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Rex Stout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許久沒讀雷克斯.史陶特的作品啦!不過讀完的這本<嚇破膽聯盟>嚇破膽聯盟  或許會是目前市面上最後的中譯版吧,有些可惜。
  就過去的閱讀經驗來看,史陶特筆下的事件都有「社會新鮮事」(當時)的現象,在詭計上並沒有複雜離奇的機關算計,倒是人與人之間細微的互動為其主軸。特別透過助理阿奇的「口述」,社會顯得「豐富」了許多。
  <嚇破膽聯盟>的事件起因對尼洛.伍爾夫來說沒什麼「事件」的吸引力,而是之後對於某些心理上的探究以及現實面上的狀況才採取行動──呃,至少就我讀起來是這種感覺。
  書名的這聯盟有點戲謔的成分在。想像一下,一大群在社會上有頭有臉──至少通通都是哈佛畢業──的男人因為接連而來的命案與威脅嚇得快要彼此抱在一起求神拜佛有多滑稽就知。聯盟也不是亂取的,因為原本就有某個起因而生的「贖罪聯盟」導致在此的「嚇破膽聯盟」──也是種諷刺,說真的是贖啥罪?贖罪的背後真格的是怕自己在日後被有所算計。
  連續的事件、連續的威脅詩信。警方看來不太搞得定,那受迫的又是「一群」人,於是伍爾夫就出招(張羅)了。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克斯‧史陶特筆下的尼洛‧伍爾夫與阿奇‧古德溫這對搭擋能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偵探配不令人意外,即使對推理或是偵探故事沒興趣的讀了他的作品也能有十足的幽默娛樂效果,且這從他第一部<高爾夫謀殺案>就運用得自然無比,這也是我不認為他首部作品優異卻又讓我期待接下來故事的原因。我還不曾見過能這樣相互調侃到極致的怪咖偵探組合。
  或許我頗喜歡這樣的相處模式:雖然屁,但心照不宣,好辦事!
  廚師太多了.jpg  <廚師太多了>我不曉得是第幾部作品。一開始場景出現在火車站而不是伍爾夫紐約的辦公室連我也感到訝異,就這點來看,史陶特所塑造出的鯨體偵探確實相當成功。
  一個在犯罪界風聲鶴唳的巨型偵探上了火車是緊張兮兮,這怪異的對照加上阿奇的冷嘲熱諷就是本作的開場小菜。為何伍爾夫「竟然」上了火車?原因書名大概就透露了,就是美食嘛!
  「大」偵探這回是去度假的,身為貴賓的他要參與的是世界十五位名廚的聚會,哪裡知道享受不到一半就出了命案──我想這部分作者對伍爾夫態度的拿捏真的很妙,因為他老兄是只幹他想幹的事,至於其他,只要不要太明白的狀況大概不會特別注意,頂多就是現場多留心,所以命案一發生他也只是程序上要阿奇幫他作證(屍體是他發現的),之後呢……腆著肚子就能走人啦!直到沒腦的胸手莫名其妙朝他頭皮開了一槍。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爾夫謀殺案.jpg  以原文書名<Fer-de-Lance>來看翻譯成<高爾夫謀殺案>還真是天差地遠,只是以內容與案情看來,後者好像比原文還貼切,哈哈。或許,作者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有苦惱怎麼命名吧?
  本作我看介紹是雷克斯‧史陶特的偵探小說處女作,但在運筆與設計上應該早就設定了「處女」之後的「寶寶」作了吧?也讓沃爾夫這個應該是剛登場的「鯨體」偵探有種存在已久的錯覺。
  案件由一名失蹤的義大利人說起,這老兄的死在當時恐怕真的對社會上一點重要性也沒有,如果不是他妹妹登上鯨嘴之門拜訪恐怕沒什麼下文可寫──我這裡的意思是,在那時代人命的價值可能比現代的差距還大哩。且不是讓那顆大腦袋有興趣的內情的話也就沒戲唱了。義大利人的失蹤連上了一起被斷定為病死的名人報導上,在病死者被推出是為謀殺或過失殺人之後,失蹤之人以屍體之姿滾了出來,這讓整起案件有了「作法」上的轉變,是的,這部作品如果沒在這幾個點上轉變的話那可看性就很低了。
  以經典的作品來說,<高爾夫謀殺案>顯得普通許多,且案件的謎團性讓那大腦袋推演的精采程度還不如他一開始推測進門委託者時那樣,要說沃爾夫的設計,那麼就如同<主教殺人事件>的菲洛‧凡斯一樣,兩者對於「真正的案件解決」不可靠司法正義的想法雷同。我想,這部份算是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在內容上特出於其他偵探作品的重點吧!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不少作家對於「公理」的評斷都有其嗤之以鼻之處,這是無可厚非,這與「清官難斷家務事」頗有相似──就讓相關人士「親手」解決吧,以免落入司法的「等待之牢」中。
  <高爾夫謀殺案>最吸引我的部分在於作者行文用的美式諷刺妙喻,這使得小說的句子都有其可品味之處,甚至可以說不稍停一下思考可能就沒法全然了解角色說話的意義。我在艾勒里‧昆恩的作品中讀過一些,但雷克斯‧史陶特所說的可就沒那麼紳士了。光是從沃爾夫與他的助手阿奇兩人的對話就是好幾句令人發噱的針鋒相對,阿奇調查案子對於人事物的批評用的詞句簡直就是藝術,讓我不得不傻笑好一陣還拍手叫好。

飛樑-弦凝幽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