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呢在閱讀之前頗能讓人聯想起進來的犯罪小說──記憶、身分、醫學、人格……等等之類的,讀了之後才發現,這部作品的犯罪推理比較像是一個「因素」,真正要表達的是「失智」這件事,且還不只是一般所認定的那種「走不回家」、「不知道東西放哪」、「認不得人」……之類的,是更深入、更「嚴重」的表達這樣一種腦部病症。肢解記憶  
  作者愛麗絲.拉普蘭,這部<肢解記憶>是她的處女作。嗯……個人認為,這部作品的「表現」相當獨到,但在閱讀上就得多下些耐心的功夫了。
  
  一起命案,死者被截斷了四根手指頭,手法乾淨俐落,非專業者不太可能辦到,因此,最大的兇嫌自然就是不僅是鄰居更曾是死者好友的「我」了,我是誰呢?我退休了,我曾經是知名的骨外科醫生,專業領域在於「手」,現在的我罹患失智症,所有的人事物……嗯?你是誰呢?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肢解記憶>以一起命案貫串全文,主要內容是第一人稱的失智角度進行,這地方我只能說作者表達的相當透徹,因為「我」的意識主觀上連續但客觀上是全然跳躍,一下說這、一下說那、一下知道你是誰,一下又以為自己還是執業醫生,正準備前往上班。說真的,讀著讀著有點混亂又有些不耐,還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特異角度的寫法,且,通篇幾乎都是「對話」的模式,這也是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像是去掉框框的血肉一樣。
  命案慢慢推進到真相,而過程中「我」這個失智症患者與周圍的環境、人的互動與對話呈現出面對如此病症的其他人的應對:為錢傷腦筋的兒子、財產管理者但性情似乎不穩定的女兒、頗粗魯的看護……一直到隨著故事進行而出現的所有人,活生生地讓讀者感受到「失智」的文字漫遊。小說的四個部分算是病情與所在地的一部部演進,最後揭開真相以及個人覺得下得很棒的尾句:「接受你的所作所為。接受心裡的影像。由這些陪伴你等候終點。到最後,這樣便已足夠。」
  
  那,讀完的直接感覺是有點累,真要說還有點煩,不過如此寫法是相當漂亮的表現,這一點我認為是這部作品最成功也最讓人讀到發昏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