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放五本這個月相對喜歡的作品,放首位的是最喜歡的.四月讀了14本,大部分都覺得不錯!

有時候絕版還不太有所謂,還能找到不少,但真的有時絕版讓人發怨啊!李查德的作品也太絕太難找了吧!

讀過才會真的知道~不僅李查德,這個月讀的《退出遊戲》也比我預想的精彩.

水母不會凍結 市川憂人. 尖端 日本 

  這本是蠻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書名,沒讀之前知道跟航行器有關,看到水母以為是在水裡或海中,結果原來是飛船……稍微想一下,也對,大概知道飛船形象的我可以想像為何叫做「水母」,特別是故事中平行時空概念裡的飛船技術更如水母的樣貌。

  本作是鮎川哲也獎得獎,這就足以讓推理迷萬分期待,加上這令人好奇的書名,更甭說有致敬《一個都不留》的味道。在一起疑似水母船事故現場中發現的六具遺體……全為他殺,所有調查與推理都排除自殺與意外的可能,那麼,兇手是誰?又是如何做到?若是逃脫那可能會是一個最不是密室的密室逃脫,因為現場在氣候惡劣的雪山之巔,是一個「暴風雪密室」啊!

  故事是雙線加上獨白,巧妙營造出現場以及後續調查然後摻入類似對讀者提示的概念,整部故事滲透進閱讀的感觸之中,另外文字上的特色應該也是別有所計,其中國家都用英文字母代替,且在故事中的一些詞句還有小字標註,再來,這是一本明顯西洋的背景故事,卻是由日本作家書寫,這一點我一開始覺得「寫起來就是日本故事的風格,有點倫類不搭」,但後來才發現整部作品(當然是透過評審的提示)除了平行時空的過去時間軸外更採用198X年代小說(越洋作品)的呈現方式,可以說作者相當著心在環境之上,此外推理與詭計更是巧妙的局中局,加上獨白中提及的不確定性反而讓「整起計畫」顯得拳拳到肉。

  相當漂亮的一部推理小說!

  如果有人質疑動機,那很遺憾該人的情感思維是缺乏的,因為就是那個年紀與背景可能產生這樣的懸空依賴感,最後走向如此地步我覺得是合理的。

  讀完本書後面還附了評選見解,我覺得日本(至少評選本作的那三位)的評鑑人解讀起來都蠻謙虛的,著重在作品的優點,而缺點的部分會俐落提過去,可能關鍵可能致命但不會拉出來把作品打到死,因為畢竟是上百篇中脫穎而出,抵達此地會有它的理由,如果還特別去鞭真的有失氣度──我覺得有種信服感。

 

達達戰爭 天地無限. 要有光 台灣 

  這本相當好看,今年至今閱讀的台灣作品都蠻不錯的!

  不知道書名是否有隱喻?取自內同名短篇,基本上就如名字,是兩個達的商業鬥爭,這首一篇就很有娛樂性,同時也把上班族的一些風貌整個詼諧呈現,其中還有危及企業的事件,解謎與推敲的部分也很有內容,更要緊的是對於天地無限過去多少是有點覺得文筆應對上有點硬澀,但在這本中短篇集中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人物與情節是相當活靈活現的。

  第二篇〈新創殺手事業群〉還蠻屌的,直接就創業的概念寫出黑色幽默又有愁鬱的故事,沒想到搞一個專門殺人的事業可以如此有系統的透析,這同時更大大諷刺台灣對於酒駕的寬容,讀這故事的過程也讓我不寒而慄,當真是無法無天。故事的跌宕很寫得入心,後面再來一個公路賭注真的把情節推到最高去了,收尾也令人嘆息……至少有點像天理稍現。

  <洩密者><雨季.日記><消失的VIP>調查與推理的味道就比較重了,都是相當有意思的故事。

  本作寫進了相當多台灣現象,足足是頗多令人憤滿的社會狀態與公司歪理,讓人同理又被故事的謎題給吸引下去,相當喜歡。

 

人魚之歌 Val McDermid. 春天 蘇格蘭 

  春天的「storytella」系列過去追得不勤,一回首已經拉出好長一大串,更讓我佩服的是至今不只持續出版而已,另一個「春日文庫」也跟進且是令人咋舌的速度出版……我想表達的是麥克德米是這系列相當早就引入的作家,但我現在才讀,而她的作品應該也頗受歡迎,近期也有新譯。

  會是怎樣的作品?閱讀前我大概是知道是歐美的犯罪小說,讀得多了其實大概知道可能的套路如何,阿這個方式真的是幾十來年骨幹雷同,《人魚之歌》也算是,不過主要偵查的角色雖然是一名心理學家更是犯罪心理專家,卻是一個青澀一點的存在,湊在一組的是名女警官,就如作者介紹中提到的,女強人,不過也很有頗吸引人的柔情面。

  所以故事要說些什麼?為何要取為「人魚之歌」?我一開始以為跟海上有關,但讀了才發現沒海沒魚,所以是什麼意思?

