來的……
看沒多久其實就從這部片感受到許多共鳴──車禍,說起來真的是每兩三天就看到一起,或輕或重或直接上網路推爆影片中誇張離奇悽慘詭譎。
這部片讓引線慢慢往後延燒,接著疑團謎團從各種不同角度萌發,到底為什麼當年的車禍當事人突然消失也不願再提起過去的事件?調查過程中屢屢干涉的是什麼人?當年的真相為何有被加工的痕跡?細節就散落在片段之中,而真相更是需要推敲才可得而知,更巧妙的是推演到最後的結果令人噤聲:該去考慮的真的是真相與正義麼?
除了疑雲,當事人的「動機」更貼近台灣本土的心理特性,就因為這一點而連鎖未來與過去的所有事件!
- Mar 13 Mon 2017 21:48
2月 《尼羅河魅影》 《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 《小熊逃走中》
最近心得寫得頗遲緩...閱讀也覺得時間不夠用吶!二月有兩本林斯諺的作品,算是半回味,他的作品在台灣推理中是不容錯過的!
尼羅河魅影 林斯諺. 要有光
這部作品是林斯諺重新修改再出版的舊作,不管有沒有讀過我想這部台灣推理作品相當值得一看。
舊版我還會回憶到當時在鮮網上只有前面幾小段文章就中斷沒更新的往事(要讀者找來買囉!),接著要找時居然就碰到絕版的狀況,呵,但當然還是買到了。
這次的閱讀我自己是補了之前沒有理解好的部分,此外,作者的改動幅度算不小,主軸不變,但人物性格、對話,甚至許多名稱也都不同了!新版簡潔俐落很多,當時讀舊版是覺得還好,然而兩相對照……之前的可以說是文青與情慾的雙重爆發同時還富含不少詩意,可以理解作者在解說提到想揍過去的林若平的心情。不過,透過對比能感受到歲月帶給創作者的成長與領略,這部分的醍醐味就是兩版都讀過的才能感受到的了。
- Feb 07 Tue 2017 15:45
1月 《沙瑪基的惡靈》 《來信勿拆(殺人鬼)》 《古拉格57》 《魚玄機》 《禁屋》 《波特萊爾是條狗》 《殺人奇面館》
一年開始的這一個月讀的都覺得很不錯,標題就通通放上去了。
沙瑪基的惡靈 沙棠. 要有光
以推理小說的綜合性來說,沙棠這本《沙瑪基的惡靈》真的是非常精采。
近期我讀過的台灣推理小說來說,這部作品也是數一數二的傑作。
場景在小琉球,孤島的意象不言而喻,成為暴風雨山莊條件來說,離島以及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特殊性相當自然地形成,更別說它「形成」孤島的狀態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推移過程;不強調如此,但它是如此,使得兩主角李武擎跟唐聿的調查得以有所開展。
- Jan 05 Thu 2017 10:59
12月 《百合心》 《地獄藍調》 《自爆條款》
黑革記事本 松本清張. 獨步
這部作品寫的是原口元子這名原銀行存款部門職員如何穿過制度漏洞進而踏入算計世界中起伏的故事。
作品的年代距今有些遠,在那許多制度與規矩慢慢被揉捏成型的社會中有許多「點」,有心人士就會利用盲點與人心的軟弱來達成自己的私慾;透過元子,從她監守自盜並成功槓下機密情報的黑革記事本從此脫離上班的低收入生活植入酒店營業可以看到制度上的問題以及想利用特殊手段攢錢下來的人們,另外也釋放著女性意識想出頭的意念。
隨著元子的視角走自然會同進退,從她本身不法的起點帶出了更多社會不公的漏洞,我想松本清張透過這部故事提點了當時社會上沒被好好留意的人事物。
故事中有許多應報的概念,元子本身則頗戲劇化。松本清張往往不僅是用材料寫出故事,更會讓故事在最後有個巧妙的收尾。
- Dec 06 Tue 2016 10:59
11月 《浪花少年偵探團》 《給我貓下去》 《風一吹桶店生意興隆》
浪花少年偵探團 東野圭吾. 皇冠
