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即將上演的是絕對令人屏息的戲碼:劍箱。
請各位仔細觀察,接下來可不是尋常的逃脫術--
利劍將會從多個角度貫穿箱子,而裡面的人將會……
活生生地被刺死。
瑞典警方在遊樂園裡找到了「箱子」,做工看來就不尋常的箱子裡裝著一具被劍貫穿的女屍。
離奇的手法、沒有身分證明的女屍,這般獵奇的狀況讓警方決定組成特別搜查小組,但關於魔術與其手法的部分欠缺專人,於是,米娜.達比里接受了推薦,找上了風靡社會的讀心大師:文森.瓦爾德。
特殊案件就採特殊編制的手法在警察系的推理小說中不少見,不過文森這很偏顧問的形象真的碰上不少狀況,首先透過閱讀人的行為與動作預判,這讓他觀察到米娜的「特殊狀態」,結果讓她感到超級體貼!這是好的一面。
那當然也有麻煩。魯本.浩克這位自戀到認為自己瞪一眼就能讓女人乖乖讓自己老二停車入庫的狂妄警探很不以為意,隊長跟米娜怎會站在文森那邊?
而仔細一看,在這首部曲中可能還沒完全發揮實力探員組合,表面上都很「生活」:似乎挺厭世的老警察克里斯特、照顧三胞胎照顧到靈魂快離體的彼得以及剛柔並濟卻懷著心事的隊長尤莉亞。
想加入調查就得有料。文森透過自己的專業以及曾經的魔術經歷點出疑點,找出了可能關聯,這同時,第二起魔術命案又被發現了!
為何兇手要用「失敗魔術」的手法殺人?死者之間到底有何關聯?屍體身上留下的痕跡意義何在?文森複雜的家庭關係以及與米娜的情感又如何解?
這本《箱子》是合著,作者卡蜜拉.拉貝格(出版過《黃金鳥籠》)以及亨利克.費克修司。我沒有讀過《黃金鳥籠》,老實說就如本作中作者有一段自嘲「女性作家」的部分有點關係,但在本書的字裡行間完全沒有那些拉雜的問題,當然在故事的層面上有相當的羅曼史味,這一點似乎也是歐美作品的一個特點,這項特點在這一部故事中的呈現還頗吸引人的。基於年齡與經歷,情感的走向也許是許多人都會碰到的微妙困境呢!
文字相當好讀,且這個警察團隊真的是各種幽默,活靈活現。
典型的類搭檔警探小說搭上的是非常不尋常的兇案現場:失敗魔術。
這是一個很驚悚的點子,畢竟在觀賞劍箱、人體切割術、水牢……這類魔術時雖然基於「死亡危機」但心裡是確信助手(通常是『她』在裡面)或魔術師能瀟灑地全身而退,結果這會兒發現的卻是慘死的屍體。讀到這部份讓我想到伊藤潤二的<馬戲團來了>,各種失敗的過程相當令人毛骨悚然。
如何推斷兇手遺留的訊號是調查的關鍵,這一點上在本書中有很漂亮的展示--不僅如此,通篇裡的要素都適得其所,因此故事的節奏與完整性都很棒!
人物風格也很吸引人,首先文森這位讀心大哥的怪癖我以前也有一點,隨口拆解唸東西還是強迫症之類的,另外就是米娜的潔癖,我個人比較懷疑她到底怎麼度過警察考核的!其他就如上面提到的組員特色,後來都會發現,人在生活與工作的過程中是需要契機,以及契機帶來的靈氣。
自我與生活。我想在許多北歐或歐美作品中都能有所感受,本作中格外有意思。(三胞胎跟狗狗!)
案件與謎團是一場探究,探究曾經的某段歲月,某個狀況。兇手的動機與那塊大陸上的許多背景相關,令人唏噓!
這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北歐警探系犯罪推理小說,驚悚的開端與完整性高的收尾。
人物鮮活,但不得不說北歐人性觀念真的蠻直覺、奔放,特別文森那位妻子,心理上知道自己如何贏得丈夫,所以很自然在「這方面」上去酸;她姊姊也不惶多讓。
推理、調查都很到位,關於「魔術」更是有小巧的知識貫通。
我得老實說試讀之前我不曉得是誰的作品、走向與頁數,知道後有點怕,可是讀完後真的開始期待「讀心術探案」的後續部曲了!
本作將於8月1號上市!在此誠摯~推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