  很有意思,這書名基本上把主軸都寫出來了,只是要讀到後面才會意會。

  故事是疑似同性戀的連環獵殺虐殺,到底是不是連環殺手成了爭議點,這也帶出警局內的關聯衝突,同時寫出女性在警察這職業中的困境與彈性,順勢把外來的心理學家給兜在一起,自然會有一些曖昧存在,而女性作家寫這樣的故事時那感覺特別有意思。

  這部作品許多細節都抓得不錯,可以說故事很微妙地就確實地發展下去,在一些歐美作品中多少會有一些情節上的刻意以及事前的隱匿,麥克德米的就沒這感覺,特別是最後的「對決」。

  很多心理面向的要素都在故事與人物之中,我頗欣賞歐美作品這是其中一點,常會有很自然流露直接表達感受與想法的狀況,這讓我心中還頗有緩和的共鳴,而東方比較多的是「認同」而已。

  想到上次讀的賈納德《完美殺機》是心理分析師系列……但那系列一沒啥分析感,倒是麥克德米《人魚之歌》東尼.希爾是從頭分析到尾,且在最後感受到融合了太多感覺的「人魚之吻」哩。

  

烏盆記 呼延云. 中國友誼 中國 

  留心,在某些時候會突如其來發現某物事登場在心中,煙台機場有周浩暉,這次在若水堂簡體書店則是發現呼延云……他到底是誰?呃,比較尷尬的是我並沒有當下就買,因為書店裡的事《真相推理師:倖存》是系列之二,所以回家查了資料也瀏覽過中國推理的推薦,發現他並沒有在主要提起的幾個名字之中,但是有人提到,而且提及的感覺讓我頗興奮,在某個報導上他還相當自負地:「中國寫推理的只有兩人,我是其中一個。」很好,就讓我瞧瞧有何能耐吧!

  結果搞了半天從三民那邊來的也只有《真相推理師:倖存》,《嬗變》居然變缺貨?過一天又變成有庫存?反正又下一單,悲劇的是第三本《復仇》居然出版沒多久沒書了?所幸還有《黃帝的咒語》、《烏盆記》,另有一本《鏡殤》也絕了,不過看起來會出在「真相推理師」系列之中,只能希望第一跟三都有而似也能順利出版。

  所以我讀完《烏盆記》就是希望他其它都有出版,那麼,呼延云故事帶給我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只是我比較憑名字先拿,結果《烏盆記》可以說是所有作品中比較新的……2015,不曉得他近年是否還有新作?

  《烏盆記》開頭就有解說,這是中國古代的傳奇故事,跟包公案有關,我想我小時候或許看過?不過並不是很有印象。其實一開始提及故事我倒沒覺得如何恐怖,但是想著唱戲的感覺以及被害冤魂的留連那好像也蠻詭譎;故事跟歐洲殺人旅店感覺頗像,只是他們還把被害人做成盆子。這是近千年前的故事,然後,千年後,這故事的成分就在當代登場,這便是這部作品的主軸。

  在本書的前半段讀起來有一點混亂,可以說相當多的類型元素都在裡面:攻堅、推理、襲擊,然後是翩然登場的「名茗館」館主?特別最後這個,我覺得呼延云創造了真是我首見的「偵探」概念,宛如武俠小說的元素,提到中國四大推理組織!聽起來一個是大內兩個業餘一個學生,而且還不是同好會這類的,加入還對警界生涯有助益!甚至有「推理者」的稱號!我靠!這地位突出的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就我所知的偵探往往是跟拍、尋狗,只要碰到跟刑案有關的大部分都退避三舍或是直接被辦案方扔出去,現在居然變成正統的顧問機構且還有不小權限!這真的讓我不太習慣之外又有種熱血的感覺!其中呼延云(同作者名)似乎是高中高手高高手的存在……這蠻妙的,而且跟中國也頗合,可以說是百年傳統全新感受。不過也由於這本是比較後面的,所以人物中一些對話跟先前會有相當輕微的牽扯,不然在某些場面看到某角色的手段應該會蠻期待的,哈。

