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還是唸書的日子,不過說實話要讓我全心全意地讀書還真是不容易。小說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停止的一項娛樂──即使是我近期才察覺的。

既上回「嫌疑犯X的獻身」後,我再度寫下這一篇相當於讀後心得的散記(根本就是讀後心得吧!),而作者,想不到是同一人:東野圭吾。

對於他的作品,我的感覺都很深刻,也就如同每一本小說前的導讀所提到的,東野圭吾並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只用筆尖清晰地描繪出他所要表達的故事,這一點跟松本清張是挺相似的,但整體的故事感我個人認為東野圭吾更深刻地抓住流竄在期間的感覺。

不曉得是否為第一次;印象中好像沒有想這樣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小說(因為昨晚看了將近一半),東野圭吾得這部作品「徬徨之刃」讓我無法停下持續翻閱的手指,因為故事內容就跟我現在學的法律有相當的關係。

徬徨之刃.jpg  「徬徨之刃」是在敘述一名女兒被幾個未成年犯人擄人、強暴、施打毒品後致死的父親為了復仇而決心不依靠警察與司法,獨自去處決兇手的故事。就如同這本書的標題,在他殺了第一個犯人後,在遭遇第二人之前曾陷入是否自首的猶豫,畢竟復仇的終點並不能回復過去曾經幸福的日子;警方也是,在得知加害少女的兇手是如此慘無人道,甚至不知悔改,那到底是要阻止那父親犯下殺人罪行還是希望他就比自己早一步除掉他?記複雜又尷尬的情緒貫穿了整篇故事,面對似乎在司法之下無法被完全制裁的兇手,擁有選擇權的人們該怎麼決定?

這是一部探討現今社會法律與現實的問題。不僅日本如此,台灣也是這樣。對於現在開始讀法律的我也喚醒了這個疑問。

法律在保護的,到底是誰?

如同文中所述,對於一些條件下的兇手,司法的審判所下的決定都會有所保留,像少年犯。未成年的犯罪幾乎都會被歸在因為不懂事而可以再受教化,最後痛改前非的項次裡,因此被判的刑罰就減輕許多,甚至徒刑的判決會在幾天後借由假釋出獄,而條件就是很簡單的:我錯了,以後我會乖乖的。

然而,真會如此嗎?

就像故事裡提到的,有許多年少卻凶殘的犯人在事後從他們尚有稚氣的眼睛裡流下的淚水並不是懺悔的汁液,更不是覺得自己對不起被害人或其家屬的求救信號,而是為了自己,害怕自己以後可能被限制住許久時間的自由而釋放出來,希望他們口中的「大人們」能網開一面的天然糖蜜。「甜」不之恥大概就像這樣,極其的自私自利。

這些行凶的人被教育長大的概念裡,永遠只有「所有人應該對他好」以及「對我不好的就該嚐嚐痛苦」。面對這樣心境的人,法律所作的處罰看來幾乎是對於犯罪的合理寬恕。

被害人該怎麼辦?

因為這些所謂「不懂事的凶手」而失去或被傷害的至親能得到什麼彌補嗎?一兩句像是被硬逼出來的道歉能夠稍微撫平心中的創口嗎?又或者還是陳腔濫調的:時間能撫平一切?

我想,大部分都很難接受吧,除非凶手本人是真的完全出自內心的反悔,而他也會經由這一次的教訓清楚地領略到人類間該存在的平等與和諧。

那如果這些兇手各個都是演戲的好手、流淚的專家呢?進去唬弄一陣子,嘴裡還嚼著出去就要給誰好看的口頭禪;表面上簡直就是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寶寶,暗地裡則是思考著出監後該怎麼去幫別人的人生規劃撇下一筆驚嘆號。我想這一類的人應該有相當比例吧?否則怎會過幾年後再度抓到同類型的案件,結果那老兄確實在過去經驗豐富,而這回只是再度爽過頭不小心被活逮。刑罰有效麼?禁閉的空氣除了把他與世俗的抨擊隔絕之外,還會讓他學到不少察言觀色的好本事。

被害人的親友當初埋恨難平,不平的部分是否在幾年後再度因為他人的不平而堆疊?最後成了斑駁的痛苦之塔。

那許多的人就供奉一個不管犯下怎樣的過錯,永遠不會受到該來的制裁;換句話說,死的通通都是稱為「好人」的品種。

以上說的也許過於激烈,但,當然不是如此一言蔽之,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人仍會有生性的良知,然而,另外一種的人卻享有跟這樣的人同等的裁判結果,監獄出來後的「重生」,究竟是一個新的人格出現還是一段早該消滅的罪衍再度復出?

無法把心情寄託在司法,受到莫大傷痛的人類就會採取最原始的姿態面對敵人。殺!

雖然復仇固不是可以解決事情的好方法,但就好處來說,或許能剷除一個邪惡的滋生因子,即便如此,暴力報復總是不好,但法律的正義之秤,給了良知多少的重量?

法律是因人而生,然而,真正的真相卻不能就照著那字裡行間敘述,剝奪人類的權力以及嚇阻的效力,我想,或許復古一點,會有更好的效果。

人,並不全部都該擁有權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