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閱讀完10部作品!不過都是篇幅中小加上都是好讀的才有此書量。
現在在社團放完心得後就不太想額外再寫,除非是非推理性質的心得。
總算是接觸了傳說中的青崎有吾里染天馬系列,當真是推理與動機的矛盾對決啊!
喔!本月還有台推20屆,但這次我個人覺得整體推理味下降了。
十字屋的小丑 東野圭吾. 日本 皇冠
原本把東野圭吾的作品先放著是因為個人挺喜歡他的,怕太快讀完,結果推理小說範圍之廣完全在我控制之外,回過神來,這位創作狂人已經快要出一百部作品,而我書櫃上居然還有三十本未讀。
近期東野圭吾的作品負評居多,我自己也幾本還沒收,整個看起來──我為何不追讀!?那就先來一本早期的《十字屋的小丑》。
事件從跳樓開始,謎團就這樣跨過陽台欄杆一躍而下,這裡帶出前提以及這部作品中的特殊視角:小丑。
十字「屋」就是館莊性質的作品,透過自澳洲回來的水穗帶出竹宮家的人際,隨後來了個人偶師,說要帶走那隻小丑,據說,是一個悲劇小丑。
類似詛咒的氛圍籠罩,而事件就在暗中發酵。
水穗的調查視角與小丑的「身在事件當中」的視角是這部作品的巧思,感覺是結合了兩種詭計的手法。
東野的寫法都比較直接、白描,這在他後續講究情感與人際的作品來看能帶出人物的流動,不過在這本詭計傾向的故事來說,情感上的張力就顯得比較弱。
本作的手法我曾在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裡看過!有點意外,但其實在故事的開端就有跡可循,也許這本是東野少數主打詭計與手法的作品。
個人挺喜歡!之後可能讀個一本他近期的作品試試吧!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二十屆徵文獎 心得.
每年一次,雖然又是一場陣亡的檢討啦,但有趣的華文作品我總是期待。其實我就一個希望,就是不要再出現兩年前非推理進決選的狀態,不然改名華人"推理要素"獎算了。
本屆是歷來最多投稿數的一屆,最終五篇進入決選,其中有兩個熟悉的作者名,其一就是我前年幹譙到炸的作者。
<冰涼的沙意> 青奈
這篇的背景是鋼琴教室,視角是當中的教師兼工作室創始者的女性。理想與盤算、相愛與相處,男女糾葛、家庭矛盾,人為了各自的目的活著也或許同時磨著名為恨意的刀。
這是一篇「著手」犯罪的作品,讀著事態發展、看著事態的結果,情感與涼意隨著故事交織啊!
作者創作故事的手法很熟練,這一篇其實整個發展可以預測,但人的行動產生了相當的張力,我覺得是很不錯的一篇作品。
<冰室> 馬丹尼
這一篇寫的是香港九龍城寨,滿滿典型香港江湖味,也許對這部分熟悉的讀者會比較有共鳴,而我大概能想像敏哥的風貌。
從一具不尋常屍體的發現開始了不尋常的一天,踩店的人馬來了!
