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完成13本!最喜歡的作品是今野敏《隱蔽搜查:果斷》以及迪佛《惡魔的淚珠》

另外《古書堂事件手帖2》依然讓人迫不及待.同時感受到魔幻寫實的《百年孤寂》.《無証之罪》讓中國犯罪寫手再補上一個名字:紫金陳.巧妙布局的《地下室》這本居然限制級?

而讓我遺憾的《聖靈守護之地》已經名列今年最差作品之一.

青之炎 貴志祐介. 台灣角川     

  這本是電影封面,二宮和也的形象還蠻合櫛森秀一。

  日本作家對於國家的法律總有很多著墨,這一點不曉得是我閱讀台灣文學太狹隘還是真沒有,法律跟正義更是破洞百出的此地我卻少有讀到這類探討的故事。日本特別少年法,許多作家都稱之為惡法,但描寫的層面卻很多面向,像東野圭吾《徬徨之刃》的父親親手制裁、藥丸岳《闇之聲》的贖罪、中山七里筆下的御子柴甚至成了律師!?這個法律的枉然與可能性都被探討,貴志祐介這本《青之炎》則是青少年當下犯罪以及自己意志上的衝擊與變化,那像秀一這樣的人會是少年法庇蔭之下的可能性?或者心中的青之炎將把他燃盡──不僅是觀護反效果,還有社會媒體的推波助瀾。

  目前讀貴志祐介並不多,而且好像還蠻剛好不是讀完全黑暗與恐怖走向的作品,因此這部作品中的秀一心中從原本的冷靜計畫到最後的痛苦糾葛讓我想到《來自新世界》裡用念對付人時產生的阻力──人基本上都還有著不能殘害同類的意念,特別還未成年的人們。

  人物情感上的描寫巧妙地表現出青澀與成長中的觀察能力,因狀況而有的細微變化也都能讓人會心,而秀一的性格從開始到最後──雖然讓人無力──始終如一,自作聰明,我想,這或許是他犯的最大錯誤。

 

恐懼罐頭 不帶劍. 奇幻基地 

  會是怎樣的故事?──這樣的念頭買了這部作品,本書是作者的短篇集作,是在許多網路平台發表有好評後出版,並且最後一則故事還很有心的將前面都給交織在一塊兒。

  讀這本書有一種奇妙的同齡共鳴,我想作者跟我年代以及某一些歷程上的見識相當接近,用語上讓我很有周邊感;另外文筆相當鮮活,如果有寫推理犯罪類型的故事我一定捧場,且搞不好會有很好的表現。

  故事來說都是奇妙的短篇,但我個人對「恐懼」有點小意見,因為就閱讀的感觸來看,「恐怖」或者「詭異」會比較貼切一點──我覺得故事的感受不到恐懼,自然沒得比伊藤潤二的漫畫,甚至十來年前我網路上讀過的攤的作品也來得發毛些,不過每一篇故事都有很有趣的設定,台灣的環境也劃在文字之間。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捉迷藏〉這一篇,其他則是詼諧與感傷元素居多,另外〈槍〉也不錯,武俠小說寫起來亂有味道的!

  整體來說算是不錯的短篇故事,只是由書名帶進來卻沒有書名提示的感受。

 

瞞天過海(b is for Burglar) Sue Grafton. 小知堂 

  金絲.梅芳探案系列的第二部,讀這本多少是因為作者過世的影響,在台灣不曉得字母出到第幾本,只知道過世前出版到Y……不曉得Z是否完成?還是誰來接手這未竟之業?(雖然她女兒反對)

  這部作品中文的名字有點礙到故事的謎底,雖然沒直接影響,但我還是覺得原文的書名更有含意。

  女性冷硬派代表偵查案件中規中矩,比起曾讀過的其他男性偵探來說,金絲.梅芳真的是不得不的時候才會採取怪招,此外運用的比較偏跟男性奇妙的友誼關係而女性則是類似姊妹淘情節的方式來探詢線索。

  故事節奏也是規矩,比較有意思的是愈調查就愈有令人起疑的線索,這些線索相互組合出的樣貌又截然不同,伊蓮的失蹤顯示了許多不解的終點。

 

