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後一天之前總算把成果交出去了,感覺沒很激動,盡我目前所能,希望有成績,但沒有也還行吧!哈哈,到底在說啥。

這個月讀完八部作品,年度二十裡面就有四本這個月的!希望來年的台灣推理能持續有很棒的成績。

接下來不曉得要照原訂的想法還是看書為主,且讀且走囉!

 

故事的那時此刻 台推歷屆首獎得主。 博識出版 故事的那時此刻

  如果全員到齊,這本書就更具有邊閱讀邊重訓的效果了。

  我這本是編號241。集結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部分的歷屆首獎作者,集成了這本延續、新創的短篇集作;不得不說書封看著感覺很不錯,類字典的莊嚴中點綴著俏皮,希望各位能人手一本,感受一下徵文首獎者的故事魅力。不單是支持,而是這部集作小說真的是不錯看!

  以下會針對各篇大略來點心得評論,雖說整體來說很好,但仍有個人聳肩的作品,差評就請海涵了。

〈柯夢波丹〉 第三屆 哲儀

  過去的凌業勝出社會了,這是他在公司碰到的事件。

  作為首發的這一篇我讀完有點心驚膽戰,因為這一篇就是單純吃人物出社會後的作品,謎團薄弱還不打緊,文筆跟故事很僵硬,基本上就是作者的就業觀察然後硬要套入人物偵探化並且推理的作法,相較於後續幾篇篇幅還算小的,卻沒有稍微拉大去營造,這使得故事應該產生的人性衝突減弱,變成鬧劇。

  也許作者在別的領域有比較好的發揮,然以推理小說來看,不見進步,有種作品純交差的感覺。

<紫色的等待> 第五屆 寵物先生

  人物相會式的套匣故事,有種再見故人的氛圍,很有意義的營造。

  這一篇的發展確實很有福爾摩斯某篇的感覺,到底找一個外國人前往別墅入住的目的為何?隨著情節進展,諸多推敲浮現,最後將前面散出的訊息收束,迎來一個巧妙的解釋!另外利用國外發生的事件對應,探究「生命」這一點的交映,相當有力道!

  新解現場的精彩的傑作!

<密室的藍鬍子> 第七屆 陳浩基

  將當年得獎作名稱反過來創出的作品;同時逆轉故事的風格。

  說到華文推理小說,本作作者可以說是定心丸的存在,而這一篇就如實演出。戰後的閉鎖家庭、惡煞般的父親、藏有秘密的地下室以及後續「我」的遭遇,帶著一連串謎題與驚悚感的故事真相如何?

  穩紮穩打又好讀的故事!

<舉手之勞的正義v2.0> 第十屆 天地無限

  透過Youtuber來追蹤過去「舉手之勞的正義」組織覆滅的緣由,採用直播方式的奇妙作品。

  直播與幕後兩個交錯,探討正義以及扭曲的權力,作者藉由這部作品也將其的議題大幅升級,加上特殊的小說作法,令人屏息!

  當年首獎我個人覺得「推理性」的部分,這回有了事件解謎,不僅如此,更是貫串了後段討論堤喀的真相。硬了!

  讓人驚嘆的升級強作!

<快轉謀殺:我如何學會停止思考並愛上砍殺片> 第十一屆 四維宗

  篇名還真是又拖又長,故事進展則是相反,既迅捷又俐落,整本集作裡我最喜歡的節奏!

  這是一篇殺人魔(美少女)誤入怪奇別墅的故事,因為主角身分的關係導致奇人怪莊的發展完全是另一回事,電影風格的俐落殺戮真的令人興奮到敲桌敲到砰砰響,當你以為這一篇就單純延續然後走不同格調的作品時,作者出招了。

  當年以「結構」摘下首獎的疑慮在這一篇中反砍你一刀,作者創造情節的能力即使後記說很久沒寫故事也在時間的醞釀中提升!

  暢快淋漓包裹各種變態的爽作!

<放你在心裡> 第十三屆 王少杰

  上一篇是消防水柱那這一篇就是水龍頭,回歸到偵探事務所的作品。是說「同名偵探事務所」這名字由來真的很有趣。

  節奏慢下來思考委託人遭遇的事件,回溯一場年少輕狂的失落。

  這是會讓人感動的作品,謎底的轉折有各種線索的支持,最後帶來的情緒感染非常到位,後勁十足!