  作者把《烏盆記》這個故事相當巧妙地重現在現代中,並且讓它有更深的寓意,愈讀就愈感受到緊箍著悲念之人宛如被封在烏盆中的無力怨恨,這也讓故事後段的張力隱伏,同時在最後的結局產生了少見的巧妙結果。

  故事中蠻多點都提到一些作品、影劇,亂有親切感的。

  從一開始真會讓人覺得沒頭沒腦的部分到後面開始透過推理整頓,所有紊亂的線索整整齊齊排列,真的是非常厲害,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的「推理」小說水準是相當高的,不僅是一個點的事件或是一起離奇密室事件的解決,而是相當全面地解析整起事件,其中就會發現所謂推理水平的落差,這就好像武俠小說裏面高手功力高下的感覺啊!

  推理之外的故事更是回環相扣,甚至更透出寓意,呼延云的文字也寫得很穩,對話相當活絡,非常值得期待的作家,現在只希望他的作品都有辦法取得,而後續也還能有持續創作。

 

至死方休 Lee Child. 皇冠 英籍美國 

  終於給我收到已然絕版的系列之二,連帶三跟四都設法到手,第一集帶給我的感想後會很期待後續故事的發展。

  我想《地獄藍調》有一種給人逆轉些許形象的感覺,讓本來以為是美式英雄風格的作品以謎團推理為主的方式呈現(當然英雄還是有),令人印象深刻,接續的這本《至死方休》就比較像我一開始感覺的作品:英雄、美女、陰謀、國家安全或世界毀滅之類的,但其中的內涵也寫到了在所謂自由之國的美國中我想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衝突問題,這也能讓李奇周遊列國的經驗帶來一些對比哩。

  開頭其實跟第一本有點像,這次狀況更快更突然,只是要幫一名從乾洗店出來的腿傷女子一個忙,然後抬頭就被人給槍指著,推上車開始了「李奇居然被綁架」的奇妙故事。這名女子是誰?綁架的目的又是什麼?謎團就在搖晃不只的車中蔓延開來。

  這本節奏相當快,到後面更是有慢動作解析,而過程中很有英雄美女的互動,這真的頗能讓人心情激動。綁架不小心綁到鬼神真的是衰,李奇應該是我讀過動作性質作品的主角裡面綜合能力最好的,而且又紳士又善良……應該小說才找得到,哈……他如果跟嘉納德故事裡的JT合作還蠻可怕的。透過故事也讓李奇表現出他技能高超之處,另外也提及一些他可能的過往。

  不曉得他這能不能算「旅情」欸!這個浪人完全是到處走,反而自己國家不認識,所以在他與荷莉的對話中說到為何自己要周遊自己國家還蠻有意思。

  這是本很能抓住目光的作品,李查德是真的相當能鋪陳情節,所有發展也都有他的因果,雖然這本是綁架、國安、陰謀方向的作品,但觀察與推理才是穿梭故事中的關鍵。

  最後的「真相與選擇」感覺有點小諷刺?唉……我覺得很登對啊!但李奇不流浪就沒後續故事了吧?難道每一本都一位麼……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2 岡崎琢磨. 麥田 日本 

  距離讀一有一段時間,不過塔列蘭咖啡館的氛圍倒是還頗有印象。

  以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對讀起來雖能感受到他的特點,但整體來說不那麼吸引我,謎團比較刻意朝著青春與愛戀的方向發展,那第二本來說主軸也是如此,不過謎團跟事件比較有出乎意料的發展,關於咖啡師美星也有更深入的認識。

 

山羊獰笑的剎那 陳浩基. 皇冠 香港 

  這部作品的出現我有一點訝異,因為印象中的陳浩基並不是快速的寫手,距離上一本《網內人》還沒一年哩,有辦法立馬變出一本故事?不一定不可能啦,但我覺得這部作品應該是很早就有底稿去修改好的,因為內容就如過去陳浩基的作品,相當紮實,閱讀他的故事會有一種綿密的讀感。

  故事裡的時間點大約是2011年,背景是大學新鮮人準備前往宿舍報到,接著發生一連串恐怖事件。

  我距離大學也十年有了,但故事中的情節讓我有些微緬懷,可惜的是我沒故事中那樣青春感,我比故事裡的阿燁還要來得平凡再下修啊!好歹他認識女生啊!啊阿阿!

