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讀了六本,感覺近期沒辦法消化掉太多作品.個人的短篇持續完成中.

八月終於等到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短篇獎的出版,今年的水準較過去兩屆強很多,看來我得多花心思調整自己的作品哩.

總覺得台灣這塊土地怎沒有孫亞瀾《少數意見》這樣的作品?可惜我對很多方面的認知都不深,期待台灣能有這樣的寫手,或者已經有了的作品還請告知.

少數意見 孫亞瀾. 韓國 暖暖書屋 

  這一部作品我讀蠻久的,因為最近寫文加上很多狀況,不然算是相當好讀的傑作。

  書名「少數意見」是法律上探討的一個概念,往往是判例形成的要件,同時對映著要透過法律為了少數人發聲是否得以合法合情地處理。

  故事的章節是一步步的訴訟程序。透過都更事件發生的兩起死亡事件,檢方對被告朴在浩提起特殊妨礙公務致死罪,而真相卻因此遭到國家與法律的掩蓋。

  這部作品是以實際上發生的事件改編而來,寫著法律如何存在以及正義、真相在體制之下會是什麼模樣,這時即使知道但讀了還是會不寒而慄的事情。

  作者鋪陳了一部相當精彩的法律對抗故事,而這樣的故事有可能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

 

願你安息 Wiebke Lorenz. 德國 馬可孛羅 

  故事發生在一名助產士的身上,她幫其他父母接下一個個孩子,也希望每個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自己也希望能有這樣的人生,於是,因緣巧合下結識了丹尼爾,她覺得她得以展開自己希望的人生,然而……錯縱的命運衝突才正要開始。

  這部作品懸疑性相當到位,從一開始讓讀者感到疑惑、緊張的留言往下從現在與過去交織出莉娜的遭遇,接著就是尋找失蹤的女兒艾瑪的下落,這期間所有人物不斷在四周醞釀,直到最後揭開一個個令人屏息的火花。

  不過歐美的犯罪驚悚往往有很多日常以及情緒上的表達,這多少都會拖慢故事的節奏,這部作品主要人物在莉娜身上,女性的特色更是如此,也因為這樣她的情緒判斷與驚悚的反應形成雙面刃效應。

  整體來說這部作品的翻轉與伏筆都做得很好,每個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量與想法的轉換,後面的連鎖接露會令人咋舌,要說我覺得的破綻在於某個關鍵人物的舉動──因為我不懂,出門度個假為何要帶走那個?這在那時的情節來看不盡合理,但他對於事件來看則是合情合理,所以……一部分的真相我不意外,所幸故事並不是只有那幾個人而已,人市各有城府的生物啊。

 

女王蜂 橫溝正史. 日本 獨步文化 

  孤島、家族、離奇命案……再加上幾個要點直接能推想出的作家應該就會有橫溝正史的名字,不過這本《女王蜂》三種皆有卻不是直接在這上面發揮,而是離開孤島後才發生事件,最後再回頭去推敲當年那個「沒意外的現場」的真相。

  這部作品的情節與設定相當紮實,這也讓結局產生不小的衝擊,呃,雖然我在前面有思考過某個可能性(因為沾上「家族」又有美女在概念上好像可能會如此),但推演的過程都被模糊掉了,一直到最後才開始慢慢呈現出近二十年來隱藏的真相。

  日式的感情橋段也在故事中嶄露無遺,書名與其內容的意義跟我預想不同但也確實有所共鳴,我覺得是一部相當傑出的作品。

 

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 八千子、余索、王元、重慶月經詩人、吳非. 台灣 馬來西亞 中國 博識出版 

  第十七屆台灣推理短篇傑作選,這次也入圍五篇,其中八千子我聽聞過,他已經出版過兩本長篇,其中還有系列的打算,其他四位都沒見過。另外,八千子就是台灣代表……唯一的馬來西亞有入選,其餘都是中國人。

  <少女監禁六十天>八千子的作品,我是還沒讀過他的長篇,但大概知道是比較輕快風的文路,這部作品也確實如此呈現。

  大老闆的女兒被綁架了!接著就是綁匪與被綁者的留言對話,但看起來……兩人相處得相當好,慢慢的,故事的走向也跟預想不太相同;另一方面就是疾呼找出女兒的大老闆開出條件吸引人手幫忙,兩個徵信社員介入調查,慢慢找出綁架案背後的真相。

  這一篇的詭計其實沒多久就覺得有些可疑了,隨著故事發展,蠻快就有解答。我覺得在思考自己出身以及人生想法這一塊作者有投入自己的發想,算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作者最後的簡介帶點惡趣味的風格也有點意思。

 

  <山間別墅>作者余索。一名作家在咖啡廳碰到前來拜會的客人,提到他寫的作品<山間別墅>改寫一場在山裡碰到的怪事:因山體滑坡而往前走到一棟別墅,卻發現裡面已經有其他人在,但別墅並無主人,待最後一名訪客進來,他們決定探查別墅,卻發現被翻動的痕跡以及……。