  感傷又有暖意。不過提到漢堡竟然想到肯德基好像有點怪?

<還沒發亮的星星> 第十五屆 柳豫

  當年首獎我也有點意見,不過畢竟是很接近的拉鋸戰。

  人物的延續作,如作者所說跟得獎作是兩端平衡。其實這一本集作倒不見得就一定要是推理小說,刻意要拉近推理就可能會產生不太自然的情節,使得故事的效果打折,可惜。如果單就青春小說來補充,其實還不錯,雖然是夢幻了點,故事人物凝聚的力量還是足夠的。

  作者文筆與故事力很穩,雖然我覺得整體不算好,卻也讓本書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讓我們一起打call的作品!

<真的沒騙你> 第十六屆 宋杰

  這一本的Youtuber跟直播還真不少,這篇也是如此,不同於天地無限,這篇屬於演藝、娛樂向的故事,另一線則是過去的遭遇,兩個部份來揭開「摩汎森」這個團體解散之謎。

  首獎是<致命偶像>,延續進展為網紅。作者非常妥善地運用「節目」這個概念,讓某個手法大放異彩!如果在其他場合有點作弊味,這一篇就完全不會,甚至在最後產生連鎖連鎖再連鎖,讓人讀完會豎起寒毛!

  清爽微風吹成詭譎漩渦的始末!

<婚鞋裡的硬幣> 第十七屆 王元

  後面我才知道人物有相關,本來想說是科技犯罪的連結。說是這樣說,故事開始竟然是撿紅包?

  印象中台灣聽聞的是撿新娘,大馬則是撿新郎。硬幣的詛咒是否為真?在現代的婚禮上,又再現了詛咒的硬幣?

  這一篇是沿路撒下線索最後收攏來解釋的作品,但是相關人物是如何會出現在那邊?好像只能用剛好、巧合來解釋,也就是說,順順讀過去有意思,但回頭去探究,總覺得太過剛好。

  解謎有趣,但仍有難解疑問的作品!

<派對公爵的假面> 第十八屆 會拍動

  我莫名其妙好像成了作者的粉絲,他這個什麼魯基的奇幻世界裡的偵探推理我順順的追到這第三篇呢!

  讀這一篇真的最好先登入初心村會好一點,不然設定跟風格可能會覺得很怪。要如何在魔法與技能轟炸的世界中產出事件與推理?作者又用一篇有趣的故事來嶄露實力了!真的是非常有趣,而且搞笑文筆完全媲美東川篤哉,這個部分,連鎖到動機!超級說服人的啊!可惡!以及後面惡魔的特殊能力!厲害厲害。

  作者釋出的要素到最後都有妥善的處理,創作推理的潛力無庸置疑。

  惡搞與歡樂,推理小說滿天飛的設定系!居然還是本集作裡最古典本格!

<九百年後的前奏曲> 第十九屆 冒業

  如何回到單位成立的來歷?這一篇作者寫了很棒的開端。

  學派的創始人物來到地球,並且找到了福爾摩斯。針對那麼久以前發生的謀殺事件,名偵探會看出什麼線索、給出什麼推理?又有什麼真相醞釀其中?

  作為壓軸最後一篇還真的是非常合適,某個概念可以說總結了這一部集作裡兩大「常出現要素」其一。

  沉穩且帶來推理驚喜的錨定之作!

  其實在閱讀之前我偏觀望,其中幾位作家未讀就期待,例如陳浩基。有些是看故事會如何?結果就是,大部分都呈現出超越得獎作的水準,不僅只是交出一部作品合集而已,但也有僅寫出延續,內容令人唏噓的故事。

  各家風格與故事走向讓閱讀很有三溫暖的感觸,我想這是這部作品最引人入勝的部分!

  短篇卻不僅是短篇!推理小說的精彩真的可以在這本綠油油的字典中感受到,對台灣、華文推理有興趣的讀者,千千萬萬別錯過了!希望書號可以破千上萬!