基於出版社邀稿才讓東野圭吾寫了這系列據說是無二的女性偵探角色系列作品,且竹內忍還是他參照自己姊姊創作出來的人物。
《浪花少年偵探團》是我首次讀到這類風格矛盾偵探故事,輕鬆的人物互動讓人感覺溫馨,但同時發生的事件不是甚麼東西掉了還是貓狗走失的日常類推理,而是真實的殺人事件,於是產生了感覺溫馨的命案推理……東野圭吾寫故事的拿捏確實不簡單。
忍老師的特性蠻令人欣賞,不過一張嘴的大剌剌真的讓人嫁不出去啊?寫起來她應該是個頗吸引人的女性,至少新藤跟本間的角力往往讓人會心一笑。
蠻灑脫的個性問了學生一句:「遊戲跟補習哪個重要?」然後馬上抓著搗蛋跟班追尋偷遊戲卡帶的人……嗯嗯!真是問的正確的問題,我都不知道小時候補習有比遊戲重要。呵。
- Nov 01 Tue 2016 17:42
10月 《慧能的柴刀》 《三年坂 火之夢》 《黑殼》 《幸福之書》......等
三年坂 火之夢 早瀨亂. 臉譜
我想書名應該蠻讓人好奇的,「火之夢」還能有些想法,但「三年坂」是什麼?地名?
這是一本時代近百年前味重的故事,地點在日本東京,時離剛改掉名稱的江戶還不算遠。時代背景影響著那時候的出人頭地,大學與考試被看重到我這一代都還有所感……主人翁內村實之是次子,唸書能力不如哥哥,然而自東京回來的哥哥卻留下一句「我在三年坂跌倒了」就因傷逝世,到底這句話有什麼秘密?哥哥的死又是如何?
這部作品謎團糾葛之外還有實之被寄望的心理壓力,我覺得作者寫起來很有感覺,也因為這一點讓整部歷史與文獻味應該蠻重的作品變得頗引人入勝的好讀,呃……至少我很想看看到底謎團背後是什麼?
另一線的故事是留洋的英文老師鍍金,是個蠻吸引人的有趣人物,不過他第一堂課說要記住英文的「副詞」?可能日本的英文教學有比較不同的地方吧!
- Oct 03 Mon 2016 21:05
9月 《禁忌圖書館 魔鏡宮殿》 《星籠之海》 《機龍警察》...等
禁忌圖書館 幻變迷宮 Django Wexler. 皇冠 試讀活動文章獨立
禁忌圖書館 魔鏡宮殿 Django Wexler. 皇冠 試讀活動文章獨立
星籠之海 島田莊司. 新星出版社
- Sep 11 Sun 2016 15:25
禁忌圖書館 -Django Wexler
這次的試讀經驗前所未有,過去參與的清一色是犯罪推理小說。
曾在書店留意過《禁忌圖書館》,想不到有幸加入這次的活動,當真是施展了圖書般的魔法一樣。
一連三部的閱讀體驗也是不曾有過的,而《禁忌圖書館》絕對讓人愛不釋手、三部還不夠;讀完其實最大的疑惑是「這會是三部曲完結?」相當期待作者謙柯.韋斯樂持續施法將讀者囚禁在故事之中──入口書已開、冒險尚未完結吶。
青少年走向的冒險奇幻故事,主角是小女孩愛麗絲.克雷頓,她目睹了奇特妖精與父親的對話,來自書與魔法的脅迫就逼近並且引領她前往「讀者」傑瑞恩的住所「圖書館」。成了魔法學徒的她開始與書本的世界進行一連串的試煉,從中試著追尋吞噬父親的那場船難的真相……
- Sep 05 Mon 2016 19:00
8月 《德古拉元年》《天蠍之鉤》《北齋事件》 等
鬼望坡 周浩輝. 海南
如果沒有剩餘的人民幣、煙台機場登機口前的書店,我想跟這部作品與這位作者就無緣了。有幸閱讀周浩輝的作品,過去讀過的中國推理作品的經驗好壞參半,近期是雷鈞得獎作《黃》,很棒,但再早先有紀富強《罪愛》,這部作品充斥著對領導、公安的奉承,加上文筆的忸怩作態讓我有點怕怕,而這回周浩輝一入讀就嗅到了「謎團推理」的氛圍,故事的節奏快但人物表現自然,蠻有過去看《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詭譎。
孤島、結冰的海面、幽靈傳聞的鬼望坡、為尋回記憶來到此的年輕人,當然,一連串的死亡事件。真是母子幽靈再現?過往的事件又有甚麼關聯?
