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讀了六本,開始新的目標,閱讀速度又得變慢囉.
不過這個月讀到的都是相當精彩的作品,克氏的鄉村流言事件就顯得弱了一些.
不得不說《靈媒偵探》呈現了一個巧妙的推理小說作法,我指的是點亮與反轉的手段,故事來說我比較沒那麼喜歡,所以覺得最好的反而給了不是推理小說的《噬食者》,其實已故事來說,大漢堡也不複雜,但就是順暢好看,大概看太多聱牙的東東,這款俐落又怪誕的作品能得我心,同時也是因為平山夢明真的相當厲害. 本月兩本台灣推理也很棒,雖然《私家偵探》一開始我真的有點受不了,但後面確實有它該被提起,代表台灣推理的水準;《血色芙蓉》則是唐嘉邦更優於《野球俱樂部事件》的作品。
最後特別提到《幸福生活》,目前有兩本幸福為名的書都有很妙的設計.
靈媒偵探 城塚翡翠 相澤沙呼. 日本 悅知
這本書的宣傳可以說是「破釜沉舟」,推理迷非讀不可的精采程度那樣,這樣的宣傳突破了一些「好評」的界線,所以,這部作品如何?
我讀完的結論是:非常棒。
故事是兩線,一是香月史郎與城塚翡翠的相遇及後續面對案件,二是一直無法被抓的連環殺人魔,當然殺人魔的部分都是片段,作者將此做為隱性的主軸綁住用來成就這部作品的三篇短篇故事。
你可以說這是一本珠玉連作,但同時又是一本正港的長篇,詭異的是,還是一本足以「回溯」的奇妙作品。故事整體採用的手法不是沒有其他作品用過,但這本具有「前提」,因此產生了連鎖逆轉破解的閱讀感受。
作者透過這部作品展示了推理不同的模式與方式,甚至讓故事風格整個調轉了方向,設計故事的能力不言而喻;更不用說各個短篇其中的關鍵都拉出兩條可行的線,形成難得一見的雙重推理。
短篇形成的整體性還有漸次加重的作法,隱性主線該有的線索也都在三篇短篇中耳語般地帶過,讀著不見得能察覺其中的貓膩。
整體來說我相當佩服作者創作故事以及推理的能力。
私家偵探 紀蔚然. 台灣 印刻
這部作品感覺有點奇妙。提到台灣推理小說不見得會說到這本,但如果推薦的話就會看到。
我對作者並無認識,這部作品原本可能會早一點讀,但因為某些原因得知文字有點「特別」,於是束之高閣,直到最近開始高頻閱讀台灣推理。
多少也是好奇為何推薦?
從「私家偵探」著手蠻有趣的,畢竟這職業台灣真沒聽過,故事中的吳誠更融合許多背景,感覺上有點像是作者本人的投射?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呈現這一名完全把自己人生盪往一個未知領域的怪咖所遭遇的故事。
這本書得先通過前面的閱讀感受,戲謔、嘲諷或是自我哲學方式的描述法讀得有點累,甚至有一些還覺得搞錯重點,但想想這是第一人稱,也就是主角自己的內心衝擊,慢慢就習慣了,而這也這是這部作品隱含的意義──導致後續事件的心理要素。
當起偵探總要有個事件當開端,於是接下了前來了解丈夫與女兒不解狀態的人妻的委託。這個事件來說算是很有層次的短篇作品,同時讓偵探這行業有種奇妙的瑰麗感?另外也透過吳誠去投射出台灣的一些問題。
接下來就是故事的主要事件。作者在其中探討了連環殺人凡在台灣的可能生態,確實,很少聽聞,近來說到兇惡的大概是無差別的殺傷人犯吧。
因為行蹤跟犯案時間重疊,吳誠被警方列為重點看管對象,在這裡寫出了台灣警察的生態,這也是我讀了許多本後看到的第一本針對這部分比較有著墨的作品。作者作了不少功課或者他本人曾進出警局?
犯人的動機探討就跟前面吳誠的許多批判共鳴,後段這邊真的很有意思,提出了許多歲月沉澱後才會有的看法,讓我覺得讀了一本相當有意思的推理小說。
整體來說,一開始真的會有點不適應,但慢慢就習慣他這種嘲諷、戲謔、惡搞(純真?)的手法;故事的血肉感相當充足,可以說是很能代表台灣的冷硬派性質作品。
最近出了第二本,我想應該會入手。頗期待。
DINER噬食者 平山夢明. 日本 新雨
平山夢明作品的出版正好是我開始閱讀推理小說的時候,當時對於他的作品放在大賣場書架上感到好奇,而在閱讀之後感到「違規」,畢竟讀過就知道他的故事充斥著血腥、暴力、殘虐與變態,即使在故事中寓寄著精神與信念仍讓我覺得書架應該也得分級才對!
