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本。

持續完成手邊的東西,日常也不少狀況,希望時間還夠用。

死亡的重量 John Harvey. 英國 東美死亡的重量

  這次貓出現比較少,但三明治的醬很盡責地出現在芮尼克的領帶上。

  曾聽過《寂寞芳心》,所以在東美出版決定整套新出時留意了,來試試這位英國的鑽石匕首獎。

  老實說一開始我不太適應這風格,算是緩慢、日常的警察節奏,加上我又不是英國人,對於故事的共鳴偏低。不過慢慢讀下去可以體會到作者為何如此呈現,畢竟,在日常之外的犯罪異常往往是在平鋪直敘的生活中發生,而我們覺得平鋪直敘的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那突起的疙瘩,於是芮尼克這個遭受婚姻衝擊的中年帥警(不帥就沒故事了啊,直接被告)吃著三明治、顧著四隻自在的貓,穿梭在案件與所有的人情世故之中。

  《死亡的重量》是系列第七部作品(我也佩服自己了,難得),故事從被刺的裸男與作家收到恐嚇信這兩則事件交織,警方一方面調查被害人的行蹤,還得顧好這位美國來的大作家。事件的發展不是很有戲劇性,但人與人之間就挺有戲劇性的了。

  總覺得這部作品是哈威經歷過許多作家座談會後想出來的故事,當中出現了很多作者,呃...我所知有限,僅知伊恩.藍欽;其他還有一些作者提到的音樂家、演員...可以說這本帶來很多創作者的集結,算是種炫學吧!另外點出英國的推理小說愛好者以女性居多,然前來簽書會的作者筆下被害人幾乎都是女性,因此發生了衝突與「小說的道德」論述,這讓我想到凱琳.史勞特;相對的,在芮尼克當前面對的事件被害者則都是男性。我想這可能是作者打算作出的對比?

  不同於一般警察小說的查案方式,芮尼克可以說查案於無形之中,因為作者重點是放在事件與狀況對當事人與周遭產生的影響,所以當我知道案件真相後覺得這本身就足夠是一個「本質上」可以反覆解析、探討的事件,作者不這樣做,他用每個人的情感與行為去環繞,讓讀者明白:在這過程中的人們,他們(與自己)的情感才是真實的。

  所以這是一系列在探索情感以及社會現象(人與人之間)的婚姻創傷三明治貓警探的探案,他的推理要素就在你我之間。

  如果喜好謎團、獵奇犯罪、跌宕較大故事風格的讀者就不太適合;若喜歡看英國人吃啥三明治、期待貓出現又對芮尼克有同行感觸以及人味的讀者,那就別錯過這個系列。

 

初心村的偵探事務所 會拍動. 台灣 博識 初心村

  我想,大家可以給這位第十八屆台推短篇首獎得主的這本初心長篇一個機會,這本有趣,而且也不枉我對這位作者的期待。

  其實在該屆的作品中我對首獎的出爐判斷聳肩聳到五十肩,不過<初心村的偵探事務所>帶給我的故事背景與詭計構成印象深刻(所以這本長篇書名應該是《初心村的偵探事務所--那天,他失去了心》這個差不多是雙節棍長度的命名),特別是那場年會我有去,看見作者會拍動本人的盛裝,以為是哪個要相親的跑錯場子;聽他在台上的創作宣告,我想:有點意思。

  終於兩年後等來長篇,同樣的背景,更往前一步的故事(意思是覺得好看,請洽兩年前的首獎前傳),發生在「初心村簡易任務仲介所」過去的密室摘心命案出現了命運般的啟示,致使所長萊昂與助手鬍渣前往偵探事務所尋求幫助,在那邊碰上了身材妖嬈、衣不蔽體的工匠美少女小李,從此--嗯咳,反正不知道幹了什麼好事升到50等的偵探夏駱可下來了,眾人開始針對過去的事件展開調查。

  說真的,你要在充滿劍與魔法與愛(?)的世界裡「推理」案件?這不啻是個奇妙的挑戰,然會拍動這位緊急涉獵(他自己在台上說的)推理小說的創作者透過兩部作品告訴我們:台灣的設定系推理,滴加啦!

