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鞋子的秘密.jpg  昆恩老師又來了!
  不得不這麼說,這段時間我閱讀的間隔在歐美的部分都落在艾勒里‧昆恩身上,除了喜歡他有時候聽起來挺欠扁的美式幽默外,針對案件的細節與邏輯的推演實在太令人拍手叫好。這回,我所讀的是他的第三部作品「荷蘭鞋子的秘密」。
  故事發生在一間「荷蘭紀念醫院」,所以跟荷蘭這國家大概是名字或醫院淵源上的關係,只是案件本身都是無關,反正就是冠個名字,像之前的西班牙峽角也只是個名稱(不過該現場非常西班牙,這間荷蘭醫院……或許當年的美國醫院都很「荷蘭」吧)。一名意外導致需要盡快開刀的富婆在推進手術室準備動刀時竟然發現被勒掛了!這案子就發生在這很有意思的時刻,如果不是時間上的逼迫,兇手也真的無須如此大費周章地搞死一個垂垂命末的老太太。
  我想……如果思維推演相當快的人應該馬上就能如昆恩一樣找出兇手,而我則是到第二件案子出現時才察覺凶手該為何人──事實上,第二個案子的發生根本就直接說誰是兇手了。
  這樁案件有不少奇怪的地方:被目擊到在疑似發生兇案時出現的醫生在那時候正好被人叫了出去,也就是有著最及時的不在場證明,更怪的是後來還發現了「假冒」的妝扮衣著,整合以上,會發現該名兇手的目的好像不是要嫁禍給那名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案件的關鍵出現在一雙鞋子上……這當然,不然本書書名就等於亂取一通。只要透過鞋子所表現出來的線索就可以推斷出所有可能的嫌犯,在這個部分,最後解答時可說是讓昆恩上了一課推理演繹法!
  呃……我不曉得演繹法定意是啥,反正這人創的名字,管他啥狗屁意義,就我的看法應該是說一件事情藉由一個小地方推演到後面的可能結果,那加上「推理」就更加符合這意義。荷蘭鞋子的秘密就需要這一套推演來解開!
  為什麼被發現醫生的褲子被縫合縮短過?
  為什麼鞋子的鞋墊(他們稱之為鞋舌)被推擠(當時大概鞋子品質沒現在好)而不會不舒服?
  為什麼鞋帶被膠布黏合?
  為什麼疑似假扮的凶手不發出任何聲音?
  這些全都是起點的「原因」,想要找出答案就必須思索邏輯的連環,以至推演的「結果」。
  為什麼死者面容安詳?
  為什麼受創部位是後腦?
  除了同樣的理由外,這第二樁案件的「為什麼」已經完全導出誰是兇手了!
  
  除了推理小說、故事的讀者需要去推演、想像、邏輯分析……等等,在現實的生活上不也是如此?我常在文章中囉嗦要多去思考原因跟「為什麼」,不要太早就用一堆人造的名詞去限定自己的看法。往往在許多地方說一些專有名詞好像很厲害,但如果沒辦法給與該名詞的自我解釋的話,那也僅只於複製的無機狀態,那只能說是「知屍」,而不是「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