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回讀完的兩本作品都是江戶川亂步賞的傑作,關於此獎的作品在之前只有讀過東野圭吾的<放學後>。有關江戶川亂步賞就不多作介紹了,不過要知道的是在日本諸多推理獎項裡,江戶川亂步賞之地位甚鉅(雖然東野圭吾並沒因此而一飛衝天),該獎也是文學獎長青族之一。
  恐怖分子的洋傘.jpg  藤原伊織──連續兩本作品的作者我都有點搞不清楚男女──的作品<恐怖分子的洋傘>在我讀完後本來想寫些東西,但顯然此作給我的感受力沒後作強烈。
  <恐怖分子的洋傘>開頭馬上就導入正題:恐怖分子。以第一人稱的我描述身為酒鬼的我是如何目睹中央公園爆炸案的現場,進而推導出後頭一連串的疑點,其中最讓我疑惑的就是主角的行動,他不過是個看似落魄之人,怎麼碰到爆炸案卻深怕被懷疑而遁逃呢?原因其來有自,他談起了過去的故事,過去在諸多運動衝突的日子裡他曾面臨過的可疑局面。過去的故事與現在的新聞共同交織出的就是……在該場爆炸案中的死者赫然出現了過去與自己一同奮鬥的朋友的名字。
  到底爆炸案的目的是什麼?我想這一點是左右這部作品引人入勝的重點,不過我想多少是因為主人翁個性的特色,因此讓緊張感與巧妙(因為他只是個落魄男……)感弱下了些。另外,我想在描述「心境」的歷程讓我感到主角木頭過了頭,所以有那麼點反感吧!哈哈。
  回想起來,爆炸案發生後的懸疑蔓延其實頗快。過去的爆炸扯上當前的爆炸、黑白兩道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舉動、過去朋友女兒的突然造訪……所有關鍵就隨著主角感覺上「大智若愚」的行動解開了──結果我卻不那麼訝異!
  唉啊!我想,推理小說閱讀量不少的讀者應該能體會,某些情節的布局很難脫出一些手法,因此光是看作者設定角色間的關係時我不免就預測到可能的結果,即使出現了事實作出「證明」,但這證明並不「完整」哩。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狀況,對故事來說,它的整體性與衝擊性還是相當不錯的。
  複雜的心思與直純的信念似乎在不少作品中會拿來對比甚至讓其成為對手,本作亦然。相對於後者對環境因為坦然而能平和適應,前者總是把某些目標設定在「痛苦之後」,也因此導致日後的悲劇──許多的智慧似乎無法去感受環境,只會希望憑己之力融貫周遭。或許這正是人類的特色也說不定。
  信念的中心失去感受環境與周遭所出現的狂熱如果帶來破壞就具有相當的毀滅性,他們不願也可能無法與相對者溝通,溝通斷裂──恐怖分子之所以恐怖,不正是如此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