 

清掃魔歸來 Paul Cleave. 紐西蘭 春天 清掃魔歸來

  保羅.克里夫應該不少人接觸過,中譯挺多。這本之前我僅讀過《清掃魔》,做為二十五歲就創作出的作品,架構出這樣一位蟑螂強度人魔的故事真的不簡單,當初讀後印象深刻,因為他的作品有一種狂躁感,其中,讀到最讓人(男)發麻的大概就是「那個情節」了吧!會讓人讀到臉都變形。

  系列第二本,嗯呃...基本上難免會爆一點前一本的雷。書名是《清掃魔歸來》,合理,畢竟前一本是那個結局,不過,還是原文《JOE VICTIM》貼切許多,這一點讀了就能明白了。

  故事圍繞在一場「活動」之中。紐西蘭也跟許多國家一樣面臨到關於「死刑」的問題,那對於喬.米德頓這位萬人髮指的殺人犯,死刑應不應該復辟成了本書裡意念上的主打:活動與行動是表面的,故事的走向感覺就更直接了當了,畢竟你看後面那個慘況!

  就看看我們用法定的良知給的人權有沒有可能變成屠戮大眾的不定時狙擊槍!

  剛剛有提到「那個情節」,在續作裡不曉得是延續風格還是服務讀者或是作者就是想這樣做,出現了更猛烈的「手法」,那真的是難以想像,身為人類上面與下面那兩個洞可以有如此高張力的橋段,我只能佩服作者的文字執行力了!

  保羅.克里夫的文字流暢俐落,字裡行間非常多挖苦、諷刺的黑色幽默,可以說是靠杯文學的專家,這得以讓這本我個人覺得稍微有點拖的故事能穩穩地流動,同時感受他埋設情節與架構人物的功力。

  這是一本好讀但過程不那麼舒服、是本虐待蟑螂感的犯罪作品,但其中蘊含了許多紐西蘭的社會議題;情節稍微厚重了點但真的不俗,口味清淡的讀者得考慮一下。

  期待未來再讀作者的其他系列!(本作好像就有出現相關人物,害我冒冷汗)

 

孤島的來訪者 方丈貴惠. 日本 獨步文化 孤島的來訪者

  我相信去年《時空旅人的沙漏》讓一大票的推理讀者大呼驚豔,方丈貴惠這位方丈--作者已經留下必讀的印象。終於,迎來了系列第二部作品《孤島的來訪者》。

  不過我是看到「龍泉」這個姓氏加上祐樹自行提及才回想起(為啥第一印象是酒廠?)他是有關連的人物。主視角的他一登船就拋出第一個震撼彈:懷抱著殺意參與活動。

  這是一場電視攝影節目,前往「幽世島」探索過去島上大屠殺的真相,是否真有怪獸居藏其中?工作人員一個一個下船解暈,相關的資訊、島的由來以及祐樹殺意來源與對應的那三位人面獸心開始鋪陳,還在疑惑島上設施、祐樹將如何下手時......其中一個預計要宰掉的對象居然先被殺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是島上另有他人或是同行者也有人懷抱殺意?但看現場更是疑雲重重......

  第二個震撼彈隨後砸下:從準犯人身分轉為偵探(為了避免報仇對象被捷足先登,只好採取解謎並保護的手段了)的祐樹提出了推理,這個推理首先經過系列暗示、開場故事敘述、同行的推理狂熱者的解說,導出了一個通常來說會讓人下巴掉下來卻又會轉念一想:「對,我家的好像也總是想著幹掉我」的結論。從這個節點開始,本作的推理浪潮即將前仆後繼,結合典型與破格設定的推理完全不負作者挑戰書的期待:好好思考,答案就在眼前。

  以解謎的角度來看,這本《孤島的來訪者》毋庸是相當傑出的作品。

  然以整體小說的感覺來說,我覺得設計與斧鑿的痕跡很重,基本上完全沒有第一本《時空旅人的沙漏》那種感動,大概就是「喔!是這樣啊」的感覺而已,當然後段的層次真相有抬升不少評價。

  從登島開始,作者就蠻刻意拋出許多細節,加上人物的反應又非常即時,兩相層疊之下就格外顯得是為了解謎而作,就不用說後續更多的「線索」了;有些部分還明顯到我透過情節就想到可能的結論是什麼,致使解謎的驚喜感減弱不少。

  另外關於三雲英子的資料,我比較納悶她如何能取得那麼詳盡的資訊?因為有年份跟數量的條件在那邊,又有溝通的問題,有些細節是怎麼導出來的?比方說會造成"大滅絕"的疑慮這一點。部分的設定感覺有些虎頭蛇尾。

  我個人不算很喜歡這部作品,主要是作者介入感很重,如同樣是孤島設定系,白井智之《東京結合人間》我反而感覺比較好。

  不過,也是有很喜歡的成分,甚至我覺得作者得出這本書的概念很可能是"那個",從腳印、凶手身分、視覺特性以及後面跟著主角跑的狀態,真的讓人覺得非常的可愛啊!