推理的部分還好,不能說太意外,但事件的真相相當引動人心,不堪設想那時的處境與當事人的心理變化。
- Aug 30 Tue 2016 17:56
倒立塔殺人事件 -皆川博子
皆川博子說故事的能力與魅力我在《海盜女王》中受到感染過,她是一個透過文字描述能將情境具現化的作家。
不錯的好運有了這次《倒立塔殺人事件》的試讀機會。
故事落點在二戰即將結束之時,不管甚麼情況下總至少有排擠的學校環境,某女子學院中被戲稱為「一分」(異分子的日文諧音)的阿部欣子因為搭檔遭到空襲過世,合作的同學換成了三輪小枝,她同樣是團體外的人物。透過她得知了學姊上月葎子,這個在這戰亂紛擾時相當照顧她的學姊卻死於理應有足夠時間躲入防空洞卻身在教堂的情況,當時到底怎麼回事?另外上月傳給三輪的奇特筆記書「倒立塔殺人事件」只是驅使收到書的人小說接力?書中的故事與故事中的故事有怎樣的含意?許多的謎團就交織在隨時都可能響起空襲警報的焦土時代。
這部作品一開始閱讀就隱約能聞到一股硝煙氣息,透過學校的宣導以及學生們的些許對話交流,那時被疲勞轟炸的日本令人窒息,因此凸顯出物資之珍貴;心靈糧食更成了意念存續的交流,故事中學生出身的家庭背景中存在著感受與想法的陶冶,象徵文化的書、音樂、舞蹈就活躍於書中書的《倒立塔殺人事件》之中。
死亡在那個時代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難以理解的死去與「倒立」的恐怖傳說將死亡變成了謎團。
- Aug 22 Mon 2016 21:43
天蠍之鉤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14界徵文獎 -霞月 舟動 戈蘭 沙棠 克拉珊
原本打算參加這一屆的頒獎會場,但最後仍沒成行,希望十五屆時能有機會北上。
這一次的作品據說是印刷出了問題,因此在首獎出爐前沒能上市,不能先讀過再揣測首獎有點可惜。恭喜最後首獎由舟動《進化的引信》奪得。
本屆五篇入圍決選。
《踏雪無痕》──武俠風味出來直覺聯想到的作家就是霞月,也確實是哩!上一屆《夏燕芙蓉》雖沒得獎但讓人印象深刻。
從呼喊著「掌門……死了!」開場帶出可能的死亡謎團,加上不少的「心理暗示」。歲寒門主金御堂(看到這名子直覺想到某文具廣場)(門派帶來的暗示也蠻有意思)為誰?又如何死的?邀請他所認識的幾名江湖高手到場又是為何?其中看起來將會是系列的主角夏歷言登場,一窺自殺是為何?他殺又如何踏雪無痕的密室現場。
- Aug 11 Thu 2016 15:59
2016.7月 閱讀
時間不太充裕加上等待閱讀的量逐增,本來視為足跡的心得還是改成每個月的短評,有特別的再特別寫一篇。
此外也是心得常七零八落或是擱太久甚或不知所云。
從2016.7月中後開始,紅色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品。
流 東山彰良.
