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入魂」的作家橫山秀夫主要寫作的素材與司警、新聞界有關,這兩個照資料、照程序的鋒利圈運轉最多的就是人與人的糾葛,因此讓橫山的描寫與刻畫更入木三分。
  臨場.jpg    <臨場>是八部短篇,故事皆與鑑識有關。主人翁是倉石檢視官──他雖領著故事發展,但內容算是作者在為這樣一個令人敬佩的警官從不同角度側寫他,寫的不僅是人,更多的,是精神。
  橫山秀夫擅長寫短篇,長篇名作<半自白>也是由不同的人就同一事件寫下不同的觀點,而起點作品<影子的季節>(就往後的類型來說,雖然最早是<羅蘋計畫>)更透過連作的模式將官僚體系中最令人又敬又恨的地位利用「影子」的方式描寫出來,這一點,<臨場>亦然。
  「終身檢視官」倉石的出場就說明了他是個檢視(等於台灣的鑑識)人員,因此第一篇故事充分展現出他身為檢視官該有的專業素養以及他不同於其他警察對親臨現場的細微觀察,從開門進入現場到相驗應是自殺的屍體,倉石把所有線索都看在眼裡,並且從中理出事件原有的樣貌。
  調查的著眼點是個重點,倉石他堅持看過屍體之後才聽聽掛掉的這人的過往與經歷如何,這會讓他的判斷不會一開始就陷入可能想像出來的成見之中,在<盆栽女人>中足見他與其他檢視官的不同。
  接下來的短篇模式就不同於第一篇了,開始表現出的是倉石這個人在記者、長官、其他警察眼中的樣子是如何。說起來很有趣,倉石給我的感覺很像福爾摩斯,而他的許多表現除了不像福爾摩斯有種英式優雅的感覺而比較偏日本流氓之外,調查的手法還頗像的,特別是提到他拿放大鏡看痕跡、塵埃……等等。這樣被崇敬的人物個性好像都不怎討喜,倉石在這一點上對上是囂張無視,對下則是嚴格下令……其實,他只是把他該做的做好,其他的真的就是因人的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心裡「加強」反應。
  倉石也不全是看著冷硬的證據工作,在後面的短篇<餞別>、<十七年之蟬>中更是表現出不同於他外觀、專業的人性溫情,讓這他不僅使故事中的角色對他信服,連讀者都為之一傾。不過像這樣的角色,在現實來說太夢幻了。
  橫山對人心人性的描寫依然沒話說,故事中雖然在物質鑑識上有些許著墨,但在人性與行為的鑑識上更是不失他「一筆入魂」的特色,使得這部作品更深地攫住讀者的讀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