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貫井德郎在我閱讀至今三部作品來看是個想要寫下人情與人性感動與哀傷的作家,或許與他三部結尾感受截然不同的作品的影響有關吧。
  轉生.jpg  這回閱讀的<轉生>相對於之前的<慟哭>、<不要說永別>來說只能算是一個整體的作品,是利用未知與已知間仍模糊之事物做為隱藏主軸的故事,而包覆在主軸外的故事顯得較為普通,只有在描寫換心後的變化與心情改變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主角在上大學時突然的心臟病發使得他非有新心臟否則遲早會衰竭而亡的絕望狀況。或許是機運也或許是得天獨厚的關係,換心的機會很快就到來,而他也將面臨一場匪夷所思的記憶轉變以及情感的孳生,到底夢中那女孩是誰呢?會是心臟的主人麼?還是……?
  故事的發展就是主人翁「我」去追尋夢中女孩的經過,只是這部分我對於主角的思考有點納悶,因為在夢中的「我」是跟女孩相對而視的,且很清晰還能對話,這與夢境的感覺有不小的差別……嗯……當然可以說我過於挑剔,只是在夢中看到「我」會如此明確麼?難道不是認為「從『我』的角度看到女孩」比較直覺麼?當然有顆新的心臟在會是個原因,只是在許多方面彷彿碰壁之後應該要回歸想法吧?我多少覺得有作者刻意隱藏的成分在其中,所以有些彆扭感。
  在探討記憶的部分還頗有趣,我也對器官移植後是否會有捐贈者記憶留存的問題有些思考,而在我後來的想法認為生物都是「整體」,也就是個部分組合、協調而成,所以可能具有各自獨立的「記憶模式」。不過在本作中有提到記憶處理的部分主要是在腦部,所以會被認為除了腦部之外的器官移植應該不至於會有記憶轉移的現象,但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太過武斷,事實上記憶這「功能」到現在還沒絕對確定的說法出現(搞不好鑽一個無解的牛角尖咧,先入為主是科學之隱憂)。故事中提到記憶或許與身體某種免疫系統的流動有關,那這部分腦與心是相互獨立的系統,因此心臟的移植也有可能將部分記憶轉移到受贈者的身上,看起來對於心臟移植的記憶轉移來說是有個可供探討的方向。但我還是認為身體的各器官就有其原本的記憶,只是對於新的整體有否大程度的影響而已,像是運動性的記憶就會留著,所以我不認為移植後的人突發的藝術能力會馬上變出完美筆觸或音感的作品,因為先天上的器官就不「支援」這部份的技術。
  故事後段對於器官移植的幕後掌控也有些探討,在讀過後我算是認同「上帝委員會」的做法,只是以利用程度來看年齡與危險性才是比較好的指標,如果是以名人與否來判斷那就有失標準了。
  總的來說,這部作品我認為在些許概念上還蠻有意思,也點出器官移植記憶轉移的可能,不過在故事的安排上顯得比較單調、普通,雖然其中存有懸疑成分,但最後並沒有令人驚喜──或許是因為<不要說永別>帶給我的惆悵感太強烈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