 

城境之雨 既晴. 台灣 皇冠 城境之雨

  本來這本睽違已久的作品在收的當下就打算讀的,但剛好出借加上後續沒接上,沒想到直至今日才淋完這一場讓我震懾的、既綿延又磅礡到難以見晴的《城境之雨》。

  台灣犯罪推理的領航代表作者,我想不外就是既晴了!

  這一本跟上一本《病態》隔非常久,帶來的是系列偵探張鈞見的四連短篇。在這個連日罩雨的城市,四個需要委託偵探的疑案,四個引人入勝的謎,以及四個讀後尾韻微妙又濃郁的結局。

  <沉默之槍>

  聽話的兒子為何會藏著一把手槍?

  這一篇故事寫出了一種家庭的典型,帶出孩子成長過程中領略的信念以及信念的轉移。從我現在的角度來感受,讓我苦笑又很有溫度的動機!

  <疫魔之火>

  套入這幾年疫情設定的巧妙故事,這本的四篇裡面包含的元素都是近期台灣社會的縮影。

  疫情是關鍵,連鎖出這一篇饒河街事件。 我剛好今年初有去過!景象歷歷在目呀!

  <泡沫之梯>

  為了找出「謀殺」弟弟的肇逃者,黃家慈決定豁出一切!

  踩著故事架構的調查梯子,愈踩愈發現質地跟泡沫沒兩樣,有沒有可能抵達真相的頂端?又或者那頂端是不是就是所有的真相?

  <蠶繭之家>

  家庭的定義,在必須用一定數字來衡量的世界裡,一旦有些閃失,也許就會揭開你真正人生的帷幕。

  這一篇真的很令人感嘆,結尾更是讓人嘆息,且張鈞見的人格特質幽靈般地蜉蝣其中--他可以在事件中用推理來穿梭,卻無法真正地掌握「人」。

  這本連作令人屏息的是其中提點到的要素,全都跟台灣相關不說,細節與內容應該也經過相當紮實的考證,讀起來感受到的力道非常不一般。情節的隱伏、張力與扭轉都非常漂亮,真的是非常非常精彩的傑作!

  篇章的命名完全被書名籠罩,閱讀過程讓你可以感受到你就身在其中,真的是厲害!

  既情的作品是台灣犯罪推理中絕對不能錯過的!

 

綁架之日 鄭海蓮. 南韓 春天 綁架之日

  感謝 劉耀程推薦才有機會早一點得知這部作品還先讀了!

  韓國犯罪推理小說近期有大舉進攻的趨勢,也不意外,畢竟在戲劇層面上那麼多傑出的作品,連劇裡面的人物都在寫推理小說了,哪沒有強力推理作品的道理?

  韓國的這一塊我之前只有略讀一些,探討社會之外算是犯推的大概是《七年之夜》、《被提》、《死者的審判》吧?文字的感受上我覺得需要稍微適應一下,不曉得是因為韓文轉中文或者是韓文用語的特徵,總會有點卡卡的,譬如《七年之夜》是節奏與情節都很不錯的作品,我印象中卻讀了挺久。

  另外,看過韓劇再來閱讀也不錯,我想可能近期一些作品會類似韓劇的展開,例如我剛讀完,鄭海蓮的這本《綁架之日》。

  「綁架」!這個讀過不少推理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並不是好處理的要素,通常會發展成警方與犯人的對決,然而這一本真的很有意思:家庭風格。也許可以稱為「相互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吧!

  為了拯救重病的女兒,金明俊不得不接受前妻的安排,前往綁架小孩,誰知道一到場就出意外,意外就是:莫名其妙就綁到了。綁到之後該怎辦?勒贖?不然咧,那應該怎麼做?讓讀者都捏一把冷汗的呆綁匪搞到自己前後都連絡不上,反而被肉票崔羅熙頤指氣使,呈現了猶如天藤真《大誘拐》的顛倒版本;說起來是很溫馨有趣的情節,而事件的詭譎、謎團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從另一條線開始進展。

  綁架的情節變質,急轉直下的狀況連鎖出一個又一個的謎底。一個貨真價實的偵查>詭計>推理>動機>人性的精妙故事完全是讓人一讀躍然紙上的韓劇呀!

