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本月有點猛,幾乎都是讀過值得推薦的作品,雖有一本不是紅紫,但內容上仍是很值得一讀的!因為我個人的認知衝突才導致評價下降。
完成一篇後下一篇處理中,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搞定,畢竟我老是寫出有問題的內容。
切斷 菅原和也. 日本 尖端
如果沒被提起真的是放了好久。
這本《切斷》是作者的第二部作品,在拿下橫溝正史獎之後的這本顯然有相當的企圖心。
到底連續女性被殺並切斷頭顱的事件真相為何?除了犯罪簽名的切斷狀態之外,被害者間沒有任何交集,這讓警方陷入困境的案件有可能靠著發現最新一起事件的酒店少爺透以及他剛好載著回家的打工公關繪子破解嗎?
這部作品融合了許多犯罪推理元素:獵奇殺人、密室逃脫、視角切換、人物背景探討與謎團……等等。慢慢走向最後的連鎖爆點再來個有點意思的結尾。
故事好讀,感覺設定的背景裡有不少作者本身的周遭跟經歷。謎團的設定複合性很高,但有點兩面刃,因為曾讀過的幾個朋友對這部作品印象不太深,我想是因為謎團的散射讓凝聚力下降。我對作者這樣的設計是頗欣賞的,而且能夠融會展現,相當了不起。
殺人雙曲線 西村京太郎. 日本 林白
如果沒有社群那些推理狂熱者的推薦我應該不會特別二手買了這本書後馬上讀,畢竟我對西村京太郎印象普普,讀過一些覺得文筆過於簡單,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劇本對話帶過去,詭計也還好(有不少時刻表)。然而,他的代表作《殺人雙曲線》、《七個證人》、《終點站殺人事件》我根本沒讀過,這回得該把握機會了。
這部作品作者開宗明義跟你說:主要詭計就是玩雙胞胎。這一招很早期的作品都玩得差不多了,他一開始就拋出來,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於是,故事也走雙胞般的路線行徑,但兩者有何關係?其中一線直接就是雙胞胎的犯案,特殊的時代背景牽涉到的犯罪事件讀起來頗有趣。
謎團的發展一階段一階段地上去,迷霧開始蔓延,推理小說特有的懸疑氛圍營造得相當成功。
老實說,一開始閱讀還是不太喜歡西村的敘述方式,但以詭計為主的這部作品來說,他這樣的作法確實比較俐落;一路往後拉到結尾的批判卻也不會因為描述淺潔而失去重量。這部作品應該是西村年輕時候的力量創作,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本格意圖,雖然某些情節的推進(例如搶劫)稍嫌理想化,警察又過於天真,但這樣的節奏讓故事有很好的可讀性,同時搭配另一方面的事件,懸疑的交錯恰如其分。
代表作中的《終點站殺人事件》買到了,但同樣林白出版的《七個證人》就要靠緣分了,這部的評分甚至高於《殺人雙曲線》,希望有機會能在未來讀到。
Delta的悲劇 浦賀和宏. 日本
首次接觸這位作家,是以詭計見長。某個成分讓同好大推,來試看看囉。
看作品章節的排列大概就能猜想可能的詭計,故事的呈現上也是一樣的走向,然而,關於三池公園裡山田的死亡事件連帶產生的影響到底牽涉多深遠?
書名是希臘字母,呈現三角形的樣子,章節的設計也是三連段的方式,主要責問的也是三人小團體,作者是以這個概念去貫串整個主題。
閱讀的過程來說我覺得比較平板,當年的事件與罪責能影響多久?我想,這會是閱讀這部作品相當重要的一點提示,若有些想法加上後段章節的揭露才有可能看穿整部作品設計的詭計。
這是一本將平面三角形拉成立體三角形的作品,巧妙的是,以平面三角形來說還真的是一線就能構成,若將某些異樣的元素算進去也不會覺得奇怪;但將其拉成一般的判斷,故事產生反轉與迴旋,形成不曾預料到的狀況。
以該詭計來說,這是一本綜合混搭的完美傑作;以故事來說顯得比較單調,但作者在最後給出「詭計的理由」讓整體性大幅上升。
我想,這是一部典型的「作家設計」的作品,不得不說,終要有個說法這一點來看讓內容更具體也更有意思。
無辜者的試煉 Agatha Christie. 英國 遠流
預設下一本會讀近期已近收滿的克莉絲蒂全集,剛好友人提及,於是讀了這本才收不久的《無辜者的試煉》。
這本是非系列。故事開端懸疑,一名背景尚不明的男子前往陽岬的別墅,那地方早先時候被稱作毒蛇岬;男子懷著某個目的前往,前來應門的是一名冷淡的女子(通常克氏作品這時候會猜想這回的羅曼史是否開始序章?),她不歡迎他,但他有相當重要的消息要告知,於是,他來到主人阿吉爾的所在,揭開了發生的事件以及顛覆事實的序幕。