不僅得直木賞也是破表的一致好評,我個人覺得還好。頗懷舊的故事,閱讀中可想見出生前那段歲月的樣貌。
- Aug 11 Thu 2016 15:56
蜘蛛網中的女孩 -David Lagercrantz
aNobii:4
瑞典作家史提格.拉森的「千禧三部曲」因他的過世而用此命名,實際上原本設定的系列好像將近十本?《直搗蜂窩的女孩》後頭也有些曖昧不清的伏筆,當時慶幸莉絲.莎蘭德的故事至少在第三本中有個完整的面貌,隨著作者殂逝,保留這經典也不錯……倒也不是全沒想到,但真有人出來續寫「千禧系列」的故事。大衛.拉格朗茲接力了拉森,他讓沙蘭德與布隆維斯特的故事自《蜘蛛網中的女孩》復活。
好幾年前,《龍紋身的女孩》席捲書市,此外還拍成電影,作者的背景與過世也產生效應,當然主要的還是故事本身吸引人:天才女駭客的一切、布隆維斯特在「千禧年」中透過新聞角力社會與詮釋、駭人聽聞的醜聞、混帳王八蛋都有了報應……等等在在讓人振奮的讀著,因此,沒有能耐我想是寫不出莎蘭德的,我想,因著作者不同心理預設的感覺也有些落差,然拉格朗茲確實呈現了頗精彩的《蜘蛛網中的女孩》。
多少有那麼點特意復活的味道。故事的開端就跟資訊有關,AI研究人員鮑德跟他的兒子奧格斯陷入危機之中,他的動靜牽扯到瑞典與美國,引線被拉到了面臨「千禧年」營運的布隆維斯特手邊,有什麼算計在黑幕之中?當然,在黑幕中看準了衝殺進去的自然就是莎蘭德了。
人物各自登場,心裡還頗有親切感,《龍紋身的女孩》系列是我蠻早期讀的北歐犯罪小說,再度看到「千禧年」在我腦中有不少想像畫面重新浮現。承續前作繼續揭開莎蘭德的背景,不曉得拉森有沒有留手稿?還是拉格朗茲推敲出來,透過莎蘭德的駭客代號「黃蜂」道出了許多,另外第三集曾提過的人物也從伏筆中華麗登場(有點難以想像使怎樣的人欸,若拍電影被選中的演員當真是超一流的肯定了)。
- Aug 10 Wed 2016 16:02
無臉之城 -紀昭君
aNobii:4
文學系出身……《無臉之城》一開始的文字敘述對應作者簡介中的背景,這一下突然有點擔心會不會變成文藝的壘疊?所幸紀昭君並沒有讓文學流於裝飾,成就了這一本文學與內容相契合的傑作。
從小單位開始,家境優渥的小女孩筱芃(這個字我想通常都覺得會唸凡)的心境與她仍懵懂卻試著要去開拓視野造成的衝突與令人遺憾的結果,帶出的是家庭溝通、網路風險……等等的議題。簾幕放下,接著昇起是另一個台灣人的故事,大學生以及他農村出生的背景,隱在他心中的訴求與現實的無視……然後他救了一個女孩,人物的登場與衣著開始有了交錯的影子,各個影子都拉長拉出台灣社會的主體,困在內心的真實最後引燃了不公義、不理解、不面對所積累而下的煤渣。
這部作品融入幾件台灣知名的社會案件,呃,我對這幾個事件僅有耳聞,在那幾個當時沒有去探究事件的背景,所以讀完才知道「白米炸彈客」是怎樣的狀況,而其他事件也往內寫出人物內心的樣貌,這些樣貌在作者的文筆中讓人讀出台灣問題的低吟,令人嘆息的共鳴。
我一直蠻期待讀到運用台灣本土事件的社會推理,《無臉之城》確實引出效果,只是社會反思的層面凸在「推理文學」之上,每一篇的主題拼圖拼出渦流暗湧的社會圖像,最後有淪落也有近似救贖的困惑,沒有張揚轟炸的正義大纛,而是回歸真切的各個相關人員的心思之中,自己攙扶著自己,不為所動的動搖。我是赫然再察覺這是推理小說的分類,因為讀著讀著更像是社會與傷疤的詩篇。
- Jul 24 Sun 2016 16:43
沉睡的森林 -東野圭吾
aNobii:4
之前曾在東野圭吾的散文中讀到他取材會去找、去投入,這本《沉睡的森林》的芭蕾舞應該是他提到的這點吧。
事件從一名潛入芭蕾舞劇團的男人被擊斃在辦公室起始,涉案的葉瑠子被支持是正當防衛,許多跡象也傾向此處,然過程中感受到對於「正當防衛」這因素在判斷上還蠻嚴格,並不會因為來者不識、會否竊賊、受害對象是柔弱女性……之類的就果斷的判斷,從這中間產生的疑點成了這部小說的引線:動機?他到底是誰?
