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月讀了八本,有種想沉入閱讀節奏的感覺.遲遲有些概念,但沒有寫出的型態.

這個月有幾本精彩的左品,台日歐美各一的三紫,特別台灣新銳推理作家楓雨頗讓我驚豔,相比過去的《伊卡洛斯之翼》我覺得是一大進化,這款類型我覺得台灣該有卻沒人寫(或是我孤陋),這下終於有了,若順利發展,或許他會是台灣指標性的推理作家.

有好也有壞,對於作品我就不惺惺作態了,最多就是匪夷所思吧.

十四分之一 死者的警告 寧航一. 中國 普天 死者的警告

  故事進行到第三本,輪到千秋與白鯨說故事。

  個人覺得《吊頸之約》比較普通,雖然是不錯的故事,但現在來說感覺還好,然而情節中或是外面的作者們反應都太大了吧?

  白鯨的墓穴故事就比較有意思,似乎多少影射著千秋故事裡提及的抄襲?主線部分的詭譎成分不曉得作者最後會怎樣收尾。

 

荒蕪年歲 John Harvey. 英國   東美 荒蕪年歲

  三明治與貓的警探──芮尼克。這部系列讀起來跟馬丁.貝克真的有點像,後者比較偏事件,現在讀的這系列則是像是人物投射;也沒錯啦,因為警察本來就是社會裡的一分子,因此這系列的故事對英國人來說血肉感是很充足的。

  芮尼克系列到這一本可能是我數一數二喜歡的,除了帶出芮尼克的過往以及音樂的呼應,搶案的時間軸交錯與人物的掙扎都很吸引人。每個人完成自己潛在的人的本質,我想這一點是我最欣賞的部分。

  從第一本到這裡怎感覺作者有種認為英國不乏慾女或渴望愛情的女人?

 

沒有神的國度 楓雨. 台灣 尖端 沒有神的國度

  作者是一名台灣推理的幕後推手,也出版過政治性質的作品,兩特質相結合來到了這本《沒有神的國度》。

  還沒讀之前就升出一股期望,因為題材就在台灣而且正得以發揮,台灣似乎一直缺少這類的推理作品。故事內容以三一八或說是太陽花學運為發想,我本來以為是以其為背景,但不是,是以其為解析、鏡射出台灣社運與社會的樣貌。

  這是呂俊生的故事,而讓楊曉薇穿針引線而出,學園與情感畫出故事的圖貌,主角就暈染在其中,透過野風社接觸的事件呈現社會中衝突的力量以及人性的暗流。

  這本作品真的很棒,我本來就期待有這樣的台灣推理文學登場,我想社會中還有更多可以讓作者筆力得以發揮的所在。

  作品的名稱意義也很巧妙。

 

玻璃鳥不會歸來 市川憂人. 日本 尖端 玻璃鳥

  系列第三集,日美風混合的奇妙世界又有怎樣的故事?

  故事設定跟富豪的收藏有關,這部分也確實要在特殊條件下的N州有可能發生啊。讓人一見傾心的的玻璃鳥到底是什麼?過去的爆炸案與所有人被神秘的限制有何關係?

  這是一本巧妙地展現蒙太奇手法的作品,搭配上作者奇妙的敘述方式以及背景的特質,形成華麗的謎題,這應該是目前細部來說最複雜的作品了。

  不過謎底來說我比較沒那麼驚訝,複合的描述方式才讓我佩服作者的能耐。讀起來整體的風格對我來說感覺更奇妙一點,這就跟另外一個故事有關了。

  前面作品的元素多少都會滲透到後續,市川憂人這系列未來還有甚麼發展與謎團?我想很令人期待。

 

騙局 Steven Cavanagh. 愛爾蘭-美國 馬可孛羅 騙局

  史帝夫.卡瓦納第一部作品就讓我大呼過癮,這一本馬上就讀了!真的是近代法庭推理令人驚嘆的作家。

  第二部開始的套路其實跟第一本有一點類似,不過這回不是穿上炸彈背心,而是現實的威脅,這威脅還不是刻意栽上去的,因為他妻子入行簽署的文件產生了連帶法律效應,涉及到一起難以想像的洗錢大案。

  《騙局》裡的推理與調查更加豐富,從一個只有疑犯出入的大樓發現被槍殺的女屍,這在法律上幾乎就斷定兇手是誰了,但整起事件卻存在其他問題,這也只就曾身為騙子的弗林能嗅到毛病。面對法庭,他必須選擇如何對付更會玩法律遊戲的檢察官。

  作品節奏快速流暢,緊張感不時帶入,且作者的幽默真的很能讓我會心一笑,超級靠北,更不用說最後的絕殺。一部精采的作品讀完會跟著結局有情緒反應。

  秋天會有第三部,真是令人迫不及待!