讀完第二篇讓我因第一篇精采產生的期待冰掉,我覺得,<冰室>只是一個電影片段,而且作者在人物的判斷邏輯上居然沒有先行點出「在最後成就推理」的問題,也就是說,透過避開「本就該反射」想到的狀況創造謎團,這一點我比較不能接受,甚至不覺得這一篇室推理小說‧
推理元素大概比前年我罵很兇的<似曾相識>多一點。
我覺得這一篇不該出現在推理小說的決選,他只有背景跟風格可取。
<救風塵> 鐘岳
我前年就是罵這位作者的作品,但,僅是因為我認為出現在推理小說獎很瞎,至於作者本身寫故事的能力--
可怕!進化了!這一篇作品是這一本書我難以釋卷的傑作。
而且是推理小說。推理不見得要所謂偵探發言,在狀況裡就有可能成就,這一篇做到了。
這是一篇「武俠」性質的推理,但不同於過去打來打去的故事,這一篇是出於俠義,並以說理為武的有趣故事。作者故事節奏拿捏超棒,情節風趣生動又因古裝特性而有所有行動的理由,自然不用提兒女情懷帶來的酸甜味。
古裝風格的作品會有一些特殊判斷條件,個人認為,作者的結構與說故事的方式確實達成了好作品該有的效果。
<FoodCat:您的餐點已在路上> 光卿
我直說了,這不是第一次直接說詭計是敘詭也沒差的作品,但上次那本(忘了哪部)優秀,而這一篇...只有大概三分之一是敘詭,光是雙線去分寫出名字或是人物描述基本上敘詭蕩然無存。
前端敘述的混亂是要製造線索,但是我覺得這一部作品的謎底非常容易想出來,反而是「事件」本身產生的心理狀態寫出了感動人的橋段。
就這樣。
標準高一點的話,這一篇我覺得跟第二篇一樣,不該出現在推理小說獎;不過外送這個概念當題材本身是很棒的。
<不要相信保羅的話> 唐墨
看到唐墨會有種文字有點難讀的刻板印象(因為清藏是台語),不過這回就不是台灣古裝了,是直播題材。
二十幾年前的失蹤案居然又連鎖出其兄失蹤,案子重新燃起,透過酒保偵探來介入調查。
作者裡用跟保羅有關的典故牽入,不過有點吃認知,像我所知有限,共鳴感偏低;後面出現一些交錯效果的寫法我也覺得有點亂,對「推理的思考」有幫助,對故事的節奏我認為是反效果。
謎底的推敲果決得有點草率,不過這確實就是「推理」的部分,也就是判斷失蹤的因果來看,推理性是很高的。
我認同某條評議的說法:著眼點落在家庭的部分效果會更好。
讀完喜好3>1>4>5>2
首獎感覺是1吧,但我私心希望是鐘岳的<救風塵>,前年又酸又罵完全是評選人的問題。
評議的部分讓我可以理解官網說的二十屆來最難選,因為我看起來其中一兩篇感覺不會被帶進來啊?甚至敘詭說起來最好的並沒出現?拉掉第二篇放那篇進來不就好了,不認同?那你幫我找第二篇跟第四篇的推理元素出來~
不過我預測通常都不準。據說這一屆首獎已經確定了,那就等著看結果以及決選評議吧~
檢討自己投稿的作品,原因大概出在整體性與合理性,這回我寫的篇幅原本以為兩萬多解決,然實際上要寫好需要更多字數。故事內容上的完整度與人物邏輯也有問題,這些都是在投稿之後過一段時間自我檢視之後才認知到的,只能說我之後得更謹慎地架構故事,不見得要以詭計為主,從謎團出發,推理過程簡單一點就沒問題。
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 米澤穗信. 日本 尖端
幾年前二手徵求,求到尖端來個新版。感恩!讓我能吃到第一塊小市民塔。
讀之前有聽到一些風聲,甜點的製作過程不見得那麼夢幻,不過還好,隨著小鳩與小佐內青澀地入學,各式風味的日常事件輕快地呈現,都是巧妙利用當時環境周邊的要素完成的短篇。
倒是……
小市民到底是啥意思?
我想,類似型態的作品中也許米澤穗信寫了個特別的存在。小市民與草莓塔巧妙地串接這本短篇連作,慢慢醞釀到後面讓讀者忍不住揚起嘴角--小市民的真相,竟然有種寒意啊!就好像從冰箱剛取出的草莓塔那樣。
不曉得皇冠當時怎春夏後就沒了,還絕版得很快?讀完這第一本,覺得後續都會是強力傑作!