  所有的線索早透過故事傳達,因此後續的連環收束才讓人驚嘆連連(甚至出現了特殊詭計的狀態),非常厲害的情節設計!而本作可以說是濃縮了許多韓國的特徵,像是「醫學研究」這一塊也有不少影劇有所探討;傳統印象的部分--若有看過韓劇,對其中人物的對話應該很有影音感。

  我覺得文字與行文的部分稍微適應一下就行。這本《綁架之日》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犯罪推理傑作!不曉得崔羅熙未來有沒有可能再度登場,莫名有種趣味CP的預感!

 

跟蹤雷普利 Patricia Highsmith. 美國 臉譜 跟蹤雷普利

  在犯罪文學的歷程中,雷普利這個名字也許不是家喻戶曉但多少也是舉足輕重,代表著透過「犯罪」來面對世界的一種作品模式,我個人認為前兩本的營造還算成功,甚至第三本雖然讀起來不喜歡但至少還有基本的味道在。來到這第四本《跟蹤雷普利》,我是真的讀的有點痛苦了。

  基本上蹭前三本的犯罪元素以及「雷普利」這名字才夠寫個心得放推理社群,不然這部作品應該歸在「心理探討」的分類。

  經過前三本那危而無險的經歷,湯姆.雷普利算是把自己安頓下來了,即便檯面下依然有暗流在跑,慢慢的也開始轉正,也許作者要凸顯的是「生活」這一塊:他沒壞到骨子裡,只是順勢而為的「犯罪過去」罷了。於是,當他見到了因犯下罪而溜到自家門口的青少年法蘭克,激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決定(表面上似乎不那麼在意)牽引他走上「好好生活」這條路,也許是在他身上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希望能讓這位美少年解開心結、安然回家。

  怎麼做呢?心情不美麗,外出散散心,於是作者就帶著我們前往各地遊覽,寫寫還分裂東西的柏林。筆風一變,旅情!老實說這可能是這本書裡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阿作者也知道只是帶一名富二代的澀帥少年出遊不夠刺激,所以跑出了綁架的橋段,寫了一場我完全看不懂綁匪跟雷普利行動目的的莫名其妙案件,原本還以為經過綁案會讓少年有些心靈衝擊,結果沒有,衝擊他的只有被綁過程中下的藥,然後就...沒然後了。

  情節大概如此,再寫下去就會暴雷,雖然我是不覺得這本的雷有多好,不普也不利。我覺得這是一本作者拿自己創造出的人物想寫個投射的故事,但是整體描述了一堆瑣事加上雷普利的各種揣測,兩種互撞的結果就是根本沒帶出情節的軸心,而且後面人物都跑過場而已,好像要寫心走心,但卻什麼都感覺不到。

  前幾部來說主要是讓讀者有「阿赫!這下不妙」的狀況,但在這本則是「應該沒事吧?別亂說就好」,老實說,作者乾脆直接雷普利激吻下去來個超級腐味大戰來挽救心靈還比較有力道。

  也或許是年代的關係吧,這本寫出來的效果現在來看真的很差,非常無聊。

  我想,最值得探討的還是在於書名,為了整個系列中文統一,所以叫做《跟蹤雷普利》,然原文是《THE BOY WHO FOLLOWED》,兩者感受差很多,中文譯名基本上整個是壞的,讓這本讀完很拖的作品更顯得不知所云。

  我沒看過電影,但據說演湯姆的很帥,那這樣形象投射去帶領幼齒帥少年--或許這方面覺得有意思的讀者能夠感受一趟心癢癢的法德美之旅吧!

 

無人逝去 白井智之. 日本 尖端 無人逝去

  狂熱。

  讀完這部作品,會很冷靜,但在過程中你會感受到各種狂熱:天氣很熱、狀況很熱、謎題很熱,還有推理,我也算讀過一些偵探集結、推理對抗的作品,卻沒有一本像這部《無人逝去》這麼狂熱!

  我覺得這部作品或許是白井智之的生涯集合體,畢竟包括這本讀過三本,三本都跟地下性產業有關;都跟詭異狀態有關;都跟迴環錯節的推理解謎有關,也許他的經歷就是如此特殊吧!

