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讀的幾本都蠻讓我心緒翻騰. 不過心得感覺蠻草率,心中的琢磨有一些難寫出來的感覺.

吃了 David Cronenberg. 小異 

  中譯《吃了》,原文名稱《Consumed》,比起中文的直觀意義,這個字翻成「消費」會更好些,當然,《消費》……這名字的書誰會買。

  如果被介紹與書封給誤導成是一本恐怖驚悚、殺人吃人……等等一類的作品那可就歪了,這部作品帶給人的是一種不安的瘋狂與一般來說有些超脫想像的視野,比起恐怖,更多的是「為什麼?」但這個「為什麼」可能讀完後再慢慢琢磨,我是這樣大概知道作者可能寫出了什麼故事來。

  相當的部分探討的是「性」這件事,故事裡又與哲學拉上,我想兩者就是思考與感受「自己」的行為走向,並不複雜,當感受思考上減緩許多概念上的障礙時。

  這部作品又會給台灣人怎樣的感覺?

  故事的最後收束的感覺倉促,我是不曉得這位名導演是否在他構築的景象裡到此為止是最好,而這樣的收尾感覺上也是他想透露的「驚悚」所在:已知的未知威脅?例如已知謀殺但內容很多奇怪的疑問、知道昆蟲卻不清楚昆蟲其他面向、知道北韓但又不那麼知道北韓、知道有問題卻不那麼肯定是最早的認知有問題還是認知在後來變成了問題。

  這不是本那麼娛樂的作品~另外,我想也跟作者職業有關,故事中充滿科技產品特別是照相鏡頭的介紹。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 游擊文化  

  這部作品內容的衝擊性加上作者自殺使得其引起了軒然大波。

  最初我並沒有特別去關注這起新聞,漸次耳聞,赫然發現原來她是林炳煌醫師的女兒,這位青春痘專科醫師不僅是名氣,過去我也曾經去看過,對於他特有的執業模式印象深刻也有些景仰,甚至介紹朋友初診然後我包含自己去在內聽了三次他的青春痘講座。事件就發生在他女兒身上……而他又是一個對社會、體制、正義相當有自我主張的人物,或可說是一種諷刺,然許多事正是父母難以掠知──事實上,父母可能在狀況之前都離得很遠吶。

  這是一部描寫補教老師誘姦女學生的小說,國文老師,而作品的文學立體環繞,嚐聽聞有「前輩」說作品工筆太過,我覺得這評論有八成是把這部作品視為「作品」,林奕含這樣寫除了是屬於她所認知的文學之外,對比與諷諭更深地呈現出來:豐富的表面如文學而實質上被覆蓋的「愛情」最後的真相就是私慾的陰莖就是想在找尋到的桃花源似的陰道裡大開射戒。後者器官的擁有者卻因此由生理往心理層面陷落。

  這是一部愛情故事,琢磨於女性,透過房思琪與伊紋交織出掙扎的故事──對李國華(以及其對照的真實本人)來說是爽射又能炫的誘姦,對房思琪而言卻是還沒展開愛情感受卻有歸屬的矛盾。

  林奕含透過這部作品擴寫出心裡的困痛傷害,主人翁年齡降至生心理準熟的13歲;導致最後成瘋也是癒療自己的對照,或許這是她想要大吼的「何嘗不是」。

  我難得讀完一部小說感到一種難嚥的嘔吐感,不僅是文字與她寫下的真實對照把讀者抓得離「就是這樣」的樣貌太近,當真是沒有什麼所謂伸張,只有向權力中心靠近的那些主張。就那張圓桌。

  這部作品將林奕含燃燒了,我想她或許也試過,但這終究不是生命熱線上那些泛泛之詞。

  這不僅是作品而已。

 

消滅所有死亡跡象的神祕藝術 Charlie Huston. 春天出版 

  相當長的書名,開場就是客房服務,對話沒有引號而是破折號,接著……「王八」是誰呢?

  這部作品是中夾主角這特殊職業背景並且「描述」他這個人的結構,設定上很有意思也是「確實可能有但未曾注意過」的職業:清潔人員──的進階版:死亡或犯罪現場清潔員。

  不過這職業的特性大概是在介紹時提及,主要的故事比較像是主角韋伯的過往以及他現在為何如此王八,進而因為職業關係顛覆(修復)了他的人生。

  我個人覺得譯者相當了不起,當然,如果是台語文學研究者還啥鬼的搞不好會提出抗議,但事實上在台灣這邊的閱讀來說,要對罵還是哭夭哭爸的那些垃圾話就我的感覺上還是台語來得有感,這叫他媽的真情流露哩,所謂國語感覺比較僵。因此這部作品中的髒話大全在台語的運用下活靈活現地「散佈」在整本書中,尤其那一對撿破爛的夫妻……對話起來蠻經典的,哈哈。

  整體來說這部是既瘟腥又溫馨的小說。

 

有翼之暗 麻耶雄嵩. 新星出版社  (繁體版 瑞昇文化)

  認知上,麻耶雄嵩似乎有點被歸在日系推理的「異類」上,而他的作品也相當難得繁體中譯,過去尖端《鴉》早就不知道絕版到哪去了,幾年前方有《獨眼少女》,然後新進的還是他首部作品《有翼之暗》……呃,只是我手邊這本是簡體版……如果春天真的把對岸新星出版社的都翻來,那我還真有點囧阿。