  這一篇的推理趣味很重,五篇裡面交互推理感最好的,謎團還跟兩起事件交相共鳴,最後還有巧妙的回筆。

 

  <海洋裡的密室>,王元寫出了相當濃厚社會狀況的作品,主人翁文健的人生可以說是對他的遭遇的投射,從姪子自殺帶出正向又開朗的人為何尋短到自己工作、家庭、朋友、手足間的問題,接著引出現代數據化社會可能造成的隱憂,這部作品在後段產生的情感與人性衝擊相當強烈與無奈,他寫出你我周圍可能發生的狀況。

  謎團的部分跟現代的科技與數據有關,只是在動機上感覺不夠充分,因為我們不曉得自殺者的內心到底在哪一塊上有多脆弱。

 

  <白居寺站>作者暱稱叫重慶月經詩人,不過作品倒沒什麼戲謔感。從攤販的目光到偷拍的過程讓人感受到他人視線,而故事謎團的重心就是「視線」。

  這是一部警察性質的作品,辦案過程就是警察走訪的過程,破案比較中規中矩,特別的是他裡面的人際交錯,而當真相浮出水面的時候就會發現作者一些感官的寫法與人的行為產生頗驚悚的呼應。

 

  <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吳非的作品,後記說本作遺失,還是靠記憶寫回來再改的,這還頗厲害。

  在深夜的燒烤攤碰上之前大學佼佼者的隋波,接著收音機裡播報一起奇妙的計程車師傅遭遇,從而察覺其中隱含的意義而行動的故事。

  這篇的文筆我蠻喜歡的,寫出當代以及北京的氛圍,解謎的感覺有一些島田莊司的味道,而犯行者的心理動機也相當令人深思,透過此也帶出社會問題,然後對照隋波看透世間的特質。

 

  我覺得這次入圍的五篇較之前幾屆來說水準更高一截,稍微遺憾是第一篇八千子相形之下層次與深度較弱。不曉得明年會如何,打算參賽的我放眼自己作品與本屆相較恐怕也是落得遺憾之地,但還算有些時間可以修潤。

  這次五篇真的各擅勝場,完全呈現不同風貌的推理文學,這個就是看決選的評審的喜好跟想法,希望到時候評議的意見可以有相當的說服力。

  本書有附上複選評議,其實我覺得百忙之中去評選多少會漏失一些故事的況味,當然,每個人著眼的目光不同、感受也不同,只是覺得有些作品遭到的評價有點可惜,這跟去年王稼駿<亞斯伯格的雙魚>一樣意思。我覺得評審除了評選之外還要有一些推理的初心,這並不是一場「增添喜好」的競賽。

 

  本屆個人的喜好:52341

  首獎推測:5

  但是……我覺得這一屆是相對問題比較少的,我覺得2跟5機會最大,1的深度相對較差、3主要探討社會議題,推理不討喜、4乍看是中規中矩的警察辦案而已,沒有著重在連鎖的人際關係恐怕不得志。講白一點,看這麼多屆,也真的知道讀者感觀各異,但評審的說服度真的都有幾個我覺得很低,比起作品,有些人的講評我很難接受,再來就是有一些關鍵卻都沒人看出來或反駁,只能遺憾以對。

 

迷蹤記 John Harvey. 英國 東美 

  我覺得芮尼克探長這一系列的作品是用來反射那年代英國社會的種種樣貌。這次從一名人生似乎不那麼成功的年輕人被襲擊出發,連接到後來發生的綁架事件,警方的應對就是去抓每一個發現的線索並且探討每一種可能性,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則是因為報導與事件感到威脅,從而真的發生狀況,社會與家庭的衝擊就發生了。

  如果以事件或是謎團來看,這部作品蠻普通的,他主要是透過案件來透射每個人所經歷的,也因此讓讀者感受芮尼克心理上的乘載與困惑。他的手下也都各自有自己的方式跟看法,所以其實比較像在讀各種人生縮影。

  這部作品節奏真的很慢,特別你著重事件的話就會有點無味,但如果讀的是人物,那他會帶出很多感受與思維。

 

刪除 本多孝好. 日本 台灣角川 

  比較輕快的短篇,透過頗有意思的點子「刪除資料」呈現一部部的故事。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資料都存放在數位儲存中,當你離開人世的時候會不會有什麼不希望留著的?圭與祐太郎的公司就是做這門奇妙的生意,特別的是這兩個主雇關係價值觀不太一樣,於是在這幾篇故事中表現出對於要不要刪除這一點的爭論。

  複雜的人心就會有複雜的故事。

  圭與祐太郎本身也有特殊的背景,我想這一系列會串著兩人為主軸持續創作下去,近期似乎蠻多這類型的系列作,以本作來說,概念相當有意思也很貼近當代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