  作者用輕快有趣的寫法轉動著歐什麼基我記不起來的這個世界,將其中關於世界特色、魔法態樣的設定一一告知讀者,設定之後就是規則,規則之後就是推理的空間了。

  沒錯,這一本是超級貨真價實的推理小說,而且線索通通都已經放好了,作者如果不免俗地搞個什麼挑戰書也很合理。

  且不完全是關於案件現場的推理,如我是看出了某個謎底,但作者整體的故事安排真的很巧妙,前後環節扣的還不錯,打中我欣賞的呼應點,而他打中我的還有穿梭在文字中的屬於台灣的幽默。

  喜歡東川篤哉的讀者不妨試試,我呢,過去讀一些台灣作品,其中的搞笑跟幽默真的很難不生硬,但這本真的是非常有趣,有些點可以搔得你不要不要的。當然笑點每個人雷達不同,我還是會推薦這本來試試。

  此外,本作還有很有意思的「彩蛋」,如果接觸推理類閱讀多的也許可以通通看出來唷(其中一兩個部份我不確定我對不對)。

  最後,通俗一下,台灣人喜歡冠稱號,我想,可以稱之為台灣東川篤哉吧!如果不喜歡篤哉,要篤別的也行啦!

  想來場輕鬆愉快的推理與魔法冒險,期待各位來初心村一逛!我希望能盡快把據說續集都想好的作者把下一本給榨出來。

  用力榨!(by靈環)

 

Fraction分身事件 駕籠真太郎. 日本 臉譜 分身事件

  「這啥鬼玩意兒」?加上 朱逸軒 的奇妙推薦,讀了《歪像冥獸》;因為《歪像冥獸》以及書腰上的「不衛生」,讀了《分身事件》。

  這兩本是漫畫,讀了才知道駕籠真太郎真的是個怪誕的存在。

  兩本是各由一中篇加上數短篇集合而成;中篇的部分就是推理的範疇,且這不是類似柯南、金田一那款的,封面就傳達給你了:靠畫面來傳述邏輯。

  這次讀的《分身事件》畫的是連環殺人「剖人魔」出沒,一線追兇,另一線則是漫畫家駕籠真太郎的職涯危機,這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線巧妙地搭建起來,竟然就是用漫畫來成就出的「驚人詭計」!

  推理漫畫不只是討論不在場證明、詭計、身分、密室...等等這些,駕籠告訴你有其他可能性,不過,當然,他這個畫風--咈咈咈...相當養眼,畢竟,拿掉情色怪誕的駕籠真太郎就什麼都不是了啊!

  周邊的短篇也都是詭異的發想,足以跟伊藤潤二並駕齊驅的水準,而駕籠更具備極端的瘋狂(不知道他跟平山夢明有沒有日常切磋?)。

  論推理,駕籠的創造點子與構成很妙!他可以噁爛到你佩服整個概念走向,值得一睹甚至不容錯過的推理創作。

  論風格,則可能會讓人不適,特別女性,欲讀請斟酌。

  論不衛生...這不衛生就真的是他厲害之處了!

 

不適合交換殺人的夜晚 東川篤哉. 日本 尖端 交換殺人

  我的是前一版的封面,設計概念不同,新版的比較有回馬槍的效果,而這版則是...月黑風高腳印夜?不過整個系列金屬色澤的封面擺著也不錯。

  在烏賊川市爆量降雪的這一天,接到委託的鵜飼、被取消委託卻好爽的戶村流平、跟著前輩行動好心動的志木刑警各自遭遇了事件,到底他們能否把妹(X)成功或是搞清楚事件核心呢?他們彷彿不知道讀者透過書名就暗笑在心地一步步調查。

  一步步,讓讀者的笑慢慢凍傷。

  有些推理小說作者開宗明義表示:「詭計就是這個。」,這個前提之下還能讓你讀到眼皮擴張,搞笑推理大師東川篤哉用這本《不適合交換殺人的夜晚》來展現他莫測的推理小說功力!

