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情推理作家內田康夫的作品大多是將場景定於某處然後深入探尋事件,就我所知的其作品大部分都發生在日本,而這回呢跨越了海洋來到了層水火不容的對岸:中國上海。
  雖然我認為場景大部分都在日本,不過故事中的淺見光彥好像曾搭郵輪環遊過?這部分我就不了解哩。
  上海迷宮.jpg  <上海迷宮>的故事不僅貫穿兩地,且兩邊各有事件發生,事件的相關人士還有重疊,這使得狀況撲朔迷離,我想內田康夫真的活用了他筆下名探淺見光彥的特殊人際,否則像這樣的事件恐怕就沒人能擔任串橋的任務了。
  日本發生一起殺人事件,發現者為一名中國翻譯;上海則是在飯店中名人教授的謀殺,被指控者是日本發現者的父親。淺見光彥在多方慫恿之下加上美女牌出招,最後同意搭船前往──飛機啊……我想不僅他不敢搭,老實說沒搭過的我心裡也毛毛的。
  這部故事於日本社會中中國人的影想有些許著墨,之前曾看過成龍的電影<新宿事件>,因此對內田所描述的中國人的行為、樣貌有些想像。人對於憧憬與想像摻入了「幻想」那就有可能會造成相對衝突,而這「幻想」瀰漫開來的話問題可能就會不少,我想許多「現代進步」社會碰上了不少這類「前來」的問題。人總會把東西人化、物化,數字造成這兩者的實體化就會產生偏離立場的謬誤,而為了搭上「賺錢」之車,人能做出多少事?或許先了解人類的許多樣貌後再行動還不遲吧?但偏偏許多人連自己都還沒認識就已啟程,接下來會是什麼故事呢?我想只有活下來到老的人才有機會老生常談。
  不僅前往者戴著想像而去,也讓前往地之人有所想像,但人若集合一體全力創造威力就不同反響,所以現今的中國樣貌已不可同日而語;本作約06年前後作成,現在則是跨了五年之遠,若要前往上海,恐怕得放下「基礎」的想像。說真的,台灣仍不少人諷著對岸文化,但恐怕得多思考,光是政治層面大陸至今呈現出詭譎的進步,因為共產與資本走兩端必然有各自的問題(這也是兩方拿來打擊對方的重點),而資本的發展無法壓,共產卻具有收放自如的效果,所以中國現在算是能夠控制的資本制度,若掌權者操作得宜,世界文化的中心或許將再回到中國,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均衡發展之前我看問題依然不少。台灣呢?其實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行,我個人是認為台灣自以為是太多,結果往往自己能掌握的通通爛掉,若基本之根腐化,未來是長什麼果子?
  政經問題在<上海迷宮>中是導引的關鍵,也是使得事件到最後真如陷入迷宮一般。
  我認為本作是我讀淺見光彥系列以來最全面的一部,把之前的許多細節包括淺見的特性都用上,再來就是終於有個超接近淺見的美女出現(哈哈),只是結果……我想淺見永遠都只能33歲(未婚)。詭計的部分很巧妙,這真的是一招渾然天成的設計,而真相與詭計呼應,結果就是必須從迷宮的出口再度返回。
  建築與繁華與城市國家的進步只有表面相關,但我想不少人真的忘了他們原本創造「現代」的立場與根基為何。看到那些高聳入雲之物時,請問,有看到人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