這部作品的安排相當不錯,開頭的懸念很強,直到消息確定為:當時謀殺母親的並非傑克,且他已經因肺炎死於牢獄之中。帶來消息的卡格里原以為傑克並非兇手這件事會讓他的家人們開心,孰不知是按下一個猜忌的開關,因為陽岬裡的所有孩子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子女們。
原本確定犯人並將其(還是一個素行不良的人)送入監獄,隨後因病而亡這個結局對所有人都好,現在卻因為確定他並非兇手而產生「兇手勢必另有其人」的狀況;接著的就是所有人的背景鋪陳與相互關係。
凡事看表面將不了解真相。
阿吉爾夫人有錢卻買不了育兒的宿願,於是開始了她的兒童慈善生涯。她陸續領養了許多孩子,而且是經歷悲慘的孩子們;她對他們的愛很強大,然而,血緣與背景以及人性不是那麼容易能被物質給束縛的,真心話都藏在那些孩子心裡。
透過每個人的想法跟理由讓這部作品的篇幅拉長許多,情節脈絡也漸次清晰,線索也在其中浮現。克莉絲蒂將推理小說的某項安排設定成一個「元素」,加上人性與情理,事件就此墜入迷霧之中。
真相就扣在所有人的行為之中。
這本我覺得是完整度很高的作品。最後的羅曼史也用了點迂迴的方式呈現,某方面上也反射了事件的本質。
地火明疑 八千子. 台灣 尖端
還有其他台灣推理作品能選擇的情況下拿了這本,因為我對八千子頗有信心,近期的台灣推理作家來說,我覺得他有相當的潛力。
但我得先說,這本讀完我評價真的不高──絕對不是莫德納第二劑的影響──,從開頭覺得有趣馬上就跌到評價五開始往下跳。(個人評價十階,五不是中間)
故事從帶出探案人物起始,一楓與一槭(這個字還真X的……有意思,跟戚沒啥親戚讀音關係)以及冷靜淡漠的六姊,此外就是胖警察與五十男檢察官,後面兩者算是功能性的角色,後續的作品或許會有他兩人的背景描述?總之,主要人物就是第一人稱的一楓,他有一個繼承父親衣缽的天才妹妹一槭。
警官找一楓麻煩提及詭異的燒焦人形木板這件事讓他回家跟妹妹講,到這裡還好,但妹妹接下來一直到顧客上門後的描述我真的是……拚了命說服自己:「這就是設定!100%不可忤逆的設定!沒錯!因為這是作者想寫的!是設定!設!定!」。這天才妹妹16歲,學識爆炸淵博,足以跟京極堂PK?甚至還能跟大她幾歲的古書堂栞子討論玄學叢書;這就算了,雖然我沒讀到她家到底有哪些書,接下來他跟哥哥的互動完全是輕小說的打鬧模式,帶點妹妹控的狀態,所以!這位一槭妹子她16歲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窮盡四象八卦、聖經論語、OOXX,可以直接邊讀《黑死館殺人事件》邊解釋的程度,然後還能口出世俗電影,甚至在我少年時期(在下今年36)唐伯虎點秋香的台詞來虧自己哥哥?我有點痛苦的說服自己:「這就是設定!」
我腦中浮現的是佐久名,但她是豐穰之神,早活上不知道用甚麼單位來算的人物。
算了。我接受,設定。一槭其實是妹子型知識機器人。
一槭搞定,一楓就來了。
是一個旁敲型的華生角色,我知道作者必須跟讀者介紹人物,但這也太奇怪了,到底你是認識你妹還是不認識?閱讀過程中有太多好像第一次才碰到的狀況?難道你就不能習慣一點或是吐槽的比較有「閱歷」一點嗎?
再來就是不合適宜的炫學對話。
現在你是有個客人來,你要學京極堂扯那一長條也要有前提啊,沒前提你說半天然後旁邊的人都繼續敲鼓?真的超奇怪;後面章節也是,一楓的視角廢話太多,沒必要去描述當前,你當前是能感受到多少啦?作者投入太多自己的視角導致故事顯得不流暢又奇怪。
我剛剛打字的速度已經破了我近期的紀錄,上次的紀錄是大學時期同時跟八個人聊MSN。
我上一本是古典推理克莉絲蒂,啊這一本是輕小說風格帶炫學的近代推理(我有讀過《虛構推理》喔),前果前者真的很舒服,後面作者寫得很多汁我卻覺得很乾。
我的不耐煩幸好有莫德納第二劑的支持。
分數直直落,但最後拉回來,畢竟,這部作品以事件來說就很優秀了。
橫跨年代的做法加上台灣民俗,這基本感覺就不錯,再滲入關鍵人物的動機(雖然姊妹崇拜這個稍微有點弱),相當立體。如果我決定要投稿心得去矇稿費,我會就這一點大書特書,可惜,辦不到了。
前面快被活埋了,使我慎重考量是否要讀續作。
整體來說,這部作品吃人物很重,但人物讓我難以接受;炫學跟哲理很有趣,但不正確的狀態的炫學真的有夠煩。
以上。暴風式心得打完了!