  老實說我讀的時候一直在想,肯定哪裡不太對,我也確實露出拙劣的微笑,然後踩到作者的設計被吊起來砸雪球--事件沒那麼簡單啊!

  東川篤哉的搞笑很日本典型,早期的作品寫得很日綜,親民的風格(不習慣的請忍住)之下,推理不含糊到令人咋舌,詭計與橋段設計之妙足以讓人起雞皮疙瘩!想讀輕快的日系推理,東川篤哉非堵不可!

 

闇夜回聲 Lee Child. 美國 皇冠 回聲

     強壯、聰明、俐落、紀律、精準...英氣就甭說了,簡直就是個完美的男人,但偏偏就是有個缺點:他鍾愛流浪。他就是傑克.李奇。

 

    我真的非常遺憾一直到過了很久才收了第一本《地獄藍調》來讀,因為我一直以為是那種英雄主義的男性費洛蒙式冒險--呃,其實也是有,只是李查德告訴讀者:我家的李奇到底有料在哪?

 

    他用第一部作品的經歷告訴你:具備戰鬥與軍事技能的流浪偵探有多厲害,以至於不僅女角色依偎,連讀者都拜倒,因為根據李奇的推理,幕後的人有大麻煩了,且不是拳頭解決的麻煩,而是正義與合理應報的降臨。

 

    然後他用第二到第四中譯作品告訴你:我現在絕版很難找,價格都兩倍以上。我第一次以新書兩倍的價格買下二手書就是這系列的這三本。

 

    真的值得!十分好看!真的不懂皇冠怎沒有趁阿湯哥出演的時候回頭再版?(說起來我總覺得湯姆克魯斯的調性不完全李奇)

 

    前提說得有點多,回到系列第五部作品《闇夜回聲》。看書名以為是什麼都市暗殺還是鬼魅風格...差多了,「回聲」是德州的回聲鎮,至於闇夜...反正台灣出版取名一個時期一個德性,原文書名《ECHO BURNING》貼切多了,作為一部具有相當旅情性質的作品來看,這本裡面寫出的德州真的是燥熱地獄,可以列入我讀過很熱的作品之一(還有一本高村薰《照柿》也爆熱);而原文書名的「回音」也有雙關,反而中文書名顯得很蠢。

 

    李奇是個浪人,我記得第三還第四好像快要安頓下來了,結果這本開頭就說他女友為了工作去歐洲了,於是德州的女性有福了,這位完美男人正在路邊招手,進行他熱愛的「搭便車」活動。他才解釋著現在便車變得多難搭時,有輛車停了下來,駕駛居然還是個女性?一名拉丁美洲女子。

 

    閒聊開始有微妙的火花,從背景慢慢聊到故事,是的,李奇因這一趟便車展開了一場猶如牛仔時期的正邪對決。​

 

    這部作品非常精采!座標在德州,李奇讓讀者見識這偌大的美墨交界處的文化、地貌、氣候以及人種衝突,進而寫出這地方的法律與法庭(書封上提到的法庭推理根本沒上法庭去),再來就是展現李奇身為前軍警的特質,真的讀得非常過癮。​

 

    冒險與英雄的部分更是讓人屏息,也許這就是牛仔精神吧!​

 

    推理也是繼第一本之後的強力展現,而且還有難得一件的「條件判斷」型態的推理,亦即,所有的線索都不是事實或是證據性質,完全根據「對方應該有的條件」來判斷,面對愈專業的對象反而就會有愈精準的線索。不過這部分也如他自己說的:再準仍是場豪賭。