甚至之後《橫麥卡托投影地圖的獨白》這部作品拿到日本推理作家短篇賞我也如同他自嘲看到的評價:這不是推理小說。相同,我也不覺得是,甚至舊故事來說也覺得還好。
不管怎麼說,這個風格特異的作家已經在我心裡印上名字,關鍵自然是他的故事雖然瘋狂病態,但有相當程度我與它們共鳴。
所以我在好幾年前就看見這本漢堡出現在書店裡,好奇卻又覺得應該不會是推理。按著沒買一直到二手才收,然後又放了有夠久,終於,我將它讀完了。
我沒想到這是一部長篇,而且篇章就是西餐菜單。
一開始就如同過去短篇帶給我的感受,怪誕、瘋狂,但故事開始深入、展開後,一齣難以停下翻閱的殺手餐廳情節真會讓人欲罷不能。故事中不單有詭異的人物與緊張的情境,還有讀到會想流口水的漢堡料理!另外那隻暴力殺手狗又異常可愛?完全是一本好讀又精彩的故事。
這部作品最讓我羨慕的就是作者無比流暢的故事能力,非常難得可以感受到「順流而下、風起雲湧」的流暢與起伏,當然這算是一本比較類似冒險(確實很危險)性質的小說,但速度與收束非常漂亮也很令人悸動。
我遺憾沒早讀,也慶幸我沒放更久。
平山夢明,我佩服你。
幕後黑手 Agatha Christie. 英國 遠流
這本讀一半的時候我看了一下封面,想說這個樣子應該是瑪波小姐的沒錯吧!阿人咧?
原來是關鍵時候才出現。
這本《幕後黑手》加上原文書名《The Moving Finger》才有點意思,故事裡講述的是鄉村所在發生的惡質匿名信事件。
人類的小聚落通常彼此都知道彼此,而人總有一些自己的理由去做出可能侵害他人的事物,誹謗性質的匿名信在程度上蠻容易出現的,當然現在的時代社群網路就更直接了。
故事因為匿名信發生了疑似受不了精神壓力而自殺的事件,剛搬來嶺石塔鎮的包頓決定展開調查,故事主要也是透過他的視角來描述,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關鍵,因為推敲可能性的素材都由她取得、推理,而點石成金的不用說也知道是哪位。
我印象中應該有讀過類似手法的故事,對於真相沒有太驚訝。我覺得這是一本把匿名信事件展現得相當有人味的一部作品,此外故事中往往會有的古典羅曼史也挺自然生動。
幸福生活 百田尚樹. 日本 春天出版
因為前陣子有一本號稱「最會寫最後一行的作家」的宣傳文案出現,導致這本《幸福生活》被提了出來,我只能說,出版社在宣傳時要謹慎考量狀況,史樹純《丈夫的骨頭》真的不是最後一行翻轉或真相的作品,那個算是慢慢產生扭轉的性質,也根本不到最後一行爆炸的效果,真正的最後一行就是這次的心得:百田尚樹《幸福生活》。
這整部是小短篇的,目前號稱「幸福」的有兩本書都有相當特殊的設計,這本就在於「翻頁的最後一行」,所有故事都會在最後一行留下不同程度的爆彈效果。
這個效果可不只是翻轉,百田尚樹在這些短篇中用了暗示、推理、類比……種種之類的方式為了最後一行鋪陳,像是其中<影像信>真的是讓人感受到閱信者準備要腦血管爆裂的感覺又或者<媽媽的魅力>這一篇日本獨特元素產生的奇妙效果,真的最後一句把影像都現了出來。相當傑出的寫作與創造力!
此外這部作品我比較意外的是幾乎所有篇章都是以女性的角度或是背景下手的,我不曉得是百田特有的風格或是有其他原因,這或許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元素。啊!可能就日本文化來說,女性主內的概念吧?本作大部分都是描寫家庭。
血色芙蓉 唐嘉邦. 台灣 凌宇
這是「疑案辦」系列的第一本。我記得是去年吧有看到疑案辦的徵文,「疑案辦」本身也有臉書社群,但我沒有加入也不曉得其中的內容,一直到這部作品出版。
這是一本台灣社會案件改編的故事(雖然我不清楚是哪一個,我沒有研究),裡面的組織與系統蠻真實呈現的,我一直想讀到一本台灣的警檢傾向的作品,我想,這一本就是,而事件的成分又非常的台灣。
「疑案辦」的成立就是獨立單位然後找幾個不一般的警察進來,這一個單位正編只有三人,蠻特別的,這讓我想到丹麥的《懸案密碼》,我想,這系列真的可以發展成台灣的《懸案密碼》。
二十七年前的女星焚屍事件,懸案。主管疑案辦的許通達聯手個性古怪的程允鋒以及利用手段抓來的女警何萃夏辦案,首先就何萃夏的部分帶出警方組織與人手的問題,並利用投射的情感導入事件,這使得整部故事的整體性相當夠。
作者唐嘉邦應該是相當有考據能力的能,也是我希望台灣能出現的推理作家型態。這部作品中的情節與描述都非常獨到,故事讀起來也很有共鳴感,就不用說事件的安排與謎題的揭曉令我驚豔,這本,是非常有水準的推理小說。
人事物與事件的糾結真的是完美演出,真心希望這樣的作品有機會影劇化或是翻譯化,讓台灣推理有一個漂亮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