  牛男用大亦牛汁這個筆名出版過一本以少數族群「奔姆族」為背景的推理小說,超級大賣卻僅是他唯一一部作品,原因請看書;九年後,他成了應召站店長,卻在這時收到前往条島的邀請,一切似乎與過去曾與他有過一床之援的晴夏有關,她是個過去專找推理作家發生關係的神祕女子,死於一場讓她身體下半部整個稀巴爛的車禍。

  前往島上的有五人,都寫過推理小說,也都有一定的人氣,同時也都是怪怪的人;島上的航程不平靜,因為撞到鯨魚導致遊艇漏油,幸好抵島,接著就看主辦人天城的安排了。

  然而,天城館裡找不到主人的蹤跡,只有五尊薩比人偶等著他們。死亡,正伺機而動。

  看書名大概能知道呼應哪一部經典,不過這本裡面只有五尊泥偶。同樣發生事件,同樣要找兇手,本作卻出現了離奇的狀態!這導致後續的連環推理,每個偵探(推理作家)的目的都是:找出兇手。

  讀過白井作品的都知道,他筆下的人物之病態、場景之離奇、狀況之鬼畜簡直毫無底線的狂,卻又會在後續的解謎推理中狠狠地被他「全員歸位」,所有線索就像猛吸一口如線蟲般的粿條活脫脫地爆散在你口中,等你咀嚼他推理的咬勁,等到解答落在你腹部深處,你就懷了一個謎底,而這本,你會吸好幾口,直到你肚子爆裂,滿地顫抖的粿條如同開獎一樣排列成「真相」,讓你瞑目。

  老實說我乍一讀完突然覺得某個「關鍵」有點自打嘴巴,但仔細想想,才發現這一點早在前面就點出來了,使得這部作品的完整性有了一個巧妙的呼應,所以,拉完謎底記得回頭看看,不要隨手一沖就把關鍵闔上了。

  這是一本極度推理解謎的推理解謎小說,也是一部恐讓人難以下嚥的腥羶之作(其實也還好),但不離屎尿傷病痛與囊腫的就是人生。白井智之的推理小說還請各位參考參考,異色邏輯流,扒開你的思維!

 

藥師偵探事件簿 牛小流. 馬來西亞 要有光 藥師偵探事件簿

  在第十八屆台推短篇徵文獎之前我就知道牛小流這位馬來西亞的推理小說家,可惜剛好碰到買書撞牆期,本來有興趣卻沒收,該屆的<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就以推理與風趣的特色引起我注意,結果直至今日才讀完他的這本生涯凝鍊之作《藥師偵探事件簿》。

  偵探的本業說多不多說少也是稀奇古怪好幾種,但「藥師」還真是我第一次見到,且蘇隆毅就是個西藥房的店長;仔細一想,謀殺有毒殺,那麼有個懂藥理又擅推理的偵探相當合理吧!

  本作是三短篇<請治療孕婦的憂鬱>、<請聆聽藥盒的遺言>、<請包涵處方的字體>,透過主角阿琳先點出馬來西亞藥理系畢業生就業的困境,然後來到商品價格跟店名有衝突的「便宜西藥房」,從第一起案件的疑點進而推論,來到第二起本作最複雜也最探案的事件,最後再寫出身為藥劑師的精神以及可能遭遇的難關,可以說從篇名到內容一點一點地帶出藥理與推理。

  三篇故事都有死亡事件,但牛小流的文筆流暢輕快,通篇走的是類似東川篤哉的幽默風,事件剛好跟醫藥搭上,所以形成奇妙的「趣味探案」氛圍(明明就有死人);推理的部分自然關於醫藥的知識謎,但推敲事件經過更是主要,兩者相輔相成,個人覺得相當有水準。

  不得不再提幽默風趣的部分。這本書裡的粗體字可不是用在關鍵詞上,而是用在「名詞」上,莫名讓人嘴角上揚,像是:便宜西藥房、繁忙醫院、飄香茶店、大大漢堡店……這得讀內文才能感受作者施展的趣味;人物的刻畫也鮮活有趣,感覺大馬華人對話很直接,擦出的火花很有意思。

  身為「藥師偵探」該是怎樣的格調?牛小流透過這本短篇連作給了一個精彩有趣的樣本,推理與藥理的交織讓故事不落俗套,相當值得一讀的馬來西亞推理傑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樑-弦凝幽漣 的頭像
    飛樑-弦凝幽漣

    閣樓之窗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