  其實在讀的過程中一度還生出「喔!陳浩基有一本可能『還好』的作品囉!」的想法,結果知識量不及故事中維基的我自然沒看穿其中的奧妙,頂多是在一些奇怪現象的點上有點困惑與苦笑而已,結果這一些到後頭都成了解謎的拳頭往我的頭砸來,體驗了這一次閱讀中起承轉合再轉的精彩過程,更在其中領略了許多知識,所以我才會說陳浩基不會是快手,就算是,他也是他在創作前的歷程中已然吸收了那些龐大無邊無底的知識與概念。

  故事的氛圍也寫得相當入木,引領著讀者漸進的怪談與恐怖氣氛從文字中滲透出來,途中還相當有桌遊《瘋狂詭宅》的樣子哩!

  曾見過作者一面,我不曉得這部作品也有他自己對自己個性的投射?對我來說,有一些,所以後段的情節還頗有感觸,所有的因果緣由讓這部故事相當澎拜,很棒!

 

  這幾天有人在FB大放「華人作品不及歐美日」的厥詞。這應該是今年聽到最好笑的笑話,不然請他來讀陳浩基。

 

黑暗之眼 米夏. 要有光 台灣 

  台灣旅情推理!感覺是個不錯的點,不過偵探本身不太算是容易旅行的職業……這樣會以旅行為軸來發展麼?

  這部作品整體的設計上別有用心,書名的暗示之外還有穿插在每個章節之前的照片,真要說的話再附上翠峰山屋的平面圖或許會更好,畢竟一開場就直接暴風雨山莊的連續毒殺,只看到外觀不太清楚裡面長什麼樣。

  個人認為這部作品寫小了,當然結構上呈現了比較少見的方式:直搗謎團的暴風雨山莊連接上後續探討兇手其他動機與背景,算是比較以「外在」的角度描寫整部故事;少見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在前段的閱讀過程中發展的有點倉卒,導致人物感覺上血肉感偏低,作者自然在對話與字裡行間有所提升,描寫上也沒甚麼太大的不自然,但事件產生的共鳴感我感覺是比較低的。後段的部分有點像台式的人物解析,蠻有媒體風味。

  作者圖像跟貓合照!故事的關鍵也落在貓身上,哈!貓毛真的是無所不在,是一種讓掃地很有成就感的生物。

  會期待作者後續的作品,不過在故事的架構上可以拉寬一點,我想會有比較多閱讀的感觸。

 

百分之七的溶液 Nicholas Meyer. 臉譜 美國 

  認識福爾摩斯的話看書名應該就有所聯想。

  論偵探、推理,福爾摩斯的影響力不是無庸置疑,而是在提起之前直接就在腦海裡了,這類型的小說不讀也都知道這號人物的存在,也因此,怎堪四十部作品流傳?許多的仿作、續作、前傳甚至改版改編樣樣有,我想世界上再沒有比福爾摩斯更單一卻又更多樣的偵探角色了(同時華生也是)。

  但是要彷寫沒那麼容易,之前讀過的《福爾摩斯的功績》、《貝格街謀殺案》兩短篇以及長篇《絲之屋》……等等,可以說是維妙維肖,不過短篇總是本身就有寫小說的名家出手,或多或少還是能感受到「非華生」的筆觸,而《絲之屋》我覺得差了一點,直到這本《百分之七的溶液》我覺得感覺算是更像,即使出發點有一點「翻案」的味道。其實華生的寫法算是自成一格的體裁哩,後續的偵探推理不太有雷同感覺的作品出現。

  《百分之七的溶液》著眼的自然是福爾摩斯的毒癮,透過這個線索對「福爾摩斯」來個「推理」,這真的頗有意思,因為通常都是福爾摩斯對來者觀察、論足,可沒甚麼人來推敲他老兄打哪來又啥行業甚至生活背景,而這部作品巧妙地將此呈現,並且寫入許多福爾摩斯式的探案冒險與推理。

  其實讀到一些設定與推敲上有些微抗拒,哈哈……因為那個主要的點突然被比較巧妙地解釋了,但不得不承認梅爾確實寫得相當不錯。

 

退出遊戲 初野晴. 獨步 日本 

  獨步輕系列登場的第一本……原本是抱著不太有興趣(青春胡鬧?)然後又覺得應該讀個一本的心態買了首本,結果到現在才讀,接著就發現又是本自己亂預設立場而放著沒讀的傑作。