13號房 Edger Wallace. 英國 遠流
封面就故事來看好像太亮了。
謀殺專門店系列現在比較像是冷門專門店,而艾德格.華萊士這本《13號房》應該更是冷門,我純粹是想說看到這系列平裝本就收來讀讀而已。
1923年的作品、英國、房間?莫非古典?帶神怪?帶詼諧?甚至我已經做好故事可能有些瑣碎的心理準備,結果--
噢!令我意外的是一部節奏非常順暢的故事,而且作者真的超會運用文字鋪陳來創造效果,於是這一場從監獄走出來的瘋狂犯罪者較量戲碼在英式獨特的紳士詼諧下揭開布幕。
悶在苦牢裡終於得以出獄的強尼.葛雷懷抱著最後的希望,他打算在摯愛的女人瑪妮結婚之前來個「回頭吧!親愛的」的現身,結果瑪妮老爸彼得告訴他太遲了.....當你覺得他再度灰頭土臉之時,故事列車啟程,開始將讀者載往關鍵的那間13號房!
這真是一本相當好看的英國犯罪小說,較傾向冒險,但他又富含謎題與反轉,甚至出場人物幾乎都是蹲過的,這讓整個故事人與人之間存著可不可信的迷離感。強尼與瑪妮之間的連結是一條銜著閱讀期待的隱線,讓所有人各自驅動著--
人物有人物的結局,而故事就更有一個非常巧妙且整體的收束!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故事,差不多百年前的作品至今讀起來娛樂性滿滿。
喜歡相互算計的讀者若碰上這本冷門作完全可以放心收下!
火刑都市 島田莊司. 日本 新星出版社
封面柬埔...啊!我是說簡樸,但充分地諭示了這個故事。心得分享,畢竟這本僅有簡中的島田莊司作品現在可能也不太好找了。
所以台灣看「角色」出版不見得優,你看吉敷後面窮追前妻...我要表達的是,這本《火刑都市》確實是島田莊司早期的「大熔爐」傑作。
本格不好賣?當代要啥?社會?警察?旅情?感情糾葛?很好!於是,原本詭計好棒但故事讓人有點皺眉的島田莊司寫下了這本真的是各路風格合體的《火刑都市》。
一起社區住宅的火燒事件起始,唯一死者是社區管理員,起火點又位於沒人會去的倉庫,甚至在經過調查後發現也許是管理員土屋的自殺,但經過刑警中村的走訪,察覺這其中一定有不為人知的隱情,開始了把鐵鞋都給踏破的警察探案歷程。
以警察視角為出發點,走上往越後的路途,沿著鐵道帶領讀者深入,最後回到東京,寫下了當代社會問題以及東京的歷史...你看看,不說還以為這本是西村京太郎與內田康夫合著。
原本看似單純的事件,隨著調查,突然熊熊燃開規模;謎團乍看沒什麼,隨著推理,竟然出現密室引火的謎題,究竟橫跨了地理、歷史與情感的人物們藏著什麼秘密,就在這部作品裡以火處刑。
其實在之前讀過《灰之迷宮》後還想說島田莊司就是蹭地名搞誇張的巧合,結果這本《火刑都市》真的驚艷,不僅事故事前後經緯的完整性,相關人物的線索也與警察的探訪有關,更不用說最後還是來一手「詭計」,這個詭計直到現在還是有可能實現的喔!只是隨著技術進步,「那東西」比較少見了一點。
情感的寫就也很有感,個人認為可以當作島田莊司不同風格的代表作,只可惜這把火沒燒到繁中,大概是前一本的水澆熄了吧?
如果有幸碰到這本,別猶豫,島田大師這一把火點的是各種風格的燦爛。
香江神探 福邇,字摩斯2 生死決戰. 香港 遠流
驚豔的第一本後,第二部中式福爾摩斯登場,真的好作品需要多多推廣。
福爾摩斯全集我是也從小到大讀過幾次,但沒專精到如數家珍,是以莫里斯的取編大略知道有<跳舞人形>、<失蹤的海軍條約>(我小時候都看成條豹,哈哈)、以及最後的決戰。
不得不佩服作者功力之深,不僅化英為中,更是把當代的史地社經融會貫通,寫就這一篇篇巧妙、精彩的故事,不僅青出於藍,我覺得福爾摩斯通如江戶川柯南一定也會五體投地!
得知道整個閱讀的感覺非常非常微妙,我真的萬分推薦喜愛福爾摩斯的讀者來認識一下香港的福邇!
