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鑰匙的人.jpg  進入陳查禮探案系列第四部的這本<保管鑰匙的人>時有些納悶:陳查禮不是第三集後就回夏威夷了?怎這會兒被約一下又來到舊金山?這可以套入「人怕出名,豬怕肥」的俗諺麼?呵。
  媒體能帶動的反差我想是畢格斯總想提到的,在陳查禮一系列的辦案過程中他老兄始終都是低調以觀察為主軸,但旁人所知的卻是神算般的偵查──這樣說好了,陳查禮應該是我讀到現在「外緣」最好的偵探(警探)。
  <保管鑰匙的人>之名算是個小謎語,而故事的影子也正在此人身上。陳查禮受請到太浩(山上地方)來進行觀察的任務,協助主人看看是否有誰說謊,而其他在場的成員相當有意思,居然是一女子與四個前夫!錯綜複雜的關係似乎很難不看見其中的暗流,之後命案的發生也就其來有自了。
  女子被槍殺在房內,經過基本的推敲與證詞的反覆後完全指向同一個人,那麼,這個讓辦案人員們一直不願置信的人真的犯下殺人案麼?
  乍看之下明朗的案情存在著許多暗處的人心轉折,愈到最後就愈能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達的:一個多嫁的女子真是生性水性楊花?一個表面熱情友善的人必然是好?隨著時代演進,男女間的情感花樣愈來愈多,真實的相處又是什麼?
  畢格斯將以上的觀察與看法寫入在這本故事之中,雖然整體的情節有著跟錢三本一樣的老梗──一個熱血年輕人與一名清麗或是智慧的美女──不過思維的表達頗透露出他對社會與人的結構的擔憂,而事實上……若說是擔憂那麼在這時候他的擔憂還真是實現了呢。
  在案件的部分並不困難,這主要是因為讀過不少推理作品而會去推敲作者可能的打算,其中幾則線索也不難看穿,狀況如何發生與真兇為誰我幾乎在他揭明之前就有了結論,只差在時間上漏了一點。要說的是即使並不難進一步判斷,然而要觀察出現場與周遭的細微現象卻不容易,人往往會受制於第一印象,這就更不用提曾瞥到「案件可能的時間」的人了。拿掉陳查禮,則相對的真相將會把「保管鑰匙的人」直接定罪。
  鎖,也會有鎖不上門的關鍵時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