隱蔽搜查:果斷 今野敏. 獨步 

  這一個系列獨步出版斷在這本,所幸青空文化有續出,但不曉得是否能夠持續登台……

  故事自然是龍崎被降職在大森署的現況,他個人特質在這部作品中給人相當強烈的震懾,我讀個前三章頓時絕得清爽無比,他所提示的「做事」原則令人嘆服,但遺憾的是這社會中有太多浪費人源資源的「做人」原則。

  描寫警察高層對外與對上的官僚的內容讓人從不同角度來審視一起事件帶來的對內風波,龍崎的準則也讓原本的正確做法在「為人」的當下顯得格格不入,他的性格自然是有點僵硬,但「做事」的方面卻是一種頑固的靈活,讀著會被他的精神感動,同時省視自己與周圍。

  事件也富含推理性,因為媒體搶新聞而亂成一團後才發現事件當下有些毛邊,到底那些不太合理的現象是怎麼回事?令人在龍崎的生涯與事件的真相間捏著冷汗並且漸漸振奮地讀著。

  最後是由家庭來個收束,顯示著即使自負國家使命般的精神,家庭仍是最後回歸的所在──或許今野敏所要寫出的是一個相當理想的官僚的指標人物吧。

 

心魂 楊寧琍. 躍升

  這本是作者「女性推理」的首部作品,也顯得開頭的導文特別讓人期待,有趣的是進入故事的開端雖時有些詭異、帶著死亡灰色色彩,隨即在主人翁丁昭琳的登場下活蹦亂跳起來,實在很難人讓人不印象深刻。

  兩篇故事<預約人><心魂>。

  首部作品純推理的味道蠻重的,事實上作者主要就是創造出謎團,然後讓偵探丁昭琳帶點正經又胡鬧的推敲,故事中許多專業的細節都簡化許多──呃,雖然是許久之前,但台灣的司警應該不會那麼隨便把資料給平民百姓看吧?而她的偽裝又相當順利,甚至關鍵人物的關鍵物證跑出來也很直截了當,但這些倒無損故事發展帶給人的感觸,即使兇手基本就是剩下的那最後一個。

  讀起來輕詭計認真說是蠻有概念的,<預約人>裡的設計殺人、<心魂>裡樓層混淆的伎倆都令人驚嘆。

  不曉得丁昭琳是否作者自身的反應,還蠻可愛,但需要有像大德這樣修養比較好的老公。

 

惡魔的淚珠 Jeffery Deaver. 皇冠 

  迪佛的作品總讓我心跳加速。

  這一本不是萊姆系列,不過跟他是有一點相關,主要內容是文件與筆跡的鑑識,發生地點在華盛頓,故事中主角派克還曾跟紐約的萊姆聯絡詢問物質的問題。

  地鐵槍擊事件點燃故事,下手者冷酷、乾淨俐落,也讓已然深陷政治危機的市長被逼選擇,然而在贖款伏擊的過程中卻得知預謀者意外死亡的消息……只有他能停止「掘穴人」的殺人行動,苦無線索的聯邦調查局只好找當前碰上監護危機的前文件組長派克。

  線索皆無,唯一只勒索信上的微物證據,到底要如何找出犯人、阻止屠殺?

  本作相當刺激,每四個小時一限,靠的是如何從信中得到的訊息盡快攔住兇手的下一步,但可怕的是每一步落下時往往對手已經先登,在連環的算計與陷阱中要如何找出犯案者真正的目的與意圖?「惡魔的淚珠」成了巧妙的關鍵,這不僅是兇惡的象徵更是讓整部故事狀況連環轉折的「一筆」布局!

  派克的家庭以及瑪格麗特的背景描寫得令人動容,兩人的互動那細微的靜電感很妙,迪佛真的非常會寫故事,歐美小說難免會有的拖冗在他筆下幾乎沒這回事,每個環節都很巧妙地在關鍵時刻到位。

  文中有提到一些英文文法的部分……突然覺得台灣一些所謂英文好的學生可能比一般美國人文法要好,有一個我看也知道錯的文法居然有九成的人習慣性也是錯的,哈……雖然不是說要教錯的,但我真心覺得學習階段的英文應該是理解文字用法就好,看久了就認識,認識再去研究,回想到過去一開始唸書就塞一大坨文法專有名詞,讓我非常想吐,也完全學不好。

  另外本作也提及犯案與精神狀態……法律自以為的人性有可能讓更多真正的人性被抹煞。

 