 

    此外的推理更處於奇妙的連鎖翻轉狀態。揉入當地文化、人文型態已及人的行為判斷,只有對人的判斷準確也對狀況質疑夠準的偵探能夠殺出真相。​

 

    要說缺點大概是中後期開始一同行動的律師愛麗絲的描繪較淡,雖然他們之間是「交易」,對於她這個新鮮人來說應該是完全超乎想像的經歷吧!只能說她接收度非常高了。​

 

    李查德的文字十分流暢,描寫起來緊抓著讀者的心,且布局自然而巧妙,情節的展開會讓人深吸口氣;傑克.李奇的魅力就像是你卡組裡的必殺王牌,打出來關鍵,關鍵時打出來,MAN爆!​

 

    結局,結局真的讓人豎起大拇指!

 

    李奇會到處流浪,只有讀者會隨著他浪跡天涯!想讀英雄味強大的偵探?來試試這系列!一試成主顧。

 

我們需要死亡遊戲的理由 持田冥介. 日本 皇冠 死亡遊戲

  驀然回眸,仙人留書在桌首。漂向北方之前就先來完成這場死亡遊戲吧!

  嚴格來說這本不是推理小說,但博客來分類是推理小說。博兄可能有點年紀了,近期好像有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分類。不過「電擊小說」獎似乎是會被分在推理的樣子?

  這是本少年維持的煩惱的作品,你維持了煩惱,就會來到公園,看見入口的禁止標示:給我安靜地在裡面坐禪!弔詭的是大人都會跟小朋友說:一起去公園玩啊!

  所以該去的不是白天的公園,是夜晚的公園。這座夜晚的公園沒有成人那些癡漢、流浪漢,有的是一群自我探索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們正在--

  DUEL!

  準備邁向成人之前的這些孩子幻化出各種道具武器在深夜的公園裡廝殺,初來乍到的水森陽向難以理解眼前的狀況。為何要互相殘殺?又為何被殺死的孩子馬上就復活?所有人來到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來到這裡的人其實都知道答案。

  魔幻風的自我探索故事,不過關於家庭、成人與相處上的元素以現代來說有點老成,但也許在日本,具有冷漠感的單位愈來愈小了吧?相處太久的男女把對彼此的憎惡與希望共同投射在彼此的結晶上,要它光輝要它亮,卻不曾透光去看裡面因為「家」而產生了多少雜質。

  推理的部分廣義來說是有,在於自我以及深夜公園的產生上,不過結尾的部分就像日本電影總要突然來一段主打歌亂入,頗典型的輕說教,但事實上除了給讀者一些想法之外,並沒有什麼幫助。畢竟社會不是回到傳統、老派的環境就會有衝撞、有愉快。

  倒是設定跟打鬥的部分還不錯,很有動畫味。

  如果是以前的我會變出什麼武器?應該是--

  我的回合!抽牌!

 

徬徨的殺意 陳俊霖. 中國 新星出版社 徬徨的殺意

  第六屆島田莊司獎有點奇妙,除了決選三本之外,其餘通過初選的作品也在不久之後一一出版。這本陳俊霖《徬徨的殺意》補完後我應該是把出版的都讀過了,尚有入圍之王王稼駿《軀殼》似乎不見出版,以及同名作品再進軍的,羅倩明《故事由收到艾克爾大屋發出的信開始》沒有讀過。(是說後者不曉得有沒有修稿後再挑戰?不然連兩屆同落點止步讓我有點好奇)

