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以我對我自己的認識,會選這本書先讀算是「不意外」,畢竟這書明到底是搞什麼飛機?這本<棉花闖哈林>棉花闖哈林  被詹宏志先生選入百大經典犯罪推理小說,到底會是什麼內容?棉花又如何呢?所以早在我閱讀之前就先看了一下簡介,這才知道作者是名黑人,在美國黑人還渾沌的時代中曾苦過,甚至作品的出版也屢屢遭到刁難(這倒不難預見),嗯……插個話是覺得「美國大熔爐」這句話要放到近代才算數,否則在那個白人嚴重歧視其他有色人種的國度,不只是笑話,還要自嘲本書作者卻斯特.海姆斯跑到法國去得獎後再把作品英譯回美國,甚至成就了美國冷硬派中的一席地位(只是譯入中文的極少)。
  故事始於一場演說,內容充滿著希望:募款要幫助美國黑人回到故鄉非洲大陸。許多家庭支付了頗鉅的一千元且充滿希望,卻在這時殺出程咬金:突如其來的搶劫把剛募好的八萬七千元給席捲而去。
  在接下來的鉅款追逐戰中,海姆斯用了許多人物側寫出些許美國黑人的生態,像是信仰、詐騙,然後那輛搶了錢的車子與追搶錢車的裝甲車就從後面呼嘯而過,引動一連串的效應,其中,有捆棉花憑空掉落,這一捆棉花就成了故事之後的追逐軸心。
  海姆斯筆下的黑人雙煞出動,要顯示出棺材艾德與掘墓瓊斯的威嚴簡單描寫一下兩人的經歷與外貌真的就夠了,這兩人也都不是正規的警察人員,他們運用所有可行的方法要追查出事件真相,對他們來說,小犯小罪是小事,人總會有些慾望,但真的大的才是該重點處理,且讓我覺得這兩人有種可靠的正義氣度是他們辦案的重點在於:「把錢還給那87個可憐家庭」上這一點,這真是寫到檢警人員最該有的心理風範,而不是一堆死沉沉的規矩與愚蠢的刻板印象──故事中雖然有點像是與白人對比,但你絕不會覺得是作者因身為被迫害的有色人種而加油添醋的東西;事實就是如此。
  犯罪與社會階層與人性中的種種都描寫的相當活潑,個人覺得是部很有特色也很傑出的冷硬派犯罪作品;另外,事件的真相算是有些透露在故事中,像那名拾荒老人拿去秤的棉花重量……難道不會怪怪的麼?呵。
  善惡雌雄難辨,在這部作品中,閱讀過程覺得是壞的到後面似乎並不壞,好的則是原來有些內情,艾德與瓊斯也是如此,他們著眼於事件的真實面上而網開另一面給個圓滿的台階讓該負責的人下台。
  我想,「棉花」是相對著黑人的顏色吧,因此這部作品才會在棉花上落下重點,我是對美國人種的歷史並沒多認識,但黑人與棉花田倒是很容易聯想在一起的,對他們來說,棉花或許是一種很特別的緬懷與苦楚的事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