若說要有個前提,便是中文水平要夠,莫里斯這算是輕文言。其實我自己還蠻自豪我整本書大概僅三個字沒見過,非常舒暢的中文洗鍊之旅。
第二部的武打場面較多,這也是很巧妙地鋪陳,一路引著讀者來到決戰之地。我覺得最後一篇的描寫補足了當年柯南道爾比較刻意收場的結構,更妙的是將身世與場地定在那個地方--
我幾年前曾去過哩!整個場景當真是回憶殺來著。
推理與詭計走的是古典技法,不得不說跳舞人形的部分真的厲害,而且等於是開通魔王的提示,這位「魔王」之前已有多種猜測,嚐想不就莫OO嗎?結果不是,登場的名字我真未料想過,還是貫通歷史與當代之筆,太厲害了!
讀一本小說可以同時:回味經典、體驗中(粵)語、認識歷史並且感受解謎樂趣與扣人心弦的接拆招,這系列絕計不能錯過。
非常期待系列第三部!
別找到我 Harlan Coben. 美國 臉譜
書名找不找得到誰有關的好幾本,但就這本中譯來說還行啦,不過還是原文《SIX YEARS》好一點。
開始讀沒多久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啊!至少柯本這部作品的主角的幽默感很合我胃口,他內心的哭么跟調侃真的讓人忍不住會笑--還有周邊的人,比方說那位汀斯默太太。
序章的情節讓我真心覺得主角傑克.費雪怎好成那樣,以至於後面說他塊頭很大還有點不信;娜塔莉讓人有點火大,但時間跳到六年後,一則學校的訃聞斬斷了不見不擾不找我的誓言,讓傑克陷入瘋狂的謎團之中:這六年間,發生了什麼事?
哈蘭.柯本的故事非常流暢,情節的展現也是各種謎團與狀況的碰撞,加上他日常又恰到好處的幽默,閱讀的感覺非常好。這部作品的懸疑感很重,結局更是讓讀者慢慢看到整個輪廓的細節!
值得一讀的歐美懸疑推理作品!
另外我算是佩服一點:文科出身的健壯體格不會因為事件而變成武打巨星。我還想說會不會一拳把人揍飛還是致命擒抱XD結果致命的其實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體育館之謎 青崎有吾. 日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其實我早就聽聞這位年輕的新銳日本推理作家,不過是在PTT被某位知名暴走系讀者的轟炸文中得知的,結論就是:他看不下去。所以我就以為是什麼瞎詭計的作品,直到其他系列的好評宛如還我漂漂拳那樣地把我揍到去看《鳥籠使者》,從此我就跪著一路敲碗--總之,萌生青崎有吾值得一讀的念頭,然後就是各大閱讀好手繼續推波助瀾,終於讓我來到風之丘高中的體育館,見證一場點起狂熱推理的巨大密室殺人事件!
這本是很典型的「推理小說」:事件>警察>偵探>調查與推理,中間當然會有警察與高中偵探的干格。推理的設計上可見青崎的匠心:具有相當的關鍵性與連鎖性。這使得以「推理」為軸心的閱讀感覺分外強烈,更讓後段終究是入推隨俗的「給讀者的挑戰書」有很好的參與感。
關於事件的部分,「關鍵」物品我沒推理到多少,但前段的行為模式倒是有想出來,甚至兇手我基本上也矇到,不過這離故事中的推理完整性還遠得很哩!
這是一本可以讓推理小說迷相當沉浸的傑作,也無怪乎拿下鲇川哲也賞!
最後就是系列的「批評」,主要是落在動機...這個嘛,如果把校園視為一個縮小社會,其實動機並不奇怪,特別日本校園文化很常被用來「特殊世界化」,像是狂賭之淵的百王花學園--也就是在環境心性的壓縮之下,經過推理而出的真相導致的動機的探討,乍看不充分,然實際上那瞬間累積的殺意是有可能執行的。
期待之後三本!應該短期內會穿插來讀吧!