這一本是人與人之間關聯的故事,事件的發展比較平緩,加賀感覺也菜菜的邊查岸邊晃邊特別關心一下相關人物,這部分也有點伏筆的味道,但就加賀在故事中常被提及的狀況來看,他還真的很有心哩;故事到後段開始有比較劇烈的起伏,推理就是推開人與人間不為人知的面紗,所有條件終於有正確的意義之後,令人揪心吶。
芭蕾舞帶點童話與亮麗的風味,所以東野就這點應和出最後的結局,讓人拉開視野,王子與公主的故事大綱突然就出現在眼前了,很有意思。
- Jul 24 Sun 2016 16:41
第七重解答 -Paul Halter
aNobii:5
買簡體的放著差點就忘了。這是我讀保羅.霍特的第二本書,之後大概都是簡體的了吧?
故事開場相當神秘,在英國午夜的街道上,一名半生平順的老警察巡邏著,這時終於發生他事警這輩子以來最怪異的狀況:奇特面具人的身影?然後來到某條路上發現前方有人,而那人臉上竟帶著瘟疫醫生的面具!從他的喃喃自語中,他所翻找的垃圾桶裡,可能有……屍體?
空箱,轉身,屍體憑空出現,醫生消失,而事件才正拉開序幕。
- Jul 24 Sun 2016 16:39
摩天大樓 -陳雪
aNobii:4
因著封面提及的事件而買下,感覺是文學性質的作品卻有推理元素,而讀後覺得沒有先知道事件的閱讀會更有意思……感覺蠻矛盾。
《摩天大樓》序章介紹了幾座國外曾著名的大樓,共通點則是隨著歲月、經濟與人的因素,原本華麗、彭湃的設計漸漸淪落為龍蛇雜處的所在。
故事的發展是否也是如此?