古書堂事件手帖2 三上延. 台灣角川 

  這一系列的作品真的讓我有種溫潤感,上一本的腥風血雨頓時消散,只感受到和煦的天氣下路邊默默營業著的舊書店的視野,從這氣氛中凝聚出的兩名人物就是栞子與大輔了。

  連作續著前部,而開端更是謎樣的《cracra日記》,不僅是謎題會奇妙地找上門,栞子背後似乎有更深的謎團。

  第一則短篇還蠻巧的最近《發條橘子》的電影有修復再上映,我只有看過預告,不過大概上知道內容,算是簡單的小品同時才知道栞子從小就是個狂熱的讀書者。接著第二篇與大輔的過去的朋友有關,兩人外出估價,碰巧就是大輔過去交往過的女孩子,藏書中的謎題甚至拉回開端的點上,而最後就是漫畫收藏家帶來的謎團,這也讓大輔接觸的栞子較陰暗之處,也讓讀者對於兩人的互動感到危機啊!

  讀起來相當輕鬆,不過謎團的設計不僅巧妙也與狀況相和,一種渾然天成的舒暢在閱讀的體驗之中。據說接下來進入主線,非常期待下一本的閱讀。

 

聖靈守護之地 凌徹. 要有光 

  讀他的《殺人偵探社》是還蠻久之前的事,印象覺得還不錯,但內容卻很模糊,回想不出什麼原因,這次讀完《聖靈守護之地》後大概知道可能的緣故了。

  故事由奇妙的夢境展開,心臟移植記憶也隨之而去?甚至人格可能被取代?那麼,移植了殺人者的心臟會否就會有殺人的潛在人格?

  獨身的男子接連失蹤,甚至其中還有人被殺?水果刀的刺殺是否有甚麼含意?

  這部作品是兩種謎團交織而成,風格有點科幻,不過,兩種謎織出來的並不漂亮,如果有打算引前面的殺人因子導致其中的殺人事件,故事人物的交錯關係並沒有直接聯想到此,頂多是覺得「故事開頭的狀況會有關係?」而已。

  再來要說的比較沉重一點,這本《聖靈守護之地》讓我讀的有點痛苦,還成為少數我很難直覺反射出優點的作品之一。

  首先開頭的故事就有問題,奇妙夢境的產生發生在心臟移植後一兩個月內,但女子卻是反覆思量種種原因後才搬出自己曾有過心臟移植的經歷,她在後續中也提及心臟移植的歷史中確實有產生記憶繼承的現象,那麼,人的特性來說,怎麼可能把夢境的發生不直接先去連結在心臟移植上?反而如同「要重點標示」一樣地放在最後提及?這實在不合人性邏輯。其中再補充一個雖然是故事人物的描述卻可能是作者的認定:自然與超自然。直接用「超自然」去否決實在很蠢,基本上有發生就是一種「自然」的演變狀態,要去探討的事可能性跟原因,用自以為的「科學」推翻非常不聰明。

  開頭的問題就算放過,文章上也有很麻煩的毛病:人名堆砌。

  人名堆砌的狀況依附在說故事能力不佳上,凌徹描寫故事太過條列感,有點像論文(沒讀過所謂論文,但我覺得會是這種感覺),這種現象造成故事中人名大流竄,有好幾段我讀過之後只記得三字成行的人名卻完全忘了內容在說些什麼,讀得實在很累。這個問題我認為是產生P86、P147人名誤植狀況的原因,連作者都搞不清楚筆下三個字是代表誰了。

  人物的對話雖然流利,也還算自然,但感受起來不太有人味,只是為了情節存在而需要的劇本式對話,在偵探詢問被換心的女友的對談中那種種解析下去我根本不太理解交這個男朋友的過程跟理由可能是甚麼,而他的離開似乎也不太有實際上的影響,只有人物幾句「悲情」帶過,然後偵探的所有問句都非常順利得到答案,違和感強烈。

  故事發生的現象角色們接受的程度真的很高,而且真要繼承殺人者的性格我認為必須要「非常主動」的具有殺人意識才有可能,一般來說人都是比較偏向受害者心態那部分,也就是比較偏防禦,為什麼同是殺人又是被殺(還是臨時狀況)的狀態下留存比較多的會是殺人的記憶?

