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jpg  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辦案的方式相當有影響力,使得提到偵探這一個詞時不外乎會聯想到「道具」,主要的當然就是放大鏡,那道具之外就是眼睛。眼睛是觀察用的重要器官,在許多零零碎碎的線索之中,「腳印」看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記得我先前參加職訓開始自我介紹時提到我喜歡推理小說,那班導師就說以後若有可疑的腳印是不是就能請我找出是誰留下的?對偵探作業有如此印象不難想像原因,腳印代表著人的行動,那麼想要有所行為就得走路吧?人潛意識下深知的事實讓這要素的存在是既普通又特別。
  <回憶錄>是華生彙整福爾摩斯辦案的記錄(柯南道爾用這方法來寫故事相當有一套,就整體的戲劇性來說很成功吶!),採用回憶就是有著<最後一案>的案件。就我所知當時讀者大眾對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教授雙雙落入瀑布深潭的結局感到惋惜不已,這驅使之後的福爾摩斯歸來……轉個想法思考,這可能是柯南道爾所想要的效果吧!畢竟這案件採用的是懸想結尾哩。
  小時候的記憶是不清晰的足跡,我在前面的文章提過過去在我腦海中的福爾摩斯故事有印象的就幾個,其中一則就是本書中的<希臘譯員>,結果讀下去後還真的就是那裡有印像填補起來,其他的竟然跟新的一樣,小時候的腦部記憶體到底都用哪去了?哈。
  <回憶錄>中許多案件在福爾摩斯偵辦時就會問起:是否有留腳印?這一個要素想來在當年代的社會中是很有追蹤性的。<銀色馬>裡隨著馬蹄印找出謎底中心、<住院的病人>中藉著腳印的差異判斷層有誰進過房間,而在<最後一案>中則以凌亂至崖邊的腳印暗示著偵探與罪犯之間的交手與落水。
  從腳印中可以看出足跡大小、踏下去的輕重緩急、特殊足印……等等資訊,不過在物理上的事實之外還得推出心理層面帶動行為的可能性,這也是福爾摩斯觀察異於常人的角度。這一個角度同時也提醒著人在判斷某事時不宜過於果斷地下定論,在決定之前給心中的思考與想像一點時間與空間。某些決定可能一步踏錯萬步皆錯,觀察他人的「腳印」之前,也別忘了自己將要落下的足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