畫面來到台灣的這座「雙和城」,我想它的座落與撰寫的架構都有相當的取材與觀察,讀完問北部人發現還蠻和的。人是偌大建築的脈絡,從管理員寫起,背景、來此地的因素,許許多多的人,焦點漸漸聚集在為這棟大樓帶來活絡風氣的阿布咖啡店美女店長鐘美寶身上。
- Jul 24 Sun 2016 16:37
朝密室射擊 -東川篤哉
aNobii:4
一開場就是砂川、志木兩個脫線刑警的追緝私槍的過程,全然東川篤哉式的幽默橋段,讓這一場算是有凶險的段落是喜劇風格,然後等到發現那把墜落的槍居然不翼而飛時,就悲劇了。
鵜飼的偵探社換了管理員也就是正牌房東,二宮朱美加入了偵探的查案之中……算是蠻妙的組合,這兩人之後不曉得會有啥發展。
戶村流平則是邂逅了千金十乘寺櫻,舞台就在替櫻的夫婿候選調查中架構好。連續槍聲響起,迷離的鳥之峽密室事件粉墨呈現。
讓人物間產生的互動觸發笑點這部分在《朝密室射擊》發揮得不錯,東川篤哉運用好一些場景那真的十分有趣,譬如砂川把槍交給志木、櫻與流平的對話、鵜飼在沙發中槍後說的話……等等讓人噗一聲笑,真的「雖然是殺人事件,但卻覺得好輕鬆吶。」
- Jul 06 Wed 2016 21:58
家畜人鴉俘 III -沼正三
aNobii:4
這系列的第三部算是重新亮相宣告復出並且表達後續四五集即將登場的訊息。故事延續著克拉拉跟著寶琳一行人前去拜訪冒險家安娜,不僅驚覺日本古神話的起源,更見識到鴉浮的奇特用法與樣貌,來到第三本更出現了天狗的緣起……這也真是巧妙的解說。
故事也來到中國,一併連中國的神話都解釋了。人參果這東西也顯露其樣貌,說真的,沼正三這般見解令人有種詭異的共鳴,因為許多傳說中事物的名稱由來就表面上實在不曉得為何這樣稱呼,取過來敘述了鴉浮的使用歷史,十分佩服。
陸續寫到黑奴,最後一章就是黑奴的高級消遣,若單用故事裡人物的感覺跟想法其實一切都很美好,不過沼正三都會特別提醒讀者幾個動作對於人類來說「原本」的意義,所以到底是美味呢?還是噁爛?又或者是我們對於許多事物的判斷在本質上有著錯誤的歧視?
閱讀這一系列作品會感受到雙重的思維判斷,是虐還是爽?不曉得四跟五又會怎樣呈現邑司的世界?
- Jul 03 Sun 2016 11:40
朝聖者 -Terry Hayes
aNobii:4
原本這本書並沒有在我這個月的購買清單上,而是一瞥過杜鵑窩人好評的心得,加上在法雅客路過翻了一下,呃,當然也有被它的厚度給震懾一下,心中轉了一下,適逢出國,結果就買了這本枕頭書一起度過山東的五日遊。
單本書,只論頁數的話《朝聖者》是我讀過最厚的作品,不過字的大小跟排版拉進來比,還是肥伊--笠井潔的《伊底帕斯症候群》勝出一籌。
難免上述那樣比較一下,重點還是內容。
《朝聖者》是蠻豐富的作品,推理、冒險、諜報中又有人物始末,也因此造就出這厚度。
- Jun 26 Sun 2016 08:14
山東遊 2016
活了三十一年,我終於飛出台灣旅行了!
這次行程前往山東,本來打算的是東北的哈爾濱,但連假之外的周末遲遲組不出團(第一次出去是跟團),最後決定報了端午連假的山東五日遊,行程落點於煙台、青島、招遠、棲霞以及蓬萊。
這次前往中國也是我人生中首度搭乘飛機,即使空運出問題的機率相較其他是更低很多,但講真的心中難免有點驚驚,航空公司也都蠻體貼這類心境,機上都有輕鬆愉快的宣導短片跟深呼吸教學參考,但第一次起飛的心理還是有點不踏實,有種毛毛的漂浮感。
桃園機場也是我第一次踏入,早了集合時間到的我們在人群雜沓中亂晃,這是個相當大的地方。辦好出境手續後前往候機室更是冗長,走道上還有加速行進的平行電梯,如果趕時間真的就要拿出賽跑的水準了。
這次搭的飛機不是大客機,一條走道兩邊各六個位子,差不多入座後同行的團員開始互相交換位子。我沒坐靠窗,準備起飛前輕微忐忑,隨著暼視的機窗景物流動,飛機走迷宮般地左彎右拐,接著就是通知起飛的廣播。轟轟聲起,有種屁股被捧起來的感覺切進已墨的晚空中,腦袋基本上就是不要去想有的沒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