 

魔眼之匣殺人事件 今村昌宏. 日本 獨步文化 摩衍

  讀完《屍人莊殺人事件》後不禁會想:這個一炮而紅的作者還能端出怎樣的作品,系列接續的這本《魔眼之匣殺人事件》給了解答,實實在在地在「推理」的元素上讓我屏息。

  故事從雜誌報導的預言事件起始,劍崎比留子與葉村讓決定調查這與班目機關有關的訊息,於是來到偏遠的好見地區,最後與其他幾人被困在魔眼之匣中。

  發展來看相當本格推理小說的橋段,隨著預言的進展還真的有人隨之死去,到底這是預言的未知能力體現還是有人刻意的作為?繞著預言這個概念的故事在最後展開令人目不暇給的連鎖推理。

  整體來說第二部作品氣氛比較沉悶一點,但後續狀況的發展形成的謎團扣緊預言的主題,相當複雜。線索、推理以及相當重要的動機都有漂亮的演示。

  我個人很喜歡「整體性」強的作品,而《魔眼之匣》就是一部,他不只是在故事中探討「預言」的概念更是利用它的特性創造情節,並且連鎖著所有人的行為與動機,令人拍案叫絕。

  故事最後還是延續系列,那就期待今村昌宏還會展現怎樣的推理魔法吧!

 

午後的克布藍士街 葉桑. 台灣 要有光 午後

  寫心得前一直在思考,還是決定照我自己的想法來寫。

  對葉桑這位台灣推理前驅之一我曾懷抱期待,讀了一本短篇有點傻眼之後接著讀的長篇《夜色滾滾而來》還算不錯,這回讀了前一本出版的短篇傑作集《午後的克布藍市街》,我只有苦笑與無言,這如果是從過去的作品再修出版,那是作者問題還是編輯問題?整部短篇充滿奇怪的毛病與問題,以下逐一提出我的閱讀感觸。

  <三張面具>懸疑的開端與閒適中穿插豔色感人物的場景還不錯,面具的消失與事件會不會有關係?單解謎來說還可以,可是,杜英被刺我不懂不報警的邏輯,下一秒基本上就展開推理過程,如果怕電影怎樣或是袒護,重點還是搞清楚事情經過、是誰換了那東西才對,而且振振有詞出異議的嫌疑犯後來居然還能跑了?最後偵探一夜好眠……?原來被害者被刺是活該中的活該?

  <午後的克布藍士街>這一篇的風情很不錯,其實葉桑的故事落足世界許多點算是很有特色。這一則來說謎題跟動機我看得一頭霧水,到底安妮打算怎樣?殺了那東方女孩的目的是啥?前面不是說給小朋友摺紙上面的人也會笑笑帶過不會計較?然後你現在把來取正件的人給殺了?所以是怕被發現,可是前面不是說褶了沒事嗎?接著又說是個性希望家庭完整,最後卻是讓老公跟閨蜜帶著小孩子遠走,自己留下來?照理說也是自己槓下那東西然後收拾掉自己老公吧?如果有甚麼隱情也沒提到,這發展太匪夷所思了。

  <流向心靈深處的河>這一篇比較沒什麼疑問,但找一個有推理能力的來見證還是很奇怪,他希望失敗就對了?只能說他們還沒那麼熟識才這樣打算。

  <陌生的指紋>這一篇最大的問題是完全不需要偵探,行兇的狀況很拙劣,調查一下基本上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四加一的晚餐>有點要自嘲的詼諧小作,我不太清楚人在國外的時效會如何?然後,你背負殺人罪還拗不過老婆就回來?感覺他老婆不是很強勢的人啊,有些事很嚴重應該就得衡量了吧,既然回來那心理建設也多少要有,莫名其妙做賊心虛怎麼回事?海關都沒攔了是在緊張什麼?最後的結局還不錯,事實上葉桑對警察以及體系感覺蠻有意見。

