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被人熟知的特點就是:被察覺的真相往往只是冰山一角。(這句用在<十一文字的殺人>中的話反而有被我看穿真相,哈……)本作<惡意>更是完全表現此招的傑作,無怪乎這本書被列為東野頂尖的作品前列。
  惡意.jpg  說實話,開頭的案件的描述與情節的變化相當普通,在許多層面的描寫上讀者大概能察覺故事可能的走向,甚至開始沒多久案件就結束了!這麼快就結束?那後面那堆紙頁是寫些什麼東西?難道是短篇連作?我也沒想到<惡意>這部作品的精華完全在於「動機」之上。將偵探推理故事裡的「動機」描述得如此透徹,目前看來這部作品可以說是超上乘之作!
  到底為了什麼讓一名暢銷作家被殺?而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周遭的朋友的關係該如何解讀?巧妙的計謀竟然從這一般人可能馬上隨便推斷就自認看出的要素構築而成!
  凶手在殺人之後不久即被刑警加賀恭一郎給看了穿,只是巧妙破解不在場證明詭計的部分正是凶手精妙的計算之一──不,該說每一個被認定的步驟推演全在他的算計之內。這是我所見設計最巧妙且深遠的陰謀,它的重點不是再讓自己擺脫兇嫌的身分,而是「製造動機」!
  如何設計?就請君一讀這本精彩大作吧!
  故事的一個主軸跟最近新聞上常見的話題相關密切:校園霸凌。為何會發生這種事總讓各方有不同的揣測,但不出就是家庭教育問題、學校教育問題、社會風氣誤導、人格錯亂……這些。我不否認其中因素,但我不完全認定的地方在於那些被提出的問題只是矯正與一些的預防而已,這種「欺負」的事件在本質上除了手段之外,在「心態」上是很自然的。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生物特性,強者會欺侮弱者,這是一種雖不必然卻相當有可能產生的狀況。
  所以我同意這類行為?當然不是,我單是提出我的看法,另外也多少不屑於太多無益的「專家分析」。我想若要妥善處理這類的狀況就得了解人類的心理與其所帶動的行為,如果只是一再用「通用手段」去採取反制措施那也只是欲蓋彌彰,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該「人」為什麼會這樣做,當然,他通常也不想鳥問他「為什麼」的問題的人。只是真要解決仍得破解行為人的狀況,完全擊破其心理的惡意才有辦法控制他的行動或採取必要的相應措施,像某些人勸導根本無效,這時候那些全信著「教育能讓人找回人性本善」的一面的人就等於是自己矇著自己,這只是處理者催眠自己的手段,完全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再過段時間還會有更讓人直呼「這怎麼可能」的狀況出現。
  教育並不是把自己所學的全灌在學生身上,特別許多自我信念強烈的老師根本不適合交談與輔導,「通用」的觀念會成為一種束縛,尤其是年齡這種不對等的條件更會讓諮商與輔導產生「被視而不見」的鴻溝。
  人心確實難測,表面上看的是如此,但實際上可能全然不是,善意表像下深藏的惡意防不勝防,在這裡我也只能說多覺受周圍與人際,天生的防衛性還是秉持著吧,這也不是什麼刻意防備或疏遠他人,而同樣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這概念跟「霸凌」是相同的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