  其實背景跟我想得差不多,內容也相當輕鬆,事件一開始感覺上也就是學園內的小事?文化祭的危機?然後又有三角戀情之類的,但慢慢進入故事與相關人物會發現輕鬆好讀之外,學校的風格還頗有味道,而謎團自然而出也在苦惱中求解,從而得出令人微酸卻暖的結局,真的是相當棒的故事。

  一開頭就提到管樂社的人才危機,於是事件就巧妙地成了收攏成員的任務,我覺得很自然鮮活。情節也寫出不少日本獨有的笑料,相當有畫面。

  這是一本超乎我期待的有趣作品。

心理罪之畫像 雷米. 瑞昇 中國 

  終於讀完這本中國犯罪推理代表作之一,倒是有先看過一部份的劇有點苦笑,讀到人物的樣貌直接就聯想到演員的樣子,算是蠻符合,不過小說裡的方木根本是煙囪啊……另外,我一直想說這本是系列之一,而方木過去遭遇是前傳,可是裡面難道不是直接把《第七名讀者》的兇手給抱了出來麼……劇是巧妙地把過去包覆在情節之中,但小說則是方木的魔魘。好吧,反正之後有機會能讀「前傳」。

  以讀的第一本作品來說,《心理罪之畫像》可能是其中我覺得評價比較平的作品,可不是什麼期望帶來的落差,而是我有一些比較難以釋懷的部分,就如同我還沒讀過幾本的橫溝正史的作品的一些評價:兇手都把殺人秀演完了偵探才「評價」的感覺,方木的犯罪心理畫像前端很是犀利,到後頭有點鈍,這還可以理解,畢竟事件一直發生在他周遭,再敏銳也會有些懵,但是喬教授咧……如果故事有些宣揚正義或心性一類的,那他這個同是畫像者怎沒有暗中阻止?也難怪在劇裡面要把他安上一個老年癡呆症的問題,消掉這部作品頗違和的這部分。

  劇的部分也有比較凜然於「心理罪」的發言,這部分我覺得讓這部作品有加分效果,也就是我覺得影視化有修補故事的效果,算也是證明這本是還不錯的系列開端。

  這部作品出版於2009年,也就是我開始投入推理閱讀的年份,看到書封上的「雷米旋風」實在感嘆,中國推理並沒有透過此而有一席之地,瑞昇文化也在第二本之後中斷,相當可惜,幸好有些因緣際會讓我觸角到這領域。

  福爾摩斯是見實際的人來推敲背景與經歷,方木則是透過犯罪事件推敲犯案者的一切可能。

 

梅菲斯特俱樂部 Tess Gerritsen. 春天 美國 

  先打知名度再來看順序……台灣譯介來的作品往往有這樣的現象,讀本作時就爆到近期出版《外科醫生》的雷,哈哈……然後看維基才發現《外科醫生》根本就是整個系列的首本,春天是把莫拉登場的《莫拉的雙生》先帶進來,啊這樣應該也先讓《外科》來一下再慢慢出後面咩!總之,就這樣了。

  這部作品帶著宗教與惡魔的味道,相當獵奇的殺人場面,但詭譎陰暗的氛圍是更勝血腥,到底留下三個逆十字的殺手是誰?被牽扯而帶出來的「梅菲斯特俱樂部」是怎樣的存在?這讓故事朝著不太一般的方向走去。

  格里森相當會寫故事,而且不落窠臼,好讀之外更有許多別開生面的情節與她想要探討的議題,《梅菲斯特俱樂部》裡帶出了一種「說法」,乍聽或許離奇怪誕,但仔細思考,人類與人類間的這個環節並沒有絕對得以述說與溝通的方式,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可不見得是處於「相互同意生存」的點上,在這裡有點搧傳統正義概念一巴掌的感覺,人性的探討就更具有歧異性了。

  於是莫拉與瑞卓利這兩者就有點像是兩種概念相互拉扯的同伴存在,我認為這部作品很巧妙地讓議題在她們之間共鳴。

  這一系列好像還沒出完……我明明看這本居然十刷欸!希望得以完整呈現!