  <卡拉OK復仇事件>我不太懂那女孩的邏輯,你要復仇結果找上對象的上司,隔天裝死?這有屁用嗎?然後上司更瞎,人家裝的就以為真的死了?這很嚴重,應該會更加確認,我真的難以理解寫這什麼鬼狀況?炙烈的復仇整個搞笑兒戲。

  <左手與右手的戰爭>這真的是要多去想才有辦法理解的動機,而且那種恨意在後來沒有慢慢消停?虎弟性格上挺好的,我不懂那種累積的仇恨足以砸在他身上,畢竟,決定的又不是他,然後妳最後行動還顧慮到對妳有害的上一代?

  <不怨桃李怨春風>故事有一定的張力,但那個殺人手法……水果刀?作者確定這有可能貫穿人體進而「那樣」的刺殺?而且推理還說沒中再一次?你當日光浴人是黏在椅子上?而且這也得先測試才行吧?如果用倚天劍那我同意。

  <鐘擺效應>為什麼假扮成丈夫老情人的妻子會跟丈夫在他老情人家裡的床上做愛?沒別的地方嗎?然後兇手開槍很沉悶,不吭一聲,一吭聲就認得出來了吧?好像覺得老婆終於被抓到直接給她死?有種東西叫風險,沒人想過?

  <琥珀之心>我覺得這一本就這一篇最好,運用星座的特性造成轉換死後遺言,點子很棒。

  <冬夜物語>也是不錯的一篇。劉宜雯主導的都比較沒問題?

  <凹陷的露珠>真相有衝擊力,但裡面的人物很硬要人出來問話?描寫上呈現一種又平又混亂的感覺,葉桑在架構故事中緩衝留白的能力不好,致使故事效果降低。

  整體來說,我不喜歡這本書,讀了也很痛苦,文筆上的優點僅有「這樣的修辭」還能有流暢的效果,沒錯,好評的修辭能力在我的評價上是中下,因為太多無謂的描述,如果文字的修飾有浮濫的傾向會讓故事重心散掉,讀者會因為這樣搞不清楚作者到底寫什麼東西,如果是必要時候的修飾非常加分,很遺憾的,葉桑有些台灣作文弊病的修辭,乍看優美,實則多餘;特別對女性的描寫,好像在寫牛排。

  行文中有很多引號以及雙關逗趣的用法,大部分我覺得拿掉,因為許多現在(這是重修作)已經不覺得那麼特別,一看便知,引號的強調畫蛇添足。人物的反應溶不太進情節中,很多要讓場面輕鬆地敘述?有必要嗎?而且飲食還比推論重要,即便是人物特色,但某些時候真的就太過了,氛圍完全破壞。葉威廉很有白羅的特色,但克莉絲蒂寫下的是睿智帶點風趣,自滿卻又有所倚,葉桑卻讓我覺得寫了一個賣弄而且狀況其實就是照作者安排的敘述的人物而已。

  

迷宮 Donato Carrisi. 義大利 春天 迷宮

  被推就插了這本進來,多納托.卡瑞西的作品還有兩本在架上沒讀。

  近期歐美的作品卡瑞西的都很精彩,犯罪懸疑的氛圍之下又盈滿詭譎難測的推理性,《迷宮》算是他給我的經典印象作品。

  故事就從失蹤十五年後重傷脫逃的莎曼珊開始,圍繞在她身邊的謎團再度引起調查。一名有心臟問題隨時可能往生的偵探透過不同角度慢慢接近犯案者邦尼的下落,隨即陷入陰謀之中;另一方面慢慢恢復的莎曼珊要如何走出被害者的陰霾?故事在最後慢慢地呈現令人意想不到的風貌。

  這本書相形之下短小些,故事探討的則是「學習」並從中帶出社會上父母的問題。主軸的詭計我覺得稍微牽強了一點,好像也太剛好,或者碰巧迎上新聞報導的安排麼?感覺上這本的前後還有故事,據說《生死逆行》是接續,那麼,或許有個之前的?

  是一本可以讓你瞠目結舌的妙作,故事中點出的議題也很發人深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