  偵探的動機也很薄弱,我不知道他這段時間調查這個是哪裡有錢去繳醫院的費用?另外也是到後頭才發現農場的細節,除非很早就有調查到內情。

  後面有兩個月不見卻沒有在字裡行間察覺一些印象的狀況,我覺得不是太過平常的委託偵探的事務以及委託內容跟心臟移植與記憶傳承有關的個案居然只要稍微改變一些外貌在一開始就沒有任何印象的表現,人的眼睛跟記憶有如此不堪?而且還是兩人都這樣。

  故事中的語句跟對話實在不需要特別去強調這是「推理文學」,硬是把「推理」用在一些對話上實在很彆扭。

  最後是我覺得不該去批評的部分,因為這跟骨幹以及思想有關,但故事帶給我的負面感太過,基本上這一點也跟我衝突的思維不得不寫:心臟移植後產生的記憶連帶現象就這樣認為靈魂就在心臟之中?如果有再細密一點地描述我還能接受,因為基本上所有主要器官的移植我想都多少會伴隨些許記憶過去,只是心臟處於最主要的部份,她接受指令最密因此才有比較多的資訊;你現在說腦部只是資訊儲存,又說靈魂在心臟中所以會有記憶的傳承,那請問卸下後心臟的記憶是哪裡來的?在新主人身上會接受到的是新主人的腦部資訊啊,會產生記憶的連結我覺得是資訊交換的過程中啟動現有腦部的部分能力與映像。其他器官又如何?真的不會多做考量就展開摘取善良心臟的實驗?而「善良」的定義是如何?這根本是模糊不清甚至沒有界定的概念,人只有「趨向」,沒有絕對的善惡。

  我不曉得這部作品是否是特地創作參加文學獎所以有一些設定有些僵化,但基本上故事能力真的不行,還是少數我讀下去覺得對話與行為沒問題卻是在故事的連接上有毛病的作品。

  對於這部作品我的評價相當低,實在不希望如此,但願我是某個環節沒有搞清楚吧。

 

百年孤寂 Gabriel Garcia Marquez. 皇冠 

  文學的好奇心驅使讓我讀了這部作品,也難得經歷一場咀嚼文字的歷程。

  得以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寫出的是如何的作品?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說故事的能力,文字的血肉奇妙地活躍在閱讀之中。其實讀這部作品比較耗時,除了歐美似乎比較特有的「名字繼承」的些微混亂感(馬奎斯其實寫起來算很能分辨了)外,文字幾乎是頁頁全滿,相當紮實的描寫一個人物那時的狀態與感受,並且在段落的切換中層疊出時空背景裡人物的交織,所有因果把時間擰出同時也被時間蠕動地推進,於是相當於貫串故事的烏蘇拉執掌了一個世紀的命脈,而讀著甚至可能不察她已然老去。

  「魔幻寫實風格」是這部書被提到的重點,我是不太確定這類型我是否有接觸過,但我接收度還蠻高的,當然故事中寫到的一些狀況真的蠻奇妙:飛毯、昇華、雨下到魚能從窗戶游進游出……等等,其中的寓意與現實我覺得互動得很好,甚至是讓現實跟現實。馬奎斯說他寫的都是真的,我也確定是真的,因為所謂現實是主客觀的交摻,在真實中的想像就等於是一具肉體溢出的靈魂那樣。

  另外,透過故事也反映著作者人生歷練的樣貌,也或許描述著人生的許多樣貌──朝著那些想望或突破,著眼於自己,別在意有甚至些微的彌留,終是種孤寂。

 

幻想運河 有栖川有栖. 小知堂 

  這是一本旅行風味濃厚的作品。一開始讀完大阪然後就到荷蘭,兩邊都有發生屍體隨流的事件,還想說難道是雙線的連結?事實則是類似鑲嵌的故事結構,主要在於荷蘭的描述。

  書末的說明提到這算是有栖川去了荷蘭之後一鼓作氣完成的故事,利用與過去大阪雷同的交織的運河創造出巧妙的推理事件,不過就內容來說比較多著墨於文化風情的對比。其中對大麻的描述相當有知識性,台灣這邊對大麻仍是視為大敵之一哩。

  文字在吸收麻藥後產生的破壞與組合敢用得還蠻有感覺。

  不過在描述上有蠻多自嘲與解釋性的口氣,我覺得是比較過度的一點。

  整體來說算是懸疑感很順利帶起來的旅情故事,各種元素也都呈現在事件之中,還算不錯。

 