  第六屆決選三本是《野球俱樂部事件》《無無名》《強弱》。

  相信看到《徬徨的殺意》就可能會聯想到東野某部作品,在我還沒讀之前有掃到一點豆瓣評價,有人提到風格走向也略神似。

  實際上,這部書名的著墨其來有自,我認為作者這樣的命名還算不錯。

  故事開端就寫出了主謀,案件也隨之而生。

  方雾是大學裡一絲不苟卻又有精闢法學概念的法學院長;陳沐洋曾是一名問題學生,被方雾感召後現在成了一名刑警。過去的學生透過被害者最後的通話產生了懷疑--

  懷疑法學院學生梁鈺晨的綁架案主謀就是那位尊法為神的院長方雾。

  是的,這是「綁架」的題材,我想涉略過不少推理小說的各位也知道「綁架」現在很難寫,應該說,要如何讓這個題材呈現不落俗套的風貌?想立出一個新的標竿不容易,而這部作品,我不敢說過去沒有類似的手法,但我覺得作者透過「法的包裝」讓這起綁架案朝著全然不同的方向進行,使得故事的後段陰風起浪,轟然響起反轉的涼意!

  個人認為,論情節張力,這本比決選那三本都來得強‧甚至「詭計」的部分更有巧妙的一套;透過「法」寫出來的詭辯迷宮!

  可惜的是,論故事節奏,那勢必就是決選那三本勝出了;這本《徬徨的殺意》真的有點徬徨,徬徨在故事的結構與部分細節上。

  結構因為要補充整個故事的內涵,所以作者寫出了許多橋段,但這些橋段相互之間連結的效果不算好,例如後面突然探討起「多重人格」,這真的很突兀,表示作者投射太多自己對方雾的解析導致的分析,這大可在推敲的過程中帶過就好,沒必要多說,真的很怪;又如唐弦這位銜接故事的檢察,真的就是出來幫讀者釐清而已。缺乏整合就會導致情節散開。

  細節問題在於對話教條太僵,甚至人物的背景也比較「理想上」的狀態,這個比較古早來看還可以,現在來看反而會少一點共鳴;還有最後一封信,那封信的「書寫味」不高,採小說敘述的方式,我覺得太拉雜了,如果要學方雾,搞不好寫得像判決主文還好一點。

  某些情境帶過比較好,但我想作者當時可能擔心字數,所以故事整體上是會讓讀者感受到「灌」的意味,這部分在「法」來說還能形成故事效果,但在「人」來說,就有比較多無意義的營造了。

  但我覺得瑕不掩瑜,特別這是處女作‧我個人很欣賞作品出現「震撼的新意」,這本《徬徨的殺意》真的有!而且轉折的部分發展的很高明!

  也許當初的稿件上有一些問題,不然以這本來看,決選的《強弱》內容比不上,《無無名》的致命點也真的致命,只有首獎《野球俱樂部事件》的整體性贏過。

  為何不讓一本以法與程序來玩轉動機與結果的作品入決選呢?

  如果本作重整、收斂,那我想會是一本爆擊水準的傑作!

  我之前覺得第六屆島田獎的初選結果就是一堆魔神仔加上三本相對優秀的作品,總算讓我讀到一本改觀的!也許讀者可以給他一個機會,這是一本雖然閱讀上覺得有毛邊,卻在軸心上令人驚嘆的推理小說。

 

屍體長髮之謎 綾辻行人。 日本 皇冠 屍體長髮

  數學不好,方程式解很久。綾辻行人這本古早的《屍體長髮之謎》一直到現在才讀。

  系列第二本,看到響這個名字才帶起一些對他古怪姓氏的印象。還沒讀之前我一度以為是屍體為何長出頭髮XD。

  仍是大學生的明日香井葉是個天文謎,為了觀察月蝕卻目睹到謀殺現場,趕往現場查看的時候與先到現場、奔出報警的未來的老婆深雪相撞,我只能說,如果當時有手機的話阿達可能還會單身很久。

  現場的屍體就是剛剛觀測到的美人,而她據說是個有魔力長髮的能力者。她的長髮,消失了。

  月蝕與魔女被剪髮之死加上命定般的緣分相遇,開場很有魔幻浪漫的氣息。

 

