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  有點像從天而降的一本書,手邊剛好這本還沒讀就先讀了。
  瑞典作家,拉許.克卜勒的作品……這是一對夫妻作家的共同筆名,而本書是「他」的第一本犯罪推裡小說。
  瑞典的文學近來多少有聽到一些翻譯,或許不算多,但像史提格.拉森的<龍紋身的女孩>我想是蠻耳熟能詳的,我個人三部都讀完,能閱讀到北歐國家的風貌很有意思。
   <催眠>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想像的,嗯呃……讓人類似睡著,然後有意想不到的舉動出現……通俗來想好像是這樣,不過這部作品中的「催眠」是用在醫療用途, 雖然一開始並沒有直接表明艾瑞克的「研究特長」,不過在可能為滅門血案現場發現垂死男孩想要發現現場時,系列偵探約拿.李納希望能透過「催眠」讓男孩面對 兇案的黑暗,同時直接找出真兇。
  面臨「催眠」,艾瑞克卻表明自己已不再行催眠的行為,這其中牽涉到他過去的背景,但眼下是一個迫切的危機,極可能的滅門行為中剩下的是這男孩以及他尚未遭到毒手的姊姊,若不及時找出兇手,恐怕悲劇會延伸……只好妥協,艾瑞克還是打破了自己的堅持,結果是沒想到的「真相」以及開啟一連串恐怖犯罪的鎖匙。
  「真相」 這一詞在本作中成了令人無奈的諷刺,所以要秉持著李納名言的堅持:「就說我是對的吧!」否則在社會群體的「詭異但又合理」的意識下會被抹殺,特別瑞典是個 社會福利資源豐富的國家(<龍紋身的女孩>也是針對這部分來寫,人性終究是那樣,包裹了道德就更恐怖了),這樣「好的」國家又會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的主要 人物艾瑞克會用他悲慘的生活告訴你,什麼叫做「藥物治療生活十年後才得以平反」的真相。
  劇情是兩張玻璃片,重疊的部分是種轉換,一開始讀我有點不適應,有點突然被另一起事件扯開的感覺,這與約翰.康納利的<奪命旅人>有一點像;這種設計是蠻活的,畢竟事件有時候不見得只是單一,更多的是埋藏在生活中同時爆發的隱彈。
   對事情、事件的探究精神我想要如李納,有些違和或線索會去追、去思索,而不是就「我這樣的立場是對的」進行對其他人或行為的批判,遺憾的是人的情感性往 往凌駕在理解之上。提到「人權」,有很多人就會興奮到不能自己,從而舉著這張大纛來「證明」自己是對的,卻沒在同時去了解某些事背後的原貌,更會在這個標 榜之下未往後更被慘然「侵犯的人權」埋下「自以為善意的惡筆」。人性與年紀的認知得要更有彈性,社會的「所謂進步」會在基因上銘印然後遺傳給下一代,或許 上一代或上上代面對到的稚齡人士懵懂無知、純真可教,然而人對「環境」的自我解釋性「進化」得令人咋舌,真以為他們「不懂」麼?要很留意其他人的「世 界」,千萬不要以為「世界」只有一個而且是一樣的,否則會陷入「自己架設以為客觀上權利」的攻擊陷阱之中。
  好像扯太多了。
  <催眠>在人物的描寫上相當到位,情感的描寫我覺得很能有共同感受,特別是苦惱與難以「跳到黃河洗清」的心境,令我相當感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