可惜我不是動漫通,不然應該更能理解里染天馬的話語。
青鳥的眼淚 A.Z. 台灣 釀出版
這本廣義來說也能算是推理小說:故事做法、調查以及社會探討。狹義來說就不是,那可無視我讀完後的想法。
故事由5+1個短篇組成,相關式的珠玉連作,作者用漸進的調查來接起所有關於「青鳥的眼淚」的傳說直到最後。
看似完美的女學生、渴望幸福的酒店小姐、屢不得志的胖妹設計師、被傳統壓榨的家庭主婦、尋求自我的女孩。每一篇故事都在投射炸彈,炸彈名稱是:帶來災難的男人(們)。
青鳥的眼淚是個傳說,傳說那是一間茶店,進去的可以實現任何願望,但只有瀕臨生命極限的人才會收到邀請函。屬性來說,這本算是帶魔幻感的故事。
作者其實有相當堅強的文字實力,我讀完這部作品唯一好的評價是在於她未來的創作,然在這本書來說,我覺得--對我來說--並不成功。
以內容來看得要共鳴出角色的狀態,可是作者太直接用文字跟對話去推了,愈努力去表達人物的狀態反而離感覺的渲染愈遠,情節也全在作者的「妥善安排」下發展,這樣人物就會傀儡化,故事就會變成比較誇張的肥皂劇,連帶導致反轉的情節混亂。
通篇我覺得足以反思的是社會現象與男女立場,我很難否認故事中很用力的極端狀態,但真的有點寫到男人無惡不作、女人腦殘弱智的情況了。
章節的安排也比較單調,模式雷同,只有情節上的扭轉程度不同;且像第一篇的懸疑性整個被故事灌滿,情節說服力也不夠,又如第五篇換社團到最後變成兩人早就認識的宿命感悲戀羅曼史,作者想說的衝太快,讀者接力棒還沒握穩就被甩在原地。
謎團與內容都有,可惜卻不是足夠掀起波瀾的故事,約略是更誇張更殘酷一點的深夜短劇戲碼。
不過,寫就故事的潛力很深厚,期待未來能有撼動台灣推理的傑作問世。
水族館之謎 青崎有吾. 日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某個原因,所以隔了一本又拿出青崎有吾的里染天馬系列。事件不在學校,但學校的妹子還是要登場,於是香汗(?)淋漓地展開了桌球大賽,來者有關東最強的...離題了,差點展開桌球公主的心得報告。
因為比賽,所以袴(居然念"酷"我"垮"了一路的說)田妹子沒能去,可以合理懷疑具有柯南體質的是校報社長向坂--她們前往水族館蒐集資料,碰上了殺人事件。
不得不說這個事件視覺效果會很驚人,你如果去水族館看到那個水槽有可能就這樣想:如果有個人掉下來,然後鯊魚...正是如此!
日本警察對上高中生偵探的愛恨再度登場,我個人也挺佩服設計讓里染出馬的橋段,他也在前往水族館的路上展開令人眼睛一亮的推理。
單就邏輯演練來看,《水族館之謎》也推得很過癮,不過我個人是覺得都謀殺事件的水準了,警方的鑑識不至於那麼潦草,所以一些線索應該是看的出來,我甚至覺得現場那個材質應該還算明顯吧?也可能日本跟台灣不太一樣;而在另一項關鍵證據來看也不至於是「只有偵探能判斷」的狀態,如相關人員中就有一個也會推理事件的津,正常來說我覺得他被點到關鍵就會發言,顯然是把他寫得比較陪襯了。
推理的風格一貫,經過第一本就會對封面有多一些的觀察。某些物品的連鎖推敲我真的十分佩服;作者當時的年紀去構思整個邏輯的環節值得贏得敬意,畢竟同時還要架構出整個故事!
如果以事件跟推理來看,我覺得第一本比較好,《水族館》的推理顯得比較拉雜;周邊來說,建構了更多里染與那群高校妹子的要素。
那說到動機,其實也是這本推理的重要環節之一,我是可以理解啦,只是「力道」跟體育館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