  事件在數年後開始,地點是一棟三連不同層數的別墅建築。館莊控的朋友們,鳴風莊登場。為了開啟時空膠囊而到此的同學們,經典的狀況橋段延伸到各種不安的深夜,事件、謀殺以及盲腸炎席捲而來。

  這本是很正統的推理小說,綾辻行人一路撒著線索的麵包屑引著讀者面對狀況,也確如挑戰書所示,能夠推敲出來,不過--某個關鍵點對當代的讀者來說應該蠻新穎的,不完全到那麼公平啦,但去推理的話就會發現方程式中少了一個常數。

  詭計、動機都很合理,也能看出作者對一些議題的刺探。感覺能有系列延續,但似乎沒有後續,而且...作者合約裡的房子還有一棟啊!到底啥時能蓋好?

 

  這系列已經蠻久遠的了,封面算是「怪誕不蘇湖」系,現在看來反而很有特色。

 

陪審員 H.S Chandler. 英國 春天出版 陪審

  我手上這本,八刷!不得不佩服春天Storytella這系列的行銷,因為我當時在誠品,被泰絲.格里森吸引隨後視線散射到HS CHANDLER《陪審員》壘疊起來的磚牆,未料想書封與腰身的薦辭挑逗到我的閱讀神經;原以為對推薦免疫的我還是因此確診,而且還很快地發作拿來讀了。

  這次中文與原文書名各擅勝場,《陪審員》讀完後可以體會到另一層面的解釋;《DEGREES OF GUILT》則有更深的回擊效果。很值得推敲與深思。

  一支椅腳砸凹了丈夫的後腦,腦漿與血的混合物告訴妻子瑪麗亞以及讀者:芭比Q了。然而,發展卻一反常態:瑪麗亞報警自首、冷靜且完全保留現場地等待警方抵達,甚至直接在丈夫的軀體被直升機載走後宣告:「拜託來不及」。一心要她老公的命,而且如此決絕!到底這個女人經歷了什麼?

  審判需要十二位陪審員,家庭主婦珞蒂是其一。過去的她是校花,頭髮一甩會讓男生們像喪屍一樣前仆後繼追著的那種;但也因為外表,她往往就被定義為花瓶,反而讓她沒有發揮能力的空間,最後還是成了主內的女人,一直說服自己為何只能在「家」裡活著。她的丈夫很偏男人主義的典型,呃,應該說,這部作品的情境上,落在男人至上的家庭狀態中,因此,在陪審員這一塊,透過珞蒂的衝突和遭遇與被告瑪麗亞相互投射。

  應該是案件條件,所以法官是女性、檢方是女性,只有被告律師是男性;在這部作品的各個主要部份作者都巧妙地將性別安插在其中,形成衝突與對比。陪審員中還有特異的存在。做為女性作家寫下的小說,可以說相當程度的讓讀者感受到不同樣貌的「誘惑」,這除了呈現陪審制的問題之外,也寫出了女性的觀察判斷。

  這是一本家庭主婦嘶吼的傑作!雖然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心中吶喊:還是有優質的婚後男性的呀!不過通常聽聞到的家暴問題還是以不良的男人居多。

  在我原本預期的閱讀上,有點擔心會不會枯燥。完全不會,作者的文藝表達能力真的很好,尤其是一些譬喻,相當活靈活現!總覺得莫非她生活上也有蠻多不滿?如果她有老公,而且讀了這本書可能會直冒冷汗。

  英國富帥男的控制狂臉孔簡直透過文字就能看見吶!

  個人覺得要說問題的話會是在結局收線的部分,整體陪審團的風向控的有點僵,感覺還是缺乏了一些關於原被告的論證(我有點好奇那些小刺蝟到底如何?),所以法庭的部分張力就沒那麼好。

  不過,讀到最後就會理解原文書名的意義!這段時間歐美閱讀後的力道也許就屬這本最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樑-弦凝幽漣 的頭像
    飛樑-弦凝幽漣

    閣樓之窗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