星降山莊殺人事件 倉知淳. 日本 新星出版社
先讀這本有點意外,但也因此讀到一本傑出的本格推理小說。
先前因為某個曬出好讀的簡體譯介作品,先收了《宛若碧風吹過》認識了這位日本作家,反而先讀了這本後到卻也是他比較早期的成名作。
故事就從主人翁杉下和夫揍了長官起始,雖然因為身處於比較開明的公司,依然遭到降職,顯露了「正義感」的他接下來成為觀星家星園詩郎的經紀人。典型的華生角色,那,福爾摩斯的投射自然就是英俊到宛如不是人間出品的星園了,一開始也來一段「你是不是OOO」的推理,於此同時,宣告這部「100%本格推理」的開始。
我一直強調是因為這樣風格的作品最近真的很少讀到。
星園接受了一個邀請(沒錯!),帶著和夫一起來到一座山莊(對!),山莊的設置就是封面那個樣子。接著人物一個一個到來(是的!),到了隔天,殺人事件發生(!),接踵而來的自然就是暴風雪了(YA!)。
完全濃醇香的暴風雪山莊!
章節開頭很特別,有一小段先行簡介,甚至告訴讀者「不用擔心事件還沒發生,接下來有關鍵線索喔!」。故事鋪陳細密,線索與推理素材都自然地融在每個人的言行舉止與行動之中,讀起來卻不沉悶,穿插著幾許作者的幽默與對人的觀察。
此外平面圖看起來應該是手繪的,有種親切感;這部作品中的圖都是有意義的。
走向也是古典推理的模式,然而,沒這麼簡單,作者對「暴風雪山莊的本格推理」這部分做了一項設計,也是這個設計讓篇幅拉大了不少,使得這部作品在經典的層面上上升了一個幅度。
書名本身我不曉得原文是否就是如此,畢竟在故事中直到最後都沒有決定重新經營的山莊要叫做什麼名字,所以以內容人物的提示來看,「星降山莊」真的是個很不錯的命名。
死活不論 Michael Robotham. 美國 臉譜
這本是推薦中提到才拿下來讀的,我甚至忘了我買了這本書。看到封面的時候回想起當時為何會買,是因為簡介覺得有意思,啊!實在有不少本都是這樣就放著的。
洛勃森的其他作品也曾出現在預備購買的清單中,但我想書名的部分可能需要改一下;在我讀完這本書之後興起了將他的作品都收來讀的念頭。
故事開頭是奇異的游泳,到底怎樣的人會用那些工具游泳?極限運動還是……?後續的情節告訴我們,這是越獄,且不是普通越獄,居然是隔天就出獄卻在前一天越獄的狀況。
奧迪越獄的行為成了最主要的謎,而他在監獄中度過的那些拼命活著的日子則是後續事件的線索。
媒體以當年運鈔車搶案嫌犯越獄作為標題,司法單位也開始追殺,但隨著故事進行,許多事開始有了不同的樣貌。
這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精采的故事,作者洛勃森推進故事的能力極強,且字裡行間對於現實許多事件的詼諧抨擊也很妙,會讓讀者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故事到中後段開始產生奇妙的扭轉,原本代表罪惡的監獄裡與代表正義的司法單位真實的樣貌如何?當年搶案的真相又是如何?一場令人讀到真的會爆氣的歷程緊張地展開。
作者在故事的設定中用了很多對比,除了犯案與執法單位外,主要辦案的FBI探員不僅是個女性,還是有發育問題的超矮小女探員,透過這樣的設定還真能想像出頗奇妙的狀況。
讀完後覺得作者闡述著一種意志力的運作,人在未死的絕境之中或許還能靠著堅持的意志持續到逃出生天的那刻到來。
從前從前,某個地方有具屍體 青柳碧人. 日本 新經典文化
書名與封面就讓人頗有一讀的好奇心。
這是一本改寫日本家喻戶曉童話故事的短篇集作,作者將人性、事件、推理融入童話之中所寫出的令我驚歎不已的五篇推理故事。
原本以為只是將童話延伸或是衍伸的作品,確實如此,但其中蘊含的推理元素不容小覷。因著童話的特色,鬆了一些推理上通常需要的描述,使得情節的推進與謎團展現的自然又有說服力,且對應童話原本的意涵,故事內容回饋的衝擊力更是劇烈。
每一篇都是量身打造的推理改寫,這五篇都是截然不同的模式,堪稱童話推理百寶袋。
童話要素更是融入解謎的過程,特別是<白鶴的倒敘>這一篇,很難不去注意那扇門,使得故事真正的詭計難以看穿,加上<遠海的鬼島>的屍體手法,作者像是魔術師那樣純熟地讓讀者大吃一驚。
童話帶著童趣的人性,引導小讀者去思考美醜與正義,而這部作品將熟成的「人性」寫進去,讓不再是兒童的我們透過推理產生奇妙的反思。
因此這部作品雖然好讀,但每一篇故事後面的寓意相當深沉。
個人認為,這本會是我今年所讀最佳推理小說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