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受書(贈或借)是個有特別意義的事吧?本書<叫太陽起床的人>是我老爸從不知道哪裡挖出來的台灣名人成功傳,大概是看我最近看不少書就興高彩烈地拿給我,最初對於他拿給我的書總覺得都有某種意識形態,不過大略瀏覽本書之後我就收下了。不管是受書當下或是讀完後有個對老爸不大禮貌的心得就是:他八成買了沒讀,或者就算讀了也只是當作表面知識的裝飾。難怪沒有有其書必有其主這句話。
  本書出版的時間大概是我一歲的時候……年代不同環境與狀況就不同,但是人能有所立足必然有其可通之處。共十位台灣社會名人的傳記故事,其中我知道名字的有王永慶、宋楚瑜、杏林子、紀政、許水德,尤其杏林子好像在我小時候聽過好幾次他的名字,提到她大概就同時會想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個與艱症奮鬥的生命勇士;另外還有朱銘、翁岳生、許倬雲、陳茂榜、鄭登貴,呃……我想其中可能有知道卻印象不那麼深刻的。以上諸位所生長的環境幾乎都相當困苦,該困苦相較於今的困苦程度差別難以相比,不過我不喜歡把別的環境的狀況之苦拿來套用到當下的環境,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重點是在於這些人在那樣的環境中有著什麼想法、如何秉持,這一點雖然還是與環境有關,但對於行走之途之法是有著共通性的。
  這些個成功人物在艱困的生活中找著能夠讓自己踏步出去的方法,而他們也確實衍生出邁向成功的動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沒有出現任何動機或是標的的話,不管怎樣的生活或教育都將枉然;你不是機器人一樣地活著就是始終行屍走肉。動機如何、嚮往的方向如何這才是真要去感覺的,而不是拿著前人那樣的痛苦環境對比現在的豐沛資源,這種表面上的差異只是單純的故事而已,得抓出其中的心得。另一點重要的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堅定自己要朝向的方向努力前進。我很喜歡鄭登貴先生說的:「要做到沒有人相信你會做到的事,那才叫痛快!」,如此的決心有最大可能達成目標,而隨流而行、見好就跟的人最後落入的很可能就是茫無邊際的大海。
  書名來說算是個鼓勵,不過我不完全贊同這句話,就怕有人認為拼命努力不休息就能成功,如果把目標放在"拼命努力"這一點上卻不知道自己在幹麻的話也是毫無意義。瞎忙會有結果,但最怕就是突然某天自問自己這一生是幹了些什麼?另外從生物時鐘的角度來說,正常應該是被太陽叫起來才對,以現代的作息來看我想跟過去差異很大,寧可是精神搞好全力朝目標前進也別弄得睡眠不足、事倍功半。
  我現在在不得志的狀況下讀這本書著實有不少鼓舞的作用,堅持信念是大關鍵!相信自己每一分的累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