無証之罪 紫金陳. 湖南人民出版社 

  終究是讓我展開搜尋中國推理的路子,當時煙台機場買下的周浩暉作品沒預料到地延燒開來──會這樣說當然有原因,這次讀完被人提到可號稱中國推理三傑紫金陳的作品(對雷米實在不好意思……不過《心理罪》有看些劇),讀完後同樣讓人驚嘆。

  難免有些對比,在故事的描述與人物上我覺得還是周浩暉更引人對映,紫金陳的敘述更白描一點,節奏起伏相對比較弱,但故事的精細度跟張力相當了不起。

  如何的罪是無證?讀了許多鑑識調查性質的作品,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是有點疑惑,會有這種可能?作者要如何寫?另外,這部是系列作,這系列還稱為《推理之王》!

  一開頭就帶出人物,現在比較少讀這這款方式的,有點像是犯罪劇開頭的簡介橋段。

  殺人事件開場,而這起事件接上了之前四起,這四起居然是發起四次搜查而四次最後都只能解散收場,兇手水準不一般之外更奇妙的是在現場根本留下了一大堆可供追查的證據!到底是為什麼?

  另一方面則是麵館姑娘碰上街頭混混,意外讓人物都牽扯了進去,面對完全是霉運的犯罪,有什麼方法得以收拾?

  這部作品其實頗有東野圭吾《嫌疑犯X獻身》的味道,不過走法與方向不太一樣,基本上嚴良的登場不像湯川那樣瀟灑,反而很搞笑,而對手……確實,比起《X》來說,《無證之罪》更有兩人鬥智的火花出現。

  有一些作品的影子在閱讀過程中閃過思維,而這些元素造就出這一部令人屏息的傑作,而最後……

  完全能感受到何謂豬隊友……只是這樣的潰堤也是情理之中。法律帶給人的反饋實在令人諷刺。

  這可能是我第一本讀完整個超無奈的故事……啊啊啊啊!!!!這樣的第二部是嚴良真的要在電梯痾屎麼?唉啊……

 

  或許我閱讀還是孤陋,不曉得台灣是否也有如此規模與精妙的作品?還是就如同電影,怎麼走就只能往小品而去?雖不是不好,但就是少了些什麼。

 

雪煙追逐 東野圭吾. 皇冠 

  「雪山祭」的名號讓我包回東野圭吾這個冬天出的兩本冬天屬性的作品。

  讀跟滑雪相關的我沒按照順序……《脅持白銀》還沒讀,倒是《疾風迴旋曲》讀過,這本《雪煙追逐》應該是續著《疾風》的時間軸的。

  故事感覺上是滑雪裝備的啟發:警方要到滑雪場找嫌疑犯,而嫌疑犯則要在裏頭找出能夠證明自不不在場的證人,而滑雪則是全副武裝包得密不透風的樣子,這樣要如何找人?

  事件也不含糊,也顯示了警察搜查的驚人凝聚力以及搶功力,龍實整個很剛好的符合條件,於是雙方的推想就成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局勢。現場的狀況則是細微線索,名副其實的推理。

  故事的設計也藏很深,當要找的人似乎呼之欲出時,讀下去才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這部作品蠻適合拍成劇,謎題、喜感以及人物傳達的精神都很令人振奮。

 

地下室 Stephen Leather. 臉譜 

  卡了一些時間讓這本讀得稍久,不然以文筆的風格來看是頗好讀的。

  雙線結構,蠻特別的是一個是自己視角一個則是第二人稱視角(用得非常順),這樣的安排有他巧妙的深意;一邊是我這個劇作家頗有不可一世的態度要踏入專業的領域,但偏偏就是很多沒眼光的第三者擋著,然後有天警察上門,靠,在確認我是嫌疑犯之前麻煩先搞清楚美國法律好嗎?另一邊則是「你」又抓回一名獵物,準備將她訓練成服從的慾望奴隸,首先就從……

  旁敲側擊的線索就出現在故事的「第三人稱」上頭,但通常不太會思考到這一點,唯有一個部分我潛在的感受中覺得失卻了,結果真的就是關鍵。

  「那個東西的感覺呢?」呵。

  透過「我」的部分倒是了解到不少劇本概念、美國人權法條、測謊機原理……等等之類,另外多少也有作者抒發懷才不遇的狀況?很多成功都是需要一些機運的。

  最後的場景進展時可想而知,但卻相當有效果,這也與作者人稱的設計有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