  我曾讀過的麻耶的作品只有《鴉》跟《夏與冬的奏鳴曲》,實在不能說喜歡,而且閱讀上還頗有滯悶的感覺,雖然過程與結尾的部分還算耐人尋味,這回的閱讀也是由於繁中的出版了,推了我一把。

  結論是這部作品確實如後記所說的是相當「推理層面」上的青春,而作者說(2012年)幾乎沒改動小說中的文字讓我蠻佩服,雖然《有翼之暗》閱讀上一樣不那麼順暢,但整體的感覺還蠻能補上,而作者當時應該才20出頭歲,成就這樣的故事……相當了不起;差不多同期的綾辻行人《殺人十角館》都可在致敬的層面上被推崇,這本《有翼之暗》我想不僅是得以併肩,甚至在創作的突破上更令我鼓掌叫好。《有翼之暗》是一本寫進古典推理框架卻又衝破推理框架的奇妙推理作品。

  基本上一開始讀沒多久某部日本經典推理小說的感覺就跑出來了,甚至有些對話、炫學以及偵探的特徵還有「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況都指著吶!而到後段則又是另一名作者深厚的投射,若對古典推理比較熟的我想閱讀過程的早晚都可能會被啟發到。然而,連環突破才是真格的,連書封上都可說是一種詭計哩。

  推理的接力、偵探與犯人的相互條件、最後的最後……不只是突破,更是完整地收束了整部故事的因果。

  ──但也沒這麼容易,作者後記帶來的意義又把這部作品推向更深一層的詭譎局面。

 

未亡旅團 機龍警察IV 月村了衛. 獨步文化 

  書名的意義讀了一段後大概理解,故事也立體了起來。

  《機龍警察》系列可說是近期我讀過最精采好看的小說,透過警察、科技、世界、人類間的鬥爭衝擊出情感上的矛盾。三名龍機兵駕駛員背景代表的意義一直到《未亡旅團》引發的強烈衝突,人的信念與情感膨脹著閱讀者的心緒。

  真的是愈讀愈難以放下書本,全身寒毛直豎啊!

  至於組織機的對立……實在覺得其他原本部門對於特搜部意見這麼多是怎樣,如果沒有這部門沒有龍機兵就故事的發展來看差不多要滅國了吧,別的不說,就算完美主義也沒辦法讓所有損傷降到最低,作者算是透過故事來嘲諷日本的官僚作風?

 

控訴 潘迪. 平安文化 

  北韓的樣子或許是如此,那麼這部短篇連作真的是撐過生死一線的關卡而來。

  過去讀過《我們最幸福》這本書名本身反諷味濃到根本固體的作品算是報導、訪問文學,透過許多脫北者的經歷看見北韓或許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這一本《控訴》則是文學創作,真實的題材就在每一篇故事中讓作者寫就,也如書名,每則故事從不同層面插滿北韓這個國家的深可見骨的刺。

  《伏魔殿》是最後完成的故事,不過在控訴的層次上讓給了《紅蘑菇》,後者透過努力一生最後卻被國家惡意栽贓、毀謗鐘而受審的醬料工廠總工程師對著紅色磚樓的黨部直指道:「紅蘑菇」表示北韓的黨國是應該被拔除的惡質毒物。

  這是一本會讓人讀得頗咬牙切齒的故事,登場的人物包含著許多身分,但不管是有能有志還是有地位,些許錯誤或者根本沒犯錯就直接被推向悲慘指向的人生終點,而在當今政府仍在的情況下完全不可能翻身。

  《脫北記》只是父親戰前的小反抗就讓後代一出生就被貼上反賊的標籤。

  《幽靈之都》秉著自己還是個戰後英雄後代卻因為窗簾而被舉報,進而在國家集會當天看到人們不可思議的超短時間集合。

  《駿馬的一生》年輕堅信努力後得以有好日子到最後卻連柴煤都難取。

  《咫尺萬里》國家領導可能出現的地方受到管制,於是連母親病危卻還是無法申請到旅行票的男子。

  《伏魔殿》故事中老奶奶「被幫助」的言行與車站慘烈的情況已經讓人沒有反差的感覺。

  《舞台》這一篇透過防衛員訓練員的官員看到應該對金正日仇如敵的人還能在喪禮時痛哭,這一篇寫出了北韓可謂世界第一流悲情演技的國家……這樣的領導真的是透過非常扭曲的方式進行的。

  

臉對臉 Ellery Queen. 臉譜 

  奇特的「點」帶出的謎題,這算是我對艾勒里.昆恩的認識,這次的謎團則是「face」這個死前留言,到底留個「臉」有何意義?

  讀昆恩的小說可以透看那個年代美國最繁華都市的人事物,男女之間則是交錯其中,這回來的是一個超級情聖,天生就是來狩獵女人說的就這款人吧,而且也不曉得是稍有貶抑女性還是真是如此,只要被看上的女性就算知道這老兄本意不純也都會上鉤耶!反觀昆恩在諸多作品中的表現……

  謎團的部分關鍵在於一個巧妙的環節上,其實讀完後覺得有點剛好,因為某個要素沒有被提到就順勢被拿來運用導致難解的命案真相,當然也加上女性特有的反應能力,而最後實在遺憾也同時讓人覺得……情聖真能幾乎無敵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