 

冰刃方程式-偵探林若平的解法 林斯諺. 尖端 台灣 

  這本書收錄的作品我過去都曾拜讀過,對我來說是「再讀」,不過作者林斯諺本身有相當的增添與調整,跟我所讀過的有些許不同,呃……但除了一些明顯的地方我是沒辦法舉出改變的例子,而是閱讀的感受上有不同以往的感觸。

  這本書存在也有點弔詭,因為我是在2016年11月買的!當時本來有打算一下就來讀,哪知道東插西補結果放到今年,還比後來出的《小熊逃走中》還晚讀哩,讀完才發現已然過去一段時間。

  我個人覺得林斯諺的中短篇故事都相當有意思,特別是接近結尾時的收束會讓人讀得精神緊縮,開始轉動從一開始閱讀到當前的思緒,而意外更是從沒料想到的地方蹦出,像第一篇《偷走你的心》可以說是詭計的巧妙展現。

  本作集結的作品大部分都跟情慾有關,許多都是較早期的,可以讀出作者在那年代心理上歷經的在現在可以稱之為的「滄桑」。

  <五個愛>應該會是我感觸比較特別的故事,因為原版的英文稿我有幸拜讀,更不要臉的是我還給他翻成中文,哈哈!但我想我應該還可以有些許自豪,因為讀了作者正宗「翻譯」後還有一些我還記得當時翻出來時想像中文字帶來故事的畫面,幸好多少神韻是有些寫到;林斯諺在這一篇中增加了不少懸疑與推敲性,雖然小巧卻也頗經典,另外在最後探討「愛」這一點上引出相當哲思。

  同書名的<冰之刃>我想可說是非常獨特的設計,讀來應該也不太會有第二篇雷同的故事出現,利用中國文字的特性加入「敘述性詭計」並且在結構中層遞,過去我應該是在網路上還是電子稿讀到,當時覺得有點「硬」,在感覺上缺少某個決定這部實驗性作品的要素,而在書中的版本則有了精妙的完成性,我認為這一篇是台灣推理中短篇的代表作之一。

  身在台灣的環境,要如何持續燃燒對創作的熱情不容易,要如何擠出時間去燃燒更有學問,我想林斯諺現在也在轉轍點上殺出重圍中,很期待他即將問世的作品。台灣推理有許多路已然漫漶,若說還有一條幽隱長道,我想這就是林斯諺走過的痕跡,而且還持續著。

 

在咖啡冷掉之前 川口俊和. 悅知 日本 

  我想我是有「下一本快出所以快看上一本症候群」,所以拿了這本讀。可以回到過去的咖啡館會是如何呢?

  有時空穿梭因素的作品都會有些悖論,其實這部作品不乏如此,不過在規則上確實有相當的導正,至少在「意識主要的狀況上」無法有任何改變……但讀這部作品卻討論這個才是遺憾。

  還沒開始的簡介裡提到這本來是部劇本,被相中後才開始著手小說化,但川口並非小說創作寫手,因此背負期待卻不得作品而出,在幾年後才再度著手,我覺得該編輯的心境有點巧妙地投射到這部作品中,創作的軸也跨了過去與未來,而成就的作品我個人相當喜歡,非常溫暖且令人嘆息、感動的傑作。

  故事要素的設定相當有意思,場景在地下室復古的咖啡廳中,狹小的空間溫度適宜,看似會擁擠卻能令人舒適地窩座,三座時間不同的鐘,而店長與店員布溫不熱的特性更讓氣氛有種包容感,再來就是落座於店裡閱讀雜誌的奇妙男子、穿搭乍看不襯店的酒館老闆娘以及非常巧妙點綴其中的客人──幽靈,洋裝女子。這些人物之外就是都市傳說:可以讓人回到過去的咖啡廳。

  穿梭時空在這間店有很多規矩,不破的規則創造出奇妙的可能性,設定與說明上都相當合拍地描繪出這間「纜車之行」的狀況:為何沒有高朋滿座?穿梭會如何?繪聲繪影還是真有其事?當有念頭有悔恨甚至有希望的人來到此地,決定等著洋裝女子上廁所的空檔坐上那個關鍵座位。

  這是一部讓人讀了忍不住盈眶的作品,許多情感就發生在字裡行間,當下所想與之後所想及回到過去或未來所想的與想要見到的當事人間是怎樣的碰撞?人如何理解自己與相對的人?真相讓心跳衝擊著情感,但不消多長的時間就在咖啡冷掉之前想說的想做的想挽留的都成一縷回不到杯裡的熱氣一樣歸於不見。

  故事都是杯杯咖啡,降溫趨苦,但一飲而盡是心理難以忘卻的回味。

  非常令人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